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論文

論文2.52W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論文

論文摘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關係到教學的質量,而且關係到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培養。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本文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從幾個方面談了如何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的一些做法,那麼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呢?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我認爲創造力是個體在支援的環境下結合敏銳、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特性,透過思維的過程,對於事物產生分歧性觀點,賦予事物獨特新穎的意義,其結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別人獲得滿足。支援環境,是指能接納及容忍不同意見的環境。

目前,語文教學中強調“以讀爲本”,但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一味強調讀,甚至讓一些無目的的閱讀佔去了大量的時間,讀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考的讀,恰恰忽視創造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創造力呢?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動機

以往的教學一般從學科知識開始,認爲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這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平穩地由已知向未知、由舊知向新知過渡。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這僅僅是教師單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開端,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以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問題入手,透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值得注意的是,語文課的問題與杜威的興趣觀不同,不是以學生一時一事的個人興趣爲基礎的,而是以語文知識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問題"作爲活動的開始,因而不僅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興趣,而且使之與系統語文知識的掌握相聯繫,從而使由興趣而來的學習動機變成爲穩定的、持久的探索動機。

二、擴展延伸,培養思維的敏銳

思維的敏銳力,指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問題的敏感度。教材是爲學生學習提供的例子,教學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在教學《鳥的天堂》時,學習了7、8自然段後,我問同學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時,有同學問“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中的“有一個新的生命”指的是什麼?爲什麼說“在顫動”按以往的要求只讓學生理解“榕樹的生命力強”,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平時的積累,說說你的理解。結果,學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極了:有的說是風吹,有的說是鳥動,有的說是太陽的照射,有的說是樹葉綠得可愛,讓作者看花了眼,產生了錯覺,有的說是因爲榕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學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縛,找到了新的生長點。這說明學生思維的敏銳力大大提高了。

三、善教善放,引導學生創新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於瞭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採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將自己瞭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若教師爲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麼就容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於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象。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後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着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於除舊、敢於布新、敢於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所學知識的習慣。

事實證明,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創造能力

我在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時,就讓學生讀讀畫畫;碰上詩歌,就讓他們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就讓學生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會,而且發展了自身的語言,激發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原來喜歡採用問答式教學方法,但是使用過分了也不好。每個詞語怎麼解釋,每個句子怎樣理解,每個段落怎麼朗讀,全都由教師提問學生作答。這樣的教學只會使學生的思維僵化。現在我覺得語文教學應當重視探究、發現的環節。一方面我重視讀書思考的環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到尾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地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很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啓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啓示。

五、把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我經常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有的同學把甘蔗渣亂丟,我引導他們寫倡議書。我還讓學生圍繞“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蒐集資料寫成文章。我讓學生調查長江大橋的修通對我們有哪些好處,並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把課內所學用於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語文能力,又能增長才幹。

六、及時評價,鼓勵學生創新

學生需要體驗成就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爲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鑑賞活動成果,或者老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富有創新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讚揚聲中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總而言之,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觀念,發揮學科優勢,儘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實踐,注重創新精神的教育,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爲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跨世紀人才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要以課文爲切入點,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動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意識,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定會激活,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2.《新課程小學語文改革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