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花鐘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花鐘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花鐘教學反思(15篇)

花鐘教學反思1

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時間開放及其原因。由於校舍改建,此刻的教室沒有多媒體設備,課堂上無法給學生展示鮮花的圖片以及關於鮮花開放時間不一樣的資料。在教學《花鐘》前,我有意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去搜集有關花鐘和各種花的資訊資料,幫忙他們理解課文資料。

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從最搞笑的段落學起,並對文中的資料進行了取捨,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首先,我從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學習入手,提出問題:課文中介紹的花鐘是什麼樣的?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很快就會想這些製成花鐘的花是什麼花呢?我相機提問“組成花鐘的花有哪些呢?你明白嗎?”學生踊躍舉手,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中描述花開了的語言個性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我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透過朗讀去感受詞語的優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花兒開放時美麗的情景,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並順勢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學習這種寫法,用形象的語言把事物描述具體。

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花開時間不一樣的原因,並擴展想象其他花開的原因。鼓勵學生課下查閱不一樣鮮花不一樣時間開放的資料,並模仿植物學家也做一面花鐘。

這節課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慾。這說明這課比較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本來我設計了第一自然段學習完成後,模仿作者描述鮮花開放的寫法進行小練筆,由於急於趕課,只是簡單地說了一下,沒有落實到位。

花鐘教學反思2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一樣的說法描述了一天之內不一樣時間不一樣種類的鮮花開放的完美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趣味,堪稱學生學習語言的典範段落。品悟第一自然段,感受文字語言的優美,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爲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資料。今日,主要是講第一課時,在不一樣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資料,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感受文字語言的優美,感悟作者寫法的精妙,陶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

1.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走入花的世界。

2.圍繞“花鐘”這個題目,以學生質疑引入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題意,尋找答案。

3.檢查學生詞語認識情景,經過多種多種讀法(自由讀、單個領讀、齊讀)解決字詞問題。

4.對課文朗讀進行指導,經過多種讀書指導(自由讀練習、個別讀檢查、默讀、齊讀鞏固、男女生輪讀),到達讀通讀熟讀出感悟。

5由題目花鐘,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不一樣的花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讓學生自由談談,自我對哪種寫花開的寫法更喜愛,邊討論邊以動作理解,在讀中感受花的美。

6.師生欣賞圖片,接讀句子。

7.最終,讓學生嘗試寫寫自我喜愛的花朵,以及它的開放方式。

花鐘教學反思3

上《花鐘》一課,我得總體安排是從“解釋花鐘”、 “認花鐘”“設計花鐘”、到最後一個環節“填滿花鐘”。

1、這篇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教學時,我讓學生透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透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然後,我結合課堂作業本,讓學生用這樣的寫法來描寫春天的動物植物欣欣向榮的樣子。

2、透過教師、學生和文字的對話,我努力做到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創設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淡化僵硬的學習,讓學生學得那樣輕鬆自然,愉快充實。

花鐘教學反思4

《花鐘》是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爲“觀察與發現”。本單元所要達成的一個語文要素是“藉助關鍵句概括一段話意思”,而《花鐘》一課則是引導學生掌握藉助關鍵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所以重難點需要有所側重。

在教學時,利用文中的泡泡和課後題引起學生對重難點的重視,先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經驗來說一說第1.2自然段的意思,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然後組織學生交流談論。在分享學習成果時會存在爭議,比如第一自然段有的學生找的第一句話,有的學生找的第二句話作爲關鍵句。此時,學生們說出各自的原因,教師加以引導,理解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最終確定關鍵句。然後再指導學生對關鍵句進行修改,使語言簡潔,準確概括段落大意。掌握“讀課文-找關鍵句-修改關鍵句”的方法,隨後藉助此方法自己概括第二自然段意思。

在解決重難點時要防止學生盲目的猜測關鍵句,藉助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富饒的西沙羣島》《海濱小城》中的部分段落,複習“藉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的方法,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不足的地方是沒有注重積累與表達,對於課文之中的好詞好句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去賞析。

