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花鐘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花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花鐘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花鐘教學反思1

師:(環視教室)同學們就像剛剛綻開的花兒一樣美麗、有精神!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

生:喜歡!

師:爲什麼?

生:因爲花兒很美!

生:因爲花兒很香!

師:是呀,花兒又香又美!說說你們喜歡什麼花呀?、

生:牽牛花。

師:嗯;能用“我喜歡——”這樣的句式來說嗎?

生:我喜歡美麗的牽牛花。

生:我喜歡金黃色的菊花。

生:……

師:老師也喜歡花,今天我把收藏的花的圖片帶來了,跟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好嗎?

生:(很興奮地)好!

生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讚美一下剛纔看到的花兒嗎?

生:我剛纔看到了睡蓮,真美呀!

生:我看到了很好看的菊花。

生:好美的花兒呀!

師:是的,好美的花兒呀!美麗的花兒裝扮着我們的生活,豐富着我們的世界,它們還蘊藏着很多祕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花鐘》

師:就讓我們走進《花鐘》,跟着作者一起,瞭解花的祕密吧!

師: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師:課後的生字會認了嗎?

生:會了。

師:這樣好了,請翻到課後認字表,同桌互想檢測一下,如果同桌讀不來或讀得不對,你就幫助他。

師:老師把課後生字組成了詞,你們會讀嗎?

師:“暮色”是什麼意思,你們能根據這個句子想想嗎?

生:很暗的樣子。

師:你怎麼想出來的?

生:我看到句子前面有“傍晚六點”這些字。

師:真好!“暮色”就是指傍晚時昏暗的天色;聯繫句子理解詞語是我們讀懂詞語常用的方法之一,平時可以多試試,

師:這些詞語中,哪幾個詞可以用來描寫花?

師:詞語會讀了,課文會讀嗎?

師:誰來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曇花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師:你們說的這些在課文哪一段寫到了?

生:第一段;

師:課文其它兩段告訴我們什麼?

生:告訴我們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溫度、光照有着密切的關係。

生:我還知道,一位植物學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生:……

師:剛纔同學們都用課文中的話說了課文主要寫什麼;以後大家要學着用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更好了。

師:不同時間內分別有什麼花開放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一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第一段中寫到了哪些花。

師:誰來說一說,第一段寫了哪些花?

生:牽牛花、薔薇花、睡蓮、午時花、萬壽菊、菸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師:讀得真認真!想看看這些花嗎?

生:(齊說)想!

師:有個小學生,也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兒開放,他寫了一段話,老師讀給大家聽一下,

師: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菸草花開了……這段話與課文第一段相比,你覺得哪段話寫得美?

生:我覺得這段話都是“開了開了”,很羅索,沒有把花開放的樣子寫具體。

生:這段話聽起來有些煩,寫得不美。

生:課文裏把每種花開放寫得很生動、很具體。

師:同一個詞用得多了,就沒有了簡潔美,而是簡單的重複了。那麼,寫花開,不能都用“開了、開了”,該怎麼寫呢,我們好好向作者學習學習。

師:小喇叭是小孩子玩的,牽牛花怎麼有小喇叭呢?

生:牽牛花的外形像小喇叭。

師:哦,是這樣啊。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喲,這朵小喇叭吹得可真歡快!誰再來吹吹?

師:牽牛花了,作者卻不說“開了”,而是說“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樣寫,把牽牛花寫得像個調皮的孩子,有趣多了。

師:我知道了,要寫得生動,不能說“薔薇花開了”,那我這樣說行不行:五點左右,薔薇吹起了紅色的小喇叭。

生:不能這樣說,因爲薔薇花根本不像小喇叭。

師:哦,我明白了,寫花開,要寫得生動,但不能亂寫,要根據花的特點來寫。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笑臉是怎樣的?笑給老師看一下。

師:你們的笑臉老師看到了,可薔薇的笑臉在哪啊?

生:那紅紅的花瓣就是它的笑臉。

師:哦,多美的笑臉啊!作者把薔薇當作人來寫啦!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認真地)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一朵迷人的薔薇開放了!

生:(有聲有色地讀)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

師:又一朵美麗薔薇開放放了!

師:舉手的的同學一起讀。我們的教室成花園啦!

師:課文第一段還有很多像這樣描寫花的句子,你們再去讀讀,然後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美美地讀一讀。

師:誰來讀讀你喜歡的句子?

