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四年級上冊科學ppt課件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科學ppt課件,歡迎閱讀!

四年級上冊科學ppt課件

  •  四年級上冊科學ppt課件展示(供參考)

  •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天氣

    1-1 我們關心天氣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初步感知可以從雲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

    2.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過程與方法:

    1.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2.運用感官觀察天氣,並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着變化並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教學準備】

    1.用天氣符號標註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象歸類表格和關於天氣網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天氣現象

    1.出示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這是一幅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圖,圖中顯示了哪些天氣現象?

    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並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彙報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雲、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後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雲、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後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麼衣服?)

    3.認識“網狀圖”的使用:剛纔同學們在彙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係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開啟書本第3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

    三、總結

    剛纔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麼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後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裏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瞭解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這裏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四、課後作業

    1、寫出你知道的天氣現象?

    2、一般天氣預報包括哪些內容?

    五、課後反思

    1-2 天氣日曆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透過親自觀察認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使用溫度計來測量氣溫。

    2.能運用多種感官和溫度計來收集天氣資訊和數據,逼供內記錄在“天氣日曆”和“日期—溫度”表中。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能幫助我們瞭解到更多的天氣資訊。

    【教學重點】

    能運用多種感官和溫度計來收集天氣資訊和數據,逼供內記錄在“天氣日曆”和“日期—溫度”表中。

    【教學難點】

    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能幫助我們瞭解到更多的天氣資訊。

    【教學準備】

    1.畫有天氣符號的圖片一張

    2.學生畫天氣符號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氣日曆一張

    4.氣溫柱形圖表一張

    5.溫度計每組一支

    6.科學記錄本和筆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一些天氣符號

    1.分類介紹每一種天氣符號的含義。

    2.使用天氣符號記錄雲量、雲的種類(次項可以選學)、降水量、風速和風向、溫度等天氣現象。

    3.每個學生在小紙卡上畫幾個天氣符號,製成天氣記錄卡。並提示學生在今後一個月的時間裏,要用自己製作的天氣記錄卡在“天氣日記”上記錄每天觀察到的天氣現象。

    4.可以小組分工,每人畫一類天氣符號的小紙卡,小組內不畫重複的。注意提示學生在卡片的上方寫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氣日曆可以每個小組完成一個天氣日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個天氣日曆的記錄可能會比較現實。

    二、課後作業

    1. 我會填。

    我們使用天氣符號來記錄:氣溫、雲量、降水量、風速、風向。

    2.動手做。

    以小組爲單位做一份天氣日曆,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好。

    三、總結

    四、課後作業

    我會填。

    1、我們使用天氣符號來記錄:氣溫、雲量、降水量、風速、風向。

    2、動手做。

    以小組爲單位做一份天氣日曆,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好。

    五、課後反思

    1-3 溫度和氣溫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曆”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境,完成“天氣日曆”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教學難點】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引入研究課題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象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天氣日曆中重要的記錄數據。

    2、 揭示學習課題。

    二、 室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複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3、討論教室內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怎樣確定室外的溫度比室內高?測量室內外的溫度要做哪些準備,注意什麼?

    4、測量室內溫度,記錄、交流。

    5、 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6彙報交流,室內外溫度有什麼不同嗎?哪個溫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地方的氣溫?每個小組測得的溫度一樣嗎?爲什麼不同?

    三、氣溫的測量

    1、 討論,剛纔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溫度有什麼不同?想一下,我們應該選擇什麼地點來測量氣溫?

    2、 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 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彙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4、 出示氣溫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有關氣溫的哪些資訊?爲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曆,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麼確定?

    5、教師小結。

    四、課後總結

    五、課後作業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溫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時 (2)中午12時 (3)下午2時

    六、課後反思。

    1-4 風向和風速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風可以透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過程與方法:

    自制建議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並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描述風向和風速

    【教學難點】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並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製作風向標的材料;製作小風旗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你們覺得風是什麼?能聽到,看到風嗎?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描述風嗎?

    二、探究內容:

    (一)風向和風向標

    1、出示風向圖,簡單介紹

    簡單介紹,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2、你能透過風水動旗面的情況來辨別風向嗎?簡單練習。

    小結: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3、製作風向標,並測量風向

    (1)出示自制風向標。介紹製作方法

    (2)小組討論:風向標的使用方法

    (3)問:我們如何將風向結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曆上呢?

    (4)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確定方位和測量風向?

    (二)風速和風速等級

    1、問:風向可以用風向標進行測量,那麼風速也可以測量嗎?

