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大班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學反思

大班教學反思1

《指南》中關於藝術領域,強調感受與欣賞,老師應該“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如:讓幼兒觀察常見動植物以及其他物體,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等描述它們美的方面,如顏色、形狀、形態等。”在感受與欣賞的基礎上,凸顯幼兒的自主表現與大膽創新。

在《指南》背景下,教師在藝術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明顯改變。原來在藝術活動中,老師是示範引領,孩子跟着學,雖然有的老師會引導孩子表現不同,但是有老師的示範在前,總是侷限了幼兒的思維與創新。

在美術棉籤畫活動《蜻蜓》時,我不僅找了許多圖片,供幼兒觀察靜態的蜻蜓,感受欣賞蜻蜓的外形特徵。還給幼兒欣賞了蜻蜓的兒歌動畫,透過動畫欣賞蜻蜓飛來飛去的動態美;同時也能從兒歌中瞭解到“蜻蜓喜歡捕捉蚊子是益蟲”的資訊。

透過感受與欣賞,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出“蜻蜓有兩隻大大的眼睛”、“蜻蜓有兩對長長的、透明的翅膀”、“蜻蜓的身體後面還有細細長長的尾巴”、“蜻蜓有各種各樣的花紋與顏色”等外形特徵。在此基礎上,我請幼兒嘗試用棉籤畫的方法畫蜻蜓,先請幾個幼兒在黑板上展示畫蜻蜓,解決蜻蜓的大小、方向等問題,然後幼兒自由作畫。

活動結束後,我發現幼兒的作品很不錯,能夠表現出蜻蜓的外部特徵,也能充分體現每一個孩子觀察的獨到之處。當然,也有個別小朋友不敢作畫怕弄髒,說不會畫。這樣的小朋友缺乏對自己的自信,害怕表現,更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和鼓勵。

大班教學反思2

課堂上我給幼兒出示的是一本臺歷,所以我結合檯曆的特點,首先引導幼兒認識一年有12個月及月份之間的排列順序。我告訴幼兒,翻過封皮後是一張一張的日曆,每一張表示一個月,一年有多少個月,日曆就有多少張,我透過翻閱日曆和幼兒一起點數的方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12個月,同時讓幼兒觀察出一年開始的那一個月是1月,一年最後的一個月是12月。接着,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日曆上表示月份的數字,透過老師任意翻閱,讓幼兒練習辨認出是幾月。

讓幼兒認識一個月有31天或30天。我啓發幼兒:“日曆上的數字是表示日期的,如2就表示今天是2號,最後一個數字是表示這個月一共有多少天”,我任意翻出幾張日曆,請幼兒練習和判斷,說這個月有多少天。老師引導幼兒發現有的是30天或31天,最後我按順序翻閱日曆,請幼兒說出這個月的天數並記錄在統計圖上,重點引導幼兒透過觀察老師的記錄,找出哪幾個月是30天,哪幾個月是31天,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2月份的天數最少,有28天,我告訴幼兒2月份是閏月。

本節課我是透過檯曆引導幼兒學習認識一年有12個月及月份之間的排列順序,讓幼兒認識一個月有31天或30天,今後我還會繼續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掛曆複習一個星期有幾天和它們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學習日曆上哪幾個字是表示星期的,告訴幼兒星期日用紅色表示,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是用黑色的字表示等,豐富幼兒對日曆的瞭解。

大班教學反思3

俊俊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由於父母工作較忙,俊俊長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照顧其生活起居的同時,對俊俊學習知識的教育從沒間斷過,所以俊俊從小就認識許多字,也會說一些古詩文。

可能由於奶奶對其比較嚴格的緣故,俊俊一直就很膽小,奶奶總覺得他是一個性格較內向的孩子,每到課堂上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他心裏都明白,但他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老師點他的名字,他怯怯地站在那兒就是不肯開口。可是當他與小朋友一起遊戲時,又能開心地又說又笑,由此看來俊俊其實並不太內向。有時在一些輕鬆自由的活動中我也有意地經常提問他,以爲多提問多鼓勵他就會回答的,但結果還是不起什麼作用。

