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釐米》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

一人同課多輪教學《釐米的認識》一課之後,我從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兩方面反思如下:

一、 教學設計時要善於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改進教學設計,儘量做到細緻,使學生能夠達成學習目標。例如在讓學生感知1 釐米時,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用的是拇指與食指指尖之間的距離,有的學生用的是拇指與食指指肚之間的距離,而且從尺子上比量完後,當學生把尺子撤掉之後,手指位置很容易變動,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孩子對1 釐米的感知。當聽課教師提出這個問題時,我意識到必須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最終我選擇了利用學具中的小正方體,讓學生把小正方體捏在手中,感覺1 釐米。結果教學效果很好,孩子們很容易藉助這個棱長爲1 釐米的小正方體來很好地感知1 釐米。

二、 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對發現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小結,這是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的一個基本方法。我在第一輪授課時,就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沒有引導學生去發現從0 刻度量起,怎麼讀出物體的長度;從任意刻度量起,又怎樣讀出物體的長度,這樣使得教學重點不夠突出。但在第二輪授課時,儘管教師對這一知識重點進行小結了,但不是在孩子們的認識水到渠成之時,所以孩子們的認同度不高。所以在第三輪授課時,就讓孩子們從教師的板書中充分地去觀察,但因爲教師總結的不夠通俗易懂,這又讓一小部分學生對這個重點理解得不夠透徹。比如:從任意刻度量起,物體的長度就等於兩個刻度之差,()應該換種說法:不是從0 刻度量起,物體的長度就等於大刻度減掉小刻度。

總之,教學設計得合不合理,我認爲需要教師更好地去關注學生,做到以生爲本,而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比如討論分析之後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小結,需要在平日的教學中不斷地去磨練。火車開啦教學反思活動課教學反思繪畫遊戲教學反思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2

這一模組的內容是知道長度單位的意思,知道釐米的具體長度,會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

首先,舉出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有關長度的現象,向學生介紹長度的具體意思,如,人的身高,課本的的長和寬,鉛筆的長度等,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時要量出一個物體的具體的長度是多少.

然後是介紹在量長度時要用着的長度單位,如米,釐米,着重介紹釐米的具體長度,可以讓同桌之間比一比1釐米到底有多長,多長是2釐米,多長是5釐米.讓學生對釐米有一個具體的感知.

介紹如何用直尺量一個線段的長度,首先是介紹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麼用的,如何數出一個線段的數值.然後師生共同量一條線段.要注意檢查每一個學生操作時的方法.

最後學習如何畫一條線段.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3

教學片段】

師:我們認識了米和釐米,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或1釐米?

生舉例。

師請上一位同學:估計一下,他的身高大約是多少?

生估計。

師:身高是指一個人身體的高度。人的腰一週的長度叫腰圍(師示範)。同學們再猜猜看,他的腰圍大約是多少?

學生估計的結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釐米、20多釐米、……

師:怎樣才能知道哪個估計的結果更接近實際腰圍?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師:請每小組選出一位同學做模特,其餘同學先估計他的腰圍,再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量出腰圍,並量一量。

生小組活動並彙報:

生1:我們是用軟尺量的。

生2:我們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後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後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們沒有軟尺,就先用一根細繩繞他的腰一圈,量量繩長就得到他的腰圍了。

生4:我們是用“拃”來拃的。(學生示範)。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賞析】細細玩味這節課的課尾,的確有許多精妙之處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這位教師拋棄常用的課堂收尾方法:“同學們,請大家互相說說,本節課你又學到了什麼知識?是透過什麼樣的方法學到的?”而是讓學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或1釐米?”將學生的視野由課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價值。這樣的處理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聯,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就在生活的周圍。同時幫助學生樹立知識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意識。