師:這麼美的句子,我們把它連起來讀讀。

師:對了,這段話後面爲什麼不用句號而用省略號?

生:還有很多花沒寫。

生:其它時間開什麼花,還有很多沒有寫出來。

師:爲什麼不寫出來?

生:寫出來都很多很多了,寫不下了。

師:作者也想讓我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去觀察生活、留意花開呢!這段話寫得這麼美,老師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來讀讀,好嗎?

生:好!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第一段中,有兩種花作者寫得也很簡單?

生:我發現了,寫午時花和夜來香時,作者寫得很簡單,就說“開了”。

師:你們能不用“開了”這個詞,把這兩種花開花的樣子說得生動一些嗎?

生:中午十二點,美麗的午時花綻開了笑臉。

師:說得很不錯呀!

生:中午十二點,豔麗的午時花綻開了迷人的笑臉,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

師:多會想像呀,還把學過的詞用起來了,真棒!

生:夜來香在晚上八點睜開了眼睛,散發出一陣陣清香。

師:說得真好,老師好像聞到花香啦!

……

師:不同的植物爲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花鐘教學反思2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一樣,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搞笑的花鐘。根據教材資料,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透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豔麗、甦醒、嬌嫩”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我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資料,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一樣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之後分析回答了不一樣的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本課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課堂上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資料,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做動作體會讀等,再透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每次提出的問題有必須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啓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十分大的遺憾,還有是第四個環節,引導學生建花鐘,學生回答問題的用心性沒有前三個環節高,回答問題的質量也不高,學習的熱情與前三個環節構成較大落差。究其原因是小學生生活閱歷淺,對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瞭解甚少。假使我在課前讓學生上網查資料,瞭解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再在第二環節感知花鐘上的花後,進行拓展:“生活中你還明白哪些花開放的時間呢?”爲第四個環節建花鐘作個鋪墊,我想在教學第四個環節時,不致於留下遺憾。這個遺憾使我吸取了一個教訓:務必瞭解兒童特點,重視課前預習。

花鐘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認識“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鬥、豔、內”等14個字。能正確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等19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掌握詞語,並用欣賞的心情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

【教學重點】

在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懂得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媒體】

1、生字詞卡片。

2、教師蒐集各種鮮花開放的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3、學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稱,觀察自己所喜愛的植物開花的時間。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語言引述:鮮花是我們都喜愛的。它裝扮着我們的世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花,喜歡什麼花,爲什麼,好嗎?

2、直觀感受:老師蒐集了一些有關花兒的資料,想欣賞一下嗎?(展示多媒體課件)

3、讀題引疑:這些花兒不僅美麗,而且在它們身上還蘊藏着許多奧祕呢,(出示課題,讀題讀後有什麼疑問嗎?

二、逐段朗讀,探究發現

1、朗讀、理解第一自然段。

⑴ 自讀第一自然段,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新詞,讀通句子。

⑵ 朗讀展示。營造樂讀的氛圍,激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可欣賞性地聽,聽後可仿讀,可評點。(多人次多形式地讀)

⑶ 引導發現。朗讀了這麼多遍,同學們對這些花兒一定有許多新的發現,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交流要點:一是花兒開放的樣子不一樣,二是開放的時間不一樣。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引導。若學生髮言先說花兒開放的樣子不一樣,可順勢讓學生接着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句,然後說說這方面的感情發現並結合指導有感情朗讀。若學生先說到花兒開放的時間不一樣,也可讓學生先找出各種花的不同開放時間。)

⑷ 感情朗讀。讓學生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驚喜、詫異、喜愛等)再入情地朗讀全段課文。

⑸ 再引生疑。讀了這段課文,同學們又會自然地生髮出哪些問題呢?(主要是“爲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2、順勢深入,探究解惑。

⑴ 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⑵ 交流並朗讀“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有着密切的關係”和“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等句子。

⑶ 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和牽牛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三、據理推測,合理想象

1、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麼時候開放,推測一下這是什麼原因。

2、全班交流。

四、當堂作業

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

⑴ 出示生字卡片,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⑵ 書寫生字。

2、填寫句子,體會表達。

填寫課文中用不同說法來表達鮮花開放的句子,並自己仿一句。

五、課後延伸

1、學生自由結合,繼續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看誰蒐集的資料翔實,豐富,爲下節課的拓展活動作準備。

2、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新詞。

花鐘教學反思4

這是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二學期的一篇饒趣味味的科學童話,讓學生在讀讀,議議,說說中瞭解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開花的時間,由此來激發學生對植物,對大自然的興趣。結合本課教材的特點與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景,在教學時主要關注了以下幾方面:

