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聲樂學科理論的新探索教育論文

論文2.81W

傳統的歌唱技術理論與方法,大多建築在經驗基礎上,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經驗式教學愈來愈顯現出它的侷限與弊端。青島大學音樂學院聲樂教授劉九思吸收嗓音科學的新成果,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提出了以發聲器官“五大機能運動”爲核心的新發聲理論和“心象—機能”新發聲訓練法,筆者認爲它是聲樂學科理論的新探索、新發現,希望能引起聲樂同行對聲樂學科理論更多的思考。

聲樂學科理論的新探索教育論文

一、“五大機能運動”的歌唱發聲理論的科學性

美聲學派從誕生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其間,歌唱發聲的訓練方法不斷地發生着變化,特別是西班牙聲樂家、聲樂理論家瑪努埃爾·加爾西亞發明喉頭鏡以來,許多人都在探索歌唱發聲的科學理論和新方法,“生理—心理結合訓練”的“找感覺”“找位置”的訓練方法,逐漸成爲聲樂教師主要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從本質上並沒有脫離“經驗主義”的窠臼。由於人們對歌唱發聲的全貌沒有科學、明確的認識,也因每個人發聲感覺的不同,而造成這種訓練方法在使用上的差異,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如“聲音的支點在胸口”“聲音的支點在小腹”“聲音的支點在後腰”“聲音位置在眉心”“聲音位置在面罩”“高音的位置在腦後”等,甚至出現門派之爭,什麼“前面唱法”“後面唱法”“關閉唱法”“咽音唱法”等。更有甚者把感覺當機能、把感覺當成終極目的,顛倒了感覺與機能的正確關係。聲樂學科迫切需要建構具有學理價值並能切實、有效地指導歌唱實踐的、科學的發聲理論。

“五大機能運動”理論把發聲器官正確的機能運動概括爲“喉頭、聲帶主動激起音頭”“氣息均勻輸送控制音長”“聲帶改變機制調節音高”“聲道伸展調節母音音色”“喉口收縮調節高頻音色”。同時指出“五大機能”不僅每一機能要正確運動,相互之間還須協調配合才能發出正確、優質的歌唱聲音。筆者認爲它較全面、科學地揭示了歌唱發聲的`運動規律。

長期以來我們堅信和使用的都是“氣息主動衝擊聲帶,聲帶被動振動發聲”的理論,劉教授一反傳統觀念,提出了喉頭、聲帶主動向下激起音頭,氣息與其配合的觀點,是大膽的、新穎的。他認爲,每個音符在演唱時,都應包含兩部分:音符開始的瞬間爲音頭,音頭之後的部分爲音長。因此,每發一個音包含兩個機能運動,即喉頭聲帶主動激起音頭後應迅速放鬆,轉爲氣息的輸送,靠聲帶肌彈力與“貝努力效應”共同作用控制音長。在一個接一個音符的演唱中,兩種機能運動就應這樣正確地交替進行。傳統的“氣息主動,聲帶被動”說由於強調氣息的主動衝擊,容易形成聲帶的超負荷及用不科學的“逼迫性”呼吸歌唱,而“喉頭、聲帶主動激起音頭”,發音的主動權在喉頭、聲帶一方,呼氣只與之配合即可,這樣一來聲帶閉合的肌肉與牽拉喉頭向下的一組肌肉容易找到與氣息力度的平衡關係,獲得理想的音頭力點。當喉頭、聲帶主動激起音頭後迅速放鬆,又能使均勻輸送的氣息在透過閉合的聲帶時,獲得最佳的聲帶振動。這樣發出的聲音,不僅輕鬆、響亮,而且具有顆粒性特點。因此,這是最理想、最科學的發音機能運動狀態。這樣,一來可很好地消除長期以來的關於呼吸與發音方法的爭論;二來解決了學生在歌唱時,由於氣與聲協調配合不當而造成的氣僵、氣衝、漏氣、喉音、晃音、鼻音、擠卡音等一系列關於呼吸和發音的問題。

其實,許多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都在實踐中發現了聲帶主動激起發音的現象。聲樂教育家王福增的“喉頭向下擋氣吐字發音法”、民族聲樂教授金鐵霖“喉下貼字”說、吳其輝歌唱家“聲帶憋住”的觀點等等,都與劉教授的觀點略有相似之處,但由於“氣息主動”學說的根深蒂固,限制了人們在理論上的深入探討,劉教授強調並提出“喉頭、聲帶主動激起音頭”“氣息均勻輸送控制音長”的機能運動,筆者認爲是較真實、全面地揭示了歌唱時氣息與聲帶作用,以及聲帶振動發音的運動規律。

換聲的技術目標是自如、正確、無痕跡地轉換聲區,使各聲區聲音均勻、統一。如何磨平“換聲點”,使聲區順利轉換而無痕跡,音域能高能低,音色均勻統一,這是歌唱者夢寐以求的。傳統的“換聲法”有“母音轉換”法、“關閉”法、“掩蓋”法等等,主要強調共鳴調節的作用。單純地調節共鳴並不能真正解決聲區轉換和統一的根本問題。因此劉教授特別強調聲帶的機制轉換和聲道與喉口做動態的調節來完成換聲的技術。他訓練學生時,隨時啓發學生的“心象”,讓學生做聲帶、聲道與喉口機能的動態調節,特別是在不同的聲區裏轉換了聲帶的機制,“聲帶改變機制調節音高”“聲道伸展調節母音音色”“喉口收縮調節高頻音色”,使聲區的轉換變得十分容易,並得到統一的聲音。筆者透過親自體驗感覺這樣的換聲技術易學好懂。

