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抑鬱症調查報告症狀有什麼

報告1.68W

在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爲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抑鬱症調查報告症狀有什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抑鬱症調查報告症狀有什麼

抑鬱症調查報告症狀有什麼1

北京市婦產醫院和北京婦女保健所3日公佈的北京地區更年期婦女抑鬱症狀調查結果顯示,接受調查的7232名40歲到65歲的絕經期女性有抑鬱症狀的佔3.65%。抑鬱症狀和各種更年期症狀、妊娠次數多少、絕經時間長短、與丈夫關係是否和睦及吸菸與否都有着密切的關係。抑鬱症狀的發生給更年期女性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傾向,應該引起重視。

該項課題負責人、北京市婦產醫院主任醫師張淞文介紹,本次調查的6786個有效資料中有抑鬱症狀的爲223例,發生率爲3.65%,其中輕度抑鬱167例,中度抑鬱43例,重度抑鬱12例。對比結果顯示,北京城區婦女有抑鬱症狀的要明顯高於農村,55歲到65歲的女性比40歲到54歲組的抑鬱症狀發生率明顯升高。

調查發現和與丈夫關係親密的對照組相比,與丈夫相處不和睦的更年期女性與抑鬱症狀呈極顯著的正相關關係,說明緊張的家庭氣氛對女性來說是較大的精神壓力,久而久之會讓她們出現抑鬱。

更年期抑鬱症早期多有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像失眠、易激動、眩暈、心悸、潮熱、出汗、乏力、頭痛、骨關節疼痛等更年期症狀的出現與抑鬱症狀成正相關關係,可能是因爲更年期綜合症引起的各種軀體症狀困擾着更年期婦女的生活,使她們感到青春已逝,人在走下坡路而深感不安,所以纔會逐漸發生抑鬱症狀。像軀體疾病比如骨折、高血壓等也會使更年期女性出現抑鬱傾向。另外,流產、早產的次數及絕經時間長短也會直接影響更年期婦女的抑鬱狀況。次數越多、絕經時間越長,抑鬱發生的可能性越大。主動和被動吸菸也和抑鬱症狀有關係,即吸菸者抑鬱發生的可能性要明顯大於不吸菸者。

抑鬱症調查報告症狀有什麼2

前言

本組採用問卷法,在5月以隨機整羣抽取99名我校大學生爲被試,以貝克抑鬱自評量表作爲調查,就調查結果分析當今大學生的抑鬱情況,介紹形成抑鬱的主要原因,提出針對大學生抑鬱狀態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抑鬱大學生抑鬱自評量表顯著性檢驗

抑鬱是一種較爲常見的負性情緒狀態,對個體的心理調適具有阻礙作用,約50%—80%的自殺個案是抑鬱患者所爲。有學者指出,抑鬱是21世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在正常人羣中的發生率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

大學生作爲一個具有較高智力和追求的社會羣體,在新的教育體制和就業形勢下,比普通羣體面臨更的多的機遇和挑戰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衝突,他們是更易於遭受抑鬱侵襲的羣體。我國心理學、醫學及教育界不少學者對大學生抑鬱問題已進行了調查研究。杜召雲、王克勤對1579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輕度抑鬱流行率爲42.1%,重度抑鬱流行率爲2.1%。瀋陽精神衛生中心最新流行病調查統計結果:在中國大學生的抑鬱症患者人數佔其總人數的24%,而且名牌大學中,罹患抑鬱症的大學生達到總人數的35%以上調查均反映出大學生存在較高的抑鬱狀態,應引起關注。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從湖南師範大學中隨機整羣抽出文、理本科大學各年級學生共99人,其中男生爲24人,約佔總人數的24.24%;女生75人,約佔總人數的75.75%。低年級(包括大一、大二)爲34人,約佔總人數的34.34%,高年級(包括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爲65人,約佔總人數的65.65%,科目分佈上,理科爲15人,約佔總人數的15.15%,文科爲77人,約佔總人數的77.78%,工科爲7人,約佔總人數7.07%。

(二)調查方法

貝克抑鬱自評量表,貝克抑鬱自評量表是專門評測抑鬱程度的。整個量表包括21組項目,每組有4句陳述,每句之前標有的阿拉伯數字爲等級分。被測者可根據一週來的感覺,把最適合自己情況的一句話前面的數字圈出來。全部21組都做完後,將各組的圈定分數相加,便得到總分。依據總分,就能明白無誤地瞭解自己是否有抑鬱,抑鬱的程度如何。結果:總分小於10分:表示很健康、無抑鬱;

總分10分15分,表示有輕度情緒不良,要注意調節;

總分大於15分者,表明已有抑鬱,要去看心理醫生了;

當大於25分時,說明抑鬱已經比較嚴重了,必須看心理醫生。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總分在10分及以下的人數爲71,約佔總人數的71.71%,總分在10—15分的人數爲7,約佔總人數的7.07%,總分大於15—25之間的人數爲7,約佔總人數的7.07%,總分大於25的人數爲4,約佔總人數的4.04%。