一、識字爲主導,培養識字好習慣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所以本課教學重點放在了識字教學上。教學初始用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了以學生自學爲主的識字活動。即:讀通全文,劃出生字,拼讀生字的拼音,說說如何記住字形。這一活動既充分體現了新教材提倡的學生自主識字的精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生字的習慣。在識字教學中研究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識字的方法已有了必須的積累,以及每個生字自身在字音,字形上難易的差別,所以在教學時不平均使力,而是使用不一樣的方式方法有所側重地進行識字,鞏固。並適時地總結,提倡環境識字,生活識字;鼓勵用認識的字和展開想象的記字好方法。

二、朗讀爲主線,培養學習好方法

本堂課雖以識字爲主,但在課堂中卻始終書聲琅琅不絕於耳。首先學生帶着自學生字的任務讀通全文,整體感知課文資料;第二次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解決疑問讀文,再一次讓學生感知全文,理解課文資料;第三次則以全文重點小節爲主,用讓學生自我讀讀課文,劃劃句子,組內議議的方法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文意,並解決課文爲什麼要稱三種花爲花鐘的難點。其間教師還不斷讓學生讀自我喜歡的,爲自我喜歡的動畫配音。這些手段都不僅僅使生字不斷地在學生腦海中鞏固再現,更讓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地理解,此外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饒趣味味地背誦了課文,同時也讓學生感到了識字,解決書中的疑問――讀書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三、資料爲課文延伸,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課文結束時,教師將自我搜集的有關大自然時鐘的趣味資料讓學生了解,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蒐集有關資訊,擴大閱讀面。

花鐘教學反思5

《花鐘》,最終上完了,心裏的大石頭最終能夠放下了,最終能夠忙其他的事情了,手上的事情很多、很多,再加上心境煩躁,所以前陣子根本沒有什麼心思認真備課。剛聽到要上花鐘,我的心頭一蹬,因爲我不大喜歡上說明文,可也沒有辦法,校要求上同課異構,其實我早就該克服自我的心理,上什麼課文都要有信心上好,不能去挑課文。看了教材覺得課文的第二、三很難把握,所以決定上第一課時,所以選擇了第一段,選擇這一段進行教學,第一段作者介紹了9種不一樣的花開花的時間,這段文字作者寫得形象、生動,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寫出了各種花開放的樣貌,而這部分的教學資料既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們教學的重點,而這個教學點如果教師教好了,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寫好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樣貌的語句。

準備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1)無論是上第幾課時,教師要有發現教材、捕捉教材的慧眼,在熟讀文字的基礎上,找準教學點的基本點,挖掘教材該講的資料,捨棄不該講的資料,(包含很多學生已懂的和不重要的資料)並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教學資料,教學的環節不要過多,一節課不要面面俱到,什麼都想抓,可是卻什麼都抓不好,不要奢望學生什麼都掌握。相反,如果你設計的資料少了,省下的時間把文字挖深了、學深了,學生那纔是真正的讀懂課文。最好的課堂設計是環節簡單,但資料充滿,課要貼合文字,挖掘文字的內涵,僅有在課堂上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由於新接班,第一次上公開課,我對學生的上課的情景根本沒底,今日的課堂當學生無法回答正確的答案時,我反覆地引導孩子從而導致了自我的語言的繁瑣、囉嗦,而這點我卻沒注意,看來修煉課堂語言是當務之急。

3)往後的課堂要繼續反思,努力做到每上完一節課都要讓自我有一課一得,一課一思的思考。

花鐘教學反思6

《找駱駝》是一篇自讀課文,同時,又是一篇傳統經典的課文,主要情節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聽,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僅憑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準確判斷,使商人找回駱駝。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本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駱駝的相關圖片匯入,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緊接着讓學生彙報了課前查找的有關駱駝的資料,讓學生對不經常看到的駱駝有個大致的瞭解。隨後,引出今天的課題——-“找駱駝”。

二、以讀爲主,讀中感悟

老人和商人的對話是重點,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商人的感情變化是越來越高興,當老人告訴他不知道駱駝的去向時,他又非常生氣。老人解釋的原因的地方,我儘量讓學生去讀,讀出老人不慌不忙、沉着、冷靜的特點。還變換方式讓學生去充分地讀,比如,男生讀商人,女生讀老人;分小組讀等方式。這一課,我就採用讓學生讀,分角色讀、小組讀、全班讀。在讀中體會課文中所用的語氣詞,體會老人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充分體現了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的特點。