遇到這樣帶有某種自我抑制的幼兒,我想首先要搞好師幼關係,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使幼兒心目中產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幼兒就會喜歡老師,並願意與老師溝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會用自己的一顆愛心對他格外地多一份關心、多一份體貼,漸漸地讓孩子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自然的孩子也就願意和老師交流了。

其次,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獲得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在操作中可以這樣對他說:“沒什麼,試一試,錯了也沒關係。”如果做得不錯可以說:“你真棒,回答得真好!”孩子會有“老師支援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

再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壓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快樂,既使有一點點進步,也要給予鼓勵。

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俊俊已經喜歡與老師進行交流,在活動中也能回答問題了,講述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他的進步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大班教學反思4

昨天聽了小孫教師執教的中班語言活動《大家都愛這個家》,因爲自己也執教了這個活動,而且在集體備課的時候也研討了這個活動,因此我對這個活動多了一份思考。

《大家都愛這個家》是一首詩歌,我覺得這個詩歌最大的特點是設問,即一問一答。如熱騰的飯菜是誰做的?是媽媽……家裏的東西是誰修的?是爸爸……同時,還有對詩歌中的標點符號的理解與朗誦。如“親--親--親親我們呀,還有呢--”這兩句中有破折號,那麼在朗誦的時候教師就要延長讀音,並輔助動作幫助幼兒理解。

小孫老師在執教的時候,由於緊張,對於詩歌的朗誦缺少了點感情,對詩歌的文字缺少細緻的分析。讓我想到在聆聽徐老師的說課講座的時候,她反覆強調教師要多讀,多讀就能讀出感覺,讀出味道,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以後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多讀教材,彼此互相學習與探討。

聆聽後,年級組的姐妹們又坐在一起進行簡單的討論,她們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如活動的開頭的提問很散,對整個活動的學習好象沒有起多大的作用;還如孩子們好象念不清楚這首詩歌。那麼能不能在開頭出現一個家的氛圍,讓孩子們說說誰在幹什麼等?這讓我想到,我在執教活動的時候採用了用詩歌中的問題進行了“拉家常式”的聊天,我的開頭是“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每天,你們家裏熱騰的飯菜都是誰做的呀?”孩子們說到媽媽、爸爸、奶奶很多很多,那我就接着說:“你們的媽媽、奶奶真了不起,像什麼?”孩子們很自然的想到“像個大廚師”,“恩,媽媽(奶奶)們像個大廚師,每天都做好飯菜”。@_@我是分割線@_@

當我和孩子們拉好家常,於是我就創設了一個情景,以圖片一個小朋友爲中心,展開詩歌內容的理解。有一個小朋友叫明明,我們一起來問問明明“明明,你們家,熱騰的飯菜是誰做的?”聽聽明明是怎麼說的,教師做聽的動作,邊說:“是媽媽,媽媽像個大廚師,每天都做好飯菜。”依次進行。然後再完整欣賞、完整朗誦、分角色朗誦等等。

在聆聽的時候,我發現小孫老師能把凸顯詩歌的主題句進行提煉,這點做的很好,但是大家又覺得“聽了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怎麼樣的?”這樣的提問幼兒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們教師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所以要斟酌提問,可以問“你覺得的小明家是一個怎樣的家,你從詩歌的哪幾句告訴你的。”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念一念“愛爸爸、愛媽媽,大家都在這個家。”然後教師聯繫到實際生活,“我想小朋友家也肯定像小明的家一樣,充滿愛,充滿溫馨,大家都在這個家。”

在聆聽中反思,在反思中我們一起成長,真好!

