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成長》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長》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長》教學反思

《成長》教學反思1

上個月的8號,聽了我區教育局長《一談反思性教學》的專題輔導報告,印象深刻。馮局長用生動的事例、思辨的語言,輔以精緻的課件,給與會者很大的啓迪。透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特別是透過和老師交流以及翻閱部分教師的備課筆記以後,我認爲,教師的成長確實離不開對教學工作的反思。

其實,反思自古有之。“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行成於思毀於隨”都是關於反思的至理名言。

當前,學校和教師的反思意識、反思教學的實踐明顯加強:有的學校成立了反思教學研究會,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專題研討活動;有的學校加強了年級組備課的研討,強化了對二次備課和課後記、課後隨想、課後札記的指導和檢查;教師們也加強了對自身教學準備以及課後記的撰寫。

然而,教師對反思還存在一些誤區,具體表現在:

1、對反思的價值和作用,在認識上大多數停留在完成任務的層面上,以應對檢查爲目的,而不是把反思當作自身專業成長的一種生活方式來對待。

2、教學反思大多是對教學過程的簡單描述,或對教學結果的一種簡單評價。不善於對描述教學情境中獨特的細節,以及對這一細節的感受和體驗,更是缺乏對教學過程中的現象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3、在反思時,比較習慣於對教學事件的空泛解說,不能很好地把教學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深入淺出的思考,並用適當的語言表述出來。

4、反思的視角比較單一,多數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問題、想問題,比較忽視從學生或者施教者的角度去思考。課後記更多的是回溯式的記錄。

5、教學反思的內容比較多地關注教師對“雙基”的教學情況,幾乎沒有反思學生的情感、態度方面的,對於學生的參與狀態和數學思考反思時關注不夠。

幾點建議:

學校要營造寬鬆的反思環境,加強對教學反思的指導、激勵和檢查。可以請相關專家對教學反思的撰寫進行指導,以學校成功的教學反思案例教會教師如何反思;也可以進一步改進備課方式,讓優秀教師談反思性備課的做法;還可以定期開展反思評比活動,對反思教學比較好的教師,反思材料撰寫比較成功的教師給與表彰和獎勵。同時,注意及時發現和糾正反思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被動迎合、不切實際的盲目求新要及時指出。

總之,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教師在寫教學反思時,要有感而發,充分體現教師自己對教學實踐的獨特思考和個性見解。教師在自身的專業成長中,需要留住精彩、記下敗筆、捕獲靈感,這是一筆財富,只要堅持,積少成多,必有所獲!

期待着,反思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優秀教師!

《成長》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透過瞭解他人煩惱,審視自己的所謂煩惱,重新評價自我,正確面對煩惱;寫作要能寫出獨特的認識,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2.認識自我,以積極的生活態度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挫折等。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一、播放背景音樂《小小少年》,教師匯入

開展一次以“成長的煩惱”爲話題的活動。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將怎樣開展這個活動?

學生自主設計活動方案,教師根據學生設計的方案引導進行下一步活動。

二、案例分析

1.投影案例:

案例1

我的爸爸媽媽老是吵架,一點兒小事就“脣槍舌戰”,爭吵不休,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感受不到一點兒樂趣和溫暖。我真不想回家了!家對我還有什麼意思呢?只會增添我的煩惱!

案例2

我一直是媽媽的乖乖女,可是現在我對媽媽煩透了!只要有同學打電話來,她總會用狐疑的眼光打量我;放學我們男女生一起回家,她就會再三盤問;我出去玩,她也要追問有沒有男生……媽媽怎麼這樣呀?我都煩死了!

2.小組討論,說說你有什麼好方法來幫他們化解煩惱?推薦發言人各抒己見。

傾訴、換位、轉移、溝通、諮詢(可向專業人士諮詢,包括“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在中國起步較晚,在歐美髮達國家進行“心理諮詢”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3.推薦幫助:

網站:知心姐姐、春雨網---湖北青少年心理在線、

欄目:《心理訪談》

文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何其方《我爲少男少女們歌唱》

4.師:大家幫他找到了這麼多化解煩惱的方法,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煩惱,現在是不是也找到了化解的方法?你打算嘗試用哪些方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

5.學生髮言,教學反思《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6.替朋友解脫煩惱。

7.小組討論,推薦說得最好的同學上臺交流。

8.教師從口齒、舉止、普通話及內容、情感等方面稍作評價。

三、心靈雞湯

1.教師投影展示名言:

2.你能把自己對煩惱的感悟也用名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嗎?學生嘗試寫作。

3.學生上臺投影展示並朗讀自己的名言警句。

四、結束語

1.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正確面對煩惱,也有了自己對待煩惱的看法和態度,下一步你打算怎樣安排?

