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數一數優秀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數一數優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一數優秀教學設計

數一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繫,以便進一步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比較簡便,爲進一步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數一數”是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起始課,爲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它從學生已有的數數經驗與技能(特別是跳着數的技能)出發,經歷從數數的問題中抽象出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的過程,體驗這種相同加數的連加運算與生活的聯繫。教材中有4個數數的問題,其中熊貓、圓片和方格都是方陣排列的;蘋果是分堆擺放的。應注意到“數熊貓”和“數圓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數的方法,後者先數一排幾個再數有幾排(或者先數一列幾個再數有幾列)。“數方格”給學生提供了應用前面數數活動的經驗、獨立解決問題與交流的機會。“數蘋果”的重點在於如何計算冗長的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願望。

教學重點:計算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願望。

教學難點:計算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從前往後數一數我們班的課桌,一共有幾排?每一排坐幾個小朋友?再從左往右數一數,課桌有幾列?每一列有幾個小朋友?

(讓學生自由地數一數,指名兩位學生分別說一說,體會什麼是“排”,什麼是“列”。)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結合“數數”的活動,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活動一:數一數熊貓有幾個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2頁)第一個情境圖。

師:這些熊貓跟我們教室裏的課桌一樣,排列得非常整齊有序。這些熊

貓擺成了幾排,幾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個熊貓,你有什麼好辦法?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他們進行小組交流。

師:把你想的好辦法告訴小組的同伴,看看你們小組一共想出了幾種好辦法。

3.請小組派代表彙報,全班交流。

(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個一個地數,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跳着數。

(2)請兩位能跳着數的學生(一個是一排一排地數的,另一個是一列一列地數的)到實物投影儀前演示,一邊指一邊數。

(3)師:一排一排地數,是5個5個地數,大家再數數看共有幾個5?一共是多少?

(生:1個5,2個5,3個5,一共是15。)

(4)師:剛纔這樣數數計算的過程,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達:5+5+5=15(板書)。

(5)師:那麼,一列一列地數的計算過程,你們能寫出一個算式來表達嗎?大家再數一數,然後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來寫算式。

(6)可能有孩子別出心裁地提出:還可以2個2個地數,一共有7個2,最後再加上1也是15個。老師要肯定這種數法也是對的,特別是數一堆無序排列的.東西的時候,這種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人們還是習慣於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

活動二:數一數圓片有幾個

1.學生獨立觀察(教材第2頁)第2個情境圖,應用從“活動一”學到的方法數一數圓片有多少個,並在草稿本上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2.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數的,怎樣列出算式。

3.再請學生認真地看一看,書上兩個小朋友是怎麼數的,比較一下兩種不同的數法所對應的算式有什麼區別。

4.教師板書,表示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區別:

6+6+6+6(有4排,每排6個)=24(個)

4+4+4+4+4+4(有6列,每列4個)=24(個)

活動三:數一數有多少個方格

1.引導學生弄清題意,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反饋:說說你是怎樣數的?怎樣列式?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

師:認真觀察我們列出的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每個算式的加數都是相同的。)

活動四:數一數蘋果有多少個

1.學生獨立解決教材第3頁第4題。

2.把問題引申,進一步要求學生寫出計算6盤、10盤、15盤蘋果的連加算式並算出結果。

3.就怎麼計算15盤蘋果有多少個,進行全班討論交流。

3+3+3+3+3+3+3+3+3+3+3+3+3+3+3=?

算法1:從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

算法2:從第一個3開始,3,6,9…3個3個地跳着數,數到最後一個3,得到45。

算法3:3個3是9,15個3就是5個9,9+9+9+9+9=45。

算法4:5個3是15,15個3就是3個15,15+15+15=45。

(如果學生沒想到算法3與算法4,教師可以介紹,它們的特點是簡化了原來的連加算式。)

4.進一步向學生提出:表示原來的算式有沒有比算法4更簡捷的方法呢?這是我們下一節要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智慧老人說的一句話:“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製造了一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好奇心和願望。)

三、總結:

1.根據教室裏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計算全班人數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學請舉手做個象徵勝利的手勢,鼓勵一下自己。

2.讓學生交流這堂課的體會和收穫。

數一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透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透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並瞭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3、透過“估一估”“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並瞭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係。

3、透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和一萬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並熟記萬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具:多媒體、課件、正方體模型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2、學生每人準備20個小正方體。

3、教師準備10個正方體模型。

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百以內的數,誰能從1數到100?他是幾個幾個數的?爲什麼29後面的數是30?

2、剛纔他一個一個地數了,誰能5個5個地數?

3、你們能10個10個地數嗎?爲什麼你們數了90後數的是100呢?

4、同學們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從1數到100,你們認爲哪種方法數的比較快呢?

