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聲樂教學論文

論文8.85K

中等藝術學校聲樂專業的學生都是初中畢業進入學校學習聲樂的,大部分學生年齡都在14-17歲之間,他們入學時基本上是“一張白紙”,好一點的學習過一點發聲方法,不好的甚至張不開嘴摸不着調。如何從實際出發來培養學生的知識水平、演唱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是擺在我們中等專業學校聲樂教師面前重要的課題。

聲樂教學論文

本人根據自己多年從事聲樂教學的實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就中等藝術學校怎樣開展聲樂教學和提高學生演唱能力略述己見。

一、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在聲樂教學中,因爲學生良莠不齊,所以我們必須正視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不能萬人一聲,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要想全面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我們可以透過學生的歌唱來了解學生的歌唱意識和感染力,對歌唱作品的理解和表現力,從而掌握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歌唱素質。其次,按照每個學生實際水平相應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最後,瞭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依照以上三點來教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效果必定不錯。透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學生一般可劃分爲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熱情興奮、活潑好動型,這類學生受情緒影響很大,學習忽快忽慢、搖擺不定。針對這類學生,我們可以給他佈置難度較大的練聲曲和作品,使他感到不努力學習是完成不了作業的;另一種是性格內向、情感豐富但不愛表達型,這類學生上課時心事很重,想唱好又怕出錯,反應慢不易於教師配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失去學習聲樂的信心,我們對待這類學生要熱情、耐心、態度和藹,培養調動他們的歌唱慾望和學習熱情,見好就收。

二、 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能力

“用頭腦去唱歌[1]”,歌唱發聲也是思維過程,這種思維過程揭示發聲本質的運動規律,要用思維去唱。

美好、豐滿的聲音和富於藝術感染力的演唱,這些都是演唱者外部的表現,也是教師透過正確思想的引導,身體各發聲器官協調配合,正確用力的結果。聲樂教師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主次矛盾、情緒與理智、技術與藝術之間,判斷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使聲樂學習更加科學化。

三、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

民族聲樂唱法的學生在演唱創作歌曲時,聲音是比較貫通明亮的,但演唱風格較濃的地方歌曲時,往往聲音靠前,甜美的聲音反而變成“擠”出的聲音,使聲音“虛”沒有了穿透力。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學生聽覺上的錯誤和審美觀不正確,解決這種問題我採用以下五種措施:(1)要讓學生明白“擠”的錯誤和危害性;(2)讓學生“想”感覺,不要刻意“聽”自己的聲音,因爲嘴和耳很近,聲音不進頭腔,很容易產生錯覺;(3)多上臺演出,積累實戰經驗;(4)錄音,聽自己演唱,客觀的判斷自己發出的聲音是否是想象中的效果;(5)多聽中外歌唱家的錄音,提高學生辨別正誤的聽覺能力。總之,要讓學生從思想上明確他們的聲音觀念上的問題,逐步培養正確的審美意識、審美觀念,從而達到聲情並茂的演唱效果。

四、 調整心理狀態

聲樂表演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熟練地技能技巧,還要求學生能在舞臺上充分地展現,達到舞臺上與舞臺下演唱效果的一致。“要使學生具有這種能力,就必須調整好學生的心理狀態。[2]”克服心理的障礙,才能真正學習好聲樂藝術。

我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是琴房上課歌唱感覺不錯,可一上舞臺就大打折扣,出現這種現象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是學生學習聲樂時間短,舞臺鍛鍊機會少。第二是心理素質差,習慣了上課時在老師的引導很容易進入歌唱狀態,能夠獲得較好的演唱效果,一旦站上舞臺,隨着環境的改變便不由自主地產生畏懼心理,從而使聲音失去呼吸支援,拼命用“勁”唱,全身緊張,大腦一片空白,自己也不知道唱了些什麼。針對這些情況,我認爲教師給學生所選歌曲難度適中,使其“輕裝上陣”,演唱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其自信心。另外,多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和演出實踐,只有在舞臺實踐中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信,才能逐步適應各種場合下的演唱。

經過十年的聲樂教學實踐,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遵循科學的發展觀,遵循學生的生理規律,心理規律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取得良好地教學效果。

標籤:論文 教學 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