    2、介紹科學家利用風速儀測量風速,熟悉“蒲福風力等級”表。我們製作小風旗來測量。

    3、分組製作小風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實地觀察

    1、測量風向和風速

    2、記錄到天氣日曆中

    三、課後作業。

    1、風向標是測量(風向)的儀器,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

    2、紅旗招展的時候,你估計可能刮的是(3)級風。

    四、課後總結。

    五、課後反思

    1-5 降水量的測量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過程與方法:

    製作簡易的雨量器,並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曆”的紀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天氣現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後持續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教學重點】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教學難點】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曆”的紀錄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製作雨量器的材料:製作說明書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紙帶,膠帶紙;噴壺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降水也是天氣的一個重要特徵,那麼,我們怎麼判斷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說:透過觀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時間長短

    介紹氣象學家是用雨量器來測量降水量和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區分雨的等級的。

    二、探究內容:

    (一)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簡易雨量器

    生根據製作說明書,嘗試製作雨量器

    2、 展示自制簡易雨量器,討論:雨量器的口徑大小是否對測量有影響?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測量降水也可以嗎?

    3、 小結

    4、 模擬降雨,初步感知怎樣收集和測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觀察和測量

    1、討論: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項。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讓雨量器內的“降水”溢出;讀數時,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視線與雨量器內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導記錄“降水量填充圖”

    3、指導學生課後開展降水量測量和記錄活動。

    三、課後作業。

    1.降雨的`多少要用(雨量器)測量,衡量降雨的多少要收集(24)小時的雨水。

    2、模擬降雨,說說你是怎樣收集和測量降水量的?

    四、課後總結。

    五、課後反思。

     1-6 雲的觀測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根據雲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爲晴天、多雲和陰天;雲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雲預示着不同天氣的來臨。

    過程與方法:

    根據雲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爲晴天、多雲和陰天;根據雲的高度和形狀給雲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雲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曆”中關於雲的觀察。

    【教學重點】根據雲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爲晴天、多雲和陰天;根據雲的高度和形狀給雲分類。

    【教學難點】根據雲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爲晴天、多雲和陰天並能根據雲的高度和形狀給雲分類。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不同形狀的雲的圖片,直徑約30cm的圓片,白紙

    【教學過程】

    一、描述雲

    1、 出示“雲”字。問:關於雲,你能想到什麼?用網狀圖記錄學生想法。

    二、探究內容:

    (一)觀察雲

    1、問:在天氣日曆中,我們已經使用了晴天、多雲、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對雲量的觀察。那麼,這些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樣來劃分的呢?

    2、師介紹方法:出示圓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雲量填充到這個圓裏,按照雲在天空中所佔的多少進行區分。

    3、室外觀察,明確任務:(1)觀察天空中的雲量(2)雲的高度和雲的形狀(3)在觀察雲的過程中,會產生哪些聯想

    4、反饋

    (二)對雲進行分類

    1、分組活動:根據不同形狀的雲的照片,嘗試給雲進行分類

    2、生彙報

    3、閱讀資料,瞭解科學家對雲進行分類的方法。

    4、再次觀測,今天看到的雲是哪種類型的雲,並記錄在天氣日曆中。

    三、課後總結

    四、課後作業

    1.根據(雲)的多少,可以區分晴天、多雲、陰天。

    2.氣象學家通常把雲分成(積雲)、(層雲)、(捲雲)三類。

    五、課後反思

     1-7 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徵,瞭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過程與方法:

    統計、分析“天氣日曆”上收集到的資訊,並利用這些資訊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到長時間進行科學觀察和記錄。

    【教學重點】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資訊進行分析和整理,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徵,瞭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教學難點】統計、分析“天氣日曆”上收集到的資訊,並利用這些資訊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教學準備】氣溫統計表、雲的統計表、風的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經過進一個月的天氣觀察,在天氣日曆中我們已經記錄了很多相關天氣資訊,今天,我們對這些資訊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徵。、

    二、探究內容:

    (一)統計天氣資訊

    1、討論統計方法。

    (1)可以從天氣日曆上將相應的小紙卡取下來,然後分類

    (2)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依次記錄

    2、分組統計

    發給相應小組氣溫統計表、雲的統計、風的統計表、平均降水量的統計表

    (二)分析天氣資訊

    1、反饋:(1)統計雲量的小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陰天或多雲?哪種天氣最多?哪種天氣最少?

    (2)統計雲的類型的小組:哪種類型的雲最常見?哪種類型的雲最少見?

    (3)統計風向的小組:主要刮哪個方向的風?

    (4)統計風速的小組:這段時間裏颳風的天氣多嗎?通常颳大風還是微風?

    (5)統計降水量的小組:這一季節的降水量有什麼特點?

    2、問:綜合各組的統計和分析彙報,能對這段時間的天氣情況進行概括總結嗎?

    3、單元評價

    (1)問:今天天氣怎樣?