(設計意圖:以數數活動爲引子,既回顧了已學知識“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又使學生體驗了有多種數數的方法,爲新課數數部分的教學做好鋪墊。)

活動二:

1、在我們生活中除了剛纔數過的這些數外還有別的數嗎?(出示課件資料圖片)在圖上你都看到了什麼?誰願意介紹給大家?

2、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大數?誰來把你收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這麼多的大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它。(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以學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數爲引線,先展示老師提供的資料,再交流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大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

活動三:

1、(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這是一個什麼物體?(出示課件大正方體與小正方體對比圖)這個大正方體就是由很多個這樣的小正方體組成的,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學生彙報完後)誰估的比較接近呢?我們還是來數一數吧。怎樣才能又快又準確地數出來呢?

2、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認真觀察,仔細思考,想一想,擺一擺,議一議,怎樣數比較好。(學生分5人小組活動,每組一個正方體模型,學生每人20個小正方體,合作討論數的方法)

3、小組彙報:可以怎樣數?(根據學生的敘述教師操作演示)

4、哪一組數的方法比較好?我們一起來這樣數一數。(課件演示由10個小正方體到一條,由一條到一層的過程)這就是大正方體中的一層,這樣的一層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是怎樣數的?(板書: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5、我們知道了這樣的一層是100個小正方體,那麼在大正方體中有這樣的幾層呢?(課件演示由10層小正方體組成一個大正方體的過程)一起數數看。

6、那麼要知道大正方體中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就可以象這樣幾個幾個地數了?數了幾個100?10個一百是多少呢?(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設計意圖:出示大正方體後先讓學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然後再數一數,這是一個較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討論後,評價選擇出較好的數的方法,在數出一層有100個小正方體後,再數出一共有這樣的十層,發現可以一百一百的數,得到10個一百是一千的結論。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課件,由抽象到具體,突破了重難點,同時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

7、我們知道了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如果有2個這樣的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個呢?4個呢?5個呢?現在你們是幾個幾個地數的?爲什麼這樣數?那如果有這樣的10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呢?一起數數看。你能得到什麼結論?(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8、現在如果有7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還差多少個小正方體纔夠一萬?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並教學了數幾千的數,一個一個大正方體的出示,既引導了學生採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提問有7個大正方體後還差多少個小正方體纔夠一萬,既鍛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又爲以後學習大數的計算打好了基礎。)

活動四:

1、請同學們感受一下一張紙的厚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並比劃出來。

2、請同學們感受十張紙的厚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並比劃出來。

3、我們的數學書大約是50張紙,兩本就是100張,再請同學們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說一說,並用手比劃出它的厚度。

4、請同學們估計一下1000張紙的厚度,並用手比劃出來。

5、請同學們估計一下10000張紙的厚度,並用手比劃出來。

6、現在你們知道一千和一萬誰比較大嗎?一萬里面有多少個一千?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身邊天天接觸的數學書的教學,讓學生對一千和一萬這兩個數的大小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不但鞏固了10個一千是一萬,訓練了學生的估算技能,更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活動五:

1、我們在記數時,一個一個地數,個就作爲了計數單位,十個十個地數,誰是計數單位?一百一百地數呢?一千一千地數呢?一萬一萬地數呢?(板書:個、十、百、千、萬……)

2、在這些計數單位中,哪個計數單位最小?哪個計數單位最大?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嗎?

3、我們在寫數時,爲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數就會把數字寫在不同的位置上,這些數字所佔的位置就是數位。要表示幾個一,數字就要寫在個位上,要表示幾個十,就要寫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幾個百,就應該寫在什麼數位上?要表示幾個千呢?要表示幾個萬呢?(板書: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4、那麼你能在計數器上找到千位和萬位嗎?從右邊數起第幾位是千位?第幾位是萬位?爲什麼?

5、請同學們試着完成書28頁的填一填。填完後讓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體驗了一千和一萬的大小後,繼續認識到千和萬都是計數單位,他們對應的數位是千位和萬位,並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找到他們,提問學生爲什麼以引導他們瞭解從右往左數位依次增高,計數單位依次增大,進一步鞏固對千和萬的認識。)

活動六:

1、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練習)我會填: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是一千,()一千是一萬;千位的左邊是()位,千位的右邊是()位,百位的()邊是千位。

3、出示書29頁說一說的正方體木塊圖,先讓學生小組試做,在彙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4、出示書29頁的塗一塗,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並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樣塗才能使塗出的方格數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個小方格。學生完成後展示學生作品並相互評一評。

(設計意圖:透過我會填的練習,進一步鞏固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關係和數位的排列順序,說一說木塊圖的數法是爲了掌握大數的組成,爲後面學習大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打好基礎,塗色的練習是對前面練習的補充,前面是看形說數,後面是看數擺形,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方向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