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不同性格。

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學會欣賞別人。

三、課前準備

教師:《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課件。

教學流程:

一 複習生字,用引入課題。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8個生字寶寶。你還能叫出他的名字嗎?

2、上節課我們也認識了兩位新朋友,你們看它們來了。(出示柳樹和棗樹圖片) 同學們和他們的打聲招呼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柳樹和小棗樹這篇課文。

二、朗讀感悟,質疑解答 ,品味道理。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這兩個小夥伴,所以我來讀一讀這篇課文。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小棗樹和小柳樹發生了什麼故事。(課件出示問題)

師:老師讀完了, 誰能說說課文講了他們之間的什麼故事?雖然現在同學們還不能完整的說出來,學完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會知道了。讓我們一同走進文字,走進小柳樹河小棗樹當中去。

師:在院子裏有一棵小柳樹和一棵小棗樹,它們長得什麼樣子?課文中是怎麼說的,你能讀一讀嗎?(屏幕出示有關句子指導朗讀),你認爲小柳樹美嗎?你能把小柳樹的美透過你的讀讓老師感受到嗎?(學生再讀,師適時指導)

師:我們感受到了小柳樹的美,讓我們再來看看小棗樹現在是什麼樣子。誰能說一說?(指名學生回答)師:你是從第幾自然找到的?(學生回答)小棗樹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回答得好。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小柳樹聽到同學們這麼誇獎他可開心了,他對小柳樹說了一句話,你知道說的是什麼嗎,從課文中找一找,指名回答,並用橫線畫出來。(屏幕出示: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透過小柳樹說的話讓我體會到此時的小柳樹非常驕傲、自豪在炫耀自己。指導學生朗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棒,不知不覺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再來看看小柳樹和小樹是什麼樣子,你在文中找一找,看找的快又準確。(學生朗讀,屏幕出示)

師:此時的小柳樹和小棗樹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指名回答)是啊,小柳樹真美,他又對小棗樹說什麼了,你能快速找出來嗎? 用橫線畫出來。此時的小柳樹又是在表達自己對小棗樹的什麼?指名說說,師糾正:嘲笑、譏諷、看不起(屏幕出示教師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小柳樹他一共說小棗樹幾次?他表達的是什麼意思?(說自己美,小棗樹醜)

師:又過了好些日子,小棗樹才長出了小小的葉子。這時候。小柳樹的葉子已經長得又細又長了。她在微風中得意的跳起舞來。(屏幕出示小柳樹跳舞的畫面)

師:日子過的真快,轉眼秋天到了,你們再來看看他們又有什麼變化呢?(屏幕出示棗樹結滿棗子的圖片)你喜歡吃棗子嗎?你爲什麼喜歡吃?(指名回答)師:同學們說的真好,看,(屏幕出示圖片)這家人在院子裏高高興興地吃着棗子,他們在說些什麼呢,展開你豐富的想象力說一說。(指名學生回答)

練習:我會填一填

( 又大又紅的 )棗子 ( 高高興興地 )吃起來

( )蘋果 ( )讀書

師:聽着一家人對小棗樹的誇獎,小柳樹看看自己什麼也沒結心中有了一種想法,你知道他想什麼了嗎?從文中找一找畫一畫。指名讀。

師:這時候,小柳樹對小棗樹有進行了談話。(屏幕出示三句話)指名學生朗讀,您能判斷這都是誰說的嗎?(指名學生回答)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此時,小柳樹是低下頭說,老師有些不明白,他爲什麼低下頭?(指名學生回答)小棗樹聽到小柳樹的問話,他是怎麼回答的?把你找到的讀給你的同桌聽。(屏幕出示)透過小棗樹的回答我發現小棗樹說的都是小柳樹的長處。都是什麼長處?(指名說)你們喜歡小棗樹嗎?現在你們就是小棗樹,來溫和地說。(學生朗讀小棗樹說的話)

師:聽到小棗樹這麼誇獎小柳樹,小柳樹不好意思地笑了,

師:誰來說說,小柳樹爲什麼不好意思的笑了?

屏幕出示小結:

棗樹和柳樹各自都有( )點和( )點,我們要像棗樹那樣既看到別人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不要像小柳樹那樣看不起人,也不要太驕傲,這樣我們才能茁壯成長!

師:用一個我們曾經學過的八字成語就是: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三擴展延伸

師: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你瞭解你自己嗎?能說說你自己的缺點嗎?說說同學的優點嗎?

師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缺點和自己的優點,這樣我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謝謝大家!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2

一、揭題質疑

1、板書課題。

2、看到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自己或別人?