三、注重學生說的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規定:“中年級的學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說話是寫話基礎,而三年級又是從說到寫一個承前啓後的過渡時期,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很注重學生說的訓練。在這一課時中,我重點抓住老人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之間這個因果關係來進行說話訓練。透過“因爲??所

以??”的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因爲老人看見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因爲老人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所以說駱駝左邊馱着蜜右邊馱着米。因爲老人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齒印,所以知道駱駝缺了一顆牙齒。這樣的訓練。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積累了語言。

在解決“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麼啓發?”時,我先讓學生討論,老人和商人的區別是什麼?你想對老人和商人說些什麼?有了這兩道題做鋪墊,再談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啓發,就容易的多了。

四、續寫故事,向課外延伸

商人聽了老人的話,順着駱駝的腳印去找,他看見路上

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走着走着,商人看見___________,他____地說:“___________。”

不足之處;對學生的激勵評價欠佳。

總之,本課教學我努力地體現“以讀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精神,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將語文課上的知識、語言、思維等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和訓練。

花鐘教學反思7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

王國維先生有三境界之說,其實語文教學對課文文字教學價值的挖掘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少專家說過,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而教什麼主要指的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可能會選取不同的內容來教。而所選內容的優劣高下常常影響着執教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水平的高低。課文教學價值點的選擇要以執教者對文字的深入解讀爲基礎,並細心地研究作者表達之妙,從而選取那些最有教學價值的內容來實施教學。也就是說,文字解讀的深度決定課文教學價值挖掘的力度,教學價值挖掘的力度又決定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高度。這裏以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五單元25課《花鐘》爲例,詳細地展現筆者解讀文字深度挖掘其潛在的教學價值的過程。

首次教學《花鐘》這篇課文,對文字的解讀比較膚淺,選取的教學內容主要就是:(1)學習課文字詞,(2)正確朗讀課文,(3)理解和感悟關鍵詞句的含義,(4)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一)談話激趣,走近“花鐘”

師:齊讀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

師:齊讀課文,學習生字詞並書寫幾個要求會寫的字。

(二)初讀課文,認識“花鐘”

師:你再哪裏見過“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的景象?“灼傷”和“適宜”的意思怎麼理解?

(在教師引導下,體會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品味“花鐘”

師:回顧一下,剛纔這一段究竟講了什麼?接着想,你還讀懂了什麼?

(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學習用找中心句等方法把各個自然段的意思讀懂。)

師:請大家用“首先、接着、最後”等詞語把各段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哪個同學來講一下?

(師根據板書梳理課文思路,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後來發現上述的教學傾向於課文內容層面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運用,這隻能算是低層次的教學境界。於是就試着重新解讀文字,尋找語言形式上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來展開教學。這次選取的教學內容就在第一次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認識和理解課文語言表達上生動形象的特點。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師:在第1段的學習中,圍繞中心句分別寫了哪些花?請用波浪線勾畫出這些句子。

師:屏幕上這些寫各種花開放的句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圍繞中心句分別寫了哪些花?請用波浪線勾畫出這些句子。

牽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薔薇——綻開了笑臉

睡蓮——從夢中醒來

萬壽菊——欣然怒放

菸草——在暮色中甦醒

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曇花——含笑一現

……

(在教師引導下,透過比較等方法體會上述語句表達上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這次教學較首次教學有了質的飛越,算是“中層次教學境界”。但總覺得還缺了點什麼,於是再繼續解讀文字,深度挖掘其教學價值點。在秉燭夜讀中我突然發現,其實這篇課文語言表達形式上非常講究非常有特點。不僅表達生動形象,而且還富有節奏感,富於形式上的變化。於是重新設計教學流程,側重於課文表達形式特點的學習。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師:除了課文語言表達“生動之美”外,你還發現了作者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屏幕上打出下列句子: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花了;

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開花了;

七點,睡蓮開花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開花了;

傍晚六點,菸草花開花了;

……

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安排句子先後的表達特點,這就是本課語言表達上的“有序之美”。

師:除了課文語言表達“生動之美”和“有序之美”外,你還發現了作者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教師提示:仍然看上述敘述開花時間的句子,注意時間詞的位置,你會發現富有變化;句子中描述開花的部分也善於變化,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可見,本文語言表達上還有“變化之美”的特點。