2.學生自主設計活動,教師略作指導。

3.教師補充活動安排:請同學們回家後瞭解爸爸媽媽、親人朋友、兄弟姐妹的煩惱,嘗試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爲他們化解煩惱;還可以建立班級網站、班級博客,爲同學們服務。

4.在背景音樂中師語:

煩惱伴隨我們成長,見證着我們成長,成長中的我們要用一種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過濾煩惱,驅趕心中的陰霾,讓燦爛陽光灑滿心田,因爲陽光總在風雨後。

教學後記及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我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把聽說讀寫作爲教學的支點,以活動爲載體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以案例分析爲形式讓學生觸類旁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梯級的語言和寫作的訓練,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本節課的設計,有以下亮點:1.這樣設計,由他人的案例入手避免了學生僅限於表層的訴說及不願啓齒的煩惱,目的是尊重孩子敏感而強烈的自尊心、隱私,給他們提供了借鑑的範本,由他人觸及自己從中收穫面對煩惱應採用的正確方法。2.這樣的設計,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對“寫”的能力的訓練。雖然我強調用一定的形式,但是因爲學生個體的差異,他們所表述的方式也應該是色彩紛呈的。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無形中會增添語言的美感。3.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學會互相欣賞,體會到交流的快樂,同時也讓學生在朗讀傾聽中尋找自我,尋找自信,讓煩惱真正成爲我們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成長》教學反思3

《夏天裏的成長》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文章是一篇說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簡潔樸素、清新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在夏天裏萬物都在生長的自然現象。開篇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這一中心句引領全文,結尾點明中心,收束全文。啓迪我們:“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儘量的用力的長。”透過教學,我收穫頗豐,分享如下:

一、教學效果

本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我爲文字創設了應有的教學情境。本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例如,課文中講到了竹子高粱,講到了小貓小狗,講到了小學生和中學生,這都與學生的生活關係比較緊密,而且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物,應該能夠很容易吸引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因此,教學時我積極創設了情境,把學生帶入文字之中,學生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習的渴望會更強烈。

2.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是有着自己獨特的情感的,這種情感被稱之爲個性。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有所彰顯,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中,對於學生個性化的回答,我會及時分析引導,既保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要抽絲剝繭,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文字的內涵。

3.我透過把握重點的方式,讓學生們齊讀第四自然段,讓學生們透過讀,體會人要成長的道理。學生們透過讀這些淺顯的語言和通俗易懂的諺語——因爲之前教學中充分理解了諺語的意思,從而理解了最後一句話的含義,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二、成功之處

1.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透過默讀課文,體會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邊讀邊用筆畫畫、寫寫,看看作者描寫了夏天誰在成長,它們有什麼特點。這一環節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感悟的能力。

2.透過設計問題“夏天還有哪些生物生長迅速,你能仿照課文的句子說一說嗎?”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列舉的幾種事物和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夏天動植物成長迅速的特點,最終使學生明白因爲文中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並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不足之處

雖然這一課對於課文的分析比較多,課堂氣氛活躍,但我覺得還有一個不足是沒有進行拓展。對於本課的詩的題材,我們可以讓學生試着寫寫,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對文字的感知上升到新的層面。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在之前成功的基礎上,最後設計一個環節:拓展寫詩的環節,給學生列出大概的要求,仿照文字,讓學生自己練習寫詩,增強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成長》教學反思4

每次一說到說課,對於我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害怕和緊張的。其實有時候只是害怕這種場面和過程。一個人說課的好壞,它取決於你每次教學活動開展的成功與否。說課活動也相當於幼兒教師的基本功,在每次的比賽和考編活動中都有,說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透過本次的說課演練,讓我們對說課活動的方式和技巧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在活動前師訓負責人也透過自己對說課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在考編活動中的心得跟我們全體老師做了一個小小的講座。從她的講述中,再加上自己的領悟,也對說課活動中總結了點滴技巧。比如說在闡述教材分析時應該先說說孩子的原有經驗和分析幼兒的現狀,以及教師對教學活動中對幼兒有些什麼幫助。透過怎麼樣的方式、方法對孩子的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再說準備中應該說清楚知識經驗準備和物質材料的準備,分別有哪些?這樣評委一聽就明白了需要用到哪些準備,哪些經驗孩子在活動前是需要達到的。講述各個環節時要仔細的講清楚孩子們在活動的環節分爲哪幾部分,這些部分分別是由採用了什麼方法和策略。這樣一來可以讓評委聽得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在講述過程時一定要說清楚難點、重點在哪個環節突破,用什麼樣的提問和方法解決重難點。透過說課的講座再一次升入,讓我感受到說課的環節以及該怎麼說,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說,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在抽到主題式說課——馬路上的車,其實這樣的主題在中班第一學期時,我們也上過,而且一拿到這樣的主題,就知道可以設計多領域的教學活動。我經過思考和梳理後,把教學活動的主方向定位社會,其實馬路上的車子有很多,無論從外形、顏色、功用來說都有很多。所以把活動的重點定爲了解各種各樣車子的功用。難點定爲設計各種功用的車子。在環節的設計上採用層層遞進和各種策略同時進攻的方式,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在環節的設計上可能考慮的點有點多和複雜,涉及的面太廣了,可以在範圍上加以縮小。不然在活動的展開上對於幼兒來說太難了,也不利於教學知識點的挖深和擴展。

