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幼兒園數學教育論文範文

論文2.5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數學教育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數學教育論文範文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論文1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加,幼兒教育也從原來簡單的認數識字發展到一個更深的領域。特別是幼兒的數學教育,它是一個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幼兒年齡小,並不能完全理解,只能依靠教師反反覆覆的講解,強硬地灌輸到孩子們的潛意識當中去,而不會靈活運用到實踐當中。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要透過改變傳統教材,透過講故事、玩遊戲,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透過動手動腦的操作課讓孩子學會自己學習來增加幼兒數學教育的趣味性,讓孩子自己真正地喜歡數學。

(關鍵詞)幼兒教學;數學教育;趣味數學

幼兒老師只要從心出發,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覺學習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一、注重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教幼兒掌握一些初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透過數學教育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緻,具有主動性、條理性、堅持性和創造性,教育幼兒勇於克服困難,培養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爲幼兒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要把這些目標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多從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幾方面考慮,既讓幼兒學到知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透過設定小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在《教育發展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首先能吸引人眼球,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遊戲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小遊戲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思維,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培養幼兒的思維品質,使幼兒在歡快的節奏中邊玩邊學,輕輕愉快地學習數學。例如在小班數學“識數”教學活動中,可以在教室放幾件商品,上面標着價格。教師扮演商店的售貨員,把幼兒化名爲小動物或小植物的名字,分給他們每人一個小錢袋,裏面裝着不同數量的人造幣,上面寫着不同的數字,讓幼兒去自己購物,可以是一個人一組,也可以是幾個人一組,在購物遊戲中,學習數字,瞭解數字的大小與事物的關係,做到邊玩邊學。再比如:同樣是分角色的遊戲,小班孩子應該以直觀、有趣味爲主題,如“小豬除草”“抓蝴蝶”“爲小朋友找媽媽”等,從而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爲中班、大班的幼兒設定遊戲時,就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所需要的素材,進行羣組遊戲活動。幼兒在各種遊戲互動中不僅可以培養興趣,更重要的是增進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溝通。使課堂教學氛圍濃厚,興趣盎然。

三、貫徹自主性確立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改指令爲設疑,引發幼兒自主探索。幼兒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學習,需要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與方法,還需要有正確的導向。教師在幼兒操作時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導,也不能“隨意放羊”,需要透過對材料的美化、適當的設疑、引疑,既引發幼兒的探究慾望,又對幼兒操作目的有積極的引導,使幼兒在探索過程中,很好的發揮主動性。如:學習4的組成。提供給幼兒4片雙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張印有花朵圖案可讓幼兒塗色的紙。請幼兒玩“撒花片”遊戲,每撒一次就根據花片停住後顏色分佈的數量在紙上塗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顏色分佈的數量與前幾次不同,就可依次畫在紙上。這樣每次撒後,幼兒就要比較對照,做出是否要塗色的判斷。在操作過程中,幼兒還會發現一些問題,如:4片花片撒出去,出現了都是同一種顏色的情況,就會提出怎麼辦?有的孩子會發現塗了三次後再要塗的話,總是與其中的一組情況一樣,從而產生疑問,這樣有利於幼兒獨立性、自主性的充分發揮。

四、學具操作多樣化,樂於“玩”中學數學

教師是幼兒的主導者,幼兒的學習以聽和看爲主,他們的操作也大多是爲了驗證教師傳授的知識。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兒童學習數學的論述中言:“數學首先是作用於事物的動作。”他告誡教師,過早強調圖畫表象和抽象符號教育將使幼兒的數學學習變成純粹的記憶,而提供實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師將材料進行短暫的示範,而是讓幼兒手腦並用全神貫注地進行操作的材料,對幼兒數學學習,思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老師要爲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操作學具,充分激發幼兒操作的願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師自制的,如數學棋譜、大轉盤、等;也可以是和師生一起收集的廢舊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鈕釦等。多樣化的學具,激發了孩子動手操作的慾望。如:爲了鞏固對形狀的認識,老師設計了“餵食”的遊戲,請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餵給正方形娃娃吃,把圓形片片餵給圓形娃娃吃,真是在這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習得了相關經驗。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有目的地創造和提供相應的數學活動材料,讓孩子在“玩”中學數學,讓孩子在操作中開始親近數學,感知數學從而愉悅如門。