花鐘教學反思5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一樣,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搞笑的花鐘。根據教材資料,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透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豔麗、甦醒、嬌嫩”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我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資料,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一樣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之後分析回答了不一樣的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本課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課堂上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資料,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做動作體會讀等,再透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每次提出的問題有必須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啓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十分大的遺憾,還有是第四個環節,引導學生建花鐘,學生回答問題的用心性沒有前三個環節高,回答問題的質量也不高,學習的熱情與前三個環節構成較大落差。究其原因是小學生生活閱歷淺,對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瞭解甚少。假使我在課前讓學生上網查資料,瞭解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再在第二環節感知花鐘上的花後,進行拓展:“生活中你還明白哪些花開放的時間呢?”爲第四個環節建花鐘作個鋪墊,我想在教學第四個環節時,不致於留下遺憾。這個遺憾使我吸取了一個教訓:務必瞭解兒童特點,重視課前預習。

花鐘教學反思6

《花鐘》這篇課文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植物學家有意把不同時間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人們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真是奇妙啊!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是難以理解的。拿到教材後,我把握編輯意圖,加強整合意識,落實教材要求,最後將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定爲“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同的說法表達同樣意思”。

反思本堂課,認爲在下幾方面做的還比較好的:

一、教學過程始終關注了學生的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因此,我在課的各個環節,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無論是初讀時認讀生字,還認識九種花,瞭解花兒開放的時間,以及體會課文中鮮花開放的多種說法,能夠以學生的需求爲根基,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學習。

二、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匯入時,介紹瑞士的“大花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環節中透過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對於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法,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採用以讀爲主線,在個性化的讀書實踐中突破難點,在朗朗的讀書實踐中積累語言。

三、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努力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語文學習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始終以親切平和的形象,教師話語給學生以激勵,給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努力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能夠汲取最多的營養,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有效達成教與學的目標。

花鐘教學反思7

課程它既包含靜態的計劃、安排,更包括動態實施的過程。靜態的計劃與安排是教學的準備階段,可稱之爲課前“預設”;動態實施的過程則體現了課程內容的生成性特徵。充分預設是課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劑。離開了預設,生成就是無根的苗,無線的風箏。生成則是預設的新生命,是課堂的生命體現。沒有生成,課堂便是一潭平靜的湖水。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命的課堂是因預設而存在,因生成而精彩。

本學期,我有幸聽了新城小學單慧英老師執教的《花鐘》一文,課文的第一段用優美的語言文字描繪了各種花兒開放的美麗形態。教師透過精美的課件,豐富生動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的境界。在與文字的對話中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片段一: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鮮花嗎?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媒體出示,配上輕音樂)

(學生或陶醉或驚歎)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一下你剛纔看到的景象嗎?

生1:鮮花朵朵。

生2:爭奇鬥豔。

生3:芬芳迷人。

師:小朋友說的詞都很美,老師想把你們說的詞連成一句很美的話來讀一讀,可以嗎?教師美美地讀句子。(出示句子: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

小朋友能不能也這樣美美地來讀一讀呢?

(學生聲情並茂地讀句子)

……

師:有誰能告訴大家,這個大花鐘上有哪些美麗的花呢?

生:這個大花鐘上有牽牛花、睡蓮、薔薇花、午時花、萬壽菊、菸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教師依次將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那你們想不想看看這些花是怎麼開放的呢?(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和文字相對應)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反覆讀讀,想像它是怎樣開放的?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習)

師:老師看小朋友讀得都很認真,現在誰願意來做花仙子,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麼開放的?

生1:我喜歡這句:“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師:你知道萬壽菊“欣然怒放”的樣子是怎樣的嗎?

生1:就是開得很大。

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示它是怎樣開放的嗎?

生1:動作演示(兩手做花含苞狀,由胸前突然向上張開)

生2:老師,我覺得萬壽菊開放的樣子就像我們過年時放的煙花一樣,突然向外面爆開來,五彩繽紛,十分地美麗。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是的,萬壽菊開放的樣子就像突然綻放的煙花那樣,當你看着那綻放的美麗煙花的時候,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帶着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好嗎?

