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背影

淺析《背影》中的教學與審美教育

背影2.73W

《背影》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背影》的教學與審美教育的淺析。

淺析《背影》中的教學與審美教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凱洛夫曾經說過:“美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質在於理解自然和社會的美,理解人與人的相互關係的美,在於以藝術眼光來認識周圍現實,也在於培育藝術的美的創造力。”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貫徹“教書育人”,培養德、智、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原則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語文教師如何充分發掘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在培養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透過課文的審美實踐,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審美素質,這是很捨得探討的課題。我們知道,美感是審美主體在觀賞審美對象時所產生的動情的、積極的綜合心理反應。它是以對於審美對象的直接感知爲起點,經由包含想象、理解在內的主動領悟,使主體獲得全身的感動。因此,美感形成的過程,就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種心理因素互動的過程。鑑於這個原理,我們也可以透過以下幾個途徑進行審美教育。

一、透過誦讀品味《背影》這篇散文的藝術美 散文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徵是結構美和語言美。

1、結構美。 散文結構的主要特徵是“散而有序”。“有序”往往由敘事線索和感情線索雙向勾連而成。因此,引導學生把握這兩條線索是欣賞結構美的關鍵。這樣,才能使學生透過巧妙構思和經營佈局之文,看到整篇作品動態化、多層次、有序化的結構美。《背影》這一篇散文就具有獨到的結構美。文章主體部分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組織材料,脈絡清晰。開頭與結尾,結構嚴謹,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文中寫回家奔喪,寫在南京遊逛,都一筆帶過,因爲這些跟主題關係不大。詳寫送行的過程,其中也有主次,買橘子的過程寫得較詳細,寫背影的筆墨又特別詳細。這樣突出了重點。

2、語言美 散文的語言美主要表現爲簡潔美,即筆簡意豐,瀟灑利索。立體美,即語言繪聲繪色,令人如現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景,生髮聯想,富於立體感。質樸美,即語言樸素自然不事雕琢,風韻天成。節奏美,即用語講究,聲調節奏,疊字疊句,句式錯綜多變,使文章音義兼美,詩文並茂。《背影》全文全用白描記述事實,不作任何修飾、渲染。語言就顯得樸實而簡潔。如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形象時用了這樣的語言:“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慢慢探身下去”“他用兩手攀着上面,……顯出努力的樣子”“過鐵道時,……再抱起橘子走。”這些語言平白如話,但就是這麼幾句樸實的語言,把父親的穿着、體態、步履、買橘子的過程的動作,描寫得栩栩如生,使我們不僅看到了父親憨厚朴實的形象,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而且也看到了關注着父親的兒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二、透過民主課堂的教學巧妙設定,體味《背影》的情感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背影》這課,可以設定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來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答案。

例如:1.寫父親或母親,是要表現父子或母子情深,那本文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課堂駕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積極參與,充分發揮教學民主;對每一名學生的發言給予積極評價;)

2.我們常說嚴父慈母,可文中的父親更像一位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着自己的兒子,這豈不是有損嚴父的形象?(要緊緊結合教材,又適當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和理解。)

3.寰宇之內有父愛共存,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而“父母的心”,其實就是偉大無私的愛。讓我們把這種偉大無私的'愛傳遞下去,把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廣大。(總結學生觀點,點出亮點,重在鼓勵學生積極性,耐心講解,以理服人。既走進課文,深挖教材承載的語文資訊,又走出語文課堂,積極向外拓展延伸;特別是結尾上升到中華傳統美德上來,和學生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更是錦上添花。)

4.設定多媒體播放歌曲《父親》,師生齊唱。(可以讓活動形式得到變化,也是對文章主題的深刻表達。真是說得好聽,不如唱得動聽感人,使全課教學餘味猶存。)

5.作業佈置。可以從學生的情感收穫方面來設定,例如:學習這篇文章我在情感上有什麼樣的收穫?(將問題縮小化具體化,重在對學生的引導。例:父愛是如此的平凡,車站離別的絮絮叨叨,月臺買橘的艱難攀爬,異地來信的牽掛與思念……父愛又是如此的崇高,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艱辛不發一言,無微不至地關懷兒子不辭勞苦。這春風細雨般的父愛呵,在一點一滴的給予中養育了我們。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對父母我們也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去關懷父母。) 在濃濃情意中,結束課堂,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不愁可以做到一堂生動、充滿愛意的課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