師:現在我們運用剛纔學到本文語言表達美的方法,自己挑選比較熟悉的另外三種花來仿照課文語言格式寫一寫。

從淺層次的只教“字詞句主要內容”到中級層次的關注到語言表達,再到高層次的聚焦語言表達多種形式美,就好比進入到王國維先生“三境界”一樣。這就是我對《花鐘》這篇課文教學價值“三境界”的掘金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讓課堂教學更有效果,學生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教師必須學會認真解讀文字,思考課文的教學價值所在,從而掘金到那些真正必須教的語文知識點,聚焦到語文能力發展點上來,高效優質,靈動深刻。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始終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如:在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時,說“欣賞了這麼美的句子,看到了這麼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願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薰陶、感染、昇華,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根據文字的特點,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花鐘教學反思8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用了多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寫花開。

本課時我的教學目標是

1、能夠正確認讀本課生字,理解“欣然怒放”“含笑一現”

2、能體會“左右”用詞的準確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爲了讓學生不僅會讀詞語,會認詞語還要讓學生理解詞語。爲此,我採取了直觀圖片教學和讓學生做動作的方式理解詞語。三年級上冊時,我我關注到學生在做閱讀題時,都沒有關注到順序。閱讀題很多時候填空都需要按順序找答案,而我們班的孩子這種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在找花的時候我特意強調了順序,有意識培養他們去按順序找,不遺漏,不亂找。第一自然段對不同的花開放的描寫都是不同的,並且語言十分的生動,爲了讓學生體會花開的多種表達方式,我特意用了枯燥的離開了開了開了和課文裏的語言作對比,讓學生體會擬人比喻的生動,和具體。並且聯繫語文作業本第五題的第二小題,更加直觀的對比感受。但是這節課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在學生朗讀上比較欠缺。第一段的語言很美,但是卻沒有利用好朗讀去感受。學生主體性還不是很突出,一定要注意老師要少說,多讓學生去說。三年級學生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還比較薄弱,這一點還需要不斷加強練習。

花鐘教學反思9

《花鐘》透過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分別提醒小白兔起牀、吃午飯、睡覺,告訴了我們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開花時間。課文抓住了每一種花說話時的神態、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每一種花的特點,讓讀者眼前彷彿出現了這些可愛的花,從而激發了讀者進一步瞭解植物的興趣。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學生在識記漢字方面已熟練地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藉助拼音、聯繫生活實際、找姐妹字、編順口溜等,這些好方法能幫助學生積累漢字,提高識字效率。在閱讀方面,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熱情,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已能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不唱讀、不頓讀,從中體驗到了閱讀所帶來的快樂。

花鐘教學反思10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

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

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

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

根據教材的位置,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學會書寫14個生字。

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並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增強利用網絡收集資訊、處理資訊,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幫助學習的能力。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

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花鐘教學反思11

上《花鐘》一課,我得總體安排是從“解釋花鐘”、 “認花鐘”“設計花鐘”、到最後一個環節“填滿花鐘”。

1、這篇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教學時,我讓學生透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透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然後,我結合課堂作業本,讓學生用這樣的寫法來描寫春天的動物植物欣欣向榮的樣子。

2、透過教師、學生和文字的對話,我努力做到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創設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淡化僵硬的學習,讓學生學得那樣輕鬆自然,愉快充實。

花鐘教學反思12

課文開始,我用課文的語句引入,請會讀的學生朗讀,看看作者發現了什麼。這樣孩子閱讀課文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生們很快進入狀態。之後圍繞問題再讀,邊讀邊思考。三讀,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四讀,讀出感情。

這樣整節課時時圍繞讀書做文章。讓學生們充分的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書中解決問題。

"讀"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讀能幫忙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資料。多讀的目的在於將課堂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我去感悟領會課文。本課教學時我採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

1、聽讀。學習課文之前,可安排學生看課文聽錄音或聽教師範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資料,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受到錄音或教師朗讀的薰陶。

2、自讀。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在學生自由讀前,要提出要求:(1)藉助拼音,仔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2)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句子可作記號或隨時請教老師。(3)讀通課文後,標出自然段序號和畫出生字。對於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和較長的詞組,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如"炙"不少學生讀成"zi",等等。我都及時進行了糾正