生3:在教師的指導下再讀這句話。(讀到“欣然怒放”時聲音提高)

師:老師聽出來了,這朵萬壽菊正努力地綻放着,還有誰能讓這朵花開得再大點,再美點?(邊說邊做手勢)

生4:(臉帶微笑,充滿嚮往地讀)“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生5:老師,我覺得他讀得很美,但如果配上動作就會更美。(師示意該生讀)邊讀邊配上動作。(可謂聲情並茂,得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師:讓我們這些花仙子一起來“欣然怒放”一次吧,請大家邊讀邊做動作,好嗎?(學生齊讀)

在這個片段中,因爲教師的精心預設,才使課堂精彩紛呈。我們知道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備課時,對課堂時間的安排,課堂的話題範圍,課堂的節奏與進度,學生在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都應該在課前進行必要的預期。因爲真正平等的對話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挑戰。

1、教師對文字的精心預設。語文文字的意義在於透過教師的引導,構建學生、教師、文字三者的有效對話。而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必須先學生而學,先學生而揣摩、體驗。在這個片段中,單老師透過反覆閱讀教材、查閱資料,對各種花的特點(包括花的外形、顏色、香味等)瞭如指掌,同時又深深陶醉於文中優美的文字,正因爲單老師對教材有如此透徹的理解,纔會對文字有獨到的解讀。如:學生欣賞了花的課件之後,他們用不同的詞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由此可見,他們的感受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單老師在這個環節中,由於對文字的準確把握,巧妙地一引:“老師想把你們說的詞連成一句話讀一讀,好嗎?”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個由詞語到句子的生成過程,使學生頭腦中對花的表象更加豐富、完整。同時也訓練了學生連詞成句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2、從學生角度出發,精心做好生本預設。教師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出發,預設學生喜歡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有興趣學;預設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預設學生學習路上生成的個性化體驗,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望;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細膩的觀察,往往就發現不了學生思維的獨創性,發現不了教學中出現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會出現真正充滿生命氣息的靈動的課堂。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欣然怒放”一詞的意思還是比較困難的,在這堂課中,我們看到當第一個學生說“欣然怒放”就是開得很大的時候,單老師親切地對她說“你能用動作來表示萬壽菊是怎樣開放的嗎?”學生的動作表演只能說是一般花兒開放都有的樣子。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欣然怒放”就像過年時燃放的煙花。這一描述實在是太精彩了,單老師及時抓住了這一來自學生的生成資源,要求學生帶着觀看煙花綻放時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這時學生對“欣然怒放”這一詞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學生腦海中不僅有豐富的表象,還有對情感的頓悟。也正因爲此,學生的朗讀才能如此到位,聲情並茂。而這都該歸功於單老師對教材的深入透徹的理解,歸功於單老師對教學過程的精心預設。

片段二:

師:還有哪個花仙子來介紹一下自己是怎麼開放的,好嗎?

生2:我是薔薇仙子——“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我看你滿臉都是笑,你能說說爲什麼這麼高興嗎?

生2:因爲我特別美麗啊!

師:你從什麼地方讀懂的?

生2:我是從“豔麗”這個詞語中讀懂的,“豔麗”就是顏色非常鮮豔美麗的意思。

師:你真會讀課文,你能配上動作讀一讀嗎?

生2:(配上自編的動作,滿臉笑容)有聲有色地又讀了一遍。

……

師:還有哪個百花仙子也想介紹一下嗎?

生:我喜歡曇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生:我還知道曇花只開兩個小時,開花後就枯萎了。

師:你能配上動作讀一讀嗎?想想曇花開了又收,該怎麼用動作來表示呢?(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

生:我還喜歡月光花——“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師:“舒展開”是怎麼樣的呢?(教師示範動作)這句話該怎麼讀呢?引導學生用稍慢的語速讀好這句話。再指導學生配上動作來讀。

……

其它幾句的指導與上面相仿,都是學生先說句子,然後教師指導朗讀,再配上動作朗讀,最後齊讀。

從以上這個教學片斷,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對文字的理解、把握是很到位的。她對課堂的預設也是充分的。但在這個案例中,對於描寫各種花兒開放的句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方法比較單一。這樣教師教得累,學生學習的熱情也難以調動。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儘管教師想盡方法加以引導,但學生還是不能入境,讀悟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可以這麼說,學生是遊離於文字之外的。他們與文字的對話是浮於表面的,至於對花開的美,對大自然的神奇的感悟更是不夠的。我們知道課堂教學中需要預設,但決不能僅僅依靠預設,要隨時審時度勢,預設要根據課堂的變化而變化。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的關係,把預設與生成有機的結合起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而是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在教學中預設要有彈性,因爲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所以我認爲,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選擇情況有重點地加以指導,而後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讀,或畫,或表演,或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師要提高生成教學的駕馭能力,貴在平時意識的養成訓練,只有足夠的意識加上良好的實踐,纔會具備隨機處理的能力;只有及時整頓課前預設,給學生騰出空間,爲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生成,纔會出現更多的生成時機。總之,只有讓預設與生成和諧相生,我們的課堂纔會更加精彩。

