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關於《七律長征》的教學反思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它是毛澤東爲紀念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而作。作者以其軍事家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詩人豪放熱情的氣概,回顧了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紅軍戰士英雄無畏和樂觀精神,抒發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邁情懷。

關於《七律長征》的教學反思

一、精彩回放,走進長征。

首先介紹有關長征的資料,使學生對長征有一定的瞭解,再透過課文中註釋,從字裏行間大致瞭解課文內容。

二、以讀代講,感知長征。

特別引導學生高聲朗讀課文,領會和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詩歌是很講究煉字煉句的具有音樂美的一種語言藝術。因此,讀詩對語言要進行咀嚼,反覆地深入地體會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有所表現的豐富的內涵,還要透過吟誦,體會詩的音韻美和節奏美,逐步培養欣賞和朗誦詩歌的能力。

三、文字對話,深入長征。

詩人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創造出新的藝術境界,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烏蒙山的.高大險峻,可在紅軍戰士眼中它們不過是細浪和泥丸而已。足見紅軍的頑強和樂觀。在學習課文時,把詩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躍性的生活內容,人物形象透過想象加以充實,加以補充,使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如爲了更好地理解“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詩句中“暖”和“寒”在句中的意思,就及時地補充了長征途中紅軍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視頻。這樣學生輕而易舉知道了既表達了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喜悅,又表現了奪取瀘定橋的驚心動魄,從中體會到了紅軍的神勇無比。

四、誦讀延伸,昇華長征。

把這一課真正上成讀書課,透過反覆情感朗讀,讀出詩的意境,讀出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