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結合教育心理學理論,探討電路基礎教學論文

論文2.29W

本文主要從教育心理學理論出發,再結合教學經驗,探討電路基礎的改革途徑,提出應尊重學生基礎、從實踐應用啓發學生學習的一系列方法。

結合教育心理學理論,探討電路基礎教學論文

一、引言

電路基礎是電類、資訊類和計算機類大一新生必修課程,作爲專業基礎課並且是第一門專業基礎課,電路基礎課程在所有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根據高等教育心理學理論,教師主導教學過程,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過程。本人從參與電路基礎教學的經驗再結合高等教育心理學理論來探討電路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改革方法。

二、存在的問題

1.根據高等教育學的建構主義理論,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師的,而是已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而是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爲新知識的生長點。

大一的新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主要源自高中的知識積累和學習方法,西南林業大學作爲二本學校,招生分數處於二本分數線下端,學生的知識經驗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高中物理、數學基礎薄弱;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不足;學習方法上有所欠缺等。但教師往往在教學中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原有水平,制定的`教學計劃,教授的教學內容和使用的教學手段均應有所改變。

2.電路基礎作爲一門工程性較強的課程,應注意理論性知識和實踐操作性的結合。

電路基礎教學中往往會出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不同步情況,理論教學課時與實驗教學課時比例分配不合理問題還有重視理論而忽視實驗的問題。

3.認知—結構理論,重新安排教學內容。完全按照課本章節來講課,不利於學生對整個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傳統的電路基礎講課過程是這樣的:

這種教學過程,容易使得學生無法從全局的眼光來學習課程,也就是說無法將具體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爲學科結構。應該聯繫學生的理論儲備(電磁方面的基礎),然後從整個專業課的結構來設定課程內容。

4.學習動機和學習遷移。學習動機作爲引起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是學習活動得以發動、維持、完成的重要條件,並由此影響學習效果。學習動機會直接制約學習積極性。現在大學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忽視學生的積極性的問題,課堂教學結束後,往往對學生的關注也不多,此外現在網絡普及程度高,課後試題均能找到答案。作業抄襲情況嚴重,而這一情況往往給教師錯誤的認識,以爲學生都比較好的掌握了學習內容,導致錯誤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提出的改革

目前,很多關於電路基礎的教學改革,主要是針對以下幾點:

一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二是透過比較分析,從幾大名校的電路基礎安排來指出自身的改革方向;三是針對電路基礎的實驗教學來改革。任何課程都是針對學生的,且由教師來主導的,所有的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教育心理學理論的指導,要充分地分析教師和學生以及知識掌握的特點,因此提出以下改革建議。

1.理論教學改革。

(1)從學習動機激發出發,合理設定作業的難度,建立一個能夠反映電路基礎重難點的試題庫,此試題庫爲教師自出,以便防止抄襲答案的現象。

(2)優化課程結構,調整教學順序,增加電路基礎所需要的物理知識章節。

(3)理論教學中適當引入生活中的電路實例,向學生展示電路的作用及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最簡單的手電筒,電磁式萬用表,電容開關等。

2.實踐教學改革。

(1)對於電路基礎這門課程,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實驗中提供了實物直觀,有利於學生理解電路的理論問題,並能夠主動地去探索和了解。電路基礎的以往的實驗主要是驗證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能強化學生的理論理解,但是對於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不大。

(2)電路仿真與實際實驗相結合,教師教授學生使用電路仿真軟件,要求學生在每次實際實驗前,先用仿真軟件進行電路設計與及參數的調節,透過增加這一環節,加強學生對電路原理的理解。

四、結語

課程的改革並不是憑空的理論,而應該是聯繫學生、教師及教學內容來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聯繫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啓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形成課程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與及爲後續的電路課程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