花鐘教學反思8

教學《花鐘》,我非常用心的做了課件。首先激趣匯入,播放鮮花盛開的視頻,並讓學生把看到的畫面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表達出來。五顏六色盛開的鮮花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他們被這美麗的畫面吸引了,不由得發出讚歎:“啊,太美了!”,“真漂亮啊!”這時孩子的熱情是高漲的。然後,我讓孩子自由讀文,以畫出“花鐘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入手,從而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第三段,在這一段的學習中,主要讓孩子知道植物學家是如何做成花鐘的,做成的花鐘是又如何知道幾點的,這段的學習理解“剛剛、陸續、大致”三個詞,讓學生明白作者用詞的準確,更具科學性。

從第三段返回第一段的學習,我讓學生默讀第一段,分別畫出寫了哪些花?具體的開花時間?,接着出示9種花的圖片讓孩子欣賞,隨後老師出示9種花開放的時間,以“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爲例子讓學生讀後對照文字去體會兩種不同的寫法有什麼感受?透過朗讀對比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發現句子的不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在引導學生觀察時間的詞語時,當學生講出按照時間的順序寫的時候,馬上緊抓文字的詞語(凌晨、中午、傍晚、晚上),在關注時間詞語的時候,也引導學生去觀察時間詞語是一個整點、一個大致時間。最後,一個拓展環節,看花寫話,訓練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講完本課,很有感觸,講一篇課文,我們不能面面俱到地把所涉及的內容全都講完,我在講第一段上花了較多的時間,而其他兩段基本上是以讀帶過,課堂上,儘管有的段落我們可以帶過,但是那些詳講?哪些略講,老師必須得心中有數,萬不能爲了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一節課孩子所掌握知識能力的有限性,反思自己的教學,一節課到底讓孩子學會什麼,作爲教師,要心中有數,另外,爲了讓孩子們的視覺有個美的享受,課堂上我們有效地利用課件,充分地發揮課件的作用,可用、可不用的課件我們儘量不用,把時間留給學生,多讀書多感悟。

花鐘教學反思9

本節課我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讀中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花朵的美麗,花鐘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三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我採用了“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透過“自主、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從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深入淺出,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遷移,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課外延伸和知識拓展,教師寫下水文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突出了語文課堂讀、說、寫想結合的學科特點,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還有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語言上,可能是重點詞語不突出,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造成學生把表示時間的詞語說成了句子,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時間,讓學生畫一畫,然後再讀一讀。

2、在板書設計環節,雖然能夠突出教學重點,但設計卻不夠完美,和原設計有一定的出入。

花鐘教學反思10

課文開始,我用課文的語句引入,請會讀的學生朗讀,看看作者發現了什麼。這樣孩子閱讀課文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生們很快進入狀態。接着圍繞問題再讀,邊讀邊思考。三讀,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四讀,讀出感情。

這樣整節課時時圍繞讀書做文章。讓學生們充分的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書中解決問題。

"讀"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讀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多讀的目的在於將課堂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領會課文。本課教學時我採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

1。聽讀。學習課文之前,可安排學生看課文聽錄音或聽教師範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受到錄音或教師朗讀的薰陶。

2。自讀。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在學生自由讀前,要提出要求:(1)藉助拼音,仔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2)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句子可作記號或隨時請教老師。(3)讀通課文後,標出自然段序號和畫出生字。對於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和較長的詞組,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如"炙"不少學生讀成"zi",等等。我都及時進行了糾正

3。細讀。所謂細讀,就是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邊讀邊進行字,詞,句,段的訓練。這一步是以"情"貫穿的讀。課文一段我抓住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去引導,我這時適時引導:花開放了你高興嗎這一段應帶着什麼樣的感情去讀進行了朗讀指導。二段我主要抓住你讀了課文,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自讀自悟。課文的最後一段,我主要抓住有趣,讓學生去讀。讀這一部分時,要讀得親切活潑。我設計了這樣的問話引導孩子:"孩子們,這位植物學家的想法可真奇妙,設計的花鐘可真有趣,能不能透過你的讀書聲讓老師感受到他的有趣呢"

