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遊褒禪山記》試析

作者:likegang  

《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王安石在執政之前的作品。作者所遊的是“褒禪山”,而所記的是褒禪山的“華山洞”。作者遊華山洞時,發現“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從而認識到一條客觀真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價值的收穫,必須樹立堅定的志向,具有堅強的毅力,不避險遠,勇往直前。所以《遊褒禪山記》一文,實際是一篇遊記形式的說理文。

這篇遊記寫於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距今雖已九百二十多年,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吸取其思想精華,以教育和鼓勵青年一代在進行新的長征中,樹立“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堅強意志,鼓起“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的革命勇氣,爲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在無窮的“知識之洞”中以堅韌的毅力,不避險遠地學習、探索、前進!

這篇遊記試分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從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到“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記敘褒禪山的景物和遊華山洞的情景。

首先,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禪院,一個山洞,一塊僕碑。

文章一開頭就指出“褒禪山亦謂之華山”,既點明瞭作者所遊的地方,又介紹了這座山的另一個名字。接着記敘了“慧空禪院”的由來:“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這個介紹有一筆雙寫之功。其一,不僅使讀者瞭解了“慧空禪院”的由來,而且還使讀者瞭解了褒禪山之名的由來;其二,爲引出華山洞作了鋪墊,使讀者清晰地看到華山洞的座落方位及華山洞之名的由來:“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注:“華山洞”亦作“華陽洞”)作者記敘了禪院、山洞之後,接着又記敘了“僕碑”,是在“距洞百餘步”的地方,而且“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因此作者認爲“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表面看,似乎在爲“華山”正音,實則是爲啓發後來人在學習時要“深思”“慎取”埋下一條伏線。

緊接着,作者對華山洞作一簡介,然後記敘遊華山洞的情況。作者先簡介了華山洞的'“前洞”和“後洞”,繼而記敘遊華山洞後洞的情景。這時,作者所看到的情景之一是:“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看到的情景之二是:從洞的左右壁可以看出,“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這一情景是作者記敘了“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之後的補敘。這一補敘又爲下面發議論提供了論據。

正當作者與同遊者從洞內退出時,作者才發現“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並不是“火且盡”。所以當有人責怪首先提議要出洞的人時,作者也感到後悔。而後悔的是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況下跟隨他們退出去,而不能盡情地、暢快地享受這次遊玩的快樂。

這一部份可以讓我們看出這樣一條線索:由“其見愈奇”而產生“樂”;由“不得極夫遊之樂”而產生“悔”,這就爲下面發議論提供了條件。

第二部份,從“於是予有嘆焉”到“此予之所得也”。發表議論,寫遊華山洞的心得體會

第一句,“於是予有嘆焉”,緊承上文。因爲作者的“嘆”,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繼續。

作者所感慨的是,“古人之觀於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也就是悔恨自己沒有古人那種“求思之深”的精神,暗含自責。接着,作者針對遊華山洞所見所感抒發了自己的看法。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這是作者所見作出的判斷。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是作者所感而作出的判斷,也是由華山洞的“險遠”推而廣之的看法。這裏作者提到了“志”的問題,“志”的提出,是“求思之深”的深化,說明古人如沒有“志”,“求思之深”也沒有可能。同時又是自責,悔恨自己由於沒有“志”,所以“不得極夫遊之樂”。

緊接着,作者以“志”爲中心,說明了“志”、“力”、“物”三者的關係,最後又落腳“志”。可分三層意思:第一句,“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不能至也”爲第一層,說明了雖然“有志”,但“力不足”是不能到達的。第二句,“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爲第二層,說明了雖然“有志與力”,但“無物以相之”也是不能到達的。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爲第三層,着重說明了“有志”的重要,其實質含義就是鼓勵人們“盡志”,只要“盡志”就無所不能至。

毛主席指出:“唯物辯證法認爲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在“志”、“力”、“物”三者關係的說理中,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比較深刻地說明了內因和外因的關係。

文中的第一、二句說明了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志與力”同“物”相比,“志與力”是存在人體之中的內因,而客觀存在的“物”則是外因。有了可以到達的內因,而無達到的條件,是不能到達的。“志”與“力”,雖然同存於人體之中,而“志”卻是內因,“力”對抽象的“志”來說,它又是外因了。因此,想到達所要到的地方,雖然具備了內因條件,然而力量不足,精力不夠,都是不能到達的。

文中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說明儘管具備了“力”與“物”的條件,如果沒有“志”,想到達所要到達的地方也不可能。這就正好說明了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有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這一部份即是全文的重點,它說明的道理是:做任何事都是對意志的考驗,對毅力的鍛鍊。世間的“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且是人們很少到的地方。只是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畏縮不前,是不可能有所收穫,有所成就的。只有不避“險遠”,勇往直前,樹雄心,立壯志,發揚毛主席所創導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大無畏精神,纔不致中途退縮,才能取得真正有價值的收穫和可喜的成就。

第三部份,從“餘於僕碑”到結束。勉勵讀書人要“深思”、“慎取”,總結全文。

作者從路旁倒着的“其文漫滅”的碑石而產生聯想,感慨“古書之不存”,使後世以訛傳訛,不明真相。因此勉勵讀書人要“深思”、“慎取”。從第二部份的說理中,使我們進一步領會到,要想做到“深思”,必須要“有志”,否則“深思”則不可能,更談不到“慎取”,仍然會“謬其傳”。

這篇文章說明的道理對我們讀書、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啓發,同時在寫作上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讀了以後,使人感到這篇文章結構謹嚴,重點突出,語言凝鍊,語意深刻,具有嚴密的邏輯性。

在結構上,作者在介紹褒禪山時,逐一記敘了三個景物,這就使讀者對褒禪山有一個概括地瞭解。接着又記敘了遊洞的情況及其感想,最後寫因僕碑而產生的聯想,因而使人感到層次十分清晰。段落之間的過渡銜接也非常緊密,如“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一句,既緊承上段,說明了有“前洞”必有“後洞”,同時也啓示了下文。又如“於是予有嘆焉……”一句,與上段的銜接更爲緊密,因爲作者的“嘆”,是由“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引起的。一個“嘆”字承接了上文,也引出了一段議論。除此之外文章還注意了前後的照應,段落與段落之間的照應,使人感到文章有波有瀾。僅以前後照應爲例,第一段作者雖然提到“僕碑”,但卻擺在一邊。直到最後,作者突然提起一筆:“餘於僕碑”,借“僕碑”發了一番議論並以此作結。這就使人感到“僕碑”有突然立起之感。其議論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篇文章不僅結構謹嚴,而且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作者遊褒禪山,對山中景物並不是平列記敘,而是重點寫遊華山洞的情景。在遊華山洞時,作者對洞內所見情景也只作了簡略地記敘,而詳寫了自己遊洞的感受。正是由於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就容易使讀者把握中心,並受到一定的教益。

語言凝鍊,語意深刻,而且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是這篇文章在語言上的特點。作者爲了說明洞的深遠、難進、奇特,僅僅只用了“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十三個字。在“夷以近”、“險以遠”的議論中,作者也只用了“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十四個字。這一句文字不多,卻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所以接着又引起了“險遠”與“志”的關係的議論。作者在“志”、“力”、“物”三者關係的議論中,不僅寓意深刻,其分析、推理、判斷都具有說理的嚴密邏輯性。

這篇文章所反映出來的特點,不僅使我們看到了作者的藝術風格,而且也能使我們學到一些好的寫作方法,是指導我們學習寫作的好的範文之一。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我們既要吸收其思想營養,也要學習其寫作方法。

標籤:褒禪山 試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