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白鵝》優秀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鵝》優秀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鵝》優秀教學反思

《白鵝》優秀教學反思1

在《白鵝》這篇課文中,作者重點表現的則是白鵝性情的特色──高傲。剛把這隻鵝抱回家時,從“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的姿態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統領全文,過細刻畫了鵝“嚴肅慎重”的聲調,“大模大樣”的步態和“三眼一板”“一絲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於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色。如,用鵝的“引吭大叫”與狗的“狂吠”對比,表現鵝的叫聲“大”和“嚴格”的特色;用鴨的“步調急速,有侷促不安之相”,顯出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大家風範;透過對狗“躲在籬邊窺伺”“敏捷地跑過來,努力地吃它的飯”“立刻逃往籬邊,蹲着靜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瑣相的描寫,彰顯鵝的老爺派頭。這一系列對比,非常形象活潑,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

此外,作者還善於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如,用“我們的鵝老爺”“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貶義的詞語表現鵝的個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鵝的愛好之情。改變學習方式,變靜止的學習爲動態的表演,富有創意:一是瞭解對詞語把握的情況;二是進一步感悟察看過細的態度和用詞精確,運用對比、擬人來突出特色的表達方法;三是在多種感官及師生合作參與的學習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提高效率。最後的拓展練習題很靈活,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既可以靈活運用本課的詞語,進行語言重組,又可以拓展思維,有創意地表達。閱讀教學引領學生經歷“感受──理解──積聚──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本課的教學用好了這個資源,創設由內化──外化的轉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道路。

《白鵝》優秀教學反思2

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幽默風趣,是著名的漫畫大師文學作家豐子凱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作者善於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全文讀起來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

教學中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白鵝形象,瞭解白鵝特點。還要求學生在體會文句之後,邊讀邊表演,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優美詞句的意思,更準確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使原本沉寂的課堂氣氛開始出現生機。例如:對文中所說的“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幾個詞語的理解,我讓學生先比較這三個詞的不同點,啓發他們聯繫生活中聽見過的一些叫聲,回想一下,從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比較一下,看看有什麼變化?”聰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來了:呵斥距離最近,聲音相對來說要稍微輕些;叫囂樣子更兇,聲音更大;大叫由於距離遠,聲音就更響了。這樣學生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理解就很清楚了。然後我問學生:“你們覺得作者把這幾個詞語用在這裏,是對白鵝的喜歡還是對它的討厭呢?”學生透過自己的朗讀和理解後,說是作者對白鵝的喜歡之情,這說明學生已經讀懂了作者筆下的白鵝的可愛了。接着我順勢引導學生想象說說白鵝此時會怎樣想?有的說:“小偷,你別想進來,有我在呢!。”有的說:“主人快出來看看哪,有人來了!”“快滾出去,誰讓你進來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許你靠近一步……”還繪聲繪色的表演了起來。是呀,就是因爲這樣,鵝的主人告訴我養鵝等於養狗,果真沒錯。

再往下學,我就引導學生邊學文表加自己的動作表演體會作者筆下的白鵝。例如:在理解“鴨的步調急速,有侷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裏的淨角出場”時,我讓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其他學生朗讀這段文字,兩個同時上臺表演,模仿得很不錯。看的學生也能在笑聲中很好地把握鵝步態的突出特點。還有,學生在表演鵝吃飯的情節時,能把鵝吃飯時“三眼一板”、“一絲不苟”“架子十足”、“從容不迫”等表現得惟妙惟肖。一個個“鵝老爺”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學生能在理解語句的同時,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這能很好地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思維的火花一旦點燃,將碰撞出智慧與耀眼的光芒。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撥動學生的.心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運用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進行再開發再創造、再利用,會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透過讀書和表演理解課文後,學生會從鵝的步態、吃相上領會到鵝的做事能力一定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不爲周圍事物、環境所改變的一絲不苟的辦事作風等。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教師只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換不同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學生學習起來既輕鬆效果也好。細想某些環節處理得過於細緻使後面時間不夠;課堂氣氛雖然較好,但有時目的性不強。