雖說在這次說課演練中存在着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也讓我感受到說課的這種氛圍,相信在一次次的學習和演練中會讓我有更多的收穫。

《成長》教學反思5

小學生活令人難忘,五年來,學生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爲身心健壯的少年,這既是學生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着學校、老師的心血。這五年是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在即將畢業的時候,以“難忘小學生活”爲主題開展一系列綜合性活動,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並且永久珍藏,成爲美好的回憶,是師生共同的需求。

我班根據教材上的活動建議和班級實際情況,開展了爲期半個月的綜合實踐活動 ,同學們共同製作出一本“班級紀念冊”,紀念冊裏融“師恩難忘”“精彩瞬間”“運動場上”“藝術天地”“集體榮譽”“美好祝願”四個欄目,在“集體榮譽” 欄目裏,學生蒐集了五年級中參加學校各項活動所獲得的榮譽。 “藝術天地”欄目裏有“最難忘的一件事”,用習作形式記錄自己的成長曆程,有同學們的合影,並加上了標題,記錄自己成長的點滴;擅長畫畫的爲同學畫像後寫下了心裏話,記錄下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師恩難忘”欄目裏不僅有老師對同學們的口頭評語、書面評語等,而且有老師和同學們的合影,表達了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透過《班級紀念冊》的製作,孩子們充分表達了對母校深深的愛。

不足的地方,就是學生在寫贈言時,仍缺乏有針對性的語言,雖然知道應“因人而宜”,但在語言的表達上,仍存在表面化、籠統的缺點,有待於進一步指導。

《成長》教學反思6

《成長》這篇課文透過小約翰送報買香腸這個故事,告訴學生從小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有利於成長的道理。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都是家長包辦。根本就沒什麼生活經歷,不懂得勞動鍛鍊是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更不懂得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有利於成長的道理。偶爾見到街上或其它地方撿廢品的孩子,不屑一顧,甚至歧視。對這種情況,教學本課是非常有意義的。

如何使孩子們對本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深思後,我首先佈置學生這樣預習課文:充分朗讀課文,思考文中的約翰你喜不喜歡,喜歡他什麼,然後小組內發表演說。課堂上,我檢查了預習情況,從反饋中我明白了:我們的學生感情是豐富的、正直的、良好的。但孩子的情感態度與實際行動有時並不成正比,不能協調一致。情感驅使所想,驅使行爲活動,但這種行爲不能持之以恆。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具備持之以恆的做事毅力。接着引導深入學生學習本文,我引導學生抓住本文描寫人物的外貌和語言的句子,透過交流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約翰所具備的良好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約翰在雪中送報的情景,帶領學生直觀走進文字情感,走進約翰。使學生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後,在總結全文內容時,引導學生透過說說“你認爲約翰將來是個怎樣的人?學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麼啓發?自己也經歷過許多事,你認爲哪件有利於自己的成長?”等問題,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認識自己成長經歷中缺少良好的生活習慣,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從現在做起,就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做事堅持到底的精神,自己願意成長爲一個出色的人。

《成長》教學反思7

作爲一名中文系畢業的學生,一直以來都會被傳統的觀念認爲能說會寫,識字量還特別大。每每至此,我都會尷尬一笑。因爲,我知道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離標準還差着一段距離,自己的文字表達或許不能成爲寫作,更像是練筆,想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羞愧。但既然發現了自己在寫作上較弱,甚至有的時候會牴觸,索性就用寫作來逼着自己成長。已經堅持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回頭看看,還是有所收穫的。