    (2)互評這個單元的學習情況

    三、課後總結

    四、課後作業

    1.風向標是測量(風向)的儀器。

    2.我們怎麼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簡單的辦法是用(雨量器)來測量。

    第二單元 溶 解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一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食鹽、沙、麪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現象,

    能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研究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現象的樂趣,激發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在觀察比較活動中,能夠意識到細緻的觀察纔會使描述更準確。嚴格按照規範利用溶解裝置進行實驗。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麪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麪粉在水裏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食鹽1、沙1、麪粉1、裝水燒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濾紙3、鐵架臺1。(沙在使用前淘乾淨。)

    【教學過程】

    一、食鹽在水裏溶解了

    1.學生觀察實驗:取一小匙食鹽和一小匙沙,分別放入兩個盛水的玻璃杯內,不攪拌,靜靜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過一會再攪拌,觀察它們的變化。

    2.學生彙報觀察現象:食鹽在水裏的變化是怎樣的?沙在水裏呢? (注意糾正學生的彙報:食鹽在水裏容易溶解,沙在水裏不容易)

    3.組織討論:哪些現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裏容易溶解"?哪些現象能使我們判斷"沙在水裏不容易溶解"?(板書食鹽的溶解現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現象。)

    二、 麪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1.教師講解:食鹽在水裏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食鹽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麪粉在水中會怎樣呢?

    2.學生實驗:取一小匙麪粉,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內,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麪粉在水裏的變化,然後再用筷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麪粉在水中的變化。

    3.組織彙報:麪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嗎?把它放置一會兒我們還能觀察到什麼現象?

    4.教師引導描述:麪粉水中是什麼樣的狀態?

    5.討論:麪粉、沙、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麪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6.教師引導:爲了作進一步的觀察,我們可以採用過濾的方法。演示摺紙和過濾實驗的規範操作,注意不要將液體濺到濾紙外,倒入漏斗中的液體液麪要略低於濾紙的上沿。

    7.學生實驗:分別做過濾食鹽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麪粉和水的混合物,並觀察濾紙,彙報觀察結果。

    8.交流實驗結果,整理對溶解的新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提醒學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三、課後總結:

    四、課後作業:

    1.食鹽在水裏化掉的現象就是(溶解)。

    2.溶解在水中的食鹽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

    五、課後反思:

    2-2 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並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緻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麪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麪粉在水裏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麪粉1。

    【教學過程】

    一、 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象: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爲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教師取放演示要規範,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藥品)

    3.引導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

    4.學生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高錳酸鉀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後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地描述)

    6.學生彙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後有什麼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麼異同?

    二、 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麪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佈

    是否沉澱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

    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是否在水裏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徵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

    三、課後總結:

    四、課後作業:

    1.高錳酸鉀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時顆粒的分佈是(不均勻)的。

    五、課後反思:

    2-3 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初步感知和認識溶解現象可以發生在多種狀態的物質之間(液體和固體,液體和液體,液體和氣體);

    過程與方法:能借助實驗進一步觀察多種物質之間的溶解現象,根據溶解的主要特徵區分一些常見的溶解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觀察、交流中,將看到的新的“溶解”現象與已知的作比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探究更多溶解現象的慾望。

    【教學重點】根據溶解的主要特徵區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的現象

    【教學難點】觀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氣

    【教學準備】

    小組觀察實驗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體;雪碧(汽水)、注射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火柴等。

    【教學過程】

    1、引入

    教師準備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學生觀察咖啡放入水中攪拌之後的現象。

    咖啡在水裏怎麼啦?你觀察到的什麼現象說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們已經知道食鹽、砂糖、肥皂、咖啡等固體物質在水中能被溶解。那麼其他的液體、氣體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觀察液體之間的溶解與不溶解

    在水裏滴幾滴酒精,觀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裏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裏滴幾滴食用油,觀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幾滴水,觀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問: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嗎?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嗎?

    運用同樣的方法,觀察更多的液體與液體之間的溶解解現象。

    問:哪些液體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觀察溶解在液體中的氣體

    (1)觀察溶解在雪碧(汽水)裏的二氧化碳

    開啟雪碧(汽水)瓶蓋,觀察液體裏逸出的氣泡。這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後慢慢地往外拉(往裏推)注射器的活塞,觀察注射器裏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怎樣解釋注射器裏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2)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

    這杯水裏有空氣嗎?你是怎樣想的?(生活經驗的提取)

    用試管裝1/3的清水,在酒精燈上稍微加熱。觀察試管壁上是否有小氣泡出現。

    怎樣解釋這種現象?

    4、課後繼續觀察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互相溶解。

    三、課後總結:

    四、課後作業;

    1.膠水在水中會(下沉)。

    2.牛奶帶入水中會(溶解)。

    3.你能區分液體之間的溶解或不溶解嗎?請舉例來說明。

    五、課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