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1

《月光曲》是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型會藝術之美。我班在上週已講過此課,到回想起來總有囫圇吞棗之感。

一、人性之美體會不夠

貝多芬曾一生追求公平、自由、博愛,他曾說:“我的音樂只應當爲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在課文中,盲姑娘癡迷音樂,奈何家境貧寒,無力支付昂貴的音樂會入場券費用,只能靠着記憶來彈奏樂曲。偶然機遇的貝多芬被盲姑娘熱愛音樂,以及高超的欣賞水平所打動,親自爲她彈奏一首又一首的樂曲,由此把產生靈感即興創作出來的《月光曲》記錄下來,這就是名震世界的經典之作。

在教學中我只傾心於讓學生抓住裏邊人物的三次對話,體會盲姑娘的善解人意,對音樂的癡迷熱愛,哥哥對妹妹的精心照料,缺忽視了貝多芬的傾囊相彈,對普通百姓的同情。雖然音樂的有曲調負責抑揚頓挫,但是真正賦予音樂靈魂的應該是裏邊的人文素養,人文精神,更是裏邊的人性之美。《月光曲》之所以能名震世界,我想更多的是裏邊閃耀着的熠熠生輝的人性之光。這點需要在教學中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要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對第九段給予充分的學習,但依然感覺效果不是很理想。雖然對於小學生來說欣賞古典音樂的水平的確參差不齊。本文透過人物想象畫面的描寫來感受樂曲之美,更是讓學生感到困難重重,雖然裏邊有明顯的表現樂曲起伏的詞語,但是依然體會感悟有障礙。應先梳理課文所寫故事的脈絡,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給講解第九段以充分的鋪墊,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在欣賞文中畫面時也要先從宏觀出發,透過文中盲姑娘和哥哥的神態表現激發學生對於樂曲的欣賞,行程學生學習期待,再來由句子分畫面,猜曲調,這樣本段的學習會一氣呵成,減少學習難度。

反思有些遲到,也有些單薄。我想走着思索着,撒下種子總會有些收穫!走過的路已經走過了,未來的路還有很長,行動的力量永不遲到!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2

《月光曲》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爲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課文資料意境雋永、文質兼美,蘊含着豐富的美育因素。無論是樂曲、語言、情感,都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從鮮明的形象中領略人格美

課文塑造了貝多芬、窮兄妹倆兩種人物形象。教學時,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心靈美,能使學生受到人格力量的薰陶。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鋼琴家,理解這一人物形象時,我着重向學生介紹他的生平事蹟,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樂只應當爲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從貝多芬爲窮兄妹倆彈奏樂曲這一故事中,讓學生感受到貝多芬不辭勞苦、一心爲民作曲彈琴的精神。窮兄妹倆作爲勞苦大衆的代表,他們生活很困苦,但十分愛音樂,對生活充滿了樂觀的態度。透過指導學生充分朗讀兄妹倆的對話,能深切體會到窮兄妹倆相互關心、相互體貼、相依爲命的善良品性。

二、從生動的語句中感受文章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聽再聽,而文中的詞句更值得反覆誦讀體會,以幫忙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生動優美。例如,在朗讀第九自然段時,我指導學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時間”“一縷一縷”“波濤洶涌”等詞句,讓學生想象並練說:“透過這些詞句,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體會海面由平靜到波濤洶涌、樂曲由舒緩流暢到高亢激昂的變幻。此時,學生雖然沒有親耳聆聽《月光曲》,也能透過充溢着優美意境的語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

三、從優美的樂曲中品味藝術美

《月光曲》是貝多芬創作的經典樂曲之一,其優美的旋律傾倒了無數音樂愛好者。課文中,美妙的琴聲讓兄妹倆深深“陶醉”,“等他們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這些都體現了音樂藝術的巨大感染力。教學中,在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型會了課文的意境之後,我運用多媒體播放《月光曲》的音樂,讓學生配樂誦讀,從而切身體會《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不足之處:

本篇課文景美情深,朗讀時就應是徐緩、抒情的基調,只有個別地方,如描述風起浪涌的語句,語調是激昂的。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把人物思想感情變化的層次表現出來。比如盲姑娘想聽貝多芬演奏的急切情緒,皮鞋匠因買不起入場券的隱隱痛楚,貝多芬說明來意時的誠懇、熱情,盲姑娘聽完一曲後的讚美、驚喜等,都就應讀出其中蘊含的感情。課堂上,由於急於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個別地方朗讀不夠到位。在今後的教學中將不斷改善提高,以到達理想效果。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3

教學反思:《月光曲》講述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同情盲姑娘而爲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使創作了《月光曲》的傳說。重點是《月光曲》的創作過程,體會貝多芬在即興創作《月光曲》的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就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部分,抓住貝多芬音樂創作情感這一條線閱讀課文,並在此基礎分清課文中的現實事物與聯想,引領學生透過欣賞音樂、觀看圖片以及朗讀皮鞋匠的聯想感受月光曲所賦予的情感。從而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貝多芬,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的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有許多不足:1、指導朗讀還不到位,學生朗讀面太窄、朗讀指導太機械。2、因爲一節課按排內容較多,急於完成教學任務我不自覺地過多關注優等生,教師跟中等生的互動有所侷限。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4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充滿着挑戰和機遇的資訊時代,是立足現代、走向未來,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的教育創新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的價值追求必須反映新時代的價值觀念。在追求教育價值的過程中,教師的觀念更新是關鍵。