首先,要想有所寫,必須要有閱讀。腳步所能到達的遠方有限,但眼界不會受限。這一份遨遊廣袤天地與不同時空,不受限制的遊歷就是閱讀。在閱讀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活在他處的一草一木,可以用新的視角去了解那素未謀面的一張張面孔,可以進入肉眼看不見的世界......一直以來,我在閱讀中比較雜,新奇好玩的都會拿來翻翻看看。或許我還說不出來閱讀真的帶給我了什麼,但開始發現當自己想要表達的時候,一些東西就自然而然流淌而出,誰也說不出是哪本書教會我的,但絕對是閱讀帶來的恩惠。

其次,要想寫出自己的東西,必須有思考。其實閱讀文字與影視劇相較而言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留給讀者無窮的空間。透過文字,我們可以去揣摩人物的內心,去刻畫人物的形象,甚至是推演故事的發展。在有些文字背後,我們還會思考其表達的真實意義所在。當思考發生的時候,應是我們在閱讀中成長的時候,也是閱讀最美的樣子。

最後,練筆與寫作一定要堅持。現在,每個月我會拿出兩天時間來整理自己平時的閱讀所讀,或者所思所想,或者旅行中的見聞。寫作就是用文字描述我們的內心,我們自己的故事。現在回頭翻看自己記錄的教育故事,或是出去遊玩的見聞所得,或是生活狀態,很是幸福,感謝自己當時用文字記錄下了所有美好。當然,有的時候坐在電腦前20分鐘,我也會一個字都碼不出來,但越是急躁越是難以找到合適的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一定要讓自己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最想表達什麼,靜下來,慢慢就能找到表達的開端。所以,與其說我在練筆、寫作中逐漸成長,不如說在用文字表達自我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調整內心的節奏和情緒,我學會了堅持,而堅持這件事本身的意義就是深刻的。

邁克爾·柯蒂斯導演的電影《卡薩布蘭卡》中有臺詞說“如今你的氣質裏,藏着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我想,應該再加上一句“還有你記錄下的點滴文字”。

《成長》教學反思8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爲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大家還很喜歡的一個環節就是“表演小時候的我”,大家紛紛學嬰兒“咿呀咿呀”說話聲音,還有的孩子學起了小時侯在牀上爬,引起大家的歡笑聲。

最後一環節我進行了記錄,每一位幼兒都說一說或者用動作來表明自己長大了。只是有一個遺憾,就是有的孩子總是和別的小朋友說的一樣,例如:很多孩子都說我會幫媽媽做什麼事情了。似乎是固定思維了,我又進一步提醒幼兒想一想和別人不一樣的。這時候,楊炎澤說自己學會打籃球了,生子宣說自己會跳舞了等等。其中,我班的成成說自己會睡覺了,我又提醒他說一說代表自己長大了的本領,他說自己學會走路了。我又引導成成,說一說自己現在比在中班時候多掌握了什麼本領?成成就說:“我長大了,我已經會畫畫了。”

活動後,我在班級走廊建立了“我在長、我在變”專欄,貼上了幼兒小時侯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並且附上了簡短的文字說明,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自己長大的變化。

《成長》教學反思9

著名教授葉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但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爲名師。教師面對的是有鮮明個性的學生,其個體性的差異,教師不可能在教學中面面俱到,肯定會有教學環節設計不合理、點撥不到位等問題出現,怎樣查漏補缺,完成教學任務,這就需要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明確失在何處,得在哪裏,失之及時整改,完善;得之,予以發揚;更好地服務於學生學習。我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工作中的反思:

一、教學設計中的反思

教學設計中的反思,可以預見自己在設計安排上是否合理,對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做一個初步的思考和準備。如我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時,由於這課內容較長,難理解的句子較多,學生學起來難度較大,我反覆研讀教材,又蒐集李博士的事蹟,深深被他的奉獻精神感動。但怎樣才能讓學生走進文字,深受感染,心靈受到震撼呢?透過反覆讀課文,我設計了問題: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呢?請默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做好批註,大聲朗讀並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什麼?”一下子抓住重點,學生透過抓重點句子來突破難點。爲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命橋”的意義,我還從網上搜集近年來大陸與臺灣互幫互助的資料,學生在具體事例中感受到了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二、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在執教《牧童與畫家》時,課堂上的靈機一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牧童與畫家》主要寫了牧童在大畫家戴嵩面前,敢於直言不諱指出畫的缺點和戴嵩虛心好學的品質。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小黑板上重點要講的一個句子竟然發現有一個錯別字,“暖”字寫錯了。這真是教學準備的失誤。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何不見題發揮呢?於是我向學生提問:“文中的牧童很勇敢,發現錯誤大膽指出,我們二(6)班肯定也有像牧童一樣善於發現、敢於指出問題的同學,看看在哪裏呢?”果然,一位同學把手高高舉起,大聲說道:“老師,您把“暖”字寫錯了。”所有學生和聽課老師都像這位同學投來讚許的目光,我乘機引導:“這位同學真是火眼金睛,而且勇於在課堂上給老師提出問題,很了不起,你也像小牧童一樣值得我們學習。”課後老師們都覺得,我把課堂失誤巧妙轉化爲教學機智,值得借鑑。

