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1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huā)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譯文〗

褒禪山也稱爲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爲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爲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碑上只有那字還認得出來,即“花山”.現在將“華”讀爲“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着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遊山的樂趣。

在這時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爲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援,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2

遊褒禪山記

宋代: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譯文

褒禪山也稱爲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裏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裏;因爲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爲褒禪山。如今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如今將“華”讀爲“華實”的“華”,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着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此時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爲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援,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此時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甫;然後我的弟弟王安國,字平甫;王安上,字純甫。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註釋

1.浮圖:梵(fàn)語(古印度語)音譯詞,也寫作“浮屠”或“佛圖”,此時本意是佛或佛教徒,這裏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詞活用作動詞,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這裏指山腳。

2.而:連詞,並且。卒:最終。之:指褒禪山麓。

3.以故:因爲(這個)緣故,譯爲“因此”。名:命名,動詞。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此時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4.慧空禪院:寺院名。廬冢(zhǒng):古時爲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後的服喪期間,爲守護墳墓而蓋的屋舍,也稱“廬墓”。這裏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廬:屋舍。(一說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墳墓。禪院:佛寺。

5.華山洞:南宋王象生《輿地紀勝》寫作“華陽洞”,看正文下出應寫作“華陽洞”。以:因爲。乃:表示判斷,有“爲”、“是”的意思。陽:山的南面。此時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爲“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爲“陰”。名:命名,動詞。

6.僕道:“僕(於)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與下文“獨其爲文(碑上殘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滅:指因風化剝落而模糊不清。

8.獨:唯獨,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這裏指的是碑上殘存的文字。猶:還,仍。

9.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纔讀爲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按,這裏說的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言:說。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有“大概因爲”的意思。謬:錯誤。

10.側出:從旁邊涌出,記遊: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11.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12.問:探究,追究。深,此時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此時則:副詞,然後用於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於“就”。窮:窮盡。

13.擁火:拿着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14.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詞,將,將要。

16.蓋:表猜測的發語詞,大概。尚:還。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遞進的連詞,並且,而且。

18.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麼。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20.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此時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21.既:已經,……以後。其:助詞。

22.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後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責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不得:不能,極:盡,這裏有盡情享受的意思,此時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24.於是:對於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25.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得:心得,收穫。

26.以:因爲。求思:探求、思索。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

27.夫:表議論的發語詞。夷:平坦。以:連詞,表並列,而且,並且。然後則:此時表假設的連詞,那麼。

28.而:可是。觀:景象,景觀。險遠,此時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詞,相當於“於此”。

30.隨:跟隨(別人),“隨”字後面省略“之”。然後以:連詞,表結果,然後以致,以至於。

31.至於:這裏是抵達、到達的意思,不同於現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昏惑:迷亂。以:連詞,表目的。相(xiàng):幫助,輔助。

32.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焉:兼詞,相當於“於此”。這一句在“焉”後面省略了“而不至”。

33.於人:在別人(看來)。爲:是。

34.其: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誰。

35.得:心得,收穫。

36.謬其傳:把那些(有關的)傳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3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節選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險以遠,則至者少

B.其孰能譏之乎? 此餘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5、下列不屬於“此餘之所得也”的“得”這一項的是:()

A.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對這段文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爲要到達奇偉、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認爲只要盡了“吾志”,即使不能到達奇偉、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也是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

C.作者對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讚揚,但古人沒有得出自己這樣深刻的結論,也可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遊覽的人多,但這些人看不到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7、翻譯下列句子。(10分)

①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爲不在也。(5分)

②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答案:

4.A 5.A 6. C

7、翻譯下列句子。(10分每題5分)

① 古代的人對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觀察,往往有收穫(心得),因爲他們探求思考深入而且廣泛。

②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並且謹慎採取的啊。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4

《遊褒禪山記》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遊記式的說理文章。作者以遊褒禪山的見聞爲喻,闡發了富有哲理性的見解,說明了在生活中要實現遠大抱負,成就一番事業,或者是做學問,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堅持不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學態度,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全文分爲三個部分。從開頭至“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之”爲第一部分,只寫遊山的見聞和經過;從“於是予有嘆焉”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爲第二部分,主要寫遊山的感想體會;從“四人者”至“臨川忘某記”爲第三部分,記遊山的同伴和時間,第三部分爲古人寫遊記常用的格式,第一部分記遊和第二部分說理則是文章的主體。