大班教學反思5

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很喜歡玩水,對水的特性也有初步的認識。水的三態的變化在生活中也經常出現,像水燒開會冒水蒸氣,孩子夏天吃的冷飲不吃一會就化了經過這節課的小實驗讓孩子對水的三態的變化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並能夠聯繫到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培養做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活動延伸部分讓孩子們討論如何節儉用水,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經過小實驗讓孩子瞭解水遇冷會結冰,冰遇熱會變成水,水加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其中水變冰,對於冰變成水的過程,孩子已經有了一部分的經驗,所以水加熱會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爲難點。

活動目標:

1、感知水具有流動、透明、無色、無味的特性。

2、經過觀察實驗,感知水的三態變化。

3、發展幼兒觀察力,培養探索精神和大膽變數個人體驗的本事。

4、體驗玩水的歡樂,產生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我的語言不夠精練。在這節活動課中,活動目標的制定雖說簡單可是有點太多了,在科學活動中需要教師準確精練的引導話語,我在上課過程中給孩子的引導話語有些羅嗦,這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更加註意。對於大班孩子來說活動資料安排的有點多,最終環節應當製作課件讓孩子們從直觀上產生節儉用水的意識,這樣孩子們纔會更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如何節儉用水。另外酒精燈應當用火柴點,不能用打火機,這是一個錯誤,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應當在實驗延伸的時候給孩子更多發言機會。實驗的操作能夠再熟練一些。

大班教學反思6

對大班幼兒來說認識時鐘,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幼兒即將畢業之際執教了《認識時鐘》這個科學活動,其目的是透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會撥整點和半點,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我以以鬧鐘的鬧鈴匯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而後利用實物鍾讓幼兒簡單認識鐘面。第二個環節,認識整點,並用兒歌的形式回答老師現在幾點鐘。在這種環節中我出示了一座不走動的時鐘,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鐘面上的1—12數字,然後再將時針、分針都撥到12上,將分針撥一圈,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麼變化(走了一格),引導幼兒說出時針指向“1”就是一點鐘。就這樣反覆地撥幾次直至兩針重合。讓幼兒直觀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幾點鐘,首先看時針。接着利用兒歌的形式,教會幼兒與老師一問一答:老師撥出整點後問:小朋友,請看好,現在時鐘幾點了?幼兒答:老師,老師看好了,現在時鐘幾點鐘。本環節透過琅琅上口的兒歌更加深了幼兒對整點的認識。第三個環節是玩鍾,以上兩個環節都是老師的說教,此時的孩子們都有點坐不住了,一個個躍躍欲試,也想來撥一撥,我就馬上滿足了孩子們的這一願望,請孩子們把自制的鐘拿出來自由撥針玩,孩子們很是興奮,而後又請幼兒按照一日生活時間表來撥鍾,透過實際操作鞏固了孩子們對整點的認識,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且讓孩子懂得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最後環節將孩子們百玩不厭的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運用到活動中更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遊戲中讓幼兒繼續練習撥鍾,看整點。使孩子們在遊戲的情境下積極撥整點、半點,從每個孩子身上反映出對活動的興趣,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非常高。

透過此次活動首先我認爲在物質材料的準備上很充分爲每個幼兒準備了一隻可撥動的'小時鐘,整個活動發現幼兒對時鐘的學習興趣很濃,孩子們都能撥出整點,但在撥半點中個別孩子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課後我將自制時鐘放置數學區讓幼兒繼續探索和學習。

大班教學反思7

在這個活動課上,我一開始出示了許多臉譜,使幼兒感到既新奇又趣味,對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簡單的介紹,爲學習歌詞作了鋪墊,之後用兒歌的形式將歌詞資料朗誦給幼兒聽,並鼓勵大家一齊朗誦加深了對歌詞的熟悉。之後教師就播放唱段《戲說臉譜》,讓小朋友說說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活動中的難點唱句進行了模仿練習,經過個別唱,小組唱,團體唱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掌握歌曲。再觀看教師地表演,到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到最終帶上臉譜面具邊唱邊表演。

活動中雖然幼兒學習的進取性比較高,但對重點唱句的掌握和用適宜的力度演唱每個樂句,用動作表現不一樣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夢想。活動後我進行了反思,幼兒對難點的突破和重點的把握應利用簡單的圖譜來提示幼兒回憶歌詞,讓幼兒經過看節奏圖譜和聽教師的示範演唱學會演唱。