(一)男女生抑鬱自測結果對比柱狀圖

圖表分析1:由表可知,在此次調查的99人中,顯示無抑鬱症狀的男女生人數均佔多數,其中男生約佔其總數的83.33%,女生約佔其總人數的68%。男生比例高出女生15.33%。表明有輕度情緒不良,需要注意調節的男生佔其總人數的12.5%,女生約佔其總人數的18.7%,女生比例高出男生6.2%。表明已有抑鬱,需要去看心理醫生的男生爲0,女生約佔其總人數的9.3%。表明抑鬱已經比較嚴重,必須看心理醫生的男生佔其總人數的4.1%,女生佔其總人數的`4%。此項男女比例相當。可以看出,在此次的隨機調查中,湖南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比率男生高於女生,輕度抑鬱比率男生低於女生,而重度抑鬱比率則男女相差不大。

(二)高低年級抑鬱自評結果對比

圖表分析2:由此圖可已看出,高年級心理健康率高於低年級,約高6.2%,處於輕度情緒不良及出現抑鬱狀況的比率裏,低年級均高於高年級,共高出約7.85%,而重度抑鬱率,高年級則又略高出低年級1.71%。這組數據中低年級的抑鬱傾向要高於高年級,但是高年級患嚴重抑鬱比率更高,可見年級對抑鬱分佈而言並無明顯影響。

(三)文理工科抑鬱自測結果對比圖

圖表分析3:此圖顯示了此次調查的科目分佈狀況。可以看出,文科總人數77,有抑鬱情況的人數約佔其總人數的31.1%,理科總人數15,有抑鬱情況的人數約佔其總人數的33.3%,工科總人數7,有抑鬱情況的人數約佔其總人數的28.5%,各科抑鬱比率相差不大。

三、原因分析

(1)人格問題

大學生的人格缺陷主要體現爲性格與情緒障礙,任性、自私、缺乏集體合作精神等不良習性,不但易使大學生誘發抑鬱等心理疾病,還會使人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爲。寂寞感是大學生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不少大學生都有過孤獨、苦悶的情緒體驗,但如果長期處於這種苦悶情緒之中就很容易產生抑鬱。

(2)情緒問題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使一些大學生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由此帶來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受社會、家庭的影響,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當他們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或沒有得到別人的充分肯定時,就容易產生抑鬱。(3)人際關係問題

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爲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其特點是:心理自卑、行爲畏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去應付。另外,造成大學生人際關係緊張的原因與大學生自我意識不完善,以自我爲中心傾向嚴重有直接關係。

(4)情感問題

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生社會閱歷淺,思想單純,對戀愛問題不成熟、不穩定。大量個案表明,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是誘發大學生心理抑鬱問題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5)學業問題

大部分大學生都曾感到過學習的壓力,但如不學會釋放壓力,精神就會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抑鬱、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現。就業問題也對高校衆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招聘單位總是優中選優,對應聘者素質要求較高。大學生面臨着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多數學生從入學起就不得不考慮就業這一令人沉重的問題。這些都易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抑鬱等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6)貧困心理問題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生活上的窘迫感、交往中的自卑感、對家人的欠疚感、對現實的無奈感。貧困生認爲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學習、生活壓力,這些壓力對他們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困擾,抑鬱等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7)其它原因

生活適應問題、生理原因、遺傳因素、長期的使用藥物、不合理的生活習慣都有可能產生抑鬱情緒。

抑鬱的產生不僅有社會因素、生理因素的影響,更主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響。國內學者郭力平在對中學生抑鬱的研究表明:抑鬱組學生的理解能力測驗得分顯著低於非抑鬱組的學生。說明抑鬱組學生作爲社會化的個體,理解社會問題、按常規正確解決外界社會事件的能力是相對偏低的。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間的認知不協調,引導動機在解決問題失敗以後,個體將產生消極的適應。它往往失望、悲觀、情緒的低落,以及與進一步產生的負性認知相聯繫,從而產生抑鬱情緒。

四、建議(或對策)

(一)調整個體的期望值

患抑鬱症的大學生往往有較高的成就動機和社會期望,而對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事件的不正確的認知和不正確的期望,導致情緒上的紊亂和行爲上的異常。因此,要幫助大學生改變對自己、對社會的錯誤認知,既不盲目樂觀,也不低估自己,從而合理地確定活動目標,使自己保持自信而不自滿、自尊而不自負、自善而不自棄的良好心理狀態。

(二)瞭解心理健康知識,正確引導大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關注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認識抑鬱的症狀特徵及誘發因素,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此外,應充分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大學生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銜接,因爲大學生很多的心理問題是在中小學階段產生的。

(三)合理進行自我調節

當出現抑鬱情緒時,大學生可以自己採取方法,及早排除不良情緒。如行爲療法中的放鬆訓練,理情療法中的排除不合理思維,實現療法中的自信訓練,此外渲泄法、自我暗示法等也是大學生們自己能採用的排除抑鬱情緒的有效方法。

(四)增進交流、搞好人際關係,爲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大學生應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認識,糾正交往中的認知偏差;透過自我暗示法、轉移法和合理渲泄法等方法進行自我調適,消除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態。

(五)完善高校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

高校應完善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對大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及時疏導,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定期進行心理測查。輔導員應成爲大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減少學生的孤獨、寂寞感,關心幫助他們。

結語

總之,抑鬱是一種較爲常見的消極情緒狀態,抑鬱對人類造成的精神痛苦是難以估計的。而大學生(尤其是19~20歲)正處於抑鬱發生較多的特殊階段,學校作出有效減少大學生抑鬱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至關重要。深入對抑鬱心理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和干預進行研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