二、“心象——機能”發聲訓練法的實效性

劉教授“五大機能運動”理論構建下的“心象——機能”訓練法,也叫“圈、點、線”訓練法。即運用“圈、點、線”的心象調節發聲機能。“圈”是調節喉嚨開啟的心象;“點”是調節喉頭、聲帶主動激起音頭,聲帶轉換機制及收縮喉口的心象;“線”是調節氣息輸送控制音長的心象。劉教授歸納了訓練的十個要求:(1)“圈”要開,(2)“圈”要鬆,(3)“圈”要變,(4)點着唱,(5)“點”要深,(6)“點”要小,(7)“點”要變,(8)“線”要細,(9)“線”要鬆,(10)“線”要動。用這十個要求可調節“五大機能”每一機能的正確運動。在訓練“圈”“點”“線”三者配合練習中,劉教授又總結了十個訓練要領:(1)“圈”大“點”小,(2)“圈”擴“點”縮,(3)開“圈”點“點”,(4)“點”要點在“圓”的圓心上,(5)“點”變“線”“線”接“點”反覆進行,(6)“點”用力“線”放鬆交替進行,(7)保持“點”多小、“線”多細,(8)迅速點“點”、迅速放鬆,(9)“點”“線”永遠包在“圈”裏,(10)開“圈”、點“點”、拉“線”。這十個訓練要領形象具體地調節了正確運動着的“五大機能”是如何相互協調配合的。

按照上述十個要求和十個要領訓練學生,容易獲得發聲器官“五大機能”正確而協調的運動狀態。因此,這樣的訓練進展快、質量好,而且不易出現反覆,成績比較穩定。同時,“心象—機能”訓練法能夠充分挖掘人的歌唱潛能、發展人的歌唱能力。例如:聲帶屬於不隨意肌,不易感受,更不易調控。“心象—機能”訓練法可透過心象來調節聲帶的機制,並使之自如轉換。一般說,聲帶要做邊緣振動,並不斷減少振動面積才能擴展高音,但學生卻很難掌握。劉教授在訓練女聲唱高音時,常要求學生髮出像雞一樣的鳴叫聲。這樣學生就很輕鬆地掌握了唱高音時聲帶做局部振動的高難動作。再如,喉頭、聲帶主動向下激起的動作,一般人是無感覺的,即使動作做對了,往往自己也無感知。劉教授透過讓學生做點“點”練習,很快能讓學生找到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喉頭、聲帶主動向下激起就可變成有意識的動作。然後再透過“我開‘圈’、他點‘點’”的訓練提示,使開啟喉嚨和聲帶主動激起的動作成爲兩個相互不干擾的獨立運動,經過反覆練習使這種正確的發聲狀態成爲下意識的行爲,使活的歌唱樂器在不斷的調節中高效執行。這種訓練的優點是:歌唱肌體調節技術變成了下意識的行動,避免了歌唱者肌肉的緊張,歌唱發聲的一切肌肉行爲成爲自然協調的下意識的行爲。“心象—機能”訓練法能夠用“心象”調動“機能”,使歌者達到激情歌唱的最高境界。

三、聲樂集體訓練課的可行性

每個人的發聲毛病是千差萬別的,因此,聲樂教學只能上一對一小課。已有的集體課達不到教學的質量,較多流於形式。劉教授以自己的科學理論和實踐,做出了有力的回答——以集體練聲爲特點的聲樂集體訓練課是完全可行的。他提出的“五大機能運動”的歌唱發聲理論,抓住了歌唱發聲的共性規律。用劉教授“五大機能”理論來看每個被訓練的對象,各式各樣的發聲毛病和問題,並不是“千人千面”沒有規律可循,實際上都是圍繞“五大機能”運動所出現的。有的學生的發聲是表現爲某幾個機能運動正確,並且相互配合得當,可謂“足”。而另外的機能運動的不正確,或配合不當,表現爲“缺”。雖然每個學生“足”“缺”不一,問題的輕重不等,但萬變不離其宗,要想發出高標準的正確的歌唱聲音,都必須使“五大機能”全部正確而協調地運動。劉教授抓住了歌唱發聲的運動本質、基本規律,亦即抓住了歌唱發聲的主要矛盾、關鍵問題。“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劉教授透過精選出的、相互具有有機關係的“心象”,主動地、全面地、正確地去調節“五大機能”的運動,使學生“足”得以揚,“缺”得以補,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心象——機能”發聲訓練法的基本原理,在於”心象”爲調節“機能”服務這一關鍵,可以說是“治本”的訓練方法。他運用“心象”使集體練聲的學生,逐步做到每一個機能狀態正確,並且,不斷提高學生對發聲器官的主動調節能力、支配控制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他透過聲樂集體課訓練出來的學生歌唱能力強、歌唱水平普遍保持了較高水準的整齊,這是非常難得的。筆者透過課堂教學和期中考試的觀摩客觀地認爲:“心象——機能”發聲訓練法能夠較好地實現聲樂集體課質量與效率的統一。

教學改革的真正力量、改革的智慧在一線教師。劉九思教授“五大機能運動”的歌唱理論,可以說是聲樂學科理論的新探索、新發現,有理論、有方法、有手段、有效果。筆者相信“五大機能運動”的歌唱理論,將有助於我國聲樂學科理論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九思.走向科學的歌唱藝術.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第77頁—88頁.

[2]王福增.聲樂教學筆記.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第7頁—22頁.

[3]潘乃憲.聲樂實用指導.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