活動中幼兒用動作進行表演,能夠從網上下載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劇圖片,鼓勵幼兒自我探索模仿;在集中進行創編展示中,教師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每位幼兒展示自我的動作。這樣,能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景,使難點在幼兒的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把握,而不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更尊重幼兒,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大班教學反思8

昨天我班孩子學習了5的組成,我談談在教學5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我是剛接本班,聽說本班孩子對數概念掌握不是很好,我就進行了複習及瞭解孩子們的情況,發現個別孩子就連數字3、4、5等數字還不認識,更談不上那個數數。我就與家長及時聯繫,進行了溝通,希望家長那個配合我們的工作。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啓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雪花片,幼兒在分“雪花片”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鬆而有趣。我覺得動手操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啓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

教學5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五個雪花片,然後將小雪花片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複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透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瞭解了5的組成。接着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大班教學反思9

案例背景:

近期我園大班正在做《有趣的昆蟲》這一主題,在孩子們眼中,螞蟻是有趣的、神祕的、可愛的、可以逗着玩的。螞蟻活動經常能吸引幼兒的圍觀,引發許多的話題。日常活動中,我們帶孩子們尋找和捕捉螞蟻,有的孩子用餅乾、蘋果核、小糖果去引螞蟻,有的用小草、小棍去逗弄螞蟻,他們神情專注投入,極其認真。由此我們認爲,開展對螞蟻的探索性活動能滿足孩子們觀察、探索的需要,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同時透過對螞蟻的認知,能引導幼兒對螞蟻的社會性行爲的認識,並透過遊戲角色的扮演,遷移到幼兒的自身,發展幼兒的社會性。

案例描述:

以猜迷的形式引出課題

1.小朋友們,在有趣的昆蟲世界裏,有一羣可愛的小東西,它們是誰呢?

2.你們在哪裏看見過螞蟻?你見過的螞蟻長什麼樣子呢?

透過觀察與討論,使幼兒明白螞蟻由頭、胸、腹三部分和6只腳以及一對觸角組成的,這也是昆蟲的基本特徵。

分析:大班的孩子具有好強好勝的心理,爲了能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因此引題設計的很有針對性,只讓幼兒在昆蟲世界裏找答案,透過他們自己努力猜測出正確的答案,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接下來,我們一起參觀螞蟻的家吧!螞蟻的家,就像一個迷宮,裏面有許多的房間1.哪裏適合給蟻后住?爲什麼適合蟻后住呢?2.工蟻搬回來的食物應該儲存在哪裏呢?3.工蟻應該住在哪兒呢?4.兵蟻應該守護在哪裏?爲什麼?

分析:爲了培養幼兒有秩序、有條理、有邏輯高思維能力,()使得他們能學以致用,在幼兒已經清楚地明白各螞蟻的職責和作用後,再請他們給螞蟻分配房間,並說明爲什麼這樣安排的原因。

案例反思:

最後遊戲部分。我覺得這個部分我處理的不太恰當。如果在分配角色前,給出一個問題:你最喜歡螞蟻王國裏的誰?爲什麼?讓幼兒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這樣在遊戲時幼兒能夠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職責。

大班教學反思10

在本週的區域活動中,孩子們都各自玩的很開心,一會兒科學發現區的孩子跑來說:“吳老師,你快來看,杜小昆把玩具都弄壞了。”我過去一看,發現昆昆把發現區裏的幾個上發條玩具拆的四分五裂,弄的亂七八糟。當時,我真有點生氣,這麼好的幾個玩具,都讓他拆成了碎片。忍了忍要訓他的衝動,一問原因,原來他是想弄明白,發條爲什麼一扭小青蛙就能跳起來,他還高興地告訴我發條玩具的一個小祕密:“只要抓住發條使勁擰,裏面的皮子就會卷得緊緊地,青蛙就跳起來了起來。”看到他那副興奮的樣子,我真慶幸自己沒有對他枉加批評,也許我的一句話,就會抹殺孩子的探索慾望。我對他說:“你的發現真棒,老師也要向你學習,可現在玩具都壞了,你能想辦法把他修好嗎?”他使勁點頭趕快去修去了,雖然最後沒修好,可昆昆依然興奮的拿着玩具對小朋友說着他發現的祕密。