《白鵝》優秀教學反思3

《白鵝》是作家豐子愷寫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白鵝性格高傲這一特點的種種表現,反映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這第二課時的教學,主要採用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聲高傲時,透過讀句子,想象寫話,說後評議等方式體會“高傲”與“喜愛”,學生的想象寫話很有想法,甚至出乎我的意料,理解步態高傲時,京劇《包公出場》來回只有十幾移,很能幫助學生理解“淨角出場”。只可惜,屏幕不甚清晰,使效果打了折扣,另外,與鴨的步態對比讀時,指導仍有欠缺。教學鵝的吃飯這一環節時,內容較多,略顯倉促。比較而言,第五自然段的處理較充分、恰當。

這一課的好詞佳句很多,在教學中難免有些顧此失彼,但經過同事們的提醒,儘可以不遺漏重要的,在複習匯入環節分類複習,在學習課文中不斷重現,但結課時由於時間關係沒能再次回顧,也算一個小小的遺憾。

都說“好是改出來的”,其實好的教學設計更是改出來的,竇桂梅老師執教《秋天的懷念》時僅匯入環節就十易其稿。《白鵝》這堂課還有不少應該修改的地方,而我本人的教學更有很多需要不斷修正的地方。就像楊瀾所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不斷修正的過程就是不斷成長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也許伴隨着痛,但別無選擇!

《白鵝》優秀教學反思4

在開課之初,我用兩幅漫畫引出豐子愷漫畫式語言的特點就是風趣幽默,爲學生之後的學文做下了鋪墊。緊接着,出示課文描寫吃相的中心句“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利用兩張學習單讓孩子們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讀懂白鵝三眼一板的吃法,讀好白鵝與狗爭食的趣味,讓幽默風趣的語言灑滿課堂。當孩子們已被這隻可笑、高傲、架子十足的鵝吸引之時,我利用板書總結“明貶實褒”的寫法。之後引出《白公鵝》一文,讓孩子們把自己剛剛體會到的寫法進行實踐,朗讀出那些似乎在批評、似乎在埋怨卻滿含喜愛之情的句子,加深對“明貶實褒”的理解。最後出示分層作業,讓孩子們試着運用明貶實褒的方法修改同學日記,或者寫寫自己家的寵物,培養孩子的語用能力。

因爲目標清晰集中,所以學生學的清楚,對於作者運用“明貶實褒”的寫法將文章寫的幽默風趣這一特點,印象深刻,理解到位。特別是在學習本單元其它課文時,學生也還對“明貶實褒”津津樂道。

我們學校在小班化研究中,提倡的是“面向每一個,幸福每一個”的教學理念,以“多元導學單”爲載體,力求在學習中培養孩子們與人合作、學會選擇地能力。學生可以選擇要代表本組彙報哪個顏色的任務,可以選擇是否要補充其他組員的彙報,可以選擇自己要完成哪一種作業。本節課,一共有三張學習單,第一個學習單有四個任務,每個組員都要選擇不同顏色的任務進行彙報;第二張學習單有兩個任務,每組要選擇兩個代表進行彙報;第三張學習單是作業單,兩類作業,各有兩個選擇,學生自己選擇要寫的內容及要讀的文章。巡視時發現,孩子們學得都很投入,都在認真地討論,爲組員出謀劃策,想完成好每次任務。

但本節課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很有幸,我聽到了來自山西省教科院郭樂靜主任、迎澤區程慧萍主任的專業點評,讓我更深地瞭解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語文教育的方向。首先,要把握好上課時的語調、語速,努力營造一個溝通、一個對話的課堂,教師要做的就是適時引導、恰到好處地點撥。其次,再次明確,語文教學,是要培養孩子們的語用能力,不僅要引導他們讀懂作家寫了什麼,還要讀懂作家是怎麼寫的,自己也要試着這樣寫寫。

有人曾說:圓規爲什麼可以畫圓?因爲腳在走,心不變;你爲什麼不能圓夢?因爲心不定,腳不動。希望在經過《白鵝》之後,我教學的“圓規”可以畫的更穩,更圓。

標籤:教學 反思 白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