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陋室銘》優秀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陋室銘》優秀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陋室銘》優秀的教學設計

《陋室銘》優秀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知識: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技能: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

4、態度: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的評價古人。

設計理念: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滲透時代觀念--與時俱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如果讓你設計自己的家,你怎樣設計呢?(學生自由發言)唐朝的劉禹錫他和部分同學一樣喜歡簡陋的居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樣?(板書:《陋室銘》劉禹錫)

二、簡介作者、解題(學生結合課文提示註解回答,教師適當補充)

1、陋室:簡陋的居室,是劉禹錫的室名。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用韻。(介紹表現文體的字:表、說、記、序。/押韻--刨根問底:立即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韻腳和所押之韻。)

3、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頗得白居易推崇。

三、初讀課文,熟悉課文

1、學生自由讀(要求大聲朗讀,注意停頓,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注意句讀)。

3、範讀(聽課文錄音)。

4、齊讀。

四、二讀課文,疏通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參照註釋,讀懂課文。(遇到疑難,同桌討論)

2、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鴻、白丁、馨等)

3、指名翻譯。

五、三讀課文,理解課文

齊讀課文,出示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從文中找出體現“陋”的語句)

討論並歸納:“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說明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極爲簡陋。

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認爲作者這樣說對嗎?理由?

討論並歸納: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吳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幽雅、恬靜)

來人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3、作者寫陋室僅是爲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

討論並歸納:透過讚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願追逐名利,不願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強調本文寫法:託物言志)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

六、課外拓展

1、看材料,思考問題。

教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閒情。小說傳得快,雜誌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可以睡覺,打呼嚕。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比遊樂場。心裏雲:“混張文憑。”

思考:

(1)材料是針對學生中的哪些現象而言的?

(2)那麼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2、之前已請同學設計過自己的家了,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習劉禹錫,爲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七、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1、稱頌:人品高尚。

2、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爲國爲名的奉獻精神。

八、小結: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反思:

《陋室銘》 是一篇名傳千古的美文,透過對簡陋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不慕榮利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結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反思:

1、文章的教學目標設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教學設計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落實重點和難點。

2、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較注重滲透學法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3、本文注意了以讀爲主,在朗讀過程中,使學生們感受“銘”這種文體的篇幅短小,語句押韻、語言優美的特點,進而對課文的形式美有深刻的認識。還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注意對學生適時的點撥,有層次的進行朗讀指導,不僅讓學生會讀還要讀好,讀準節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來,並且注意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鼓勵。最後,運用“整體板書”和“回譯法”讓學生進行背誦,加深記憶。總之,用朗讀貫穿教學的始終。

4、注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採用小組合作競爭的方式,答對加分,答錯扣分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的興趣。

5、把握文言文教學的重點:積累文言詞彙、句式等常識,準確翻譯文章,爲以後的文言文學習打好基礎。再說,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就必須理解課文字句,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文言知識,藉助課下注釋,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弄懂文章的此句意思。

6、讓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習的全過程,做知識和思維的主人。

學生們對於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限於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的分析,還包括課前對課本的預習,對重點知識的揣摩,對疑難問題的質詢。更包括課後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演繹。所以,我從預習這個環節抓起,讓學生參與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做知識和思維的主人。

7、巧妙的設計提問,採用小組合作、教師點撥來解決,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文字。精心設計問題,並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容串聯起來,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從課文內容出發,挖掘其意義,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的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最後運用課文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前後呼應把它連接在一起,融匯貫通,把全篇課文的講析內容全部帶了出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串珠成鏈”的整體把握效果。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不讓人覺得死氣沉沉,而且問題與問題之間環環相扣,從屋外到屋內,從景到人到趣,一步步地隨着學生自主地交流探討深入進去,使學生在深入的過程中理解全文。 這其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激發其競爭意識和學習興趣。

8、對於課堂的時間安排如再緊湊些,讓學生當堂完成練習,更有利於教師對學生學習反饋的掌握。

又有一次面對鏡頭的`經歷,讓我在課堂中又多一次歷練,相信,以後,我會比這次更從容不迫、沉穩鎮定地應對課堂,和學生的互動會更加融洽、自然。

總之,這一堂課,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讓我收穫了許多,懂得了許多!我想,我只能夠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的思考教學中問題,我纔可能在教師成長的路上走得穩、走得遠!

