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史記·項羽本紀》的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應該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去瀏覽所設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

《史記·項羽本紀》的閱讀答案

  史記·項羽本紀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靳獄椽曹咎書抵櫟陽獄椽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樑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爲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樑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爲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樑部署吳中豪傑爲校尉、候、司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樑。樑曰:“前時某喪使公主某事,不能辦,以此不任用公。”衆乃皆伏。於是樑爲會稽守,籍爲裨將,徇下縣。

項梁起東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等又斬李由,益輕秦,有驕色。宋義乃諫項梁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爲君畏之。”項梁弗聽。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沛公、項羽去外黃攻陳留,陳留堅守不能下。沛公、項羽相與謀曰:“今項梁軍破,士卒恐。”乃與呂臣軍俱引兵而東。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項羽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爲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

《史記˙項羽本紀》閱讀思考:

1.對下列句中劃線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毋妄言族矣族:一族人

B.又不肯竟學竟:努力,加倍

C.以故事得已故事:舊例

D.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壁:壁壘

2.下列選項中劃線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樑父即楚將項燕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B.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身死國滅,爲天下笑

C.樑乃召故所知豪吏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D.樑與籍俱觀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3.下列選項中對畫線句子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B.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C.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D.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4.下列對原文的相關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項梁在吳中郡有大規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經常做主辦人,並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藉此來了解他們的`才能。後來有一人沒被任用找到他,他就說出了讓大家信服的理由。

B.項羽家世代都是楚國的大將,他的父親被秦國將領王翦殺害,爲了報仇,他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和舞劍,而是喜歡兵法。

C.項梁感到項籍很不一般的原因是項籍身高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很懼怕他。

D.成語“破釜沉舟”就出自以上文段。項羽的具體做法是率領全部軍隊渡過黃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燬,只帶上三天的乾糧。現比喻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幹到底。

5.翻譯下面句子。

(1)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爲君畏之。(4分)

(2)於是樑爲會稽守,籍爲裨將,徇下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