五、及時反饋,及時評價,適當表揚與鼓勵。

及時瞭解幼兒的學習情況,能激發起幼兒進一步努力學習的興趣。知道結果,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使學習的態度更加投入,激起進一步學習的願望;透過教師反饋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大班幼兒,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繼續前進。對於不同層次的幼兒給予適當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鼓勵,使幼兒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及時評價,使幼兒進一步產生改進學習的願望;再配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對幼兒學習成果和態度加以肯定,可以激發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感。

總之,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幼兒學習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教師要採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充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幼兒有更大的收穫。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論文2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一門科學。幼兒園數學活動是具體材料和遊戲活動中進行的抽象活動,並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爲內部的思維活動,從而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當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幼兒園課程改革雖然轟轟烈烈,但主要是跟風,一會是瑞吉歐,一會是田野課程、蒙臺梭利。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本人認爲,目前,我國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了其重要作用的發揮,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

目前幼兒園數學教材琳琅滿目,近年來雖然《綱要》已明確指出了教學內容和目標,但不夠具體。教材所呈現的內容基本上還是沿用十年代的全國教學大綱的數學教學內容。其內容淺、容量少,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不能滿足今天幼兒智能發展的需要。而且內容重複較多,教師難於把握。由於現代社會數字化和各種資訊的增大,幼兒受多種資訊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如:中班學了10以內數的守恆、比多少、相鄰數,到了大班還要學習數的守恆、組成分解和比多少,學前班、一年級也還得學。這種無深度的反覆教學,不但激發不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探討也沒有動力,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目標單一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着教師只爲傳授知識而教學,幼兒只爲學知識而學的現象,教學的目標只是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活動中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爲唯一目標,而忽視了諸如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興趣的培養等其他目標。

(三)操作材料單一、乏味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爲出發點,十分容易爲新的刺激所吸引。這就要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鮮豔、豐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然而,由於有的教師對操作材料在教學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不夠,加上怕麻煩等原因,教學中老是幾套操作材料反覆使用。而且給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少。陳舊枯燥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倦學習的情緒,影響操作活動的效果。

(四)教學方法和形式簡單

有的教師在考慮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時,習慣於依賴幼兒用書,僅以幼兒用書和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爲依據,強調數學教育的直觀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直接給幼兒。其次忽視了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兒“10”的加減法時,教師直接出示分合式,讓幼兒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然後逐一指着算式讓幼兒創編應用題,大量的時間花在編應用題上。第三,採取“灌輸式教學”。即老師講,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腦子裏灌死知識,造成幼兒被動接受知識。

二、對今後數學教育的建議

本人根據多年的幼兒數學教學經驗,認爲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一)改革數學教育內容,統一教材

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應由教育部門統一部署,組織專業人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地系統地加深數學知識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避免重複無效的教育。

1.集合數:除《綱要》中規定的10以內的數字書寫、認讀、計數與取物外,應延伸到20以內的認讀、計數與取物,增加數羣與個位的計數、目測數羣、數量層次認知等。

2.單、雙數:由10以內的單、雙數順數、倒數認知擴大到20以內的順數、倒數及單雙數的認知。

3.組成分解:除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分解組成、創編應用題外,還應注重多項思維能力的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另外,從時空觀念、邏輯觀念等方面也應擴大知識面,增加難度,注重幼兒分析、綜合推理的技能、數學語言的運用、表達的技能及多項思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

(二)轉變觀念,滿足幼兒探究的慾望和發展需要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

(1)教幼兒掌握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

(2)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4)培養幼兒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幼兒教師應轉變觀念,滿足幼兒探究的慾望和發展需要。

1.創造主題情境,激起學習興趣

每一個情境的創設,我們都要考慮和體現幼兒學習的“六個性”,即:主動性、自主性、參與性、合作性、獨立性、選擇性。幼兒喜歡聽故事,在教授新的數學知識前,我們可以根據幼兒所需要掌握的相關數學知識,設計編寫一些生動有趣、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數學故事和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幼兒透過聽故事、閱讀欣賞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去主動理解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幼兒學起來輕鬆愉快,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充分調動起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設計開放式的有效提問

