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析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育改革論文

論文1.39W

一、素質教育概述

淺析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育改革論文

(一)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素質教育,指的是在對學生目前的發展水平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進行準確、客觀判斷的基礎上,利用教育、遺傳、環境等對學生所起到的積極影響,將大量的有價值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不斷深化,以此來使學生的各項潛能得到激發,使學生的精神品質得到提升。簡單來講,素質教育就是爲了讓每一名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夠有所發展的綜合化的教育,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使學生的勞動技能、審美素質、身體素質、智力素質、道德素質等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學生得以全面綜合發展。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透過各種方式對當代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與提升,己經被各教育部門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初中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其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初中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素質教育的特性。

一是全面性。素質教育提倡透過對教學形式、內容、方式方法的綜合運用來使學生的道德品質、智力、身體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進而使學生成爲21世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並承認學生個體之間差異性的存在,注重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使學生在保持自我的基礎上得到個性化的發展,杜絕高分低能的出現;二是全體性。素質教育面向的對象是全體學生,不受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家庭狀況、所處地域等條件的限制,不是所謂的精英化教育也不是齊步走的一刀切式的教育;三是個性。素質教育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注重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爲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和提高提供。四是時代性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鮮明的社會特徵和時代特徵,在不同時代的影響下,人們素質發展所具有的外部環境以及具體要求都是不同的。素質教育是在不斷的討論、實施、改革中逐漸摸索前進的,也正是如此才使素質教育在不斷的發展和推進過程中逐漸從單一的局部的教育走向了現如今全面化的教育,這充分體現出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與事物客觀的發展規律完全相符。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文明的進步,在素質水平上社會對人們的要求逐漸提高。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尤其要注重方式、方法、內容的時代性,以更好地滿足當今現實社會對素質教育的需求

二、初中素質教育中出現的間題

(一)教學觀念陳舊。處於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初中教學改革在教學觀念方面陳舊、落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當前初中教學的觀念與思想較爲陳舊,缺乏一定的創新意識;二是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一部分中學教師仍然將自身視爲教學的中心,過於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進行強調,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只能被動地去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自主性受到抑制;三是初中的大多數教育者只認識到學校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社會和家庭在學生教育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沒能將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很好的結合起來,以爲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空間。

(二)教學模式落後。隨着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在中學中的進一步推進和落實,那些形式落後的教學模式己經難以適應初中素質教學改革的需要。首先,在選取教學方法方面,原有的教學模式只是將課堂上對知識的講授作爲教學的重點,而沒有認識到討論、互動等方法在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致使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逐漸弱化;其次,在設定教學內容方面,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將教學內容的重點侷限在應對考試上,爲更好的適應應試教育的要求,使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一些課外活動音樂、體育等與升學考試範圍不相關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逐漸被縮短甚至取消,以用於增長考試科目的教學。

三、素質教育背景下優化初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教學改革得到更好的開展,首先就要從思想觀念上進行更新。具體來說,一是要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自身看作教學主體的錯誤觀念,在教師當中重新樹立起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觀,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着學生來進行,以便使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二是要轉變以知識傳授爲主的教學觀念,使教師樹立起爲培養學生高水平的、全面化的綜合素質能力爲主的教育觀念,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成爲不僅樂於學習而且善於學習的人。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環境是一切教學活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空間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諧的家庭氛圍以及團結友愛的校園環境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方面都發揮着各自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爲師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適應素質教育改革需要的、綜合化的教學環境,才能保障初中教學改革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取得良好的成效。具體到校園環境建設方面,應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校園硬件、軟件以及制度環境建設上,校園硬件環境即各項教學設施、校容校貌等;校園軟件環境即校紀校風、精神面貌、價值觀念等;校園制度環境即學校當中的各項規章制度、組織結構等。

(三)改革現有教學模式。我們對學生實施教育的主要目的並非是爲了使學生在考試中獲取較高的分數值,而是爲了使其各項綜合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因此爲了使初中素質教育改革得到更好的開展,我們必須對初中陳舊的現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具體來說應從兩方面來着手:一方面在對教學方法進行選取時,要重視網絡教學資源的利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獲取資訊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課程結構內容的難易程度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及水平對其分別開展基礎型、拓展型、探究型課程的分層教學。其中基礎型課程教學內容即教材當中的基礎知識,拓展型課程即包括多媒體計算機軟件知識、名著閱讀等在內的知識,探究型課程則是對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其教學內容涉及到了社會、人文、自然等學科的方方面面。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扮演着重要的引導者的身份,同時也是各項教學活動重要的組織者、設計者,其對教學成敗起着關鍵的作用。處於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學改革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須在校園中建立起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首先,應努力提高初中教師尤其是偏遠農村地區教師的福利待遇,如增加工資、爲其解決子女的就學等間題,使其沒有後顧之憂,這樣教師才能夠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學中去。其次,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注重人才的引進,對於青年教師要鼓勵其透過進修來不斷完善其教學技能和教學理念,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更好的融入到教學工作環境當中,對於老教師要爲其各項科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條件。此外,學校還要針對全體教師的考覈和聘任在制度上進行不斷的完善,並對教師在科研、教學、課程開發以及師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鼓勵和表彰。

(五)改革教學評價機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改革要想取得最終的成功,就必須勇於突破傳統應試教育觀念束縛下的以考試成績爲唯一評價標準的評價機制,使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日常學習中的表現以及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客觀的綜合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在集體面前表現和接受表揚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