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體育《接力跑》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體育《接力跑》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體育《接力跑》教學設計

體育《接力跑》教學設計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中學

2、學科:體育與健康

3、課時:1

4、學生課前準備:

5、查詢接力跑的相關知識

6、準備好體育課的服裝

二、教學課題

接力跑是體育教學的一部分,接力跑能很好的鍛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希望透過本次課的學習學生能達到以下目標:

1、運動參與:透過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思考,努力練習,共同探討、提高。

2、運動技能:透過學習,瞭解接力跑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基本掌握接力跑的完整技術動作,使80%的學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術

3、身體健康:透過學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速度、協調性、靈敏性等素質。

4、心理健康:充分展現自我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成功的喜悅。

5、社會適應: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良好的合作精神,營造和諧課堂氣氛,培養克服困難、艱苦奮鬥的思想品質

三、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以幾個人互相配合,密切協作,分別跑完各自規定距離的集體項目,又是在田徑運動中唯一體現集體合作的運動項目。它深受學生的喜愛,並有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術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傳遞接力棒的技術,要求各棒隊員之間的協調配合,保證在快速跑中完成傳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發展速度素質,協調性和培養快速奔跑能力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養密切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接力跑的教學,在提高快速跑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快跑中完成傳接棒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和思維性的訓練。正式比賽的接力跑有4×100米、4×400米。在羣衆性的體育活動中,有不同形式的接力跑,如不同距離的團體接力賽、異程接力、男女混合接力、往返接力、迎面接力等項目。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接力跑技術教學的重點是掌握“上挑式”和“下壓式”傳接棒技術及其運用。如果傳接棒技術差,勢必影響跑速耽誤時間,所以掌握傳、接棒技術是接力跑的重要環節。

教學難點:

接力跑技術教學的難點是掌握確定標誌線的方法和隊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它關係着、傳接棒人是否都在接近個人最高跑速中不失時機地完成傳、接棒,以取得優異成績。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示範法、分組討論法

1、採用圖片教學、配合師生互動演習,讓學生快速領會圖意

2、分組練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透過多次的練習,已達到熟練

3、在小組間進行接力比賽,增加競爭性、娛樂性

六、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10分鐘)

1課堂常規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教師檢查人數

4)、宣佈本課任務

5)、安排見習生(要求見習生必須隨堂聽課並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

(二)熱身活動

1、螺旋跑

2、抱團遊戲

介紹遊戲:

令學生站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方向慢跑,當教師突然喊:“4個”、“2個”、“6個”時,學生應立即與臨近的同伴按所喊數字抱成一團,最後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人受“罰”。

規則:

1、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2喊數後,教師要讀“秒”,以限制學生反應的時間。

3、徒手操

(三)基本部分(30分鐘)

1、教學匯入

用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

同學們在上課前咱們先看段視頻,大家注意下運動員是如何交接棒的,過會咱找同學來說下。

【百度視頻】4*100米接力跑視頻

同學們小組內討論,各小組推選兩名同學進行展示

2、教學方法步驟

? 1)、教師學生互動,相互配合演練展示,結合圖片講解傳接棒技術

? 2)、學習兩種:“上挑法”、“下壓法”

(1)、上挑式的動作要領: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後伸出,掌心向後,拇指與其他四指自然張開,虎口朝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2)、下壓式的動作要領:接棒人的手臂向後伸出,手腕內旋掌心向上,拇指與其他四隻自然張開,虎口朝後,傳棒人將棒的前部由上直接傳到接棒人的手中。

【百度搜尋】圖解接力跑中的傳接棒

2、循序漸進的分組練習

A.原地的模仿練習

B.小組內原地的交接棒練習(分爲四個小組)

C.小組內慢走中的交接棒練習

D.小組內跑動中的交接棒練習

透過講解示範,讓學生在練習中自主的掌握接力跑傳接棒的動作要領,在多次小組內的互助練習中達到合作默契。

3、教學測試

“十字接力跑比賽”

遊戲方法:在場上畫一個直徑16米的圓圈,透過圓心畫出垂直交叉的十字線,十字延長出圈外1米,作爲起跑線。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分別站在十字線上,面向圈外起跑線,排頭站在起跑線後。遊戲開始,排頭按逆時針方向奔跑一圈,把接力棒交給排二,然後站到隊尾。如此依次進行,最後以先跑完的隊獲勝。

遊戲規則:①跑時不準跨進圓圈或踏到圓圈。②不準拋接棒。③超人須從外側繞過,不準推、拉、撞人。④交棒後,須迅速離開跑道,不能妨礙他人繼續跑。

七、結束部分(10分鐘)