教師的引導和提問直接影響幼兒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開放式的有效提問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引導幼兒主動地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那麼,如何設計開放式的有效提問呢?首先,應從結果入手,結果往往是幼兒最感興趣、最想知道的。常規思維中,我們常常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正向思維,若反道而行之,效果會不同,更引起幼兒的注意。再次,從對比入手。對比是一種讓幼兒發現所觀察事物之間的異同,從而從中找出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按大小分類》的教學中,“爲什麼大書要放在大筐子裏,小書要放在小筐子裏呢?”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從兩物間的對比入手,從而激發了幼兒主動思維的積極性。最後,從難點入手。如“大小積木混在一起怎麼辦?”“小動物們去看電影不知道按什麼順序坐,他們該怎麼辦?”等等。這些問題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雖有些難度,但答案不止一個,具有更廣闊的開放性,從而使幼兒的思維向縱深層次發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和個別差異性。

3.把數學教學融於遊戲中去,讓幼兒在玩中學

愛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習單雙數時,可讓10個小朋友排好隊,並給他們編上號,讓他們單號或雙號出隊;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可請10個小朋友表演乘車,上車幾個人,車下還剩幾個人,合起來一共幾個人;學習比較數的大小和找相鄰數,可讓他們玩撲克牌、找朋友等遊戲。實踐證明,幼兒對這種教學方法很感興趣,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很多東西。

(三)增強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綱要》要求“幼兒園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數是抽象、概括的。幼兒處在直覺行動思維階段,邏輯思維能力差,他們只有在擺弄物體時,才能很好地進行思維。所以在教學中除了運用各種教具外,還特別注意採用直觀式教學,提供足夠的教具、材料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教師透過巧妙地設定問題情景,提供學具讓幼兒動手操作,能使幼兒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將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充分表現出來。

總之,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是具體材料和遊戲活動中進行的抽象活動,是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他們的思維充分得到發展,使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主動去學習和掌握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數學知識,充分體現出幼兒在數學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並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幼兒一定會對這門抽象的學科感興趣。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論文3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新價值

對幼兒開展數學教育有兩方面的價值:一是思維訓練的價值,由於數學是抽象的過程,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學習思維,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方法;另一方面,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關鍵在於讓幼兒親歷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真實地與物體打交道,獲得真實的認識和體驗;“解決問題不再是解答簡單的應用題。數學正在成爲孩子自我鍛鍊成長的工具,因爲他需要這些工具。它們的意義直接來自於應用中的經驗。”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目標單一。《幼兒園教育綱要》中關於數學教育,明確地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目標。然而,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教學活動計劃,只提出有關學習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

(二)忽視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期思維發展和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幼兒學習數學,主要透過四個階段,即實物操作——語言表達——圖像把握——符號把握,從而建立數學的知識結構。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進階逐步過渡,而且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目標,不是透過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師不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地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其教學效果當然是不會理想的。

(三)數學概念模糊

數學教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並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來表達。這對幼兒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極爲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錯誤的情況。例如在教中班幼兒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時,先按一個特徵分一次,再按另一個特徵分一次,活動就結束了。其實,這一活動還應該有一次對同一批物體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的活動環節。

(四)教師的語言不嚴謹

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明白、易懂,直接影響着向幼兒傳授知識的效果,影響到幼兒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及有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師對數學語言的規範性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語話不作推敲、顛三倒四、前後矛盾等缺乏邏輯性、表達不明確的現象隨處可見。

(五)忽視評價的教育作用

我們這裏所說的評價,是指以幼兒爲對象,對幼兒活動、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受益情況和所達到的水平作出價值判斷。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是能激發幼兒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促進幼兒發展的。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幼兒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承認和讚許等實際情況,而往往採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

三、引起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

(一)適合幼兒水平的學習內容。

(二)能引起幼兒積極思維活動的活動形式和方法。

(三)多種多樣的直觀材料、玩具和教學形式的新穎性。

四、常用的幼兒數學教學方法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兒透過親自動手操作直觀教具,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如運用各種材料(鈕釦、信核)進行計數:有各種幾何形狀的塑片(或硬紙片)、積木等比較核認識幾何形體,進行形體的拆拼、分合;親手撥動玩具鐘盤上的長、短針,以獲得關於正點、半點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兒期各年齡班兒童的數學教學都應充分地運用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兒童在頭腦中構建初步數學概念的起步,是兒童獲得抽象數學概念的必經之路。它沒有固定的形式和類別。運用操作法應強調幾點:

1.明確操作目的。

2.爲幼兒操作活動創設必要的物質條件。

3.給予兒童充分的操作時間。4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應向幼兒說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體的操作方法。

4.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要觀察兒童的操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和探索。

5.討論操作的結果。

6.操作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不同年齡的兒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遊戲法