自由讀課文,說說“我”指的是誰?王寧選自己做什麼?爲什麼要選自己?

二、初讀課文

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讀讀想想,說說讀懂了什麼?

(從王寧、全班同學和老師的不同角度談談看法。)

三、出示重點詞句,體驗性朗讀

1、選誰呢?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大家都在想什麼?帶着你的想法讀這句話。)

2、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想想王寧會用怎樣的語氣,讀出相應的語氣。)

3、大家都楞住了。

(讀出吃驚的語氣。)

4、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裏想起一片掌聲。

(從“一片掌聲”你體會到什麼?)

四、分角色讀課文

小組爲單位或自由組合。

五、朗讀寫理由的那段話

就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一事,談談自己的看法。

六、句子訓練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我們班的勞動委員是李小青。

劉爽是我的好朋友。

七、實踐活動

假如參加班幹部競選,你準備講些什麼?

教學反思

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在讀讀悟悟中,自己解決疑問。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寫“怎、思、穿、彎”四個字,會認“棗、淺、禿”等9個生字。

2、比較小柳樹和小棗樹在外形上的不同,瞭解小柳樹驕傲的性格,並能有感情朗讀課文1—4自然段。

3、積累 “AA的”和“AABB”的詞語,初步培養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寫“怎、思、穿、彎”四個生字,會認“棗、淺、禿”等9個生字。

2、能有感情朗讀1—4自然段。

教學難點:能找出小柳樹和小棗樹在外形上的不同,瞭解小柳樹驕傲的性格。

教學過程:

板塊一 猜謎激趣 匯入課題

1、逐個出示謎語,指名猜謎,並隨機貼上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圖片。

出示謎語:綠頭髮,長又長,春風吹來蕩呀蕩,你可認識這姑娘?(小柳樹)

一個婆婆園裏站,身上掛滿紅雞蛋,雞蛋不煮就能吃,沒加白糖蜜蜜甜。(小棗樹)

2、學習生字“棗”,出示生字卡片齊讀,並強調平舌音。記憶字形:下面紅紅的兩點多像棗樹上紅紅的兩顆棗啊!再次齊讀“棗”。

3、揭示課題,並齊讀,注意停頓。

板塊二 初讀感知 學習字詞

1、自學課文。出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好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②讀完想想,小柳樹和小棗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反饋自學情況

①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讀(其他學生跟讀),齊讀;

②開火車讀生字組成的詞語,強調“不好意思”的輕聲讀法,在自由讀所有詞語;

③出示語氣詞“唄”和課文中其他語氣詞“呀、哪、啦、啊、喂”,自由讀一讀,尋找規律(都是口字旁,都是輕聲,師小結:都是跟嘴巴說話的語氣有關,單個讀沒意思,只有放進句子中才顯得有意思。

④練讀帶語氣詞的句子。

出示帶語氣詞的句子:

A、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

B、 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

C、 你怎麼不說我呀?

說你什麼呀?

說我不會結果子唄。

D、你長得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啊!

第一句有教師範讀,生跟讀,第二句指名讀,三四兩句生自由練讀。

⑤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指多名學生談談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印象,教師相機引導並板書:漂亮 難看板塊三 研讀課文1—4自然段,尋找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上的不同

1、師範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分別用“——”和“﹏﹏”找出寫小柳樹漂亮和寫小棗樹難看的句子。

2、集體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學生訂正。

3、指導朗讀寫,隨機板書“細細的、綠綠的”,並積累這類詞語。大屏幕出示:我也會說:天空( ) 馬路( ) 面板( )

4、指導朗讀寫小棗樹難看的句子,隨機板書“彎彎曲曲”,回顧以前積累的“AABB”形式的詞語,並學習多音字“曲”的不同讀音。

男女生合作讀這兩句。

4、學習3、4自然段,繼續用

“——”和“﹏﹏”找出寫小柳樹漂亮和寫小棗樹難看的句子。

5、集體交流後同桌合作讀一讀。

6、出示3處對比寫法,男女生分角色對比讀,教師隨機板書“淺綠色、光禿禿”、“又細又長、小小的”。

7、感受小柳樹的“得意”,理解“得意”的意思,齊讀“她在微風中得意地跳起舞來”。

板塊四 指導寫字

1、 出示“怎、思”讀一讀,組個詞。

2、 觀察字形特點

3、 師範寫“怎”,強調臥勾的寫法,生練習。

4、 反饋交流後自行學些“思”。

5、 出示“穿、彎”,讀一讀,組個詞。

6、 觀察字形特點後師範寫,生練習,反饋交流。

板書:小柳樹(圖)和小棗樹(圖)