第一部分又可分爲兩層。第一層即第一自然段。文章首句開門見山點明所遊之地,照應題目。接着,文章介紹了褒禪山名稱的來歷,考證了禪院的由來,引出了華山洞的位置及其命名原由的說明,爲下一層記遊敘述作鋪墊。文章進而辨明碑文音讀之誤,爲第四自然段的議論鋪設伏線。作者沒有運用彩筆去描繪山水的明媚秀麗,而着重透過事物本原的考查和探索,使景物方位分明,作者行蹤清楚。這段文字看上去似乎顯得“平淡”,但是,這都是作者妙筆獨運之處。讀者可以從“平淡”的記敘中領略景物各自不同的特點,也能從中體會到作者嚴謹的治學精神。細究這段文字,讀者便可發現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晰。

第二層即第二自然段。這一層作者緊扣一個“遊”字,繼續遊華山洞的經過。第一句寫“前洞”,僅用了十九個字便概括了它的特徵,併爲下文遊“後洞”作比較、發議論做好準備。第二句寫“後洞”,處處與前洞作對照,強調了後洞的“窈然”、“甚寒”,以及“好遊者不能窮”的奇景。兩調相互映襯,險者更險,夷者更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簡潔的語言略寫了前後洞的概況,便順勢而下,詳細地記敘遊後洞的情景。爲了探求後洞的奧祕,“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句話既是遊後洞經過的概括敘述,又是下文議論的事實依據。由於作者不以記遊爲文章重點,而是借題發揮,抒發感想,所以下文沒有繼續寫後洞之“深”、“難”、“奇”。作者筆鋒一轉,敘述出洞的原由:“有怠而於出者,曰:‘石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這一“入”一“出”,作者深有感觸。他發現洞越深而遊者越少,“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只因同遊者欲出,自己盲目跟隨,爲自己“不得極夫遊之樂”而悔之莫及;同時,從反面引出了生活中的哲理:無志者,難以事成。作者未能極盡遊興,遊的方面內容敘述得少些是很自然的。而遊前洞、後洞的繼續也都是爲下文說理議論作鋪墊。

第二部分亦可分爲兩層。第一層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承上啓下,文章由記遊過度到議論。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是因爲他們不只是觀,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接着,作者聯繫自己遊洞的所見所聞,感到“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由此,作者體會到:“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人們要想在“險以遠”的道路上前進,到達預想的境地,“非有志者不能至”,“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作者在這裏揭示了“志”、“力”、“物”這三者的辨證關係。首先必須有堅定的志向,其次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此外還得有外物的幫助,三者缺一不可。這是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藉助記遊所要闡明的一個重要道理。作者還認爲,有力量可以到達險遠境地而未至,他人就會嘲笑,自己也應悔恨;如果盡了自己最大努力而未能到達,別人就不能嘲笑,自己也於心無悔。“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是對這一層議論作結,照應這一層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文章前後呼應,首尾聯貫。

第二層即第四自然段。這一層作者回應第一自然段中“有碑僕道”而就僕碑再作文章,提出了本文另一條重要道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寫法上,作者先引自己想到許多年代久遠的古書未能流傳下來,致使“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爲例證,最後得出“做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的結論。這一層闡明的做學問須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是對前面提出的要到達險遠境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觀點的補充,使其更爲充實、周密。研究學問除有志、有力、有物相助以外,還得講究方法──“深思而慎取之也”。至此,讀者可以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選取與治學態度有關方面記遊的匠心。

第三部分爲文章的結尾,記同遊者姓名和遊山的時間,這是古代遊記散文的常用格式。這段文字既是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又照應了前文,文字緊湊,富有感染力。

清代劉熙載認爲王安石寫文章在取材和立意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他說“荊公文是能以品格勝者,看其人取我棄自處地位盡高”。又說:“介甫文於下愚及中人之所見,皆剝去不用,此其長也”(《藝概·文概》)。《遊褒禪山記》在取材與立意上,確實與衆不同。它沒有像一般遊記詳細描繪山景,而只是記了一塊僕碑和遊華山後洞的情景,其餘一概略寫或不寫。一般遊記文章往往寄情山水,娛心悅目,或者抒發羨慕隱逸之情;而這篇遊記則是透過遊記形式來談論生活中的哲理和治學精神,蘊意深刻。

這篇文章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記敘時句句爲後面議論做伏筆;議論時,又處處緊聯前面記敘,前後呼應,環環相生,記敘使議論的抽象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議論使具體的記敘增加思想深度。無論記敘還是議論,作者運筆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遊華山洞,作者以後洞爲記遊重點。第二部分所闡述的兩條道理中,說明第一條道理作者用墨如潑,極力渲染;說明第二條道理作者惜墨如金,高度概括。這樣詳略得當的寫法,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重點。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5

[教學目標 ]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爲五種類型: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②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③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④人稱代詞,活用爲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⑤語氣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爲“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課文第3段:

(一)匯入:第二段詳寫遊後洞的經過,着重寫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後洞的對比,都爲第3、4段的議論打下伏筆。

1.提問,回答第2自然段的層次。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到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達遺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築物的一種,讀 ,“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2)“得”:①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②心得、收穫。“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剷平、削平。“今操芟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4)“相”:①幫助、輔佐,讀 。“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 。“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2.古今異義:

“非常”:本文義爲“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如:“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3.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於“而”:①表並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三)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l)教師範讀並穿插評點。

(2)①問:古代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對學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應作分析,然後總結,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②問:作者說“不能至”是針對什麼說的?