其次,緊緊抓住知識的有效生髮點,創設估計測量腰圍的情境,巧妙引導,將學生思維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計身高,這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下是不難解決的。但由估計身高轉而估計腰圍,由直變曲,對學生而言,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的估計結果相差很大,這正是教學的有效生長點。教師因勢利導,適時組織有效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估計與實際的差距,留給了學生很大的活動與探索空間。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再次進入高潮,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測量腰圍的方法。伴隨積極思維的活動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熱鬧很難有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最後,生成源自預設,精彩來自匠心。這節課的結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別是最後一個環節,學生透過活動,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樣化的測量腰圍的方法,是執教者課前很難預料的。用軟尺量和用繩繞屬常規思維,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屬於創新思維了。學生的確是有富有創造性的,這些方法極具個性化和生活化,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此看來,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其實就那麼簡單,只要我們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和發展的空間,學生一定會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意外!文 章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4

《長度單位》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內容,也是在比較物體長短的基礎上學習的。儘管學生已有這方面的經驗和基礎,但由於長度單位及其操作應用是多種知識的綜合,針對二年級孩子的認知能力來說,稍難了一些。

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認識1釐米和1米、用釐米測量線段和較短的物體的學習中並不感到困難,但是讓其選擇合適的單位時,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確的選擇,這於學生的理解能力與生活經驗的積累有一定的關係。長度單位的選擇需要孩子在親身經歷中有所經驗積累。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安排了互動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能更自然、更主動地進行交流合作,互幫互助,共同發展提高。注重學生個體參與的過程性與實效性,讓學生全程參與,有效參與,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例如:認識長度單位“釐米”時,讓每個學生用手比一比,動手畫一畫,量一量,用腦想一想,估一估,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的始終。如先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釐米的長度,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再讓學生找一找身邊、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爲1釐米,學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寬度、大門牙、眼睛、田字格、開關按鈕等等,這對學生建立1釐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後用手勢比劃出1釐米的長度。透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在這一基礎,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釐米的長度概念。

然後應用釐米來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讓學生在嘗試測量、比較、交流中,總結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課堂上學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對準0刻度,右端對着刻度幾就是幾釐米”這種方法,也有的學生採取其它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一格一格數。透過對比,讓孩子明白前一種方法方便且快速。在判斷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5

釐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後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知識的基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對物體的長度、測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1釐米和 1米的實際長度,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等,缺乏明確的認識。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教訓,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儘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重點幫助孩子建立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

因爲釐米的單位比較小,在測量短或小的物體時常常用到釐米,課堂上我讓學生找身邊的或見過的大約1釐米長的物體,(如:橡皮的厚、拉鍊的寬、透明膠的寬等),再找教室裏適合用釐米測量的物體,(如:課本的邊長、橡皮的長、牆磚的邊長等),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時,我再引導學生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用到釐米,總結在測量長度較短的物體時我們要用到釐米。

認識長度單位米時,讓學生經歷用直尺(釐米做單位)不夠量的情況,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米。然後仿釐米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同時還要理解米與釐米的關係:1米=100釐米。在這種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捲尺親身體驗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從而理解米的感念。 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了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感念,從而提高了對米的認識。

爲了加強學生對釐米和米的充分認識,在課下我讓學生回家以後和父母一起測量家中的物體的長度,透過整合訓練,多數的學生建立了釐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觀念,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6

在一年級的時候,同學已經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釐米和米,能體驗1米和1釐米的長度,理解1米=100釐米。本堂課是在實際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透過實際丈量使同學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並能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反思自身的教學,有以下可取之處與缺乏之處。

 勝利之處:

1.確立難點,重組教材。教材中是認識分米在先,而我在複習舊知的基礎上先引入毫米的認識,我想毫米是同學現在認識到的最小的一個長度單位,對同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2.藉助多媒體的一些演示,使同學建立直觀的表象。如毫米的認識,我讓同學利用手中的直尺進行學習。首先引導同學觀察尺子上從哪裏到哪裏是一釐米,然後找一找1毫米是從哪裏到哪裏,1毫米和1釐米是什麼關係?再借助多媒體把1釐米長度放大,使同學能清晰地觀察到:1釐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透過數一數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

