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驛路梨花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17W

我們活着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追求些什麼?我們在這個社會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驛路梨花讀後感範文

這就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

我認爲我們中學時學過的一篇短短的散文就很完美地解答了這個問題。這篇散文就是彭荊風的《驛路梨花》。

當年老師是怎麼給我們講解《驛路梨花》的呢?――“透過記敘我國雲南省哀牢山中路邊一個小茅屋的故事,生動地再現了雷鋒精神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熱情地歌頌了社會主義社會裏人們相互關懷崇高的道德風尚。”

這樣解釋有錯麼?沒錯,但這決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我從小到大從來不是一個好學生,絕非那種在課堂上就能吸收老師微言大義的有心人,所以在當初語文老師講《驛路梨花》時,少年懵懂的我對這文章不曾有一絲一毫的共鳴和感動,甚至我記不起當時是在偷偷看武俠小說還是在跟同位兒臭貧。在多年以後,我看了很多書、經歷了許多事,思考了很多問題,尤其是接受了很多宗教思想,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了曾經學過的這篇課文,《驛路梨花》。天吶,我驀然發現這篇散文把我逐漸成形的人生觀闡釋得太形象、太富於詩意了!

我把《驛路梨花》原文附在後邊,詳細內容請你自己細看吧。文中的山路就是這個世界,趕路的旅人就是我們。我們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不過短短的幾十年,只是匆匆的過客。我們從降生的那一刻起,直到我們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爲社會創造價值之前,一直在享受其他人建設的物質和精神文明,這就如同《驛路梨花》中享受茅屋中的免費食宿的“我們”。在向社會索取之後,我們還有責任回報,補充茅屋中的糧食、水、乾草,對茅屋進行修葺,使以後的過路行人能都享受到方便。實現這樣的良性循環,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彭荊風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這麼陡峭的山,這麼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夕陽西下,我們有點着急了,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餘是在邊境地區生活過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

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

老餘說:“這裏有梨樹,前邊就會有人家。”

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裏走着。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頂、竹篾泥牆的小屋出現在梨樹林邊。屋裏漆黑,沒有燈也沒有人聲。這是什麼人的房子呢?

老餘打着電筒走過去,發現門是從外扣着的。白水門板上用黑炭寫着兩個字:“請進!”

我們推開門進去。火塘裏的灰是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大竹牀鋪着厚厚的稻草。

倚在牆邊的大竹筒裏裝滿了水,我嚐了一口,水清涼可口。我們走累了,決定在這裏過夜。

老餘用電筒在屋裏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又發現牆上寫着幾行粗大的字:“屋後邊有乾柴,樑上竹筒裏有米,有鹽巴,有辣子。”

我們開始燒火做飯。溫暖的火、噴香的米飯和滾熱的洗腳水,把我們身上的疲勞、飢餓都攆走了。我們躺在軟軟的乾草鋪上,對小茅屋的主人有說不盡的感激。我問老餘:“你猜這家主人是幹什麼的?”老餘說:“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

正說着,門被推開了。一個鬚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裏提着一杆明火槍,肩上打着一袋米。

“主人”回來了。我和老餘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着說感謝的話;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幾次想說話插不上嘴。直到我們不作聲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過路人呢!”

我們把老人請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餓,趕緊給他端來了熱水、熱飯。老人笑了笑:“多謝,多謝,說了半天還得多謝你們。”

看來他是個很有穿山走林經驗的人。吃完飯,他燃起一袋旱菸笑着說:“我是給主人家送糧食來的。”

“主人家是誰?”

“不曉得。”

“糧食交給誰呢?”

“掛在屋樑上。”

“老人家,你真會開玩笑。”

他悠閒地吐着煙,說:“我不是開玩笑。”停了一會,又接着說:“我是紅河邊上過山岩的瑤家,平常愛打獵。上個月,我追趕一羣麂子,在老林裏東轉西轉迷失了方向,不知怎麼插到這個山頭來了。那時候,人走累了,乾糧也吃完了,想找個寨子歇歇,偏偏這一帶沒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時候,突然看到了這片梨花林和這小屋,屋裏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沒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東西,不說清楚還行?我只好撕了片頭巾上的紅布、插了根羽毛在門上,告訴主人,有個瑤家人來打擾了,過幾天再來道謝……”

說到這裏,他用手指了指門背後:“你們看,那東西還在呢!”

一根白羽毛釘在紅布上,紅白相襯很好看。老人家說到這裏,停了一會,又接着說下去:“我到處打聽小茅屋的主人是哪個,好不容易纔從一個趕馬人那裏知道個大概,原來對門山頭上有個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說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後不挨寨,她要用爲人民服務的精神來幫助過路人。”

我們這才明白,屋裏的米、水、乾柴,以及那充滿了熱情的“請進”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瑤族老人又說:“過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盡力把用了的柴、米補上,好讓後來人方便。我這次是專門送糧食來的。”

這天夜裏,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裏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們沒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沒有離開,我們決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給屋頂加點草,把房前屋後的排水溝再挖深一些。一個哈尼小姑娘都能爲羣衆着想,我們真應該向她學習。

我們正在勞動,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了一羣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來:“老爺爺,你給我們行這樣大的禮,不怕折損我們嗎?” 老人嚴肅地說:“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

爲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插手:“不要謝我們!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十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裏,在樹林裏過夜,半夜淋了大雨。他們想,這裏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擡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你們要在這裏長住?”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爲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後,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藥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

原來她還不是梨花。我問:“梨花呢?”

“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了。”

不用說,姐姐出嫁後,是小姑娘接過任務,常來照管這小茅屋。

我望着這羣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