3、細讀。所謂細讀,就是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邊讀邊進行字,詞,句,段的訓練。這一步是以"情"貫穿的讀。課文一段我抓住一天之內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去引導,我這時適時引導:花開放了你高興嗎這一段應帶着什麼樣的感情去讀進行了朗讀指導。二段我主要抓住你讀了課文,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自讀自悟。課文的最後一段,我主要抓住搞笑,讓學生去讀。讀這一部分時,要讀得親切活潑。我設計了這樣的問話引導孩子:"孩子們,這位植物學家的想法可真奇妙,設計的花鐘可真搞笑,能不能透過你的讀書聲讓老師感受到他的搞笑呢"

4、賽讀。經過教師的指導,多數學生能讀熟課文。這時,可安排學生分組比賽讀,每組選出最好的同學再比。讀完後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以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讀熟,讀出感情後,再進行背誦的練習。

花鐘教學反思13

這次語文團隊所研修的課題是:朗讀的指導,讓我們語文教師圍繞這個研修課題設計一節課,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摸索,我設計了《花鐘》這節課,《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尤其是第一自然段的描寫,生動,優美。所以,在第二課時教學中,着重讓學生體會到各種花的美,並讀出這種美。透過兩種句式的對比表達,學生體會到同一句話的不同表達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既而提出要求“一邊讀一邊想像花朵的樣子”,鼓勵學生帶着自己的想像和動作讀。我在教學設計上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甚至連夜製作課件來輔助教學,我設計完這節課後,在同年組的三班試講了一下,結果由於三年級孩子年齡太小,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在我設計的問題當中,學生很難理解教師的意圖,竟不知如何回答,如我問的一個問題是“牽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牽牛花像什麼呀?學生答像小喇叭,“牽牛花能吹小喇叭嗎?”學生答不能,“那把牽牛花怎麼了?”由於我的問題,提得不是很明確,所以學生完全沒有理解我的意圖,還有在指導朗讀時,由於評價語言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你讀得很好!

你還能讀得再好嗎?等等,平淡無奇,不吸引學生,沒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課後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們又坐在一起教研:如何才能把這節課上好?如何能夠突出朗讀的指導?

如何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呢?

最後,我們一致意見:朗讀中老師的評價語言要豐富,老師的範讀要起到作用,要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來更好的體會句子的意境,才能更好的詮釋句子,讀出感情,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學生的評讀也是必不可少的。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呀!我又重新設計了這部分內容:例如:“菸草花從暮色中甦醒”這一句,可以提示學生,‘甦醒“是怎麼醒的?是被驚醒的嗎?那我們應該怎麼去讀這一句呢?學生即刻明白應讀慢一點,小聲一點,溫柔一點。又如:”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這一句,第一位學生讀得很平淡,於是我這樣點評:”你讀的還不夠怒放,再大點聲就好了。願意再試試嗎?“接下來,這位學生掌握了朗讀的技巧,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

還有學生在讀最後一句時”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學生已經能夠讀出很遺憾,很可惜的感覺,但還是欠缺點什麼?

這時,我進行了範讀,我啓發學生注意,老師讀的與自己讀的有什麼不同,老師爲何這樣讀。朗讀中,老師那飽含激情語言和老師無奈遺憾的表情,很快便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可惜遺憾的表情都掛在了孩子們的臉上,使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了”曇花一現“的珍貴。

當然在朗讀的過程當中,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讀的可真有滋味呀!我最欣賞你讀的這一句了,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讀的更好!……在這充滿激勵、鼓勵、肯定的評價語言中調動學生朗讀的慾望。本課教學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男女生讀、齊讀、範讀等形式。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朗讀是一種能力一種技巧,需要一定的訓練,而且需要經常的反覆訓練。除課堂教學注重朗讀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自讀、多讀,找出文中精髓,也讓學生評讀,學生之間評評,哪讀的好,哪讀的差,應該怎麼讀。評讀不僅能提高朗讀的質量,也爲以後的朗讀提供了規律性的朗讀方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積極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只有學生具有了初步的朗讀能力,才能”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以後在備課當中我還要揚長避短,向理想的課堂邁進。

花鐘教學反思14

課程它既包含靜態的計劃、安排,更包括動態實施的過程。靜態的計劃與安排是教學的準備階段,可稱之爲課前“預設”;動態實施的過程則體現了課程內容的生成性特徵。充分預設是課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劑。離開了預設,生成就是無根的苗,無線的風箏。生成則是預設的新生命,是課堂的生命體現。沒有生成,課堂便是一潭平靜的湖水。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命的課堂是因預設而存在,因生成而精彩。

本學期,我有幸聽了新城小學單慧英老師執教的《花鐘》一文,課文的第一段用優美的語言文字描繪了各種花兒開放的美麗形態。教師透過精美的課件,豐富生動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的境界。在與文字的對話中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片段一: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鮮花嗎?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媒體出示,配上輕音樂)

(學生或陶醉或驚歎)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一下你剛纔看到的景象嗎?