3透過用手比劃長度單位的遊戲,手腦並用,加深印象。同學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長,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學在腦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觀察,還需要用手比劃。讓同學仔細觀察1毫米的長度,然後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透過動手比劃,加深同學對毫米的印象。

缺乏之處有許多:

1、雖然準備了較多實物,以爲同學很熟悉,就出現了一下,沒有讓同學摸一摸感知它們的長短。

2、1釐米的“一半”(中間的長線表示)就是5毫米,引導同學發現,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數。

3、畫線段時應該演示,提醒同學注意畫上端點,標上長度,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4、班級人數多,操作活動多時,同學的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的節奏、課堂的調控也是值得我考慮的問題,如上課指令應非常明確,讓同學很明確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5、爲人處世低調的我,不知不覺中會把把這種低調的情緒帶入了課堂,給予他們的激情和鼓勵太少了。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需要老師給予更多鼓勵與肯定的話語。

6、課件的取與舍,怎樣少而精的用在點子上,課堂上如何不被課件牽着鼻子走,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適時的調整。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7

釐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後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知識的基礎。認識釐米和米,不只是爲了讓學生知道這些單位的名稱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1釐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並應用到具體的測量和估計活動中去。

主要教學釐米的認識,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釐米實際長度的表象。首先設計了量課桌長度的活動。由於學生還沒有學習長度單位,還不會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學生可能會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量,也可能會選用鉛筆、數學書等作爲工具來量。這樣,各人選擇的標準不同,導致測量的結果也不完全相同。透過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體會用釐米作單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時費時、費力,進而引起學生學習其他的長度單位的心理需求。教學時,可以先啓發學生思考:如果用釐米作單位測量黑板的長度或教室門的高度,你覺得有什麼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米作單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試着說一說,再出示米尺,說明:這是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同事要求學生看着米尺比劃1米的長度,實際感受1米有多長。然後透過找出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體,進一步豐富對1米實際長度的感知。

爲了加強學生對釐米和米的充分認識,在課下我讓學生回家以後和父母一起測量家中的物體的長度,透過整合訓練,多數的學生建立了釐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觀念,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8

這一節課我安排了五個環節:

第一:預設以小故事的形式匯入新課,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由於課件準備不充分,導致故事音頻沒有播放出來,所以口述講解,感覺效果不是特別好,很多學生聽得不是很認真。

第二:讓學生體驗一庹,一拃,一腳等用身體的一部分進行測量黑板,課桌,講臺等的長度,讓學生進行感知,從而得出結論:不同的人進行測量同一物體,測量的結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統一長度單位,從而引出單元課題《長度單位》。在這一活動中,同學們表現的都非常積極,都試着去測量,每個人都積極地分享自己的測量結果。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造活動過程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讓學生參與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測量—比較—探究”,進而深刻認識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第三:認識尺子,在這一環節中部分同學都閒不住了,課堂紀律不是特別好,當我讓學生觀察尺子,分享觀察結果時,有部分同學已經在拿着尺子敲擊桌子了,還有一部分同學用手中的皮尺摺疊成各種形狀,我找同學分享結果時,很多同學都搶着回答,沒有紀律,感覺這一環節有些失敗,並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認識並感知1釐米,在認識釐米時,讓學生上黑板寫釐米兩字,比賽誰寫的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1釐米是今後學習測量和估測的重要基礎,利用多種形式豐富學生對1釐米實際長度的體驗,幫助學生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感知1釐米時有一部分同學在玩所以這一內容執行時間很少,是這一節課最失敗的一點。

第五: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這一環節,很多同學都會測量,但是能說出來如何測量的學生很少,只有幾個別同學說從尺子的0刻度開始測量,對準紙條的左端,紙條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所以對於學生的敘述能力和語言能力還需要不斷加強和提高

總之,可能是由於新老師,剛開學,他們還沒有進入收心學習的狀態,再有我備課不夠充分,另有他們在暑假時間大都預習過可能知識都會了,覺得並不需要聽,所以感覺這一節課並不成功。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9