三、教學後的反思

在教後進行反思,吸取別人的教學經驗、理論、設計及思路,常常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我常常借鑑名師和其他老師成功之處,彌補自己教學中的失誤,力求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穫。

最後,我想說的是: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反思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的過程,更是一個促使我們不斷成長的過程。爲了學生,爲了自己,爲了語文教學,我將努力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成長》教學反思10

兩個多月的實習,一步一步的走過來,在生活的這條路上留下了實實在在的足跡。回想起來是那種偶爾會不由自主出現在你腦海裏的幸福感。

而這兩個多月的實習讓我體會最深的便是那教學態度與教育情懷,都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存在着一種微妙的關係,是彼此之間的情感和知識傳遞的相互聯繫,其中需要一個度的把握。在教學中你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是完整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當你在課堂中融入與他們相關的常識和趣聞時他們是興致很高的,這也是教師靈活教學的必要性,認真的態度才能讓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餘。就像我自己在開始教學時只是停留在課本知識看教案,備練習題發現課堂效果並不好,我就開始回想高中時我喜歡的老師什麼樣子呢?幽默、熱情講臺就像是他們的舞臺活活的讓知識成爲了一個動態理解。怎樣轉換我的講課方式一度讓我困惑,透過看優質課並與指導老師探討後,我找到了我在教學上的優勢,我與學生的年齡差距比較小,接觸的事物成長的環境是差不多的,我就開始走進學生把化學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繫到一起,得到了很棒的效果,當我看到學生們都擡頭望着我聽我講的時候那真的是精神上巨大的滿足。後來我又引入實驗視頻,簡單教具,化學的教學特點也讓化學課充滿了神奇與樂趣。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更是體會頗多,教育需要一種情懷,真摯而自覺。如果你認爲教師有絕對的權威,那可能就有些偏頗了,剛開始教學時最在意的是班裏的學生成績,優秀的表揚成績差的就批評,可漸漸的就體會到教育不是知識的灌輸,當學生有了逆反心理時,那也就說明可能你做錯了,以心換心,情感的相互感染讓班裏不是死氣沉沉。

教育需要一種情懷,動威而不動怒的心態。剛開始進行教學時,在宿舍裏聽到最多的就是崗友們彼此之間的訴苦,“真的被這幫孩子氣死了”成了口頭禪,也包括我。思考後發現學生表面服從老師的嚴格管理,其實內心是有怨言的,而每一次教訓了學生後自己心裏也很不是滋味,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後來我漸漸的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會因學生的小錯誤而大發雷霆;不會因學生搗蛋而滿腹牢騷,少些怒火,多些平和;少些批評,多了些傾聽,不怒而威,親切而受人尊敬一直是我想追求的,我也會接着努力。

兩個月的實習,給我提供了一個不斷思考,慢慢把心靜下來的環境和機會,時代在不斷的變換,在教學上給了我們這一代更多的創新機會,我也相信指導老師在剛開始時就告訴我的那句話“多經歷,多付出,多參與,多提升”,行程剛剛過半,每一步也意味着又是新的開始。

《成長》教學反思11

教材分析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是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第二單元(3~4課)中第四課《師友結伴同行》的第二框題內容。

初中思想政治課程八年級上冊主題是交往——“我與他人的關係”。根據學生生活世界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不斷生長、延伸的規律,第二單元的內容定位在學校人際交往上,在八年級上冊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本單元包括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和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兩課,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突出“生生交往”,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突出“師生交往”,其中第一框題講“我知我師,我愛我師”,引導學生全面瞭解自己的老師,從而產生對老師的敬愛。第二框題講“主動溝通,健康成長”, 主要學習從師生交往觀念的改變到與教師有效溝通的原則、策略。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分爲兩個目,第一目 “師生交往新觀念” 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主要探討師生關係,透過反思傳統的師生關係,探討新型的師生關係以及在新型的師生觀下如何開啟師生交往的新空間,形成師生交往新行爲。第二目“共築師生情感的橋樑”是本框的重點,主要引導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善於與教師溝通,側重日常學校生活情境中如何化解與教師的矛盾衝突及交往的基本準則,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策略。

學校的人際交往是學生交往的主要領域,師生關係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着學生的身心發展。健康、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學生心理、情感、道德的發展和交往意識與能力的提升。因此,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在八年級上冊中佔重要地位,而第二框題“主動溝通,健康成長”又是本課的落腳點。