生1:鮮花朵朵。

生2:爭奇鬥豔。

生3:芬芳迷人。

師:小朋友說的詞都很美,老師想把你們說的詞連成一句很美的話來讀一讀,可以嗎?教師美美地讀句子。(出示句子: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

小朋友能不能也這樣美美地來讀一讀呢?

(學生聲情並茂地讀句子)

……

師:有誰能告訴大家,這個大花鐘上有哪些美麗的花呢?

生:這個大花鐘上有牽牛花、睡蓮、薔薇花、午時花、萬壽菊、菸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教師依次將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那你們想不想看看這些花是怎麼開放的呢?(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和文字相對應)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反覆讀讀,想像它是怎樣開放的?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習)

師:老師看小朋友讀得都很認真,現在誰願意來做花仙子,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麼開放的?

生1:我喜歡這句:“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師:你知道萬壽菊“欣然怒放”的樣子是怎樣的嗎?

生1:就是開得很大。

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示它是怎樣開放的嗎?

生1:動作演示(兩手做花含苞狀,由胸前突然向上張開)

生2:老師,我覺得萬壽菊開放的樣子就像我們過年時放的煙花一樣,突然向外面爆開來,五彩繽紛,十分地美麗。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是的,萬壽菊開放的樣子就像突然綻放的煙花那樣,當你看着那綻放的美麗煙花的時候,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帶着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好嗎?

生3:在教師的指導下再讀這句話。(讀到“欣然怒放”時聲音提高)

師:老師聽出來了,這朵萬壽菊正努力地綻放着,還有誰能讓這朵花開得再大點,再美點?(邊說邊做手勢)

生4:(臉帶微笑,充滿嚮往地讀)“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生5:老師,我覺得他讀得很美,但如果配上動作就會更美。(師示意該生讀)邊讀邊配上動作。(可謂聲情並茂,得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師:讓我們這些花仙子一起來“欣然怒放”一次吧,請大家邊讀邊做動作,好嗎?(學生齊讀)

在這個片段中,因爲教師的精心預設,才使課堂精彩紛呈。我們知道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備課時,對課堂時間的.安排,課堂的話題範圍,課堂的節奏與進度,學生在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都應該在課前進行必要的預期。因爲真正平等的對話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挑戰。

1、教師對文字的精心預設。語文文字的意義在於透過教師的引導,構建學生、教師、文字三者的有效對話。而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必須先學生而學,先學生而揣摩、體驗。在這個片段中,單老師透過反覆閱讀教材、查閱資料,對各種花的特點(包括花的外形、顏色、香味等)瞭如指掌,同時又深深陶醉於文中優美的文字,正因爲單老師對教材有如此透徹的理解,纔會對文字有獨到的解讀。如:學生欣賞了花的課件之後,他們用不同的詞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由此可見,他們的感受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單老師在這個環節中,由於對文字的準確把握,巧妙地一引:“老師想把你們說的詞連成一句話讀一讀,好嗎?”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個由詞語到句子的生成過程,使學生頭腦中對花的表象更加豐富、完整。同時也訓練了學生連詞成句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2、從學生角度出發,精心做好生本預設。教師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出發,預設學生喜歡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有興趣學;預設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預設學生學習路上生成的個性化體驗,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望;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細膩的觀察,往往就發現不了學生思維的獨創性,發現不了教學中出現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會出現真正充滿生命氣息的靈動的課堂。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欣然怒放”一詞的意思還是比較困難的,在這堂課中,我們看到當第一個學生說“欣然怒放”就是開得很大的時候,單老師親切地對她說“你能用動作來表示萬壽菊是怎樣開放的嗎?”學生的動作表演只能說是一般花兒開放都有的樣子。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欣然怒放”就像過年時燃放的煙花。這一描述實在是太精彩了,單老師及時抓住了這一來自學生的生成資源,要求學生帶着觀看煙花綻放時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這時學生對“欣然怒放”這一詞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學生腦海中不僅有豐富的表象,還有對情感的頓悟。也正因爲此,學生的朗讀才能如此到位,聲情並茂。而這都該歸功於單老師對教材的深入透徹的理解,歸功於單老師對教學過程的精心預設。

片段二:

師:還有哪個花仙子來介紹一下自己是怎麼開放的,好嗎?

