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安徽走燈的喪葬習俗範文

喪葬,辦理喪事,埋葬死人。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陽爲驚悼,代營喪葬。” 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安徽走燈的喪葬習俗範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安徽走燈的喪葬習俗範文

皖南地帶,人家常有二喜。是爲紅喜與白喜。紅喜是指結婚、生子、高升等喜慶之類;白喜卻是老人昇天,老人白柒等等(其他任何非正常自然死亡除外)。這兩喜相同之處,便是大擺宴席,同村親戚之人聚合一堂。但明顯不同是在宴席之菜餚上,白喜區別於紅喜是菜的種類與數目,紅喜爲雙,白喜爲單。紅喜菜餚放放棗,白喜則無。另外還在於鼓樂方面,紅喜多是喇叭,而白喜多則鼓,鑔,(有大鑔,小鑔)等等。紅喜中的鑔音是開放,歡喜之樂,而白喜確是閉合,沉重哀悼之音。

老人逝世後,需要做三天法事,才能昇天。法事的項目衆多,有過橋,誦經,評功,走燈等等。過橋,誦經,評功都在室內所做,只有走燈是戶外移動法事。鞭炮自然不可少,但走燈鞭炮聲多是短暫的。

走燈對於法事來講,是最爲重要,也是最後一天的法事。走燈結束,意味着第二天下葬,下葬的時間與地點,風水先生已經算定,這就意味着走燈之時,不管天氣如何,必須繼續下去。多半人們有些玄乎的說法。如果天晴,人們多會說是老天疼憐老人,在他過逝季節給了這樣個好天氣;縱使下雨,則另一番解釋,老人功績偉大,上天也憐惜流淚。走燈是凌晨三四點進行,一隻隊伍浩浩蕩蕩。走在最前列的是老人的第一後人———兒孫,手捧老人遺像。後面是鼓手,鑼手,喇叭手。走燈的範圍比較廣,多到同村或者鄰村。兒孫捧着老人的遺像,走燈到每一戶人家前,每戶人家都有家人早起,準備着香紙與鞭炮。等着走燈的人羣一到,便燃燒香紙,老人的`後人,對着燃燒的紙堆下跪,待鞭炮放完後才起,這樣又進行到下一家。燒香的人家多說些老人保護後代平安之類的話語。下一戶遠遠聽到鑼鼓音,都起來接燈。

走燈的時候因爲天氣比較黑,行走不方便,每到走燈之時,以前會捧上蠟燭或提攜白色燈籠。就像城市的晚上的路燈,但它會移動。而現在打着手電筒。如果晚上行路之人碰見走燈的隊伍,立即避開讓路,寓意着給亡靈讓路,回升天堂。

走燈結束後,將花圈以及拜祭用品放到下葬之地,意味着亡靈已經來到自己的安居地。到了第二天,亡靈便下葬了。

走燈,現在村裏不多見,多因爲法事變得簡單。走燈也寓意對亡靈的尊重和後輩對先人的孝順與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