《陋室銘》優秀的教學設計2

【教學思想】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文言文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又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陋室銘》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寫的一篇散文。“千般教法讀爲本”,文言文的學習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讀準,即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抑揚頓挫。二是讀懂,即讀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內容。三是在讀準、讀懂的基礎上學習其結構、語言及寫法,體會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分析】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目的是讓學生在過去學習古代詩文的基礎上掌握鑑賞古代詩文的基本方法,背誦名篇佳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鑑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裏地理解文言文。《陋室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抒發作者的情懷,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篇,極力抒寫“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丰姿綽約的氣韻。本課教學,既要積累重要文言詞彙,理解內容,又要解讀“銘”的特點,掌握託物言志的寫法,從而更好的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2、瞭解“銘”的特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3、誦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及寫法。

4、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節操情趣。

【教學方法】

教法:點撥引導法、朗讀品味法;

學法:探究歸納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教師描述陋室情景匯入新課。

(設計理念:每一個文字的匯入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創設情境匯入新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快速進入文字之中,爲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文字,感知陋室:

1、一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朱熹曾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穿插生字讀音)按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練讀課文兩遍;②指名一生朗讀,師評價;③全班齊讀課文。

2、二讀:讀出節奏

出示劃分節奏的文字,指導學生朗讀,注意停頓。

3、三讀:讀出韻味

解讀“銘”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到韻腳,根據駢文特點指導讀出語氣。

(設計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教學尤其要重視朗讀,透過反覆有層次的朗讀,讓學生獲得自己對文字的獨特情感體驗。)

三、賞讀文字,走進陋室:

1、由題目,問:文中直接出現“陋室”“陋”的地方有哪兩處?

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2、引導學生思考辨析:這是陋室,可使人卻說不簡陋,這是爲什麼呢?

結合具體詩句理解詩人眼中的陋室。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歸納: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概括出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是新課標新理念對師生關係的重新定位。而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架空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應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去閱讀去品味。)

四、品讀文字,走進作者:

1、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高潔: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引導學生明確作者以“仙”、“龍”自喻,表達高潔的追求。

2、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傲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以“諸葛廬“子云亭””自比“陋室”,表達自己傲岸的節操。

3、出示作者背景,瞭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4、總結歸納託物言志的寫法。(課中微課)

(設計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透過對劉禹錫背景資料的匯入,既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又有助於學生更好的完成個人的獨特情感體驗。)

五、總結評價,背誦文字。

劉禹錫一生安貧樂道,保持着高潔傲岸的節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其精神令世人敬仰。讓我們帶着敬仰之心齊誦課文。

《陋室銘》優秀的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古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學習重點、難點: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解題匯入課文。

①看幻燈,掌握: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 或 的文字,後來演變成一種文體。

②瞭解作者及陋室的由來(學生讀幻燈片)

陋室即簡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貶和州時住的房子。

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貞元九年進士,唐代詩人,哲學家。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後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慮國計民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裏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表達了自己處陋居窮而不改人格與德操的信念。

二、交待本課目標:

1、古人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三、欣賞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聽朗讀錄音,注意斷句和字音。

2、注意下列詞語寫法和讀音。(學生看幻燈並補充)

德馨 苔痕 鴻儒 案牘

四、看註釋;互相討論,翻譯文章。(理解實詞、虛詞的意思或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裏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喻什麼?

上階(階)綠,草色入簾(簾)青。

作者寫 陋室的環境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談笑有鴻 儒,往來無白丁。

這兩句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呢?

可以 調 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之勞形。

教師講解並明確:這兩句採用了正反虛實寫法。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作者以陋室比古賢的居室,表現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操?

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師講解並明確:賓語前置。 “之”賓語前置的標誌。

五、本文采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不陋,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懷?

六、課文小結

1、陪襯比喻,託物言志

2、掌握詞語解釋。

三、作業。

1、學會字詞的意思。

2、背誦默寫全文。

3、用現代漢語寫兩句話,描寫一種花或你的居室,要求字數一樣多,並且意思相對。

下節課提問內容

一、複習提問。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在文中的意思或作用。

(1)斯是陋室( ) ( )

(2)惟吾德馨 ( )( )

(3)談笑有鴻儒( ) (4)往來無白丁( )

(5)調素琴( ) (6)調素琴( )

(7)無案牘之勞形( )

(8)何陋之有( )( )

(9)無案牘之勞形( ) 10)無絲竹之亂耳( )

2、翻譯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

4、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什麼?

5、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陋室”的?

6、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

7、“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於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麼看法? (4分)

標籤:陋室銘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