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三篇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我們小學課程中必學的一課,也是孩子們最爲喜愛的古代女英雄,但花木蘭的生活背景跟同學們相差太遠,擔心學生們難以理解!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木蘭從軍教學反思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三篇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一)

在教學《木蘭從軍》這篇課文之前,我讓學生觀看了動畫片《花木蘭》,還佈置學生完成我的預習作業。觀看完影片,孩子們已經深深喜歡上了這位女英雄,也認真地按我的預習單進行了預習。現在就來談談我這堂課中預習作業的得與失吧!

預習作業之一: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展開想像,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這段話語言簡練,節奏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教學時我就放手讓學生朗讀,讀出木蘭的颯爽英姿。然後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因爲有了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經驗,以及影片中畫面的提示,學生很快就能想像出黃河波浪滔天,滾滾的黃河水一瀉千里,木蘭坐的小船在風浪裏顛簸,一不小心,小船就會被波浪吞沒。巍峨的燕山高聳入雲,山高路陡,木蘭的身邊就是懸崖峭壁,一不小心,木蘭就會從山上滾落下來,摔得粉身碎骨。透過這樣的想像,木蘭在學生心中的英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

預習作業之二: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展開想像,說說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課前學生進行了預習,課堂上,我們主要是表演點評。在表演中,學生能找到課文中的語句: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把這句話作爲說服家人的理由。可以說作爲考試的話,答案是正確的,但作爲課堂上的表演,感覺明顯缺少真情實感。課後我想,因爲預習的時候,學生不能進入到情境中,只能從文中找出正確答案。正是有了課前預習時的正確答案,課上,學生就不願意再展開想像了,效果倒沒有那麼好了。

我想,預習作業設計是很有學問的,設計得好,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像我今天這樣,把一個需要情境創設的問題,放在課前預習,那就只會限制學生的思維。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二)

今天上《木蘭從軍》第二課時,這篇課文由於離學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遠,所以學生理解文字有一定的難度。

在課前備課時,恰巧拓展閱讀上有一篇《替父從軍》,詳細地描寫了木蘭替父從軍前的情況,有助於學生了解事情發生的背景,降低學生理解文字的難度,便利用早讀前的時間讓孩子們讀了3遍。另外初中語文課本有一篇古文《木蘭辭》,最近我們班在興趣盎然地學習吟誦,我嘗試着在網上搜尋了陳琴吟誦《木蘭辭》,驚喜找到了,遍利用中午小飯桌時間播放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跟着吟誦,調子相對比較簡單,全文基本只有三個調。在上課時,我整合了語文課本《木蘭從軍》、拓展閱讀上的《替父從軍》和初中的一篇《木蘭辭》。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中說“北方經常發生戰爭”所以下達了緊急徵兵的文書。爲了讓學生充分了解徵兵的'背景,立刻讓學生讀了拓展閱讀上的第一段,學生了解到因爲經常打仗,所以朝廷不停地抽丁作戰,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被抓去當兵打仗,最後甚至連無視多歲的男人也不能倖免,紛紛被抓去當兵打仗。

“木蘭見到文書上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這是本課的重點,孩子們提出問題“爲什麼木蘭焦急萬分呢”,此時,我沒有過多的講解,沒有多餘的解釋,讀書,讀書,再讀書,立刻讓學生讀《替父從軍》第2和第3自然段,學生了解到木蘭的“已經五十多歲,頭髮花白,兩眼昏花,連腰背都有些彎了,竟然也一連寄到十二道命令,應徵入伍”。學生了解了父親的具體情況,就不難理解文中的“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木蘭父親必須要當兵打仗,因爲下達了十二道命令,隨即引導學生吟誦《木蘭辭》中的“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讓學生說了說木蘭的父親、母親和木蘭看到文書中有父親名字後的表現,父親是“整天愁眉不展,長吁短嘆”,母親是“終日啼哭,一籌莫展”,而木蘭呢“心神不定、暗自嘆息、焦急萬分”,隨即引導學生吟誦“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緊接着讓學生回答,木蘭爲什麼焦急萬分呢?有孩子說“因爲木蘭的父親身體不好,如果去當兵的話,家人會很擔心,所以不適合去當兵”,有學生回答“木蘭的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我立刻讓學生又讀了《替父從軍》第3自然段中木蘭嘆息的話,有學生立刻說“哦,我知道了,木蘭沒有哥哥,她想着如果有哥哥的話,哥哥就可以頂替她父親去”,說得非常好,這就是《木蘭辭》中所說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吟誦起來。“老師,老師,還有呢,木蘭她弟弟還小,還不能替它父親去當兵打仗,如果她弟弟要是長大的話,她也就不會焦急萬分了”。這些都源於閱讀,是閱讀饋贈了我可愛的孩子們。

課後第5題“展開想象,說說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然後用幾句話寫下來”。一時間,孩子們說不出來,立刻組織他們讀拓展閱讀第4自然段“都說女孩子家沒有用,我就不信,今天就讓我來替父從軍吧”,孩子們的思維開啟了,放飛了思緒,紛紛舉手回答“爹爹,您年老多病,身體不好,如果去打仗我們會非常擔心的,我又沒有哥哥可以替你從軍,弟弟又小,就讓我替您從軍吧,我在戰場上一定多加小心,好好照顧自己”,我已經感動得一塌糊塗!

拓展閱讀中說木蘭上街買了駿馬,備了馬鞍和坐墊,又買了馬鞭和馬龍頭,這就是《木蘭辭》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孩子們已經不由自主地吟誦起來。木蘭“渡黃河,過燕山”這就是“旦辭爹孃去,暮宿黃河邊”。

《木蘭從軍》教學反思(三)

《木蘭從軍》是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古代英雄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事。下面從以下幾點談談我的反思

一、本課設計理念:

1、“以人爲本”,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習用查字典的方法來預習生字;

2、指導歸納識記生字的方法,在預習中學習和掌握生字,透過查字典,進一步瞭解字的意思。

二、本課時教學內容: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指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識字10個,認識“病”字旁,會寫“”將“病”2個生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匯入,引出課題。同學們,沒有上課之前,老師出個字謎,你猜一猜好嗎?

“天沒有地有;你沒有他有。”(也)

1、說說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如果你要記住這個字,有什麼好辦法?(學生自由發言)

這個教學環節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並由此複習了學習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輔助學習和掌握本課生字。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閱讀教學中,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一直是個難點。對於低年級閱讀教學,學生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上還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這個“空白”的時機?我採取了指導學生逐步把課題補充完整的方法,使學生對概括文章內容有個感性的認識。我想,透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對概括課文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知。

(三)查字典預習生字,用方法識記生字。

1、生字教學一直是低段的重點。但我們透過一段時間的預習指導,他們會用“讀、畫、標、練、思”的方法進行課前生字預習。爲了提高自習效果,我在這節課上用查字典的方法預習生字,讓學生透過動手看,動眼看,動腦想,學生興趣濃,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2、尋找堂上交流點,分享預習成果。我把“小組裏說說:你選了哪五個字?把你查到的資料和同學分享。說說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作爲堂上交流點,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透過交流,鞏固識字方法,記字效果更好。

四、不足之處:

1、過高估計學生,時間分配不當。在檢查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的環節時,因爲發現學生讀書添字或減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時間進行指導朗讀,導致在指導查字典時間不足。

2、教學生字方法單一,識字效果不明顯。對於二年級的學生,這節課的教學容量不飽滿。在識字上還應該增設一些學生預習生字效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