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業:“一棵大樹高10釐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學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長度單位這個概念,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對於什麼東西是釐米、米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學習以前可能是從未聽說過,這樣學習起來學生確實有點困難。這樣的例子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對於這樣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學生還是比較薄弱,教學時應當重視計量單位觀念的形成,並將這方面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長度單位釐米和米時,應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建構對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建立表象

1、體驗1釐米的實際長度,可以透過下面的活動展開。

量一量。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測量課桌的長,進而產生疑問:“爲什麼量同一物體,而結果卻不同?”使學生體驗線段的長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測量工具,認識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透過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釐米,並且知道從刻度0到刻度1之間就是1釐米。再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之間的長度也是1釐米,加強對1釐米的感受。畫一畫。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畫出1釐米的線段,再次直觀感知1釐米。比一比。請每個學生拿一個棱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然後抽掉小正方體,左手手指不要動,看一看1釐米的長度,再比出1釐米,最後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體塞進去驗證一下,比的長度是不是大約1釐米。估一估。給學生提供長1釐米左右的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1釐米表象進行估測,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記一記。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2、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動。

看一看。直觀感受1米的長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比一比。兩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動,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長度。再把眼睛閉起來想想1米的長度,最後睜開眼睛,用手再次比畫出1米的長度。排一排。排1米長的隊伍,每兩人間保持一腳的距離,看看大約排幾個人。走一走。自然、均勻地走1米長的一段路,數數大約要走幾步。

這樣教學,把教材上“靜止狀態”的學習材料轉化爲“動態生成”的活動情境,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對新知的體驗,促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二、在估測中認識——形成概念

1釐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爲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肢體上的某些大約長是1釐米、1米的部位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釐米、1米來幫助記憶。如學生大拇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小指第二個關節的長大約是1釐米;二年級學生腳到胸口的距離大約是1米,記住這些“身體尺”,對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或進行估測都大有益處。

估測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估測與數的認識、量的計量相配合,能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增強靈活處理日常數量關係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大膽估測,比較各自的估測結果,交流各自的估測策略,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想法,相互借鑑,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估測不是信口胡說。因此,估測一條線段長几釐米,一般不要讓學生隨便報出幾釐米,而是要求他們想一想用什麼工具、方法可以幫助估測。比如,引導學生透過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離大約是10釐米來和這一條線段比較,從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結果。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如身體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圍的其他物品進行估計、測量,增加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機會外,還要充分運用教材所提供的練習題。要把估測的結果與實際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找出估測與實際測量的誤差,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三、在應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還應與實際測量緊密結合起來。測量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測量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可能會輕鬆順利,但考慮到一些學生已經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可嘗試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然後交流、討論,總結測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對學生來說容易出現的錯誤有:從尺的一端開始量,而沒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線與所量物體的一端(起點)對齊;不會靈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個刻度都可以作爲測量物體長度的起點。另外,在量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直尺的控制不夠自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講解,悉心指導,讓學生切實掌握測量方法。把尺的邊與物體的邊靠近着平行擺放,而尺的0刻度線要對齊物體邊的一端。學生在進行操作性學習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可以豐富感性認識,又能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小學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在思維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抽象出數學概念的方法。基於這種狀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兒童觀察力顯得尤爲重要。在培養兒童觀察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要透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要指導他們逐漸懂得看問題應該從什麼角度看。同時,要教會他們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0

學生對於釐米的的概念應該比較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釐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始學習釐米的認識看起來並不難。

而對於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基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較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儘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覆認識,比一比,試一試 ,量一量,說一說等,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1米=( )釐米,500釐米=()米等還行,遇到稍複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釐米)可以,媽媽身高160( ),好多學生都 填“米”,對於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釐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釐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爲要加強學生對米和釐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後,初步建立米和釐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數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後,頭腦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釐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無誤。