學情分析

當前初中生在與教師的人際交往中面臨着兩個問題。

第一,時代價值的轉型。新課程改革使教與學的關係產生了轉變,建立在傳統等級秩序意義上的以“師道尊嚴”爲核心的師生交往正在被“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觀所取代。價值觀的轉型對學生如何與教師交往影響巨大。有些學生認爲師生“民主平等”就可以不分場合地對老師“隨隨便便”,甚至不尊重,導致常常發生課堂與老師頂嘴、衝突的現象。

第二,個體心理髮展的轉型,主要是從小學時代的“向師型”到初中的“獨立型”的轉變,既迫切渴望與教師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師生關係,又難以擺脫對老師的遵從甚至害怕的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與教師進行溝通是初中學生面臨的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本框主要是從觀念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對構建和諧師生關係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新型師生關係的基本內涵;

②能夠說出與教師交往和溝通的基本準則。

2、能力目標

①能夠運用認知轉換的方法解釋師生交往的不同行爲;

②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衝突,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③能夠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交往。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主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尊敬教師,理解教師,體諒教師;

②認同新型師生關係之民主、平等的基本價值取向,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共築師生情感的橋樑”。主要引導學生探討如何實現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以化解矛盾衝突,重點是換位思考化解師生衝突、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和批評,有助於增進師生情感。

2、難點:“師生交往新觀念”。反思傳統的師生關係(權威—遵從),探討新型師生關係的內涵(民主平等,亦師亦生)以及在新型師生觀下如何開啟師生交往的新空間,形成師生交往新行爲。

《成長》教學反思12

本節課屬於綜合應用課,是“嘗試與猜測”的第一課時,其目的是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問題的結合,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藉助“雞兔同籠”這個載體,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積極思考,主動與他人交流,從中體會出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抓好“兩個聯繫”,一是抓住知識上的聯繫;二是抓住思維發展層次的聯繫。從課前的猜數遊戲即讓學生複習前面學過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逐步逼近,爲後面列表時逼近“腿的數量54”打好伏筆,學生在積極思考、猜測的過程中,滲透了區間套的思想。另外,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在師生互動交往中,情感體驗充分,透過比較、判斷及時調整,以此發展學生思維質量,我認爲在本節課中學生的思維發展是看得見的。 爲了提高學生思維品質,課前進行充分預設,在學生彙報沒有表2這種情況下,出示淘氣的列表嘗試方法,讓學生對淘氣的方法進行評價,透過學生間討論、交流,進一步體會判斷調整的過程,以此來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也是本課的一大亮點。當然,本節課學生的生成資源也十分豐富

《成長》教學反思13

經驗+反思=成長,這個等式很形象地說明了如何到達成功。不斷總結經驗,反思所有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才能成長,才能成功。

經驗一般包括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教師的間接經驗一般來源於書本和老師的教導,而直接經驗則來自自身受教育的經歷和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的經歷。經驗連接着過去和未來,在經驗的時候要回顧過去的經歷和結果,並在他們之間建立聯繫;同時,又要將這種聯繫用於指導未來的行動,從本質上,經驗的過程是策劃和規劃未來行動的過程。一方面,我們不能僅僅只主意學生的學習活動或學習結果,而是要建立教師的課堂教學假設、教學設計、教的活動、學的活動、學的效果之間的聯繫,分析他們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獲得經驗的目的是爲了規劃和改進未來的教育教學,要用來指導未來的行爲。

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們需要從其中獲得一些經驗,並透過經驗,進行反思。首先,反思需要懷疑,需要批判性審視。這種懷疑和批判性審視首先是指向自身的經驗,不固執,不封閉。 其次是指向他人的經驗,不輕信、不蠻重。閱讀不是一味接受,而是與自身經驗比較,建構自己對教育和生活的重新開始。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學會總結經驗,不斷反思。只有從以往的生活、工作經驗中,取長補短,就拿數學教學而言,我認爲教學反思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思得。

課堂中的精彩之處,滿意之處,覺得比較好的地方可以及時記錄下來,這將是自己的一個寶貴經驗。

二、思失。

對於我們新教師而言,課堂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足的地方,因爲每一節課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挑戰。所以,總會產生一些的不如意,我們也可以用文字記錄,在以後的教學中就要避免這些失敗的地方。

三、思效。

一堂課的得與失可能都有,但是效果究竟如何,需要我們去反思。從反思中,瞭解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如何,當然這也可以藉助一些評價手段,比如課堂的檢測等。思考課堂的效率和效果,找出問題所在,纔能有效改正。

四、思改。

思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那麼思以後一定要付諸行動,採取一定的解決策略,改變課堂中的不足,改善課堂中出現的失敗,從而進一步進行設計,找到更好地教學方式或方法。

總的來說,我認爲,經驗+反思=成長,既然現在的經驗很少,就要靠我們去不斷積累,而反思能帶動我們更好地成長。所以,學會反思,成爲一個反思型的老師非常迫切!