細細的 綠綠的 彎彎曲曲

淺綠色 光禿禿

又細又長 小小的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九義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15課《小柳樹和小棗樹》課文分析。

【設計理念】

依據課改精神,以學生爲主體、提高人文素養,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爲指導,本課的設計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在情景中識字,尊重學生朗讀中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並利用多種方法使識字環節做到循序漸進,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其次教學時利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分角色讀,培養學生朗讀興趣,在讀中悟情悟理。同時,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盡情的說,又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達到文字與人本的統一。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認識“棗、淺”等8個字,會寫“怎、思”等10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朗讀,體會小柳樹和小棗樹地性格特點,並能用不同地語氣表現小柳樹和小棗樹地性格。

4、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點】

透過朗讀,能用不同地語氣表現小柳樹和小棗樹地性格。

【教學難點】

懂得“尺有多長、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方法】

演示法、啓發法、談話法、誦讀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揭題

1、(出示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圖片)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幅漂亮的圖片,在一座安靜的小院裏,生長着兩棵可愛的小樹,一棵是小柳樹,一棵是小棗樹。四季交替,在這兩棵小樹之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們想知道嗎?那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讀讀它們的故事。

2、教師板書課題(15、小柳樹和小棗樹);齊讀課題。請同學們注意看“棗”是一個生字,誰能再讀一讀這個字(抽學生讀)。你讀得真好呀!看,這個棗字下面的兩點多像美麗的棗核呀!讓我們再讀一次課題吧!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現在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自由地朗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先用筆圈出來,然後請書下的樹葉姐姐幫幫忙,或者請教小組中的學習小夥伴。(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2、剛纔同學們讀課文時都很認真,生字寶寶忍不住要出來和大家交朋友,你們願意嗎?(課件出示生字,抽學生認讀。並組詞。)

3、師:你們已經和生字寶寶交了朋友,瞧!小棗樹上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棗子,你們想嚐嚐嗎?這些棗子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們先來開火車讀讀吧。(開火車讀詞語)誰願意再來讀讀這些詞語,這又香又甜的棗子就送給你了。

4、教師重點指導“怎”“思”的心子底寫法。

5、師:讓我們把棗子中的詞語寶寶送回課文!並用筆把這些詞語畫出來吧。

三、圖文並茂,讀中感悟。

(一)

1、(多媒體出示第一幅情境圖)師:同學們讀了一遍課文,那麼小柳樹和小棗樹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院子裏的小柳樹和小棗樹,誰能來說說它們倆的樣子?(學生自由說)

課件出示: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

樹枝彎彎曲曲的,一點兒也不好看。

(男生和女生分角色讀這兩句話)

2、讀了這兩組句子,你發現了這分別是一棵(好看)的小柳樹,(難看)的小棗樹。

3、想一想一棵好看的小柳樹和一棵難看的小棗樹在一起會說些什麼呢?

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小組各抽一名)

4、咱們再來聽聽好看的小柳樹是怎麼說的?

(1)課件出示:“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配音)

(2)抽學生讀。(誰願意來讀讀小柳樹的話?)

(3)集體讀。(咱們一起再來讀讀小柳樹的話吧!)

(二)課件出示情境圖二

師:春天到了,小柳樹和小棗樹發生了哪些變化?(抽生回答)

課件出示:春天,小柳樹發芽兒了。過了幾天,小柳樹的芽兒變成小葉子,她穿上一身淺綠色的衣服,真美!她看看小棗樹,小棗樹還是光禿禿的。(指名讀)

師:此時穿着淺綠色衣服的小柳樹和光禿禿的小棗樹站在一塊又會說些什麼呢?(抽生回答)

師:咱們再來聽聽漂亮的小柳樹是怎麼說的'?

課件出示:“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配音)(生齊讀)

(三)出示情境圖三

師:時間一天天過去,小柳樹和小棗樹也在發生變化,此時的小柳樹的葉子已經(又細又長了),小棗樹才長出了(小小的葉子)

此時的小柳樹更加漂亮了,她在微風裏(得意地跳起舞來)。(課件出示隨風起舞的小柳樹)

(四)出示情境圖四

師:轉眼間,秋天到了,這時的小柳樹和小棗樹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小棗樹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棗子,大家把棗子打下來,坐在院子裏,高高興興的吃起來。)而小柳樹呢?(什麼也沒結。)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時的小柳樹和小棗樹又會說些什麼?結了棗子的小棗樹會怎麼說?(生自由說)

我們一起聽聽小棗樹是怎麼說的?