這件事,給了我很多啓示:(1)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後果,如果我們以寬廣的胸襟容納、欣賞和支援孩子,那麼就能使他們在獲得尊重、信任的同時,培養探索興趣,增強自信心。(2)對於孩子來說,在探索中體驗成功與失敗的不同感受,並讓他們有機會嘗試失敗、糾正錯誤,這對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堅韌性,提高他們的探索能力同樣是十分有益的。(3)有時候,教師的寬容的態度和欣賞的微笑,遠遠比我們嚴肅的批評教育更有用,它能使孩子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於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兒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爲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更要寬容孩子的“破壞”行動,要寬容孩子的過錯,允許幼兒嘗試錯誤、允許幼兒宣泄情緒、允許幼兒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

大班教學反思11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透過讓幼兒以自身身體自由分組,自由探索嘗試合作表現運動中的人體造型。教師及時給予激勵和引導性啓發,培養幼兒的自主創新,孩子們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商討着怎麼踢?怎樣的運動造型最特別?大膽地發揮自己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教師還運用數碼相機把幼兒表現的動作記錄下來,這就大大的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這也體現了《綱要》中指出的:“尊重每個幼兒的創作熱情,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合作成功的快樂。

《綱要》中反覆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無論是幼兒自由討論、動作造型表現和是作品創作環節,我們都給幼兒提綱展現自己的機會。透過這一環節,幼兒大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大班教學反思12

因爲天氣較熱,戶外遊戲活動前我讓幼兒把外套脫了,活動結束後來到教室,小朋友們已經不再那麼熱了,我就讓幼兒把外套穿起來。這時距離幼兒放學時間還有十幾分種,所以對於穿得快的幼兒,我爲他們貼上五角星,看到有五角星的獎勵,有的幼兒穿衣服的速度快了許多,而有的幼兒卻把衣服拿在手上,眼睛一直望着門口等家長來接。

這時家長陸陸續續來了,帶走了一部分幼兒,這時,偉偉的奶奶來了,她看我在給幼兒貼五角星就說:“老師,也鼓勵鼓勵我的偉偉,幫他貼個五角星。”我放眼望去,偉偉把衣服拿在手裏,就等着奶奶給他穿,可眼睛卻一直看着我手裏的五角星。我說:“你先把衣服穿上好嗎?”可是,偉偉對我提出的要求無動於衷,我再次提醒他把衣服穿好,可他就是不予理睬。

奶奶看我沒有立即給偉偉貼五角星,就幫孩子把衣服穿好。再來來問我這樣可以幫偉偉貼個五角星嗎?

我蹲下來對偉偉說:“這次是奶奶幫你穿的,應該謝謝奶奶!這個五角星應該獎給奶奶。明天如果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再把五角星給你貼上,好嗎?”

偉偉很不情願的點了點頭。

由於偉偉長期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對其過分溺愛,事事包辦代替,造成偉偉在生活上有了較強的依耐性,所以當小朋友們自己穿衣服時,他就等着奶奶給他穿。

我與偉偉奶奶交流時,希望他們放開手腳,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爲教師要做到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展,除了適當的關注,還需要爲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條件。相信只有家園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大班教學反思13

