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養老服務專業職業道德養成研究論文

論文2.63W

摘要: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愈來愈嚴峻,“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成爲每位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基本訴求,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漸漸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從以下兩個方面提出改進和加強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的對策:一是從觀念入手,加強教育認識;二是以特色學生活動爲依託,改變教學手段。

養老服務專業職業道德養成研究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養老服務專業;職業道德

1養老服務業人才需求的背景

1.1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從我國當前現狀來看,大部分養老機構採用“醫養分離”的照料模式,即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相互獨立、自成系統,此種模式有其固有的缺點。一是老年人患病具有常發性、易發性及突發性的特點,養老機構的醫護水平低,難以滿足老年人醫療方面的特殊需求;二是醫療機構的就診病人偏多,醫院人滿爲患,老年人就診的方便性、及時性都無法解決;三是有些患病的老年人把醫院當成養老院,長期住院治療,成了醫院的“常住戶”,此種做法使真正有住院需求的患者無法接受更好的治療,同時也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在此基礎上,將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合二爲一,成爲衆多老年人及親屬的共同期盼。2013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檔案,爲發展我國養老服務產業、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提供了指導性意見。檔案中指出: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簡稱“醫養結合”)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中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可以同時解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問題,節省大量的照料成本與醫療開支,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1]。

1.2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現狀

1.2.1從業人員數量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目前我國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從國際標準上看,一個養老護理員可同時照顧34個老人,但據我國2015年底的統計,有些城市老年人與服務人員配置比例達到了6.8:1,差距較大[2]。

1.2.2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較低

大多數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總體水平不高。一是從業人員不夠專業,缺乏基本的養老服務理念和基本經驗[3];二是從業人員學歷偏低,多來自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失業下崗人員,受教育程度和知識結構的限制,缺乏技能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高職院校教育的更是寥寥無幾,無法滿足更高層次的“醫養結合”服務需求;三是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有些從業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對老年人不但不細心照顧,反而行爲惡劣,需要規範治理[4]。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養成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缺口大、素質低的大環境下,高職院校的重要使命也突顯出來,要爲養老服務行業培養出更多所需要的進階應用型技術人才,這些進階應用型技術人才不但要具備專業知識、職業技能,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因此,高職院校既承擔了培養基礎技能的任務,又要同時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目前,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養成教育過程中出現瞭如下問題。

2.1職業道德養成觀念滯後

一些高職院校偏重道德知識及行爲規範的傳授,基本上只教授學生基礎性技能,這些高職院校除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上基本處於空白,內化道德的效果不夠理想,缺乏對學生解決道德衝突能力的養成教育,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無所適從。同時,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認爲,高等職業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學習更多的職業技能,而非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應該在工作之後有專門的培訓來進行學習,這種錯誤的觀點導致了學生對職業道德養成的忽視。

2.2職業道德養成教育內容陳舊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職業道德領域有很大的衝擊,引出許多道德困惑,高職學生對社會現象比較敏感,樂於討論社會熱點問題,而對教條內容及課堂上老師的說教興趣不高,此時教科書上的內容往往不能很好地解惑,這使得職業道德養成教育過於表面、浮淺,與實際需要脫節。

2.3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缺乏崗位針對性

大多數高職院校侷限於“一般職業道德”教育,選用的職業道德教育教材爲通用性教材,專業性不強,脫離了職業和崗位特點,缺乏崗位針對性,不能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入職後的各種複雜人際關係及利益關係,學生對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的評價較差、滿意率低,無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4職業道德養成教育手段過於單一

高職院校一般會將職業道德養成教育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當中,不單獨列出進行系統培訓,講授的過程中大多是採用課堂授課直接灌輸的方法,泛泛而談[5]。這種傳統授課的形式過於單一與單板,缺乏一定的實踐性。

3提升高職院校養老服務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途徑

高職院校需透過職業道德養成教育,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老年行業的特點及發展前景,瞭解老年人的價值,增強學生從事老年行業的信心,提高其職業認同感,鼓舞其爲養老事業做出更多貢獻。因此,在養老服務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職業道德養成教育是最基礎、最核心的內容,應放在人才培養的首要位置並貫穿於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3.1從觀念入手,加強教育認識

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高職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學生對該課程重視程度較高,在基礎性的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並有針對性地凸顯其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起崇高的道德風尚[6]。同時,高職院校需結合自身特點,聯繫實際,模擬職場求職場景,觀察學生們的職業道德水平並進行引導,逐漸提高教學水平,加強教育認識。

3.2以特色學生活動爲依託,改變教學手段

養老服務專業學生的服務對象爲老年人,老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這些特點要求養老服務從業者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爲改變教學手段單一的缺點,高職院校需打破傳統純理論教學的模式,開展多種特色學生活動作爲輔助。

3.2.1開展主題的徵文活動

經過專業課學習,養老服務專業學生對老人的心理、生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爲更好地加深其認識,可開展“應該如何關愛老人”等相關主題的徵文活動[5]。

3.2.2組織“孝道”文化辯論賽

高職院校可以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中的孝”、“什麼是孝?什麼是愛?”等爲主題組織“孝道”文化辯論賽,透過辯論的形式讓學生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理念,把“孝道”文化與養老服務的理念相融合。

3.2.3舉辦攝影展

把專業實訓課程與“走進老人”攝影攝像活動結合在一起,在全校範圍內展覽相關照片與視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老人、熱愛老人,加強對老人的情感認同。

3.2.4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將學生的志願服務活動與平時課程成績、量化考覈標準等聯繫起來,提高學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動力,使其在活動過程中領會老年服務職業本身的意義及價值,激發學生從事養老事業的信心與激情。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EB/OL].

[2]劉翠蘭.高校如何培養適應老齡社會需求專業人才的探討[J].老齡科學研究,2014(2):30-31.

[3]李潔,徐桂華,姜榮榮,蔣高霞.我國養老護理服務人員現狀及人才培養展望[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236.

[4]李青,靳大偉,邢峯.唐山市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4(3):6.

[5]王伊冬.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J].文學教育,2016(08):130-131.

[6]張俊浦.四川文理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教學研究,2015(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