A、集合隊伍

B、放鬆活動

C、小結本課

D、收回歸還器材

E、師生再見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緊扣“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節課我重點講解了上挑式和下壓式兩種傳接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練習中掌握兩種傳接棒的基本技術。在教學設計中我將技術動作練習與比賽性遊戲兩者有機結合,使教育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同時爲校田徑運動會的接力賽做準備。在課的設計上分爲基本部分、準備部分、結束部分。基本部分主要是熱身,讓學生在遊戲中充分活動肢體;在基本部分,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學匯入,用視頻引出本節課的內容,第二部分教學方法步驟,結合圖片講解動作,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掌握技術要領,第三部分教學測試,讓學生在十字接力中展示自己所學的東西。從課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學生積極參與度高,全部都掌握所學的內容。

體育《接力跑》教學設計2

一、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根據《課標》水平三的學習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自主探索學習爲主要方式,以主體參與爲策略,以身體練習爲主要手段,以獲得身心健康發展爲目的,以師生共創情感交融的課堂教學情景爲核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確保每位學生從活動中得到積極的發展。整個教學過程都在遊戲和比賽中進行,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育。在技能掌握方面,對教材中的技術教學因素做了淡化處理,突出了由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變爲“學生樂於主動學,自主學,教師輔導”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二、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田徑運動中由快速跑和傳接棒技術組成的集體項目,它是由培養學生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一項良好運動。接力跑是在規定的區域內,在快速跑中,由傳接棒完成。只有透過反覆練習,練習者傳接棒之間有了很好的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透過接力跑練習,使學生了解接力跑的動作技術要領和比賽規則,促使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的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本節下壓式接力跑是水平三的教學內容,在水平一、水平二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接力跑的動作要領,因此對於六年級接力的教學來說,在注重鍛鍊身體、掌握技能的教學功能外,更多的、更重的應體現它在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上的教育功能。

三、學情分析

六年級小學生相對於小學低年級來說易組織,安全意識較強,對動作的認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他們在學習方法上有了較大轉變,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自練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練結合中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精神好、敢於競爭,這些特點都爲上好本節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本課又是田徑教學中唯一的集體協作項目,如何使學生進入角色,配合教師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是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接力跑中下壓式傳接棒的`交與接的動作方法。

2、學會跑動中傳接棒的技術,掌握傳接棒的時機。

3、遵守規則,提高師生間、同學間交往、溝通的能力;發展透過協作達成目標的能力,增強團隊意識。

4、在遊戲比賽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健康向上的心態。

五、教學特色

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自學自練爲主,教師的導向性參與爲輔,利用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透過練習中的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方法,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六、教學方法和措施

1、分組練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透過多次和反覆練習,達到熟練。

2、組織接力賽,增加競爭性和娛樂性氣氛。

七、教學評價

學生在完成本次課學習過程中,有90%的學生能掌握下壓式傳接棒技術,並能應用於實踐。學生不但在身體上得到鍛鍊,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更重要的是使全體學生體驗到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一種獲得成功後的喜悅。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爲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同時,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相互幫助,有團隊意識、責任感,在教學得到充分落實。

體育《接力跑》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學習以接力的方式大步跑。

2遵守比賽規則,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幼兒透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接力棒3-4根。

2場地佈置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小小迪斯科操。

2基本活動。

(1)學習"大步跑"。教師示範兩種跑步方法,你們看那種事是大步跑?

幼兒觀察後進行回答。

教師:這種跑步方式叫大步跑。大步跑時,除了步子要跨的更大,身體的其他部分還應該怎樣配合呢?上臂的擺動也要相應的增大。

(2)練習"大步跑"

教師:現在我們站在起跑線後,用大步跑的方法跑到場地的另一邊。記住,第一人到達目標後,第二人再出發。

幼兒練習1-2次,期間教師可講評幼兒在大步跑時出現的問題。

3比賽:"傳棒接力跑"

(1)玩法:幼兒分成3-4組,每組6人。小組成員分成兩部分,分別站在操場的兩邊起跑線上。第一人手裏拿着接力棒,最後一人胳膊上繫上紅綢帶。教師下令後,第一人持棒跑向對面的第二個人,第二個人接棒後跑向對面的第三個人,直到最後一個人,最先跑完的一組獲勝。

(2)規則:下一個人必須等接到上一個認得接力棒後再跑,不許超過起跑線接棒。掉棒後必須撿起後繼續向前跑。

(3)比賽進行3-4次,中間可交換場地。

4放鬆活動。在輕音樂中緩慢踏步,舒展手臂,腿部,放鬆身體各部分。

教學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孩子們的熱情和團結協作精神及永爭第一的思想。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加強了孩子們之間的交流,鍛鍊了身體增強了體質。在本次活動中,透過組織和實施這次活動,鍛鍊了老師的組織能力和現場調控人員的能力。加強了師生之間的配合,瞭解了幼兒的身體狀況以便在以後的更好的工作。

在本次活動中,由於經驗不足,在活動過程中稍顯混亂,有的孩子不聽招呼,導致活動現場較亂。如果下次再有這樣的活動,我一定會吸取教訓,課前宣佈比賽規則,獎懲辦法,並宣佈比賽現場紀律,表現好的要給與獎勵,表現不好的要適當地給予小小的懲罰。這樣的話,我想一定有助於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