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淺談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嘗試

 內容摘要:“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說到底,學生必須運用語言文字能聽、說、讀、寫、思,而讀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乃至整個教育過程中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從誦讀抓起,兼顧其他各種方法,透過師生互動和有梯度的訓練,落實好閱讀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把握閱讀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淺談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嘗試

    關鍵詞: 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   閱讀習慣  活動創新

正文: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但有的老師迫於學校、社會對學生學習成績要求的壓力,只簡單枯燥地印製大量的所謂閱讀理解短文訓練:選文、題後考查都千篇一律,機械地操練應試技巧。結果弄得學生是怨聲載道,把原本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遊戲,怪不得很多學生提起閱讀頭都大了,提起上語文課就打瞌睡。據調查,大多數畢業班級語文課甚至成了學生偷偷完成其他功課作業的課了,而這種趨勢甚至在起始年級也有蔓延的趨勢。

作爲學生,這樣做是可怕的,而作爲語文老師,面對這樣的局面也是可悲的。那麼我們到底需要怎樣調整教學方法,以學生的好惡爲中心,去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想淺談自己在課內外要求學生在閱讀方面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 提倡學生“靜養式閱讀”,使學生愛讀書。

“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歌德如是說,在我看來,這句話同樣適合於學生的閱讀訓練。

課外閱讀以“靜養式閱讀”爲主。

所謂 “靜養式閱讀”,首先就是不以考試爲唯一目的的閱讀方式。他要求教師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就是說讓閱讀的過程變得快樂唯美,而去除閱讀的功利色彩。一句話,要求學生靜下心來,讀點自己喜歡的書。

所以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修養閱讀、素養閱讀、人文閱讀,以身心愉悅爲起點,以審美情趣爲重點,以修養提高爲終點。

所以學生閱讀的書籍可以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可以海闊天空,形式不拘;可以詩歌散文,亦可以是小說戲劇。凡是學生願意讀的,只要內容健康,只要是歷史和現實中主流社會認可的文章,都可以廣泛閱讀。時間嘛,主要是利用每天閒暇的時間,週末,寒暑假更適宜。

當然爲了循序漸進提高閱讀能力,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後,教師應該適時適地跟進以下課內閱讀方法:

第一,窮追猛打法。在語文教學中,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學習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順着學生學習單元課文的興趣,抓住學生求知的慾望乘勝追擊,以期激發起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廣泛持久的興趣。比如學了朱自清的《背影》後,我就推薦學生課餘去閱讀高爾基的《母親》,以及朱自清的其他文章如《兒女》、《悼亡婦》、《荷塘月色》、《綠》等。

第二,創新課本法。學生一般討厭死的課本,死的知識,而對豐富有趣的課堂卻是始終意猶未盡。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開展一些活動,如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等,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而且能使他們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比如《石壕吏》中酷吏和老婦之間的對話,改編成文白兩個版本的話劇後,讓學生表演出來,學生對原文內容記憶更簡單,課堂也更輕鬆,學生對古文閱讀甚至都有了興趣。

第三,適時讚美法。在課堂內外上,教師要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或精彩的語段時,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學所不曾瞭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應極力表揚,這樣便在學生中營造了讀書樂、讀書美的氛圍。 

        二、重視閱讀指導,使學生會讀書。 

    葉聖陶曾說,教育歸根到底是培養習慣。對於語文閱讀而言,也是如此。

無論課內還是課外閱讀中,興趣只是根,要把閱讀這棵樹長成參天大樹,還要有持續的養分,而這養分,就是系統科學的閱讀方法及有意識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1.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著名學者鄧拓說:“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重視積累的。”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也引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初一年級到初二上學期,以摘抄詞句,仿句練習、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爲主等;我想到二年級下學期時,要以寫讀後感爲主,作眉批爲主。總之要養成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會用讀書方法。曾國藩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讀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不同體裁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種讀法。培根的《論讀書》也有類似的說法,都可以參照實施。

        三、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1.講。我讓我們班學生堅持每日5分鐘的聽說訓練,時間安排在早讀或上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餘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或說一段新聞,或講一個故事,或明一個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爲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這樣既能鼓勵那些讀好書的學生繼續堅持下去,又可勉勵那些讀書落後的學生,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2.賽。我利用各種零星時間定期舉辦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展。①剪貼展覽。學生在廣泛閱讀報紙、雜誌或其他書籍時,會發現其中有儲存價值的材料,可指導學生把這些材料剪下來,找一個本子,分類貼上,積累資料,每月在班上評展一次,以激發學生周而復始地進行下去。②摘抄展覽。可讓學生摘抄平時在閱讀時遇到的生動的詞語或形象具體、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含義深刻的格言、警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評,從而鼓勵學生多閱讀。 

        總之,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怎樣閱讀,授之以閱讀理解的技巧,讓我們的學生有效地打好閱讀基礎,從而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閱讀難,難閱讀”將會離我們遠去,而閱讀的這棵樹終將枝繁葉盛,越長越高。

 

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