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身份的焦慮心情日記

上海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作家餘華在《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的演講中,講述了自己曾在香港因丟失護照而給自己造成的生活焦慮,護照的丟失意味着身份的失去,此後的三四年時間裏,他每次在國外的時候,都會夢見自己的護照又丟了,然後一身冷汗醒來,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我在品讀這段文字時,頗多感觸。在這段話裏有兩層語義值得關注:一是“身份”對於一個人何其重要;二是"身份"往往會引發我們心理及精神的焦慮。

其實,身份的問題,一直以來也是我們的文化問題價值問題間或社會問題。“在他人眼裏,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一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着對自我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這是英國才子作家阿蘭·德波頓《身份的焦慮》中,對當代人的“身份”,對生命、職業和社會生活影響的重點剖析。的確,當代社會,當代人最困惑和焦慮就是這種地位和身份。多次刻骨銘心的親身經歷,讓我對身份一直難以釋懷,那種伴隨着、糾纏着身份帶來的困惑與矛盾如影隨行地左右在我的身邊,讓我惶恐而無奈。一次因一個校長的邀約,前去給他所在學校教師作一個講座,入會場的瞬間,見教師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偶聽見“哪裏的專家學者?是特級教師吧?都有什麼頭銜?”在我準備在講臺前落座的一剎那,我看到了不約而同投射而來的狐疑、挑剔的複雜眼神。當時我非常後悔應約做這樣的冒險舉動。我反躬自問:“憑什麼坐在這兒給這些同行指手劃腳?”按事先約定,先由校長簡介我的拿得上桌面的所謂的榮譽及成績。我反客爲主,改變既定程序,採取自報家門的方式,重點講了這樣的開場白:坦率地說,今天我坐在這兒,對我來說是一種殘酷的折磨。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都是坐在下面的,我十分懂得並在意下面聽者的感受,你們是否喜歡聽講座,這是由講座人決定的。有人僅憑身份去講、有人憑身份與素養去講、還有人純憑素養去講、希望各位老師在聽完我的講座後,能給我一個明確的定性。接下來,我駕輕就熟,旁徵博引,現身說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理有據,妙趣橫生,將這一項活動導演得活色生香,贏取“哇”聲一片,我深知身份的缺失給我的講座帶來諸多阻力,好在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替我開啟了一扇窗。我是以自己的專業特長彌補了身份的缺陷。事後我常想,假若我有耀眼的光環間或顯赫的頭銜,我會獲得那次講座的巨大成功嗎?着實不敢作答。

還有一次,隨一位款爺朋友誤入官席,那場面真讓我如坐鍼氈,倍感尷尬,朋友是東道主,被請的清一色政界名流,位尊權重。除我之外,頭銜和身份都一目瞭然。我感到孤立甚至窒息。他們很自在很自豪地相互交流,彼此之間行雲流水般默契以及柔中寓剛的`言語往來極好地彰顯着自身身份的尊嚴。的確,他們之間誰也不比誰卑微低下,我的那位朋友恃錢自傲,與那些權要的交流溝通毫不矜持,儼然一個黑道老大在支派手下囉囉。那一刻,除了讓我體驗到身份差別的優劣外同時也感受到權勢與金錢的對峙甚至苟合。席間,當其中一位局長問及我的身份時,朋友搶在我開口前說我是一家家電行業的一個體老闆,我知道難爲了朋友,而這一切也是身份惹的禍。如果我誠實地說出是一位鄉村小學的教師外,將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實在不感去想象。這次虛擬的身份讓我在權勢面前贏得了曇花一現的尊嚴,但虛榮心被暫時滿足後瞬間又跌落進自卑的深淵中。

堅信沒有人會否認,“身份”對一個人的至關重要。現代社會,人們都在極力體現自我的地位和與之相匹配的利益追求。所有這一切,最終將歸屬身份的範疇。有鑑於此,筆者期盼身份可以昭示尊嚴,可以體現價值,但不能產生焦慮。這也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創造和諧生活的必要。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