尤其是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始估學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要求估計的內容只要是估計的數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於幫助學生儘快建立米和釐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

總之,學習這部分內容,不僅要藉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實踐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1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觀比較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容的重要基礎。但對釐米和米這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沒接觸過,認識釐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要透過不斷的感知、體驗、實踐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低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下面就這一單元的教學談談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建立表象

在作業中,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棵大樹高40釐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是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米和1釐米有多長,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入手,讓學生透過觀察和比較,我還爲每個孩子測量了身高。從而建立起米和釐米的長度概念。

2.透過聯想和比較來鞏固對釐米和米的認識

釐米和米比較抽象,必須藉助一定的物體來認識理解。比如說在描述樹有多高時,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我們教室的門有多高,再透過比較,樹要比門高多了,所以描述樹的高度應用米來作單位。

3.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和估計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估測的方法,來估計物體的長度高度。而估計在本單元中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1釐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爲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透過讓學生用自己身上的“尺”來估一估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記住這些身上的“尺”,對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和進行估測都很有幫助。

當然做到以上三點是遠遠不夠的,在平時的交談中,還可以有意無意地拿出這些知識和學生一起練習複習,也能讓他們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2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觀比較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容的重要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釐米和米這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過接觸,但即使經歷了認識、鞏固、單元練習後,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認識釐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要透過不斷的感知、體驗、實踐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二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爲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學" 釐米" 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興趣。

1 、猜一猜。讓學生先根據頭腦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 釐米有多長?再請猜得準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麼猜準的?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許多知識是自己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的。

2 、看一看。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 釐米" 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 釐米" ,並且知道從0 刻度到1 刻度之間就是1 釐米。然後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之間也是1 釐米?從0 到2 之間是多少?2 釐米裏有幾個1 釐米?0 到5 之間是幾釐米?0 到10 之間呢?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認識1 釐米和幾釐米的長度。

3 、畫一畫。讓學生在紙上畫出1 釐米、幾釐米,直觀感知1 釐米和幾釐米。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到:長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

4 、剪一剪。讓學生用吸管剪出1 釐米,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然後問學生:你怎麼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 釐米?大部分學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 釐米。那麼,怎樣測量呢?請一名學生演示測量過程,明確測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給學生提供學具,讓學生利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6 、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 釐米的物體,把數學和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

7 、比一比。讓學生用兩個手指間的距離表示出1 釐米,2 釐米,5 釐米,10 釐米,建立起長度表象。知道 2 釐米裏有2 個1 釐米,進而明確幾釐米裏有幾個長度單位。

總之,在" 釐米" 概念的教學中,利用猜、看、畫、剪、量、找、比等環節,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清楚地建立起1 釐米的實際長度和空間觀念,並學會了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抓住聯繫,認識" 米" 。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繫,利用" 釐米" 學習" 米" 。

1 、找關係。學習了釐米以後,我讓學生用手比劃出1 釐米、2 釐米、5 釐米、10 釐米。然後讓學生把10 張10 釐米的學具條排成一排,使學生認識:這是100 釐米。再讓學生從老師提供的學具中找出和100 釐米同樣長的尺子。學生會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 米的皮尺,從而引出單位" 米" 。接着問學生:比較兩者,你發現了什麼?得出:1 米=100 釐米的結論。

2 、認識1 米。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劃一下:1 米有多長,1 米有多高,建立"1 米" 的實際觀念。

3 、估量。讓學生利用剛剛建立的表象,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度,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反饋。

 ( 三) 利用比較,深化認識。

讓學生對照板書或者手中的學具想一想:爲什麼數據都是1 ,它們的長度卻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單位不同引起長度的不同。使學生知道:" 米" 和" 釐米" 大小不同," 米" 是進階單位," 釐米" 是低級單位。測量較長的距離時用" 米" 做單位,測量較短的距離時用" 釐米" 做單位。從而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的用法。