課件出示:小棗樹溫和地說:“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的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啊!”(配音)

師:我們在一起讀讀小棗樹的話吧。

師:聽了小棗樹的話,小柳樹的表現怎麼樣?(不好意思的笑了)爲什麼會不好意思?(因爲他沒有結棗子)

同學們真聰明,知道小柳樹沒有結棗子,他不好意思,他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你又發現這分別是一棵(知錯就改)的小柳樹,(善於發現別人長處的)的小棗樹。(生答)

四、分角色表演。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故事,能不能給大家表演出來呢?(誇獎:演得非常好!)

五、拓展延升,總結課文

1、同學們,看了他們精彩的表演,你們想對小柳樹和小棗樹說些什麼呢?(鼓勵學生說)

2、教師總結課文。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學會用一雙智慧的眼睛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

3、那我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該怎麼做呢?同學們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說一說。(小組合作討論)

4、強調:在我們生活中,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並努力做到“取長補短”,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六、作業設計:

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到了,小柳樹又穿上了美麗的新衣服,小棗樹還是那麼光禿禿的。這時,小柳樹會對小棗樹說什麼呢?

《小柳樹和小棗樹》課堂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課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形式出現,因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旨在讓學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要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

教學目標:認識八個生字,會寫十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識字,正確書寫本課生字,感悟、體會文章中的道理。

教學設計理念:

抓住課後習題設計教學流程,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課後習題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看圖匯入:指導看圖:觀察課本66頁插圖,認識小柳樹和小棗樹,跟他們打招呼,指導認讀“棗”。(設計意圖:看圖激趣,分散識字,降低教學難度。)

1、出示課題:小柳樹和小棗樹

2、指導讀題。(設計意圖:復現生字,鞏固識字。)

3、談話匯入:小柳樹和小棗樹住在同一個院子裏,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設計意圖:談話激趣,激發閱讀慾望。)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藉助拼音把生字讀正確。(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識字。)

2、同桌輪讀課文,互相糾錯。(設計意圖:同桌合作學習,既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又能讓學生互相學習。)

三、再讀課文

1、指名開火車讀課文,共同糾錯。

2、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

3、在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詞句,彙報朗讀。(設計意圖:字、詞、句結合,鞏固識字。)

4、說說生活中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見過這些生字,如數學中學過“乘法”的“乘。(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學以致用。)

四、指導寫字

1、挑出生字卡中要求會寫的兩個生字:淺、思。指名認讀,組詞。(設計意圖:由字到詞,循序漸進。)

2、教師範寫,學生觀察,討論交流這兩個字書寫時要注意什麼。淺:左右結構,三點水的第二點偏左,右邊的斜鉤把整個字撐起來;思:上下結構,上下等大,心字底的臥鉤要躺下去。(設計意圖:先看後寫,理論指導實踐。)

3、學生練寫,教師提醒注意寫字姿勢等方面的問題。(設計意圖:注重寫字習慣、態度等方面的養成教育。)

4、出示生字卡片“怎”、“漂”,指名認讀、組詞。5、學生自己描紅。

5、指名板書,集體評議。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讀讀抄抄”。

第 二 課 時

一、複習匯入

1、聽寫詞語:樹枝 淺綠色 又細又長 漂亮 怎麼 彎彎曲曲(設計意圖:檢查抄寫效果,強化書寫練習。)

2、自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含有以上詞語的句子多讀幾遍。(設計意圖:由字詞到句段,層層深入。)

二、欣賞課文

1、播放課文朗讀視頻,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小柳樹和小棗樹樣子和語氣的變化。(設計意圖:示範朗讀,爲理解課文做準備。)

2、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柳樹和小棗樹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捕捉重點資訊。)

3、小組討論:小柳樹和小棗樹你喜歡誰,用文中的話說明你的理由。

4、全班交流。教師板書關鍵詞,指導朗讀學生找出來的句子。(設計意圖:強化朗讀訓練。)

三、延伸拓展

1、提問指導:用我們學過的成語說說課文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設計意圖:加強課本內容之間的銜接。)

2、學習和生活中你應該向誰學習,爲什麼?(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滲透思想教育。)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穿 彎 啦 啊,指導認讀。2、教師範寫,學生觀察。

2、學生臨寫、練寫。(設計意圖:強化書寫訓練。)

五、課堂小結

看板書講故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編演課本劇。(設計意圖:由讀到說,加深理解。)

板書設計:

小 柳 樹 和 小 棗 樹

腰細細的 樹枝彎彎曲曲的

樹枝綠綠的

淺綠色的衣服 光禿禿的

葉子又細又長 小小的葉子

又大又紅的棗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