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遊褒禪山記》課件

一、教學目標

《遊褒禪山記》課件

1、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2、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明白這兩者在當今改革開放時代的借鑑意義。

3、掌握“各”、“極”、“觀”、“求”、“其”等文言詞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性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理解掌握因事說理,敘議結合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講解法

四、教學課時

三課時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在作文課上集中練習了“感受生活—描寫生活”這一專題,其實在古文中不乏這樣的範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寫生活的典範散文。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寫自己的旅遊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朝進士,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列寧稱之爲“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齊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張文學應當“有補於時”,重在“適用”。其散文現實性和戰鬥性都很強。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所以世人稱爲“王荊公”。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請同學朗讀課文,糾正讀音和停頓

1、讀音:窈然yao 好遊者hao 咎jiu 相xiang 何可勝(sheng ,完全,盡)道也哉廬陵簫君圭(gui,人名)君玉 餘弟安國平父(fu,對男子的美稱)

2、停頓的句子: A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C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D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E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F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G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3、再次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停頓

4、學生小組討論找出第一段認爲重

要的字詞和句子,請同學解說。教師做補充。

5、文章是一篇遊記,從整篇文章來看,記遊部分在哪裏?

明確:文章的第一二小節是記遊部分,三四小節是寫遊洞後的心得,最後一個小節是記遊的結尾,補敘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喝作記時間,一級作者的籍貫、署名。這是寫遊記的常用的格式。

6、集體翻譯第一段

7、找出第一段中的句式:判斷句

明確:文中的一種判斷句的格式:者……也。者表示停頓,也表示判斷語氣

8、第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它遊歷的路徑是怎樣的?

明確:這一段介紹了褒禪山的概況,遊歷的路徑:禪院——僕碑——華山洞

9、自由朗讀第一小節,按照遊徑嘗試背誦

10、第1段爲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與下文的議論有沒有什麼關係?

學生齊讀第四小節,疏通文字,掌握重點字詞:之、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勝所以等

明確:寫僕碑是爲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11、齊讀第四小節,嘗試背誦

四、佈置作業

背誦一四小節

找出文章中的帶“其”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和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邊譯邊總結

1、 歸納“其”的用法

(1) 代詞。那(此係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此係近指,指慧空禪院)。

(3)代詞。它(代僕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後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代詞。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詞。他們(代“古人”)。

(8)語氣助詞。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補充:(1)既其出——助詞,無義。

(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者)。

(3)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4)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2、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可以分爲兩層:第一層:簡介前洞和後洞。第二層:記敘自己遊後洞的經過

3、第二層主要突出哪幾點意思?爲什麼?

(1)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2)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3)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爲下文的議論打下基礎。

4、第三段可以分爲幾層?

可以分爲五層:

(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引出下文的議論

(2)以遊山爲喻,突出“志”的重要。

(3)說明“力”的重要。

(4)說明“物”的重要。

(5)從正反兩方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

5、在志、力、物幾方面,什麼最重要?

明確:力與物也重要,但有時難以強求,只有“盡吾志”才能“無悔”、無“可譏”。

6、第三段的議論與前文何處照應?

第三段: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第二段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

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結論:要有志

7、 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

②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爲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三、佈置作業

背誦二三小節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和重點字句的翻譯理解

二、齊讀第四小節

1、 第四小節有什麼作用?

明確:交代了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和字,作記的時間和作者的籍貫和署名。

補充廬陵蕭君圭君玉:古代我國對人的稱謂比較複雜。(1)直稱姓名(2)稱字、號、齋名、諡號(3)稱官名、爵名(4)稱籍貫。有時幾項兼稱,這種稱謂一般是先稱官名,次稱籍貫,後稱姓名字號。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號紀年法。

2、總結本文寫作特色

明確: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遊山,後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遊處處與後面的體會有關,後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遊山經歷。前後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3、講解課後練習

三、交代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和字,作記的時間、作者的籍貫、署名

難句補充

1.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這是一個連鎖複句,用“……愈……,愈……,……愈……”來表示這種關係。第一個分句“入之愈深”是條件,第二個分句“其進愈難”是緊承這個條件所產生的結果。在這裏要注意幾個分句的主語是不相同的,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餘與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個分句的主語是“其進”,“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第三個分句的主語是“其見”,“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這句可以譯成這樣:進洞越深,那往前進就越困難,可是看見的東西就越新奇。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這是一個“……者,……也”表判斷的句式。謂語部分的“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又是一個判斷句式。“乃”是判斷詞,課本上把“乃”注作“是”這是對的。但又說“乃”在這裏有“在”

的意思,這似乎缺乏根據。看來這是編者隨文意譯,而這樣的意譯是不妥當的.。因爲“乃”在辭書裏,並不作動詞用。“華山之陽”譯作“在華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譯時根據前後文的意思添加進去的。這句話可以說成“以其乃在華山之陽名之也”,可見有沒有“在”字,“乃”是判斷詞。在這裏還要注意:“乃華山之陽”是原因,“名之”是結果。“名”在這裏充當動詞使用,釋爲:稱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譯爲:所謂華山洞的說法,是因爲它是在華山的南面才這樣稱呼它。

3.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這是個翻譯時難度較大的句子。除了課文上的註釋,還要弄清楚①於:從。“於僕碑”就是從倒下來的石碑上。②謬:是由形容詞充當使動。“謬其傳”就是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③名:名詞充當意動,後面省略賓語“之”。“莫能名者”就是沒有人能以之爲名,可意譯爲: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整句譯成現代漢語是:我從倒下來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嘆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後代人就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麼說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書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書”是刻寫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滅,磨滅。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滅了。這樣理解就回應開頭的碑文漫滅,造成後人“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從而發出無限感慨。亦通。

教學後記:課文比較長,但是可以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敘述和議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解析課文的時候,把記敘和相對應的議論部分結合在一起講解,這樣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寫作上的特色,而且當時講析的時候容易體會文章敘議之間的聯繫,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文章語言的簡潔和凝練,這樣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背誦當中,特別使文章的第三小節,文中的連詞和語氣詞特別多,在講析的時候可以區分一下“矣、也、焉”等語氣詞,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準確程度。

標籤:褒禪山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