《成長》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勞動。

2.情感目標:形成尊重老師的情感,體驗融洽的師生關係。

3.行爲目標:從自己的真實經歷出發,認識和理解教師對自己成長的作用。

學生現狀分析:課前對三年級50名學生進行問卷式調查,100%的學生知道尊敬老師,但對於爲什麼要尊敬老師,老師在自己的成長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認識較淺。

課前準備:

1、 師生共同蒐集《老師教育我成長》的真實事例

2、 準備電教設備: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3、 準備照片、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教學過程:

1、 情境匯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照片裏都有誰?在做什麼?

生:這張照片是我們剛入學時,老師在校門口迎接我們。

生:這張是我們一年級在入隊儀式上宣誓。

師:誰帶領你們宣誓呀?

生:大隊輔導員劉老師

師:對,再來看看

生:這張是我們班和三年二班拔河比賽,何老師給我們當裁判。

生:這張是高老師在音樂課上,教我們吹豎笛。

師:在老師們的辛勤教育下,同學們在各方面都大有進步,茁壯成長起來。

今天我們來學習《老師教育我成長》(出示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2、 學文明理:

師:請同學們開啟書49頁,用你喜歡的閱讀方式讀一遍課文(自讀、與同學分段讀、大聲讀、默讀……)

學生讀課文

師:剛纔同學們讀地很認真,現在大家回憶一下,你第一次走進校門見到老師的時候,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生:有知識,衣服特別整齊

生:嚴肅、認真

生:不象想象的那麼可怕,挺和藹的

生:說話聲音響亮、做事有條理

師:你當時的心情怎樣?是不是也象課文中的小朋友?

生:是,爸爸媽媽把我交給老師走了,我心裏也很害怕

生:我開始也緊張,可是看見老師衝我們笑眯眯的就不緊張了

師:你還記得從你成爲小學生以來,一共有多少老師教過你嗎?

生:很多,記不清了

師:是的,從同學們走進學校的大門,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生活。我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包含着老師們的心血。下面誰來讀一下課文中的小詩?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誦

師:正象詩中描寫的那樣,老師把一個個愛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識懂道理的人。記得,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在競選中隊委中落選了,當時情緒非常低落,覺得委屈、沒面子,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班主任周老師一邊給我補課一邊對我說“找出差距迎頭趕上,失敗是成功之母。老師相信你,一定行!”聽了老師的話,心裏暖暖的,從那以後,我刻苦學習,關心集體,學習成績提高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五年級時,我又一次當選爲中隊長。直到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挫折時,我的耳邊就會想起老師對我說地那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相信你們在與老師的接觸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例,下面大家先在小組內每人講一個老師教育自己成長的真實事例(如果沒有可以不發言),然後進行評議,每組推選兩名同學參加《老師教育我成長》故事會。

學生自願結合成4個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巡視。

由課代表宣佈:《老師教育我成長》故事會現在開始!

生:王老師剛接我們班時,我上課回答問題聲音很小,王老師問我:“是害怕嗎?”我點點頭說:“怕答錯”。從那以後,王老師下課都不回辦公室休息,與我聊天。慢慢地我與王老師熟悉了,感覺特別親近,也就不怕了,上課發言聲音特別響亮。

生: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在體育課上,沒按老師規定的地方打排球,不小心把校辦廠的玻璃打破了,心裏怕極了,體育李老師趕快跑過來和我們一起收拾碎玻璃。然後對我們幾個人說:“放學後來找我”。我們幾個人想:這次非請家長不可。放學後,我們幾個人來到體育組,李老師說:“跟我走。”我們幾個跟李老師來到玻璃店,李老師花錢買了玻璃又帶我們回到學校把玻璃安好,還給我們講了不遵守秩序的嚴重後果,我們幾個人看李老師吃力地安裝玻璃的樣子,別提有多後悔了。

生:有一次,我上數學課忘記帶書了,沈老師沒有批評我,還把自己的書借給我。我心裏很感激。從那以後,我每天晚上都認真整理書包,再沒有忘記帶書。

生:有一次下雨,我沒帶雨傘,站在學校門口焦急地等媽媽來接我,傳達室的老師看到了,把自己的雨傘借給了我。

生:我平時學習不認真,成績就不太好。前些天,又發高燒,連續幾天沒有到校上課,功課落下很多,王老師用中午休息時間到我家看我,給我補習功課,現在我病好了,一定好好聽講,不讓老師操心了。

生:我們家生活條件不好,我穿的鞋是親戚送的。記得,二年級春遊時,我的鞋子不合適,走路總是往下掉,孟校長一路爲我提鞋,還抱我走了一大段路。我真感激她!