今天上午的第三個活動是體育遊戲:《傳寶寶》主要是讓幼兒練習在傳遞中扭轉身體。

我把孩子們分成五組。每一組一個寶寶。寶寶的名稱分別是:小豬寶寶、小貓寶寶、小狗寶寶、小兔寶寶還有小熊寶寶。我說了遊戲方法和規則。先讓孩子們自由練習一編。然後進行比賽。我告訴孩子得勝的一隊有獎花。當我哨子吹響的時候,孩子們開始了緊張的比賽。我則隨時提醒走神的孩子。並在旁助威加油。一會兒,小熊組的江潔過來說老師我們傳好了,我說:“可能嗎?你們偷懶了嗎?”因爲五組同時進行的,我沒有特別注意細節。還有平時無論做什麼,小熊組的表現一直是最差的。所以我怎麼也不敢相信他們組得勝了。我說:“那我們再來一次吧”。這一次我特意注意了他們一組,發現他們的動作真的很快,組內小朋友配合很好。

而且有幾個嘴裏在喊:“快點快點”。最後還是他們第一名。我真是意想不到激動。我集中孩子們表揚了小熊組今天的表現。當吃中飯時,程老師過來看見小熊組的孩子都貼着獎花時,她那琢磨不透的表情我一看就知道她要說什麼。我把經過說給了她聽。是啊!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優秀的一面。老師不能用偏激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然會抹殺孩子的自尊和興趣。

大班教學反思14

在活動的開始,我沒有繞任何的彎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曆。這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並不認識,只有少部分孩子能說上來。雖然孩子們並不認識,但從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他們求知的慾望。我靈機一動,忽然想到了“年的故事”,孩子們一聽到故事,興趣更濃厚了。

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了,我就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讓他們更主動、喜歡、瞭解日曆。果然,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樂趣和積極性,幼兒很容易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裏,分別有大月和小月,並能和我一起數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而大約爲31天,小月爲30天,其中最小的月是二月,或是28天或是29天。

雖然整節活動順利進行,但我還是覺得少些什麼,於是我決定分成兩節活動來進行,這樣更利於幼兒理解。課後我仔細做了一個分析,想想應該再補充一些什麼,讓孩子們瞭解更多關於日曆的知識。

這中間我做了一些鋪墊,讓孩子們知道一年之中都有那些節日。我大量的蒐集了更多的日曆圖片和檯曆,讓孩子們知道每個日期的下面一行小字爲陰曆,過很多節日就是按照下面的小字來知道的。分別用找節日、找生日來進行,活動比較順利,但還是由於材料的短缺遇到裏一些小小的阻力,沒能讓全部的孩子們更好的操作。

大班教學反思15

前段時間開展了翻版課展示活動,我開展了大半科學活動《吹泡泡》,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探索活動。活動選材是貼切幼兒生活的吹泡泡遊戲生成,吹泡泡是孩子喜歡的遊戲,平時很多地方我們都見過泡泡,洗澡、洗碗的時候會產生泡泡,孩子們平時吹泡泡的材料是買來現成的吹泡泡工具,花樣很多。

首先活動主題已經吸引了孩子,在動手吹泡泡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更加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老師爲幼兒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吹泡泡工具,如鑰匙、網、鈕釦、樹葉、鐵絲,有的孩子已經有經驗,看見材料就能知道哪些是可以吹出泡泡的,有些孩子透過動手試一試,也能夠發現可以吹泡泡的材料,其中的樹葉和鐵絲產生的分歧比較大,很多孩子認爲吹不出來,但是有的孩子經驗豐富,沒有經過老師的指導和探索,憑藉已有經驗也知道樹葉剪洞就可以吹出泡泡,而鐵絲只要彎曲出一個圈也能吹出泡泡,其他孩子再次透過實驗得出結論。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也懂得了試驗有的時候要經過多次纔會取得成功,有時候一次是不能成功的,所以我們因該堅持不懈,不怕失敗,多次嘗試探索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爲開始操作的時候沒有提出一點要求,就是吹泡泡不要對着朋友的臉吹,過程中就有小朋友朝着臉吹,不小心吹到眼睛裏不舒服。還有乾毛巾的吸水性不好,孩子手上塗到了吹泡泡水擦不乾淨,也影響了一些課堂秩序。所以以後在開展這個活動的時候材料的衛生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

標籤:大班 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