4。賽讀。經過教師的指導,多數學生能讀熟課文。這時,可安排學生分組比賽讀,每組選出最好的同學再比。讀完後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以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讀熟,讀出感情後,再進行背誦的練習。

花鐘教學反思11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豔、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甦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匯入。

1、 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麼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蒐集的資訊多。(板書:花)

2、 問:你知道些什麼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麼時間開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裏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字。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纔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 請學生讀1、2兩段。

4、 評議。

5、 餘下一段同桌讀。(幫助夥伴糾正錯誤)

6、 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麼嗎?(補充課題:鍾)

7、 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麼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 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麼?(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認爲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3、 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4、 交流自己的收穫。

5、 帶着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爲什麼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爲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找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係。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13 花鐘

溼度

溫度 花鐘 光照

昆蟲活動

教學反思: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花鐘教學反思12

《花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3課的課文。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一、 教學設計的構建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與挖掘,我從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學習入手,透過觀看花鐘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於第一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段,這樣安排也可改變按原有的段落順序教學失重的現象。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學生很快就會想這些製成花鐘的花是什麼呢?我順勢問“組成花鐘的花有哪些呢?你知道嗎?”學生踊躍舉手,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以感情朗讀爲主,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同時引導學生仿照句式表達,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花開時間不同的原因,並擴展想象其他花開的原因。教學結束以欣賞12個月的花的圖片結束,以激起學生留心觀察的慾望。本節課無論是板書,還是課件圖片的運用,還是朗讀,都讓學生置身於花的海洋中,置身在一個美的旋律下。

二、 利用資源優勢,發揮網絡效應

(1)這篇文章屬於科普短文,內容涉及到許多的花,而其中許多的花我們又都沒見過,如果能讓學生看到這些花的圖片,將會利於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對句子的學習。課前我查找了大量的文字資訊和相關的圖片資料,又透過範垂超老師的幫助製成了虛擬的網絡環境。學生看到這麼多花的圖片以及有趣的花鐘,都驚呆了。“哇,太美了”學生徜徉於花的世界當中,欣賞着,有感情地朗讀着。學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更使教學順利突破難點,學生結合花的圖片朗讀感悟着每一個花兒開放的句子,感受到句子的美。認知心理告訴我們,人們對知識和事物的認識往往是以直觀感覺開始的,年齡越小的兒童越是明顯。他們對生動、具體、形象、色彩鮮豔的事物越容易感興趣。因爲多媒體計算機具有提供文字、圖片、

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教學資訊的能力,爲此,利用計算機的教學就可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

(2)運用多媒體網絡開拓資訊通道,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沒有任何羈絆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自由操作,充分利用課件裏貯備的課文文字,花的圖片等,讓學生在網上瀏覽查閱,自由徜徉,主動學習,學生透過點擊自己喜歡的花的圖片欣賞朗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注重朗讀,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昇華

這是一節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但也是一節實實在在的語文閱讀教學課。課上充分利用網絡效應,透過直觀、形象、鮮豔明麗的花的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之中理解了句子,又積累了詞語。課上,一生彙報:“我喜歡月光花,我想把這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另一生說:“我也喜歡這個句子,你看月光花多美呀,我想把她美美的讀出來。”有一生說:“我知道‘舒展’就是開放的意思。”接着學生彙報其他的句子,趙佳卓說:“我知道牽牛花是在凌晨四點開放”,顏俊飛說:“牽牛花的樣子像紫色的小喇叭,所以作者說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是個比喻句。”高華陽說:“因爲牽牛花像喇叭,所以我認爲在朗讀時應讀得聲音清脆響亮。”在學習睡蓮這個句子時,唐羽佳說:“睡蓮像個小女孩剛從夢中醒來,她一定不喜歡別人吵她,所以讀時要小點聲,溫柔些,我讀給大家聽聽。”……就這樣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掌握了不同句式描寫的不同。接着,我又透過出示對比句子使學生對書中描寫的句子有了獨特的體驗。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更使他們積累了好詞佳句。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總目標中這樣寫到“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學之中,我利用語文教育的優勢,激發學生身上蘊藏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讓學生釋放他生命中的能量。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在讀完課文之後,我問:“誰願意猜猜這個花鐘是什麼樣的呢?” 學生衆說紛紜,設想着花鐘的樣子。學習課文第一段,當學生理解了花開時不同形態的描寫後,我設計讓學生檢視其他花的圖片資料,在欣賞之後,讓學生用書中那樣的句式描寫自己看到的花開的樣子。一生:“銀鈴花搖起了它的小鈴鐺,丁零,丁零,真好聽。”一生:“玫瑰花露出了它的笑臉。”生:“暗香舒展自己的花瓣。”……

