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4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4篇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1

《本命年的回想》是劉紹棠先生的回憶性散文 。

劉紹棠先生4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風格,民族氣派,鄉土題材,地方特色”的文學追求,是鄉土文學的代表人物 。

《本命年的回想》介紹了作者小時候家鄉運河一帶過大年的習俗,無論從文章的內容還是形式,都洋溢着濃郁的鄉土風味,有着鮮明的地方特色 。

但是,我以前的教學,卻一直沒能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 。

學生學了課文以後,雖然知道文中寫了當地的哪些過年習俗,垂頭喪氣,完全感受不到節日地歡慶氣氛 。

今年又教這篇文章了,我左思右想,還是不知道學生願意接受哪種學習方式 。

忽然,我想,爲什麼不問一問學生他們喜歡用哪種方式學習這篇文章?當我提出這一問題時,學生們先是一愣,斷定我不是跟他們開玩笑後,立刻活躍起來 。

一節課,我我基本按照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按照他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同學們或讀,或評,或問,或議,不但完成了我課前預設的所有知識點的學習,而且發表了不少獨特而有見地的見解,還提出了不少有分量的問題 。

比如:耿薇說“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兒;炒完一鍋又一鍋,一捆捆柴禾捅進竈膛裏,土炕燙得能烙餅 。

”這一句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描寫,生動地表現了炒的年貨種類多,數量多 。

程佳說,這第四小節雖然寫了十件事,但很注意過渡,所以顯得一點不亂,我們如果寫幾件事,也要注意過渡 。

陳冰潔說,這一篇文章中有很多有兒化音的詞語,很有地方特色 。

祝斌豔說,挑絨花這件事,如果只寫大姑娘小媳婦挑絨花就沒氣氛,寫上年紀的老太太挑絨花,還挑一朵紅絨花,可見所有的人都要儘量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 。

我說這叫以點寫面 。

王齊琦立刻反應過來說,下文寫“窮門小戶也要蒸出幾天的豆餡糰子 。天井的缸蓋和篩子上凍豆腐,窗沿上凍柿子,還要漬酸菜 。”也運用了以點寫面的寫法 。

有的學生說課文中特地交代天地杆上貼的字是“姜太公在此”,有地方色彩,是過年特有的 。

有個學生問,除夕夜爲什麼院子裏要“鋪着芝麻秸”?一個學生立即說,這表現了人們對來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

另一個學生接着提問,文中還有哪些地方的描寫也表現了人們的美好祝願?一個學生感慨地說,以前看到家裏的人過年時燒香、磕頭,心裏很反感,透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這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祝願 。

我覺得,這節課,學生不光了解了北京運河一帶過年的習俗,還學到了寫作的方法,並且對他們的情感、價值、世界觀都有深刻的影響,更重要的這節課上得輕鬆、隨意,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有了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2

《本命年的回想》是七年級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要的內容是介紹淳樸的民俗和民風等內容,所以我在備課的時候注重了過年時傳統習俗的收集,在預習的.時候也留下了作業,讓學生查找關於過年的習俗,並且瞭解“本命年”的含義,以備上課時大家交流。

在課堂教學上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關於春節的,所以我的課件色彩都是鮮豔的,學生看了感到新鮮,所以都很快的進入了角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很高。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注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這節課上還有許多不足,首先激情不足。課堂開始的時候可能是緊張的原因,聲音不夠響亮,缺乏感染力,這樣學生就容易走神。其次是在問題的提出上,例如在分析作者所描寫的十件事情的寫作順序的時候,就急於要學生說出答案,分析的不夠詳細,應當從文字出發,先找出詞語,然後體會到時間順序,應從感性到理性的這樣一個過程,而不是先說出時間順序然後再找詞語,這樣學生往往印象不夠深刻。還有在品味文章的語言時,在讓學生們找出後,應讓學生反覆的去讀,從而對本文那種具有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的語言有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在找出後,匆匆而過。

課雖然上完了,但課堂上所反映出的許多內容卻是值得我思考和改進的,希望能以這次爲契機,發現問題,改正問題,在課堂上更加富有激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讓課堂上的重點更加突出。使自己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3

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所學內容直觀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課堂容量。並且能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領悟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同時他們的快樂又改變着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一種新的學習體驗。本節匯入新課由多媒體播放一組春節習俗的圖片,喚醒學生對過年生活的情感體驗,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品味語言是由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句子,認識過年的文化內涵也是透過學生交流討論來完成。學生設疑,學生髮現,學生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所有這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課的生成性,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協調者,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另外,這節課上有許多教學內容不是預先設計定死的,而是隨着學習進程的展開,隨機確定的。例如,學生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學生對賞析語言的確定,學生對過年民俗的理解,這些內容都有很大的隨機性,有很多即時生成的東西。這樣就大大拓展了課的內容,給學生較大較自由的思維空間。

不足之處:學生閱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夠強,鼓勵性的語言不是太多。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反思4

《本命年的回想》是劉紹棠介紹自己家鄉過年習俗的一篇課文,作者想要帶給學生們的是民俗文化的豐富多彩。我其實在之前代課的學校就選擇過這篇課文來開過公開課,當時上下來覺得內容雜而多,所以這一次,我決定就從怎麼去生動地描寫習俗入手,然後在分析文中關鍵詞的基礎上,自己寫一寫自己家鄉的習俗。

在上課之前,我做了一些準備的工作。一是讓學生回家填寫習俗的表格;二是讓學生寫一個一百字左右的家鄉習俗的片斷。上課之前,我播放了《恭喜恭喜》的過年歌曲,營造過年的熱鬧氣氛,讓課堂活起來。然後就交流過年習俗的表格,在交流時,採取以學生爲主的課堂,但是這裏有個小小的疑問,老師在這個時候什麼時候參與評價是一個問題。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抓住關鍵詞說一說文中印象最爲深刻的過年習俗。在這裏呢,我犯了個錯誤,因爲平時說實話,展臺用的比較少,所以忘記了切換成筆記本。這個在以後的教學中定要多加註意。第三個環節是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修改作文

總得來說,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是不錯的,但是自己也有很大的不足,坐在窗邊的一位學生說是舉手多次,我沒有叫他,課後大聲地叫道,“我舉了那麼多次,老師都沒有叫我。”充滿了委屈。其實在課堂上我看到了他的手,只是我瞭解他的回答是語無倫次的,我不敢叫他,現在想想有點內疚,所以下課之後,我找到了他,向他說了抱歉,我怕從此打擊了他的積極性,他說“老師,沒有關係,下週我坐到中間,你要多叫叫我。”我覺得學生已經有了評價別人回答的意識,但是怎麼評價,評價的標準是什麼?還沒有意識。開學才只有一個月,我想這需要時間去培養和訓練。我自己的記性也不是很好,對學生的名字還不是很熟悉,這一點覺得特別慚愧。

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