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語法教學與創造性思維培育的學術論文

論文2.06W

摘 要:作爲工具學科的語文來說,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法的教學,如何在語法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顯得尤爲重要。從以下三方面談談如何在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理解;語法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條件;語法學習中的創造性思維。

關於語法教學與創造性思維培育的學術論文

關鍵詞:語法教學;創造性思維;高中語文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時“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進而發展學生之“想象能力、思辯

能力和批判能力”。由此可見,學生思維的培育乃當今語文教育之重任。

在當今語文教學中,爲了促進學生思維的培育,教師大都創設情境引發體悟,或是運用電子設備投射影像誘發感官等。然而,在語文教學的諸因素中,語法教學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抽象性、邏輯性和創造性的發展而卻又被遺忘了多時!

本文正是從學生創造性思維培育的角度再度審視一下中學語文的語法教學。

一、創造性思維的理解

思維是智力活動的核心,而創新思維是由直覺思維、發散思維、靈感思維、逆向思維等結合後組成的進階思維。它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繫,還能指引人們去獲得新的知識或以前未曾有過的對問題的新解釋,從而產生新穎、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具備思維的一般品質,又有明顯區別於其他思維的特徵:(1)創造性思維往往與創造活動聯繫在一起,突現其獨創性,進而轉化爲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觀念或產品;(2)創造性思維帶有突發性,也被稱爲“靈感”。創作者在靈感來臨時,肆意馳騁、浮想聯翩,進入一種神與物遊的境界;(3)創造性思維寓於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中,是發散思維和輻合思維的統一,是一種連續的思維品質,是各種思維的綜合表現。

二、語法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條件

創造性思維培育的過程是一個學生求質求新的思維發散或突破過程。爲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我們可以以語法教學爲切入點,做多方面的工作:

1.教師語法教學觀念的轉變

(1)擺正語法教學的地位

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法的教學,要想中學生學好語文,語法的教學必須得到重視。近些年,在一片“淡化語法”的討論聲中,許多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語法知識教學,不作深入細緻的講解,也不進行適宜的課外練習。再加之,語法知識的相對抽象性,故而,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瞭解也就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沒有。這樣也就導致了學生在閱讀中出現抓不住主要資訊,無法理解作者寫作意圖等問題。在寫作中也就出現了詞不達意、語序顛倒、表達混亂等問題。所以,擺正語法教學的地位十分必要。

(2)教師要有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只有教師具備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知語)的創造性思維意識,發現進而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學生才能在教師強烈創新意識的感染下,產生強烈創新的動機,釋放創新激情,發揮創造性思維。

(3)教師語法教學方式的轉變

因爲中學的“教學語法是偏於應用性的,而不是理論性的:帶有一定的規範性,不是單純描述性的”[1],所以立足於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應該把語法教活,讓其站起來、動起來。對此,呂叔湘先生曾打過一個比方“要讓學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僅僅是標

本室裏的動物標本,而是動物園裏的飛禽走獸,看他們怎樣在那裏活動”[2]。

2.學生創造性思維“習慣”的養成

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期以來,人們在教育教學中往往偏重於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習情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家長總希望孩子多獲得一些知識,但往往只顧孩子學到多少,不顧孩子怎樣學習,逐漸使不少孩子因爲學習任務過重、認知訓練過多而從小就產生厭學情緒。再者創造性思維本身“好像不是一種能力,相反,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3],所以在語法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就要有“習慣”意識。這個創造性的“習慣”可以使學生從“單純衝動和單純的一成不變的行動中解脫出來”,其“盲目的和衝動的行動”也會被轉化爲“智慧的行動”[4],進而發展自身的思維能力。這個創造性的“習慣”也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產生“慣性的衝力”,又如同形成了“自我學習”的能力一樣,不斷深化了自己,提升了自己,進而影響學生一生,使其“一生可持續發展”。[5]

3.在語法知識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

培養思維的品質,即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感性、求異性、發散性和想象性。單位個體的人,特別是創造性個人,其所具有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都因人而異,故而,思維品質所體現的也就在於個體思維的差異性,主要包括: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批判性、思維的敏捷性等五個方面。在語法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零碎的語法知識聯繫成一個整體,使他們學會知識遷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維定式的一種方法。同時,利用語法知識各個點的作用,串聯其各個方面的品質,這不僅可以增進學生的認識深度,還爲其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認識視角和更廣闊的視野。

三、語法學習中的創造性思維

語法學習給了學生一個思索的空間。作爲中學生,無數感性因素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思考所需,相對的理性探求,反而更容易引發他們的創造。古人云:“悟處皆出於思,不思無由得悟。”作爲人類抽象產物的語法乃前人“思”後所“悟”而得。在語法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語法知識的“書櫥”陳列出來,探求其奧妙的本真,在平淡中品味甘甜、紛繁中找尋樂趣。例如,歧義句“雞不吃了”,可以變換成兩個句子:“雞不吃食了”和“人不吃雞了”。同時,也可以歸納一下這一類的歧義句,將其“模型化”,即變爲一些“數學公式”:“N+不+V+了”分解爲“N1+不+V+N+了”和“N+不+V+N2+了”。語法學習給了學生一個“爲什麼?”的空間,也給了學生一個創造的條件。

語法學習給了學生一個發散的空間。正如數學學習中的“一題多解”、作文學習中的“一事多寫”,中學的語法知識體系本身就是一個知識加創造性思維培育的結合體。語法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充滿想象、任其發散的空間。有了“網吧”,就有了“氧吧”“話吧”……早有“家庭主婦”,諶容也就可以創個“家庭婦男”(《人到中年》)。有了某種關於語法格式的知識,學生就可以去創造、去發散。讓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在語法知識中馳騁、遊弋,“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語法學習給了學生一個生活的空間。語法知識是科學的、抽象的,更是生活的。它並非艱澀難懂,反而生活情趣很濃,素材有趣的語法現象更是難以勝數。如,可以說,“二十個人吃了一鍋飯”“三個人吃了二十元錢”。也可以說,“一鍋飯吃了二十個人”“二十元錢吃了三個人”。語法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生活、走進生活、學會生活。讓生活給予學生靈感,給予學生創造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