1.情節性的數學教學遊戲。透過遊戲的主題和情節,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數學教學遊戲。幼兒透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並按照遊戲規則進行的一種遊戲。

3.運用各種感觀的數學教學遊戲。透過不同的感官進行數學學習,發展幼兒對數、形的感知能力。

4.口頭數學教學遊戲。對發展幼兒數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的作用較爲突出。

5.競賽性數學教學遊戲。

6.數學智力遊戲。以發展智力爲主要任務的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的遊戲。

(三)比較法

比較是思維的一個過程、是對物體之間的某些屬性上建立關係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思維進行着較複雜的分析和綜合活動,因而,比較又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在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是,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首先要組織幼兒進行觀察,使幼兒細緻地觀察到物體的數量或形狀特徵,在充分觀察基礎上,再進行數或形方面的比較。

2.儘量讓幼兒親自動手進行比較。

3.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啓發性的問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積極地思考。

4.在運用重疊、並放、連續等比較形式時應有意識地指導兒童理解對應(配對)的含義並掌握正確進行對應的技能。

5.比較形式的選擇應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年齡班兒童的具體水平來確定。

(四)啓發探索法

主要透過教師的具有啓發性的提問進行,透過提問來引起幼兒思維的積極探索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兒童透過積極的思維,獨立地去探索並獲取新地知識。

(五)講解演示法

這是一種講解與演示相結合地方法,就是邊講解邊演示。

應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1.必須突出重點。

2.講解時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和準確。

3.演示直觀教具要真實、美觀、整潔併爲幼兒所熟悉的物體,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兒的注意。

(六)歸納法和演繹法

幼兒數學教學的歸納法是指在幼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一些簡單的本質特徵或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這是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在幼兒中、後期的數學教學中引導幼兒運用歸納和演繹法進行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兩種促進幼兒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論文4

摘要:在幼師數學教學中培養幼師的直覺思維,能夠有效提升幼師的職業素養水平,強化幼師的幼兒教育技能,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助力。本文簡要分析了直覺思維的定義與特點,深入探究直覺思維在幼師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凸顯數學教學在培養幼師專業素養與技能方面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直覺思維;幼師教學;數學課程

如今,很多國家已經將幼兒教育作爲教育體系優先發展的內容之一。幼師必須全面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數學分析素養、問題解決素養、邏輯思維素養與反思素養。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學人員引進直覺思維的培養,透過數學知識形成過程、藝術審美鑑賞、觀察發現、數學思想運用等多種不同的方式拓展幼師思維,激發幼師思維活力,從而培養幼師的直覺思維,充分發揮幼師想象力,實現幼師的全面發展。

一、直覺思維的定義與特點

(一)直覺思維的定義在數學教學中,對數學直覺思維的解釋就是:以“直覺”“靈感”等不同的形式存在,透過把握現有數據、資訊與問題,結合自身數學知識儲備與數學學習經驗,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內涵迅速識別,同時洞悉其客觀規律,能夠直接理解與綜合判斷。利用直覺思維能夠快速思考,透過簡化、概括等不同形式解決實際問題,大大簡化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數學問題。比如教學人員提出一道數學問題,幼師能夠迅速結合自身經驗、儲備提出問題解決思路。在幼師數學教學中,直覺思維是一種普遍存在卻又具有一定差異的思維模式,集中體現於問題解決中;透過以往的數學知識儲備與數學學習經驗,整體上把握數學問題,快速傳達資訊,透析問題本質,針對問題提出某種以直覺爲核心的問題解決思路。比如透過對“點、線、面”的分析、判斷與對比,明確位置的最佳確定方法;或者根據直覺選擇新的數學概念、數學學習方法與論斷,構建數學學習體系。

(二)直覺思維的基本特點第一,簡約性特點。直覺思維的運用能夠大大簡化數學問題的推理過程,從整體角度把握問題、定義問題,充分調動自身知識儲備與數學技能,做出相應的推理與分析,進而正確判斷。這一過程就是人們思考的過程,是簡化的問題推理過程。第二,創造性特點。在常規數學教學中,人們提出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需要保證較強的邏輯性與嚴謹性,確保各個思考環節環環相扣,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這也體現出數學的規範性與邏輯性。這種邏輯思維具有一定的約束性,不利於發散思維,而直覺思維則爲人們提供大膽設想與嘗試的平臺,因此直覺思維具備一定的創造性。第三,鼓勵性特點。邏輯思維是數學學習活動中的基礎思維,比如:在傳統教學中,正確具有唯一性,學生容易對其產生厭倦感與畏懼心理;而直覺思維本身不存在對錯,學生基於數學知識儲備,充分發揮自信心,大膽做出嘗試。因此,直覺思維本身具備對學習參與者認可與鼓勵的功能。

