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對校園足球訓練的啓示

論文6.9K

論文的題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寫在表皮上,不要寫裏面的補頁上。下面是關於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對校園足球訓練的啓示的內容,歡迎閱讀!

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對校園足球訓練的啓示

摘 要:足球運動能夠強身健體,在世界範圍內非常普及,因此可以大力推廣這項運動。本文透過對國外的青少年足球訓練與我國的校園足球訓練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關鍵詞: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 校園足球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引言

對青少年的足球訓練,有必要學習足球強國後備人才的培養路徑,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和靈感,使我們的足球后備人才培養走上符合實際情況、符合科學發展觀理念的正確培養之路,培養和發展優秀人才,爲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奠定有力支撐。

一、我國校園足球與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的差異

1.校園足球訓練的現狀

在北京的50多個足球場(小組)中,只有11個在小學和中學,其餘的則集中在高校。在廣州對外開放的20個左右的足球場,只有四個分佈在中小學,我們可以看出,嚴重缺乏足球場已經成爲限制發展的瓶頸。國家體育總局每年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劃撥4,000萬元,作爲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專項經費,爲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雖然對體育部門來說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對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校園足球來說卻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起到引導、資助、獎勵、基本保障的作用。全國48個佈局城市有2,200多所學校,約5,000支隊參加,兩個數字相互對比之下就顯得經費的的微少。保障經費的嚴重不足也成爲制約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的又一大難題。

2.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

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開展有趣的足球訓練活動:從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出發,對比賽有濃厚的興趣,如阿根廷,巴西,荷蘭,墨西哥等足球發達國家注意“足球比賽”,貫穿整個青少年的教學。他們認爲要讓孩子明白,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成爲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而不是首先考慮如何獲勝。從人才學來看,人才的成功往往取決於人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正確地邁出的第一步。許多外國球星,如貝利,克魯伊夫,坎佩裏,馬拉多納,都從少年時代的“足球遊戲”中獲益。

二、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對校園足球訓練的`借鑑

1.找好“體教結合”的關鍵點

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國足球的歷史上,曾至少出現過四次青少年足球發展浪潮,但最後全都無疾而終。足球從娃娃抓起,這是鄧小平同志於1979年提出的口號。許多年過去了,正由於這項工作做得不足,纔出現了今天這種局面。現如今,校園足球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地全面展開,相關問題、矛盾也逐漸暴露。而目前校園足球活動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體教結合的問題,當然,這並不是指學校的體育、教育結合或者基層單位的體育部門、教育部門的結合上。全國參加校園足球活動的孩子超過百萬,培訓校園足球指導員講師160人,校長和競賽管理人員3,270人,學校體育教師2,875人。以上數據顯示,校園足球運動已經開始形成,並在短短的20個月的時間內,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理念較先進,政策較明確,管理措施基本得當,在實施過程中充滿熱情和責任感,克服困難,在足球環境處於冰雪交融的寒冬時節,校園足球帶來了濃濃春意。校園足球的發展點燃了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的希望,爲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創造了新的榜樣,並將“體教結合”推到了新的高度,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動力。

2.聯繫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和足球技戰術原則進行訓練

建立足球技術的動力定型,必須經歷運動技能形成的四個階段: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和自動化階段。想要儘快從前三個階段過渡到自動化階段,使一定技能的形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練在運動員足球技術和戰術配合的學習與應用訓練過程中必須準確解釋,併合理組織聯繫,重複加強實踐,善於發現和糾正錯誤,如此才能使運動員儘快進入理性認識,建立鞏固的技術行動定型。在青少年足球訓練中,除了應貫徹一般訓練與專項相結合,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快速對抗技術、戰術、身體、心理綜合訓練的原則外,還應注意貫徹誘導性、漸進性、直觀性、系統性、區別性原則,才能使青少年的足球訓練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3.足球訓練與文化知識學習兼顧,全面發展

國外足球強國對於人才的培養,不僅關注技能,而且非常重視青少年球員的文化學習及性格的完善,足球訓練與文化知識學習兼顧,注重全面發展。英格蘭將足球視爲一種單純的體育教育手段,認爲足球不應成爲青少年球員人生的唯一內容,而是將足球作爲媒介來實現青少年球員身心和道德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要求青少年球員每週上課不能少於16小時,強調學習才能贏得選擇機會,講求踢球和學習之間必須平衡。足球訓練與文化知識學習兼顧,全面發展,這不僅事關青少年球員的生存和未來發展,也事關我國足球能否可持續發展,只有摒棄重武輕文的觀念,將以人爲本、全面發展理念落實於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上,纔有可能實現人的發展與足球發展的和諧統一。

4.加強校園足球的教練員培育

教練員是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策劃與組織者,是青少年成長和成才的關鍵因素,在青少年球員成長和成才中至關重要。德國青訓隊伍教練員配備較爲齊全,採取全職和體育學院兼職形式,除了主教練外,還配有守門員教練、體能教練、技術指導負責人。意大利和荷蘭足球界認爲,青訓系統需要熟悉青少年身心規律和足球培養規律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應注重教練員的教育背景,剛退役的職業球員並不適合低年齡段教練崗位。我國國內的優秀教練員和聘請的外籍教練員多執教於職業俱樂部和國家隊,校園足球缺乏高水平的教練,這也是我國校園足球體系難以提高培養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必須加強校園足球教練員的培育,規範教練員培訓體系;完善專項教練員、講師培訓及使用制度;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方針,選送校園足球教練員到國外培訓,邀請國際高水平的教練員到國內授課、執教等措施,提高校園足球教練員的水平,積累優秀的教練員人力資源,進而提升後備人才培養效益。

結語

簡而言之,校園足球的發展,需要借鑑、吸取足球強國的成功經驗,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校園足球發展的後備人才培B路徑,提高人才培養效益,推動我國青少年足球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侯海波譯.韓國足球基礎結構與現狀[C].2012年釜山亞運會科學大會論文集

[2]王劍.中英職業足球后備人才培養的比較研究[D].蘇州:蘇州師範大學,2013:24-25

[3]林劍.德國,基層足球政府“護航”[N].中國體育報,2010-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