1. 讓學生經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建立表象

在作業中,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本數學書厚1 米。”“籃球場長30 釐米。”……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是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 米和1 釐米有多長,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入手,讓學生透過觀察和比較,從而建立起米和釐米的長度概念。

2. 透過聯想和比較來鞏固對釐米和米的認識

釐米和米比較抽象,必須藉助一定的物體來認識理解。比如說在描述樹有多高時,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我們教室的門有多高,再透過比較,樹要比門高多了,所以描述樹的高度應用米來作單位。

3. 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和估計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估測的方法,來估計物體的長度高度。而估計在本單元中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1 釐米、1 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爲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透過讓學生用自己身上的“尺”來估一估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記住這些身上的“尺”,對建立1 釐米、1 米的長度概念和進行估測都很有幫助。

透過對前後測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爲,學生對於米、釐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釐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原因是米、釐米這個長度單位是所有長度單位中最不常用的,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遠,因爲不常用,所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這兩堂課教師都已經致力於米、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教與學都要以 “做”爲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透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因此,我們在教學米的時候,可以挖掘學生身邊的一些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要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操作、感悟的過程。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3

這個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開展的說教學反思這個活動,我覺得是一次非常好的活動。前面的老師都說得很精彩,當大家都在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時,我的頭腦裏就在努力地搜尋以前的教學情景,我到底說哪課的反思。突然我想到了去年上二年級時,教“認識釐米和用釐米量”這堂課,給我的印象挺深,現在我就對這堂課中的一個片斷來進行反思。

這堂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堂課是先教學認識長度單位釐米,然後體驗1釐米有多長,再是教學測量的方法。

教學測量的方法時,我拿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紙條,讓學生估這張紙條長多少釐米。學生就有很多答案:什麼10釐米、9釐米、8釐米。(這部分內容,是爲了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接着我就說:要知道這張紙條到底有多長,我們只有透過測量才能知道,老師在測量這張紙條時,同學們要注意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測量的?一會兒老師要找同學來說一下測量物體時應注意什麼?

然後我就開始測量了,邊測量時我就邊說:我們測量物體時,一般將物體平放在桌子上,爲了讓同學們能看的清楚,老師把紙條貼在黑板上。現在我將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另一端對着幾釐米,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然後請一名學生上來看一下這張紙條的長度。

接着我再提問了:誰來說一下測量物體時應注意什麼?學生就說了:在測量時將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對準幾就是幾釐米。還有學生說:要把物體放平後再測量。然後我多請幾名同學來說。這樣可以使新知學生掌握得更牢固些。

隨後,讓學生拿出我事先爲他們準備的一張紙條,也先讓學生估一估長多少釐米,然後再請他們用剛學到的測量本領來測量一下。學生剛動手測量,我就聽到有一個學生帶着哭腔大聲對我說:“老師,我的尺子不是新的,是我姐姐用過的,上面沒有”0“刻度,是從”3“開始的,我測量不了。

聽到後,我頓了頓又問:同學們,你們有辦法幫助他嗎?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馬上有學生就非常大方地說:用我的尺子量。我又接着說,他的尺子沒有了”0“刻度,還能量,大家來動動腦筋想一想怎麼樣量?(學生髮表了很多看法)隨後我就告訴學生:我們可以將尺子的”3“刻度對着物體的一端,再從”3“刻度往後數大格,物體佔了幾大格,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同樣可以將尺子的”6“刻度”2“刻度對着物體的一端來測量,這是另外一種測量方法。然後再做後面的練習2。測量蝗蟲跳的有多遠時是將尺子的7釐米對準一端,再數蝗蟲跳了幾大格。

這節課我在備課時並沒有注意備練習題,所以只備了一種測量方法,就是將尺子的”0“刻度對着物體的一端,物體的另一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當學生帶着哭腔告訴我他的尺子沒有”0“刻度時,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於是就讓學生討論一下該怎樣幫助他,作爲緩兵之計,我抓緊時間翻閱課本,發現測量蝗蟲跳遠的距離的練習題,於是我想到了這種測量方法,然後再讓學生討論,最後再告訴學生這也是一種測量方法,那個拿舊尺子的同學終於可以用自己的尺子量紙條的長度了,他不再因爲自己是用舊尺子而自卑了,這件事給我很深的感觸。讓我體會到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深挖教材,備好課