生:我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都帶飯在學校吃,遲老師怕我一個人在教室吃飯寂寞,經常端着自己的飯到教室陪我一起吃,有時還跟我下棋、聊天。我感覺特別快樂。

生:我是外地轉來的學生,沒有學過英語,學起來很吃力,發音總是不準確,又怕同學笑話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楊老師鼓勵我說:“男子漢,怕什麼,你能行!”還經常給我補課,現在我的英語有了明顯進步。

3、激情導行

師:同學們這一個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是多麼感人,我們的老師用愛心、用行動哺育我們成長,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板書),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呢?

生:我們應該尊重老師。

生:我們應該熱愛老師。

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不讓老師生氣。

生:我們應該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

生:我們要聽老師的話,按時完成作業。

生:我們要向老師學習,做一個有知識,品德高尚的人。

4、老師總結:是的,我們應該尊重老師(板書)我聽了同學們的話很感動,我一定把你們對老師的深情,轉達給全校的每一位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作爲老師,最大的願望就是學生健康的成長,你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會給老師帶來快樂和幸福。希望你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快快成長,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才。

學生鼓掌

課代表宣佈:《老師教育我成長》故事會到此結束!

5、老師佈置作業:

一、閱讀《在學校裏工作的人們》課文

二、實踐活動:

1、由課代表和小組長負責組建11個小組,分別採訪校長室、教導處、總務處、一年級組、二年級組、三年級組、四年級組、五年級組、六年級組、課任組、校辦廠的老師們,寫出調查訪問計劃。

2、各組制定計劃(播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教師巡視指導

3、各組討論交流

4、課代表宣佈採訪方案

三年一班調查訪問方案

時間 本週內 地點 本校 內容 瞭解在校工作人員工作情況

人員安排

第一小組 校長室 第七小組 二年級組

第二小組 教導處 第八小組 三年級組

第三小組 總務處 第九小組 四年級組

第四小組 校辦廠 第十小組 五年級組

第五小組 科任組 第十一小組 六年級組

第六小組 一年級組

5、老師提出活動要求:遵守採訪時間,講禮貌,認真觀察、詳細瞭解在學校裏從事不同工作的人們的工作情況,並做好記錄。下節課分組彙報。

板書設計

老師教育 尊 重 學 生 的 成 長 離 不 開

我成長 老 師 老 師 的 教 育

總結反思: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師授生學,優秀生唱主角,中間生唱配角,學困生當觀衆,課堂氣氛沉悶。採用課堂向課前延伸,能夠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透過學生自己蒐集現實中小、近、實的事例,在小組中合作交流,懂得了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勞動,激發了學生的尊師、愛師的強烈感情,在這種情感驅動下,完成自我導行。 因此教師應多在課前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交流資訊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並在活動中受到深刻教育。

《成長》教學反思15

一週的工作有結束了,總結本週的工作如下:

本週聽取了5月27日杜郎口中學之行的教師的彙報課以及6月3日的學校的開題報告及教研室徐以山主任的精彩指點。這對我來說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更是一次學習的機會。面對學校現狀,面對學校課改,學習杜郎口經驗,聽取教師的彙報課,聆聽專家的指導,並經過自己的不斷的思索,也領悟到了一些新的理念,有了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要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這一點,在我們教師的課堂上也充分得到了體現。

(二)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學生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三)要給學生一個“落實的課堂”

在幾堂課中,學生的合作交流、展示都做得還是比較好,但總感覺還是缺少了點什麼,還是課堂的落實問題。一堂課落實上沒有做好,那不算是一堂好課,至少是不能算是一堂優質課。那麼怎樣落實呢?

1、在合作交流時,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做大限度的發展自己,也爲自己後面的展示提供好的舞臺。

2、展示交流時,教師不要經常性的讓學生自願上黑板展示,(我們還沒有達到一種程度)這樣久而久之可能養成一種不好的習慣,反正我不上去展示又上去的,這樣有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就會不那麼自覺了,學習的落實,課堂的落實更無從談起。

3、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在學生展示時,不要使用一種模式進行,要學生自覺展示、小組幾號同學展示、教師點名展示(要優等生、良好生、特困生搭配)相結合這樣可能學生學習落實上要好一些。

要想教學落實好,還遠遠不止這些,還值得去探索、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