學習第二段時,我設計讓學生猜想其他各種花開放的原因。王璐猜想:“牽牛花的開花時間與光照有關,因爲太陽升起時,它正好開放。”魏繼鑫馬上補充:“我認爲牽花開花還與溫度有關,你想啊,晚上氣溫低所以它就閉合了。”

教學中形成了寬鬆的氛圍,學生得到了全面、個性的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大大提高。

五、遺憾之處:

1、教師的評價性語言不夠豐富,教師應該用更高層次的評價語來表揚激勵學生。這種評價語言正應與課文的內容相符合。這需要我自己的不斷揣摩和不斷的打造。

2、在學習第二段課文時,如果能再加上關於花開不同時間的原因及更具體的知識有一個相關連結就會更好。

3、教師的計算機操作還不夠熟練,使課堂某時出現等待狀態,如果再熟練些會更好。

課文《花鐘》教學反思三:

一是利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鮮花,感受鮮花的美麗。再讓學生進行猜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初步瞭解“花鐘”不同於一般的時鐘。另外,我設計了鐘面,讓學生根據花開放的不同時間把這些花填入鐘面並根據學生的閱讀期待,從最有趣的鮮花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

二是突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閱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閱讀。

不足之處:

一、在學習中,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養還不夠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注重這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具有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二、由於急着趕進度,所以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本班學生的朗讀水平較低,以後要多加強本方面的指導。

三、由於本課容量較大,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完成,學生的小練筆來不及,所以沒有做到讀寫結合。

課文《花鐘》教學反思四: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根據文字的特點,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以下意圖基本得到體現:

一、讀中悟

《花鐘》第一段的描寫尤其美。所以,在教學中,着重於學生體會到各種花的美,並讀出這種美。透過兩種句式的表達,學生體會到同一意思的不同表達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既而提出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花朵開放的樣子”,朗讀自己喜歡的花的句子,鼓勵學生帶着自己的想象和動作讀。

二、適當的運用多媒體

語文課姓“語”,有着自己的學科特點,“資訊技術手段”的運用必須爲學生的學習服務。的確,恰如其分的情境佈置、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網絡資訊知識……構成了一個美侖美奐的語文課堂,而這一切都應從課堂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讓“資訊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本節課上幾處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匯入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見識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花鐘;認識各種花;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

三、給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說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可以透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安排了學生課後觀察蒐集花的知識是有意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能及蒐集資料的能力。

四、注重學法的指導

本課中寫到的花很多,那我們學生當然要認識這些花,但這不是重點,因爲不是常識課,那如何既能讓學生對花有所瞭解,又不失語文課的本色?這在課設計之初就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我以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體悟爲抓手,透過①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些什麼②讀本課的生字新詞③讓學生說說這些詞語中哪一些可以用來描寫花,你知道它寫出了花的什麼?(其中有一些同學可能找不準,就可以讓他們到課文裏找一找,這個詞語在哪句話中,讀一讀看,這個詞是在說什麼?適時的提醒同學,當我沒法知道一個詞的意思時,可以把它放進句子裏去讀一讀,很多時候我們就會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了。)④透過同一個意思可以透過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的比較,進而讓學生進一步嘗試幫午時花與夜來香也來變變美這樣一個由讀到說到嘗試運用的過程,雖然不是很新穎,但我覺得比較適合學生理解這篇課文,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理解一個詞語,如何去讀一篇文章。

花鐘教學反思13

前幾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教學聽課活動,由我任教《13。花鐘》一課。這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片斷一:

1、作者一共介紹了幾種花?(生)請同學們按順序說一說這九種花的名字和它們的開放時間。

2、誰來說第一種?請你來。(生)大家看,這就是牽牛花。(師出示課件)老師把它貼在凌晨四點這個位置上。

3、同學們想上來試試嗎?誰來說第二種?請你來。(生)大家看,這就是薔薇。(師出示圖片)請你上黑板粘貼。(第三種~第九種花,方法同上。)