《月光曲》這篇課文,記敘了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這首著名鋼琴曲的傳說。那天,貝多芬來到一個小鎮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來到小茅屋被盲姑娘懂音樂、愛音樂的談話所感動,即興爲盲姑娘演奏,表現了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執教《月光曲》一課,如果拘泥於“同情勞動人民”這一主題,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圍繞老師的意圖轉,學生就很可能衆口一辭說“同情”,落人教師的窠臼,歸根結底還是回到了傳統教育的軌道上。而追求教育價值的創新教育則要求教師必須敢於打破教參的束縛,樹立適應現代社會和未來社會的時空觀,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學《月光曲》在確立情感目標的基礎上,要着眼於學生髮展,建立開放式的目標意識:

1、公德意識:

貝多芬樂意爲窮人盲姑娘演奏,這是藝術家良好素質的體現,要引導學生領會其高尚的首先情操。

2、創新意識:

藝術的創新源於生活,藝術的真諦在於爲全人類服務,要培養我們“地球村”小村民的藝術追求和創新精神。

3、挫折意識:

盲姑娘又目失明,卻酷愛音樂,要引導學生體會盲姑娘對生活的信心和對人生的執著追求。

以《月光曲》的目標定位轉變爲例,可見,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教育模式。追求教育價值的創新教育,無論何時都應成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追求。對學生來說,要善於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悟出真知灼見;克服依賴心理,養成主動的探索精神。對教師來說,教學創新要適應服務現實的需要,適應中國現代化、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需要,它不能停留在操作層面上,停留在方法、手段上。教師必須擴大素質教育視野,着眼於現代型、未來型、國際型人才的培養,以全新的觀念、全方位的視野,構建閱讀教學開方式的發展性目標體系。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5

教學完《月光曲》,我個人認爲我在教學中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重視預習:

上《月光曲》這課前,我提前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準、讀通,進行三查一想: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現在課文中的什麼地方,組成哪些新詞;二查字典、詞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三查有關資料初步瞭解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預習中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課堂上與同學、老師一起討論。

2、創設情境,以情激趣,張揚個性:

《月光曲》這課的情境教學,我主要採用語表情境和音樂幫助想象情境。第八自然段採用語表情境,學生才能把當時的情景透過朗讀表現出來;第九自然段採用音樂幫助想象情境,學生才能體會樂曲由舒緩到明快到激昂,從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讀得有滋有味。

3、以讀爲主,重視熟讀成誦的指導,充分感悟語言:

教學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在讀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讀中進入美的意境,在讀中感悟美的`語言,以至熟讀成誦,熟讀成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4、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所產生的感悟、體驗並不全面、合理時,教師及時、積極地指出來,靈活地引導學生作出正確的回答。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個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飛揚。

5、體會聯想,拓展思維,創新教育:

聯想在人的心理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非常重要。教學中,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深入、豐富多彩的聯想,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使學生對聯想的含義有了更深入地瞭解。

教完全文後,問學生:“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學生在學中思,在思中疑,鼓勵他們敢於超越課本,敢於超越教師,敢於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並發現問題,這不僅無礙於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還會在此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所以,鑽研教材,吃透文字是一切生成的基礎,也是教學創新的基礎。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6篇)6

《月光曲》講的是關於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故事。

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後,提出一個問題:“貝多芬爲什麼給盲姑娘彈了一曲,又彈了一曲?”統領全文。讓學生讀書、思考、交流。同學們在體味作者用詞精妙的同時,更爲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間的手足親情,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情和音樂家博大高尚的情懷所感動。

第九段是重點段,讓學生認真讀書,瞭解哪些是聯想,哪些是實在事物。之後聽過聆聽《月光曲》,指導感情朗讀。“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部分,這樂曲的曲調應該是比較輕柔的,而且也是比較緩慢的。而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雲”的部分,應該是比較輕快的,因爲他們感覺到了快樂。在他們聯想到“月光照耀巨浪奔涌”的部分,則應該是比較熱烈、激昂的,因爲只有這激昂的音樂,才能讓他們有這樣的聯想。

只是瞭解課文內容,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應該學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在最後,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盲姑娘和哥哥醒來後,會說些什麼?”可以學習文中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學生的作品令人驚喜。比如“啊,簡直太美妙了!不愧是大音樂家!貝多芬先生的演奏,讓我彷彿看到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月光……被月光照耀的浪花,一個連着一個朝着岸邊涌過來……我太感謝貝多芬先生了,能爲我們兄妹演奏,這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願望。”習作不僅表達了對貝多芬的感謝,還會運用文中的優美語言,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