生2:我是薔薇仙子——“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我看你滿臉都是笑,你能說說爲什麼這麼高興嗎?

生2:因爲我特別美麗啊!

師:你從什麼地方讀懂的?

生2:我是從“豔麗”這個詞語中讀懂的,“豔麗”就是顏色非常鮮豔美麗的意思。

師:你真會讀課文,你能配上動作讀一讀嗎?

生2:(配上自編的動作,滿臉笑容)有聲有色地又讀了一遍。

……

師:還有哪個百花仙子也想介紹一下嗎?

生:我喜歡曇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生:我還知道曇花只開兩個小時,開花後就枯萎了。

師:你能配上動作讀一讀嗎?想想曇花開了又收,該怎麼用動作來表示呢?(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

生:我還喜歡月光花——“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師:“舒展開”是怎麼樣的呢?(教師示範動作)這句話該怎麼讀呢?引導學生用稍慢的語速讀好這句話。再指導學生配上動作來讀。

……

其它幾句的指導與上面相仿,都是學生先說句子,然後教師指導朗讀,再配上動作朗讀,最後齊讀。

從以上這個教學片斷,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對文字的理解、把握是很到位的。她對課堂的預設也是充分的。但在這個案例中,對於描寫各種花兒開放的句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方法比較單一。這樣教師教得累,學生學習的熱情也難以調動。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儘管教師想盡方法加以引導,但學生還是不能入境,讀悟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可以這麼說,學生是遊離於文字之外的。他們與文字的對話是浮於表面的,至於對花開的美,對大自然的神奇的感悟更是不夠的。我們知道課堂教學中需要預設,但決不能僅僅依靠預設,要隨時審時度勢,預設要根據課堂的變化而變化。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的關係,把預設與生成有機的結合起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而是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在教學中預設要有彈性,因爲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所以我認爲,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選擇情況有重點地加以指導,而後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讀,或畫,或表演,或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師要提高生成教學的駕馭能力,貴在平時意識的養成訓練,只有足夠的意識加上良好的實踐,纔會具備隨機處理的能力;只有及時整頓課前預設,給學生騰出空間,爲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生成,纔會出現更多的生成時機。總之,只有讓預設與生成和諧相生,我們的課堂纔會更加精彩。

花鐘教學反思15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一樣,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趣味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根據教材的位置,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學會書寫14個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不一樣。並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增強利用網絡收集資訊、處理資訊,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幫忙學習的本事。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以下意圖基本得到體現:

一、把品味和發展語言作爲切入點。

要讓學生在語文素養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根據學生興趣及文章特點,把品味和發展語言作爲切入點。學習的重點放到第一自然段,設計了四大環節:

(一)自讀圈點,初步感悟;

(二)比較句子,品味語言;

(三)自悟自得,積累語言;

(四)仿寫延伸,發展語言。這些教學環節,既有前後關聯,又有層次推進,層層內化地將學生引領進入花鐘的奇妙世界之中,學習課文是如何藉助語言對花開進行豐富精妙的表達的,體會漢語言文字的豐富,從而紮實學生語文功底,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如,進行句子比較,學生經過聽、讀、辨,自我發現問題,發現了改過的句子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趣味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其間,學生對吹起小喇叭、欣然怒放的理解與感悟是那麼獨到又富有想象!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本事。

二、讓資訊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

語文課姓語,有着自我的學科特點,資訊技術手段的運用必須爲學生的學習服務。的確,恰如其分的情境佈置、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網絡資訊知識構成了一個美侖美奐的語文課堂,而這一切都應從課堂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讓資訊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本節課上幾處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創設情境――花的開放;將學生在第一課時後查找到的各種花兒的圖片用於本節課的語言再現;出示花鐘圖進行欣賞。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生趣盎然,並且與教材情境渾然一體,水乳交融。

另外,本課教學中學生不僅僅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更重要的是經過課堂反饋、評價、留作業等手段,意在增強利用網絡收集資訊、處理資訊,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幫忙學習的本事,並使學生養成運用現代資訊技術的習慣。

二、給學生供給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背一背、交流歸納、介紹資料並仿寫,能夠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說哪句;能夠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主角變成小喇叭;能夠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能夠經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我的情感教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個別詞語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如舒展一詞的理解還不到位。

標籤:反思 教學 花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