教學感悟

在這幾句簡單的對話中,數學、科學、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瞭解什麼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科學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這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說話訓練。真可謂是一舉多得,而且組合得可以說是比較不露聲色,渾然一體。

花鐘教學反思14

《花鐘》這篇課文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植物學家有意把不一樣時間的花種在一齊,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人們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明白大致是幾點鐘,真是奇妙啊!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爲什麼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不一樣”是難以理解的。拿到教材後,我把握修改意圖,加強整合意識,落實教材要求,最終將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定爲“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同的說法表達同樣意思”。

反思本堂課,認爲在下幾方面做的還比較好的:

一、教學過程始終關注了學生的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所以,我在課的各個環節,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無論是初讀時認讀生字,還認識九種花,瞭解花兒開放的時間,以及體會課文中鮮花開放的多種說法,能夠以學生的需求爲根基,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學習。

二、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本事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一樣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當根據不一樣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一樣的教學資料,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匯入時,介紹瑞士的“大花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環節中經過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對於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法,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採用以讀爲主線,在個性化的讀書實踐中突破難點,在朗朗的讀書實踐中積累語言。

三、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努力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語文學習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所以,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始終以親切平和的形象,教師話語給學生以激勵,給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努力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能夠汲取最多的營養,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有效達成教與學的目標。

花鐘教學反思15

《花鐘》一課是透過牽牛花、午時花和夜來香分別提醒小白兔起牀、吃午飯和睡覺這個童話故事,傳遞出一個科學知識:不同的花,開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課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段寫小山羊給小白兔送來了三盆花,幫助它掌握時間。第二段具體寫牽牛花呼喚小白兔起牀,午時花叫小白兔吃午飯,夜來香提醒小白兔睡覺。第三段寫下白兔有了這三盆花就會掌握時間了。

一、識字爲主導,培養識字好習慣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識字教學上。主要

採用的是隨文識字,並注重每個生字的音形義,如拼讀生字的拼音,說說如何記住字形。這也充分體現了新教材提倡的學生自主識字的精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生字習慣。在識字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在識記漢字這方面已熟練的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藉助拼音、編順口溜、加一加、換一換、說結構,找形近字、按形聲字的規律以及每個生字自身在字音、字形上難易的差別,所以在教學時各有側重地進行識字、鞏固,並適時的總結,幫助學生積累漢字,提高識字效率。

此外,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認識各式各樣的鐘,使得孩子們對生字“鍾”加深印象,再出示課題——花鐘,讓學生進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初步瞭解“花鐘”不同於一般的時鐘。而且,我還設計了鐘面,讓學生根據牽牛花、午時花和夜來香開放的不同時間,把這三種花貼到鐘面上,並根據學生的閱讀,從最有趣的鮮花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朗讀爲主線,培養學習好方法

在閱讀方面,學生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已表現出極大地興趣與熱情。在指

導閱讀時,首先我抽學生分小節讀通全文,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解決疑問。其次,讓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劃劃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最後則以全文重點小節爲主,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根據不同的提示語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並透過指名讀、男女賽讀、加動作讀、合作朗讀等各種形式,不僅讓生字不斷地在學生的腦海裏鞏固在現,並讓學生在讀讀、議議、說說中瞭解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的開花時間,由此來激發學生對花的興趣,更解決了課文爲什麼要稱三種花爲“花鐘”的難點。

不足之處:

 一、本課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第五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讀課文查字典識字。由於學生剛學會了查字典,還不是很熟悉,而且本課我是採用隨文識字,所以課堂上只訓練學生查了一個“盆”字。但是在查找前我應該出示部首查字法的兒歌,讓學生鞏固之後在查找,這樣效果會更好。

由於急着趕進度,所以在演一演的環節,對學生的說話訓練指導還不夠到位。我應該出示一些提示語,這樣學生在說話時才能抓住重點說清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具有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三、由於本課容量較大以及自己對課堂時間的把控不夠,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完成,最後的複習鞏固(摘花遊戲)沒有來得及完成。

四、由於是借班上課,之前對一(5)班的小朋友語文課上的朗讀、識字等習慣瞭解得不夠詳細,課前也沒有跟小朋友進行言語上的溝通,以致學生課上表現有

些拘謹。此外我本想讓學生動動筆頭,在書上寫一個“升”字,但我發現小朋友在預習的過程中早已把描一描,寫一寫中的生字都寫完,因此這個環節也只好作罷。

標籤:花鐘 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