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藍色蘿蔔 閱讀答案

今天,YJBYS文學網小編整理了關於《藍色蘿蔔》閱讀答案以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希望對於同學們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也祝同學們的閱讀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學習進步!

藍色蘿蔔 閱讀答案

  藍色蘿蔔

  畢淑敏

①有一天,我到商場的玩具櫃檯,爲朋友的孩子過生日準備一份禮物。總是拿不定主意,挑來選去,很費時間,就聽到了如下一番談話。

②一位老婦人交了錢,把售貨員爲她精心捆好的橡皮泥桶抱着,預備離去。售貨員向她揚揚手說,您老多保重吧。三十多歲的兒子,您還要爲他買橡皮泥,該不會是有什麼吧?老婦人笑了,說,謝謝你的關心。不過我的兒子並沒有什麼病,他很好,很健康,是個很棒的電腦工程師。

③老婦人說,我兒子小的時候,手很巧。有一天,他捏了一個大蘿蔔,圓圓的,紅紅的,上面還長着翠綠的纓子。我喜歡極,把這個蘿蔔小心地帶到單位,讓同事們看。大家都說這不是那麼小的孩子能捏出來的,沒準是哪個工藝師隨手的作品。我聽了以後,心中甜似蜜呀。

④ 回到家後,兒子跟我要那個蘿蔔。我說,幹嗎呀?他毫不在意地說,把它毀了,重捏啊。紅色的歸到剩下的紅泥堆裏,綠的歸綠的。我很可惜地說,那個蘿蔔不就沒了嗎?他睜大天真的眼睛說,可那些橡皮泥還在啊,我還可以捏別的呀。我說,不成,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單位裏要是組織展覽,這個蘿蔔就是上好的展品,你不能把它毀了,我要留作紀念。兒子很聽話,不再要回他捏的蘿蔔了。

⑤過了一段日子,他悄悄問,你們單位開過展覽會了嗎?我說,今年沒開。你問這個幹什麼?他說,我想要回那個蘿蔔,讓它回到那一堆各色的橡皮泥裏,這樣,我就可以捏其他的東西了。我不耐煩地說,這個蘿蔔我還想留着呢。你該捏什麼就捏吧。兒子又怯生生地說,媽媽,你能不能再給我買一盒新的橡皮泥呢?我說,爲什麼?原來那盒不是挺好的嗎?兒子說,那個蘿蔔走了,它的顏色就不全了。我敷衍地說,好吧,哪天我得空了,就給你買。

⑥那陣子,我一直很忙。更主要的是不把孩子的請求當回事,總是忘。孩子問過幾次,我心裏煩,就說,你想捏什麼就捏什麼好了,顏色有什麼要緊的?大模樣像了就成。我兒子很乖,從此,他再也不提橡皮泥的事情了。

⑦大約半年後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在桌子上,看到了兒子用橡皮泥捏的新作品。我不知是不是他特地擺在那兒的——一個胡蘿蔔,身體是藍色,葉子是黑色的。我當時應該警醒的,可惜忙於工作,就裝作什麼也沒有看到。

⑧從此,兒子再不捏橡皮泥了,我也漸漸把這件事淡忘了。直到他長大成人,幾十年當中我們都從未有一次再提過橡皮泥這個詞。

⑨前幾天搬家,從塵封的舊物中滾出一個鐵蛋似的東西,我撿起一看,原來是那個藍色的蘿蔔。誰也不知道它是怎樣被儲存下來的。我把它放在手心,還感到兒子當年的`無奈。我從中聽到了強烈的抗議和熱切的渴望。我想贖回我當年的粗暴和虛榮,想完成我曾經答應過的承諾……

⑩ 她說到這裏,頭深深地埋下了,花白的頭髮像一簾幕布,遮住了她的眼睛。老婦人抱着橡皮泥桶,緩緩地走了。我也隨之選定了一件禮物,離開了商場。我決定,在送給小朋友生日禮物的同時,送給他的媽媽一個故事。只聽得售貨員在後頭喃喃地低語,誰知道她的兒子還記得這回事不?會原諒他媽媽嗎?

1.第③段從哪兩個角度體現兒子的手巧:(2分)

角度一:

角度二:

2.老婦人當年的粗暴在文中具體表現爲:(6分)

(1)

(2)

(3)

3.第⑩段“我”爲什麼決定要送給小朋友媽媽一個故事?(2分)

4.文中有兩個“我”,一個“我”指;另一個“我”指。這樣安排的目的是:(4分)

5.對以“藍色蘿蔔”爲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4分)

A.“藍色蘿蔔”是貫穿於整篇文章的中心線索。

B.“藍色蘿蔔”是兒子藝術才華消逝的轉折點。

C.“藍色蘿蔔”蘊含着兒子強烈的抗議與渴望。

D.“藍色蘿蔔”是母親多次拒絕與敷衍的結果。

6.請選擇一點,談談你對文中老婦人的看法。(80字左右,8分)

參考答案:

1.角度一:正面描寫兒子捏的作品活靈活現,以此體現兒子手巧。(1分)角度二:從我的喜歡和同事的讚賞中體現兒子手巧。(1分)

2.以開展覽會和留作紀念爲理由拒不歸還橡皮泥蘿蔔;(2分)答應給孩子買新橡皮泥但一再敷衍搪塞,沒有兌現;(2分)看到藍色蘿蔔,對兒子的無聲抗議故意視而不見。(2分)

3.我想提醒小朋友的媽媽,大人的粗暴和虛榮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天性與才能,要引以爲戒。(2分)

4.老婦人(1分);作者(1分);讓老婦人以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一方面能夠增加事件的真實性(1分),另一方面老婦人作爲敘述者,便於其站在今天的視角審視當年的行爲,認識自己的“粗暴和虛榮”(1分)。

5.A(4分)

6. (8分)可以評價老婦人的行爲舉止,也可以評價老婦人的個性特點。示例1:老婦人不應該漠視孩子的抗議和渴望。抗議和渴望是孩子真性情的流露,忽視它,就有可能淹沒一條適合孩子個性發展的道路,文中孩子的藝術才能就是這樣被母親忽視,令人扼腕。示例2:老婦人曾是一個忽視孩子的母親。她不顧孩子請求,拒絕歸還紅蘿蔔;她一再敷衍和搪塞,不兌現承諾;她甚至對孩子的無聲抗議也視而不見,如此忽視,讓一個孩子的藝術才能泯滅了。

標籤:閱讀 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