二、直覺思維在幼師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知識形成過程體現直覺思維的運用在幼師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覺思維,可以藉助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幼師將抽象概念轉化爲直觀印象,從而啓發學生的直覺思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需要將大量的數學概念、基礎知識傳遞給幼師,幼師需要理解、掌握、運用這些知識;此時教學人員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透過視頻、圖片等直觀形式爲學生展示各數學知識,演示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讓幼師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直觀體驗和形成直覺思維。之後,教學人員需提出開放性的問題,爲幼師指明某問題的解答方向,鼓勵幼師大膽設想,運用直覺思維猜測問題的答案與解決思路,從而啓發幼師的直覺思維。

(二)以藝術審美鑑賞引導學生形成直覺思維在幼師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覺思維,教學人員要考慮幼師崗位工作的特殊性,把握幼師的藝術審美素養,開展藝術審美鑑賞,透過鑑賞活動豐富數學教學過程,引導幼師更好地形成直覺思維。在數學不等式求證問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要考慮到“從常規方式入手證明具有一定的難度”,引導幼師觀察數學不等式的基本特徵,分別從“對稱美”“統一美”“構造美”等不同思考角度,鼓勵幼師感受不等式中的審美價值,根據其結構聯想到函數方程式,利用函數的單調性解決不等式問題。透過這一過程,幼師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審美素養,大膽設想數學問題解決方向,從而提高問題解決效率,形成良好的直覺思維。

(三)以觀察發現提升直覺思維水平教學人員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師的觀察力,促使幼師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此提升幼師的直覺思維水平。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要引導幼師觀察問題本身,比如觀察問題的數式特徵、數形結合特徵、圖形特徵與關係特徵等,將數學問題與自身知識體系相結合,充分運用直覺思維,敏銳想出對策,高效解決問題。在三角函數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要讓幼師觀察題目的題設與題幹二者之間的關係,根據圖形變化規律明確相關數據資訊,發現隱藏資訊,洞悉結構關係,強化直覺思維。

(四)以邏輯互換強化學生直覺思維能力教學人員可以利用幼師的邏輯思維,以邏輯互換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之間是相對獨立、互爲補充的,教學人員可以利用幼師的邏輯思維啓發直覺思維,以直覺思維推動邏輯分析過程。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學人員可以根據具體的題目,讓幼師按照自己的直覺選擇其中一個答案,以“反向推理”的方式,鼓勵幼師論證自己的直覺,倒推問題選項的正確性,從而形成數學思考過程,論證幼師直覺的正確性,讓幼師在實際論證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直接思維認知與直覺自信,進一步強化幼師的直覺思維能力。

(五)以數學思想運用夯實學生直覺思維基礎教學人員可以運用數學思想培養幼師的直覺思維。在高等教育數學課程中,數學思想分別包括數學概念、數學原理、數學規律等,這些概念是幼師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數學運用能力的重要資料。因此,教學人員可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不同的數學思想,比如根據數形結合思想爲學生提供三角函數、幾何圖形等不同問題,讓幼師反覆轉換這些問題的“數”與“形”,促使幼師逐漸掌握其中規律,形成一定的直覺認知,使其今後遇到類似問題時迅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快速完成問題轉化,凸顯幼師直覺思維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直覺思維是學習數學的主要思維模式之一。教學人員要想強化幼師的數學綜合素養,就要優先培養幼師的直覺思維,促使幼師在今後的工作中靈活切換自身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合理運用直覺思維,爲幼兒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教學服務。在實際過程中,教學人員要根據幼師數學教學內容,從多個角度入手,啓發幼師的直覺思維,引導學生逐漸形成直覺思維,透過邏輯互換與數學知識教學強化學生的直覺思維。

參考文獻:

[1]邢玲.基於就業導向的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0(4).

[2]李紅.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評《學前基礎數學(下冊)》[J].中國教育學刊,2020(6).

[3]秦美娣.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

[4]周師虹.學前教育專業數學課堂中的互動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

[5]丁黎明,趙冬.學前教育專業數學直覺思維的教學應用[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

[6]王金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思維對未來職業應用的影響[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