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我與地壇(節選)》閱讀答案

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爲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說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爲了收藏。

《我與地壇(節選)》閱讀答案

如今我搖着車在這園子裏慢慢走,常常有一種感覺,覺得我一個人跑出來已經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舊相冊,看見一張十幾年前我在這園子裏照的照片——那個年輕人坐在輪椅上,背後是一棵老柏樹,再遠處就是那座古祭壇。我便到園子裏去找那棵樹。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幹的形狀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經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纏繞着一條碗口粗的藤蘿。有一天我在這園子裏碰見一個老太太,她說:“喲,你還在這兒哪?”她問我:“你母親還好嗎?”“您是誰?”“你不記得我,我可記得你。有一回你母親來這兒找你,她問我您看沒看見一個搖輪椅的孩子?……”我忽然覺得,我一個人跑到這世界上來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獨自坐在祭壇邊的路燈下看書,忽然從那漆黑的祭壇裏傳出一陣陣嗩吶聲,四周都是參天古樹,方形祭壇佔地幾百平米空曠坦蕩獨對蒼天,我看不見那個吹嗩吶的人,惟嗩吶聲在星光寥寥的夜空裏低吟高唱,時而悲愴時而歡快,時而纏綿時而蒼涼,或許這幾個詞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聽出它響在過去,響在現在,響在未末,迴旋飄轉亙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

那時您可以想像一個孩子,他玩累了可他還沒玩夠呢,心裏好些新奇的念頭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個老人,無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勞任怨。還可以想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說“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又互相一次次說“時間已經不早了”,時間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可時間畢竟是不早了。

我說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說不好是想還是不想,還是無所謂。我說不好我是像那個孩子,還是像那個老人,還是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很可能是這樣:我同時是他們三個。我來的時候是個孩子,他有那麼多孩子氣的念頭所以才哭着喊着鬧着要來,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人來說,不管多麼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當牽牛花初開的時節,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他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暉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柺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裏,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爲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注]①《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癱瘓以後的心路歷程,包括對生命的感悟,對母親的追懷,對地壇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個部分,這裏選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刪改。

14.文章第二段從哪三個方面表現“覺得我一個人跑出來已經玩得太久了”?請簡要說明。(6分)

15.文章四、五兩段中,“孩子”“老人”“熱戀中的情人”分別體現了什麼樣的人生態度?(6分)

(1)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熱戀中的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着爬山巔佈散烈烈朝暉之時。

17.綜觀全文,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是什麼?請簡要概括。(6分)

參考答案:

14.(6分)(1)舊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樹現在已經死了。(自然現象)(2)多年前到園子裏找“我”的母親已經去世。(生活變故)(3)祭壇裏的嗩吶聲使“我”,產主了淪桑之感。(心緒感受)

15.(6分)(1)孩子:對生活感到新奇,對未來充滿渴望。(2)老人:對死亡從容坦然,對人生無怨無悔。(3)熱戀中的情人:對生活滿懷激情,對世界充滿眷戀,

16.(4分) ①運用擬人的修辭的方法,透過“走下”、“爬上”.等詞語將太陽人格化,生動形象;②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使日出與日落情景形成鮮明對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③運用前後對稱的語言形式寫景,給人以整齊的美感。

17.(4分)作爲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從人類和宇宙的整體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恆的。

標籤:地壇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