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音樂回聲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回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音樂回聲教學設計

小學音樂回聲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回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31課。這篇科學童話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物理現象—回聲,本文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也能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現象探索的吸引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學生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的語文課,涉及到的是自然當中一種普通物理現象,但大多數學生對回聲知識瞭解的不夠多,多數學生不知道“回聲”是怎麼回事,因此,課前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去體會,學生可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表達自己對回聲的認識。還可藉助圖片多媒體等手段讓學生了解回聲是怎麼回事。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漢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讀出奇怪、歡快、親切的語氣。

3、可聯繫上下文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4、透過朗讀課文感受祖國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祕,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和詞句訓練。

【設計思路】

1、本次教學透過創設一定的情境,採用邊讀邊悟組合式教學。在教學中,多方位、多角度組織、引導、點撥、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小組討論中學會語言合作。

2、課前佈置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去體會回聲,課堂上大家交流,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鍛鍊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收集有關回聲的資料;設計識字的相關課件,創設一定的情境;設計引導性問題。

2、學生準備:收集有關回聲的資料;預習課文;自己嘗試學習生字;查閱相關資料,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呱呱……青蛙寶寶們好!我是你們的青蛙媽媽,今天媽媽就爲你們帶來好看的動畫片,開心嗎?

生:開心。

(師播放回聲的錄音)

師:告訴媽媽,你們聽到了什麼?

生:(各抒己見)

師:這就是回聲(板書課題)

師:你還在哪兒聽到過回聲呢?

生:(各抒己見)

師:回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媽媽不想直接告訴你們,想讓寶寶們利用你們手中的課本自己去探討,媽媽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

(學生自己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字

師:寶寶們長的真快,連媽媽都快叫不出你們的名字來了,下面媽媽想和你們做一個遊戲,首先四個小寶寶在一起先介紹自己,在讓別人給自己的名字找一個好朋友。

(學生分組識字)

師:寶寶們,再和媽媽玩遊戲吧!媽媽喊你們的`名字,喊到誰,誰就要站起來高舉自己的名字,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

三、理解課文內容

師:寶寶們真聰明,媽媽想帶你們到小河邊去玩吧(出示課件1)瞧!小河上有座橋。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象一個大月亮。寶寶們感覺怎樣?

生:多好看呀。

師:媽媽想做個實驗考考你們,請認真觀察(播放課件)。

師:媽媽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呢?你們發現了什麼?哪個寶寶最棒?(生邊說,師邊出示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師:寶寶說的真好,哪個寶寶能讀的最好?(指導讀,強調動詞)

師:寶寶們,你們也像媽媽一樣自己做做吧,不過媽媽有要求,組長寶寶做,其他的寶寶認真觀察。

(學生做實驗)

師:寶寶們請坐好,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石子扔進水裏會有一圈一圈的波紋。

生:我看見那一圈一圈的波紋碰到盆壁又回來了。

師:寶寶們觀察的真仔細,你們不是想知道回聲是怎麼回事嗎?媽媽告訴你們呀,其實聲音和水一樣,也要波紋,只是我們看不見,有一個青蛙寶寶想爲大家演示一下,可要認真看喲。(播放課件)

師:寶寶們發現了什麼?

生:(各述己見)

(師根據生說的出示第五自然段的文字)

師:這就是媽媽要給寶寶們說的。(師範讀第五自然段)

師:寶寶們,你們覺得媽媽說的好嗎?

生:好!耐心,親切。

師:哪個寶寶想模仿一下耐心而親切的媽媽給其他的小寶寶講講。下面請寶寶們自由練習一下吧!

(生自由練讀。)

師:現在我們邀請一位青蛙媽媽上場,誰第一個挑戰?

生:我來試一試。

師:他讀的像嗎?

生:我認爲他讀的還可以,但語氣還是不夠耐心,親切。

小學音樂回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呱、哩”等六個生字,會寫“岸、紋”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感悟“撿、扔、激、碰、蕩、返”等詞語的用法。

3、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呱、哩”等六個生字,會寫“岸、紋”等八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感悟“撿、扔、激、碰、蕩、返”等詞語的用法。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一、依題設疑,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當中有哪位到過空房子裏或是到過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大叫過,叫完後你叫到什麼了嗎?(你“啊——”他也“啊——”;你問“你是誰”他也問“你是誰”)有趣嗎?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二、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1、初讀課文,畫出生字。

2、學習生字,生字組詞。

3、理解有關詞語。

(設計理念:先掃除文字障礙爲後面的讀通、讀懂課文鋪平道路。)

三、實驗演示,釋疑解難

1、實驗演示,也可透過媒體媒體演示,課後還可利用小溪、池塘做實驗)

①觀察並口述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

②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課文描寫水變化的句子

2、觸類旁通,釋疑解難

重複朗讀感悟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五自然段,(板書關鍵詞)

指導有感情地(用耐心、親切的語氣)讀青蛙媽媽的話。(可先聽課文錄音,再讀)

(設計理念:透過演示,變抽象爲具體,化難爲易,觸類旁通。)

四、感情朗讀,整體感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說說讀後體會,(今天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回聲是怎麼形成的,其實大自然還有很多奧祕我們還不懂呢,今後我們還要更進一步的學習研究。)

(設計理念:整體感悟課文內容,有利於進一步地把握全文。)

五、讀寫練習,鞏固新知

1、熟讀課文。

2、抄寫有關字、詞。(設計理念:透過讀寫練習,有利於鞏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