不能到達洞的深處,見不到“非常之觀”。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爲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爲已經“盡吾志”了。

④“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②“極夫遊之樂”是針對什麼說的?

至洞之深處。

③爲什麼到了洞的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明了這樣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隨之止。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總結: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裏大家受到了什麼啓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三、講讀第4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悲”:

①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③哀憐。“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2)“勝”:

①盡 。“何可勝道也哉”。

②能承擔,禁得起, 。“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

③優美的,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④勝利, 。“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詞性活用:

(1)“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2)“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爲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二)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教師範讀,提問“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2)“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3)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爲“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爲什麼?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四、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裏,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五、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繫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繫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啓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衆”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衆”;“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爲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爲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六、全班齊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解釋下列句中的虛詞:

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之”字:

(1)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餘之所得也

2. 解釋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②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③獨其爲文猶可識(它,代僕碑)

④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遊客)

⑤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後洞;那,代指遊客)

⑥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3. 解釋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作介詞用:因、由於。)

② “無物以相之”。 ( 作介詞用:用來、拿。)

③“夫險以遠”。(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並列。)

④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修飾。)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6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26題

【選篇一】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選篇二】亭以雨名,誌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餘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爲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爲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佔爲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爲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爲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薦①飢。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遊而樂於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爲襦;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爲粟。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爲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蘇軾《喜雨亭記》)

【注】①薦:頻仍,屢次。

2、對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的原因。

B、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相:幫助

C、農夫相與忭於野 忭:喜樂。

D、以屬客而告之 屬:通囑,叮囑。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1)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2)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B、(1)甲子又雨,民以爲未足 (2)競周容以爲度

C、(1)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2)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D、(1)而人之所罕至焉 (2)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4、下列句子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3分)( )

A、吾以名吾亭 B、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

C、商賈相與歌於市 D、古人之觀於天地鳥獸,往往有得

5、下列對選段有關內容的賞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遊褒禪山記》的選文部分主要寫遊山的心得,先寫遊山洞的心得,再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B、《遊褒禪山記》選段中,作者認爲要觀賞到非常之觀,必須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還要有所憑藉,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喜雨亭記》第三段把議論寓於對話之中,句末一個反問句,強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結,引出給亭命名的緣由,照應首段,全文結構謹嚴。

D、《喜雨亭記》第二段中所寫的那場三日乃止的甘霖讓當地官民興奮異常,作者爲此也特意建造了一個亭子,並命名爲喜雨亭,體現了作者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思想。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3分)

譯文:

(2)是歲之春,雨麥於歧山之陽,其佔爲有年。(3分)

譯文:

參考答案:

2D3C4A5C6

【參考譯文】

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爲了表示喜慶。古代逢到喜慶,便以此題名於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漢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號的名稱;叔孫得臣打敗狄人僑如,便以僑如作他兒子名字。喜慶雖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樣的。

我到扶風的第二年,纔始營建官邸。在廳堂北面築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鑿了一口池塘。引水種樹,作爲休息場所。這年春天,在岐山之南空中落下麥子,占卜後是豐年之兆。接着整月不下雨,百姓這才很着急。過了三個月,到乙卯日(四月初二)才下雨,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卻感到不滿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一起在衙院慶賀,商人一起在市場歌唱,農民一起在田頭喜樂。擔憂的人爲之高興,患病的人爲之痊癒,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這時建成。

於是開酒宴於亭上,向客人勸酒,然後跟他們說:如果五天不下雨,行麼?五天不下雨,麥子就長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長不成了。無麥無稻,年成就要連年饑荒。訴訟案件會增加,並且盜賊也會更加猖獗,這樣,我跟諸位即使想在這座亭子裏悠然自得地遊樂,能夠做到嗎?如今上天不遺棄下民,剛旱不久便賜雨於人間,使我與諸位能夠相互舒暢地歡樂於亭中,這都是雨的恩賜啊!怎麼可以忘記呢?

亭名既已題定,又進而作歌詞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們當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玉石,捱餓的人不能把它們當做米飯。如今一場雨連下了三天,是誰的力量?百姓說是太守,太守並沒有此力量。還是歸功於天子,天子又說不對。歸功於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爲有功。歸結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爲亭命名。我就自己用來命名我的亭子。

標籤:褒禪山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