老師在教學前,一定要備好課,備全課,包括練習題。在這課的教學中,教科書和教師用書上雖然都沒有提到第二種測量方法,但是練習題裏卻有這樣的練習,所以我們在備課時,不應該只備教科書和老師用書,應該把教材中的練習題也認真仔細地研究一番。要不是因爲那位同學拿一把舊的尺子,上面沒有”0“刻度,那麼在這節課中,我就可能只教給學生一種測量的方法。因此,我應該感謝那位同學。同時,我也想提醒我們所有老師,不要認爲咱們對教材已經很熟悉了,上課前一定要備好課。

二、 要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學生出現的問題

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一定要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學生出現的問題。如果學生說他的尺子是舊的,上面沒有”0“刻度時,我們 有些老師可能就會訓斥學生說:誰讓你拿舊尺子,你如果買上新尺子,不就有”0“刻度了嗎?這樣,我們可能不但發現不了另外一種測量方法,也會使那位拿舊尺子的同學更加自卑,學習興趣低落,甚至會對這門學科失去興趣。所以我們每個老師都要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學生出現的問題,不要一昧地對學生批評呵斥。這是我對這個教學片斷所想到的一些反思,說得有不妥之處,望各位多提寶貴意見。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4

學生對於釐米的的概念應該比較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釐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始學習釐米的認識看起來並不難。而對於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基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較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儘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覆認識,比一比,試一試 ,量一量,說一說等,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

1米=()釐米,500釐 米=()米等還行,

遇到稍複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釐 米)可以,媽媽身高160( ),

好多學生都 填米,對於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釐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釐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爲要加強學生對米和釐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後,初步建立米和釐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數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後,頭腦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釐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無誤。

尤其是在練習 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始估學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

要求估計的內容只要是估計的數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於幫助學生儘快建立米和釐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

總之,學習這部分內容,不僅要藉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實踐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

《認識釐米》教學反思15

上課前,我的心裏並沒有底,儘管這一課已是磨課數遍,但是心中仍有顧忌。因爲這是自己第一次到外校接班上數學課,心想:自己的引導是否會到位;是否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我也深知孩子們的應答我根本是無法預料的,但我又特期待與孩子們的表現。

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兩次關於長度單位的直接經驗,即一年級上冊的“比長短”和上一節課的自選單位測量。學生在這樣的測量活動經驗的積累中,已經對長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觀的認識,並會用“長、短、一樣長、短一些、長得多、有幾個什麼那麼長”等等詞語來形象描述物體的長度特徵。所以本課的教學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的。關注了學生已有的測量經驗,從學生興趣出發,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先是透過故事《阿福的新衣》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發認知衝突:裁縫師傅用手給阿福量衣服的長度,告訴徒弟身長三拃,徒弟認真地用自己的手量了三拃,做好了衣服。可阿福穿在身上,卻太小了。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進而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拃做出來的衣服大小不同,讓學生理解統一標準的必要性。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揭示1釐米——認識1釐米——製作並認識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量一量(量課前“師傅和徒弟的一拃長”及“數學書的寬約幾釐米”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釐米,學會測量。透過讓學生實際測量師傅和徒弟的一拃各有多長,並透過比較,再次體會建立統一標準的必要性。特別是在教學“製作刻度尺”這一操作活動時,學生們集思廣益,開拓思維,力求完美,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數學要來源於生活和現實,應用於生活和現實。我覺得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引導學生親歷數學思維的過程,學生研究的內容是現實的,採用了探究研討法,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教學中還存在着不足,如:沒能很好地引導其他同學及時準確的評價,特別是來自於同伴的評價,這樣會更有效的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

標籤: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