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1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蟋蟀、螞蟻等小昆蟲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如螞蟻、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兒學習資源③第28-29頁。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頭帶兩根雄雞毛,身穿一件綠衣袍,手握兩把鋸尺刀,小蟲見了拼命逃(打一動物)

謎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圖片,提問: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總結: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讓幼兒觀察各種昆蟲圖片,引導說出昆蟲的外形特徵。透過結合圖片描述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裏嗎?他們有什麼本領?是人類的好朋友嗎?

總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裏的植物上、草叢裏,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時候大螳螂會吃掉小螳螂,螳螂媽媽還會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欣賞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

5.欣賞歌曲《蟲兒飛》。

活動延伸:

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觀察他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2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於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記錄表、記錄筆5-6套。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麼,猜對後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徵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爲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們身上都長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在記錄表裏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現,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隻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穫。請幼兒根據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現。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徵。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小結: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裏的植物上、草叢裏,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於昆蟲的經驗

活動延伸

1.將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帶領幼兒飼養並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後帶領幼兒進行放生活動。

2.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或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蟋蟀等昆蟲,觀察它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知。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援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3

活動目標:

1、培養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

2、瞭解昆蟲眼睛的有關常識。

3、能比較不同眼睛的特徵。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大眼瞪小眼》

2、畫家介紹、畫作欣賞

3、各種昆蟲眼睛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t:畫面裏有什麼昆蟲?

t:小朋友來看看他們是長什麼樣子的啊?

t:一般在什麼季節能看到它們?

t:動動小腦筋來猜一猜他們在幹什麼?

幼兒集體討論。

二、參考幼兒用書後的(附1)(附2)。介紹畫家的特色,引導幼兒細緻的觀察畫家。

t:小朋友來仔細看看圖片,看看它們的眼睛長在哪裏?

t:是什麼樣子的?

t:它們的翅膀是什麼顏色的?

t:你還看到了什麼?

幼兒集體討論。

三、出示各種昆蟲的眼睛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討論:昆蟲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

t:小朋友來看看這些昆蟲的眼睛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和人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

t:蒼蠅和蜻蜓的眼睛很大,佔據了頭的大部分。如果我們人的眼睛也佔了頭的大部分的話,那該是個什麼樣子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幼兒一個直觀形象)

t:昆蟲的眼睛顏色,形狀一樣嗎?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嗎?會眨眼睛嗎?

t:眼睛的位置和我們一樣嗎?

t:昆蟲的眼睛都是兩個嗎?

教師總結:昆蟲的眼睛是複眼,不是一個單個的眼睛,而是許許多多的小眼組成的,視力特別好,但看東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

四、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4

【教材分析】

秋意漸濃,草從裏呢喃的秋蟲常常會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戶外活動時也常常會看到幼兒三五成羣地在草叢、牆角凝神觀察、討論。活動選取了蟋蜂、螳螂這些幼兒能接觸到的常見小昆蟲,透過觀察、討論,引導幼兒瞭解這些昆蟲的外形和習性,萌發對昆蟲的探究興趣。

【活動目標】

1.認識並觀察蟋蟀、螳螂,觀察、比較蟋蟀、螂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重點)

2.能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係,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難點)

3.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知道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於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畫有蟋蟀和螳螂的記錄紙、記錄筆7套。

3.幼兒學習材料《走進秋天》。有關螳螂和蟋蟀的視頻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迷語,激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請幼兒猜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謎語。

蟋蟀的謎語:頭長兩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愛打架,贏了唧唧叫。螳螂的謎語:頭戴綠帽,身穿綠袍,腰細肚大,手拿雙刀。

2.出示昆蟲蟋蟀、螳螂,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二、幼兒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徵的相同與不同。

1.幼兒分組觀察,記錄發現結果。幼兒自由分組觀察蟋蟀和螳螂。

組內選一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蟋蟀和螳螂的外形特徵的在記錄紙上表徵出來。並將兩者的相同點用筆圈記出來。

2.幼兒展示觀察記錄,分享交流。

提問:蟋蟀和螳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蟋蟀和螳螂都屬於昆蟲。它們都有一對觸角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對足,成蟲有翅膀。它們不同點是螳螂是蟋蟀的天敵,蟋蟀是害蟲,螳螂是益蟲。蟋蟀會鳴叫,螳螂則不會。

3.遊戲:我學螳螂和蟋蟀。

播放音樂幼兒自由學習蟋蟀和螳螂的動作特點。重點引導幼兒模仿螳螂揮舞前肢捕捉獵物。

三、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蟋蟀和螳螂的生活習性。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昆蟲。

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裏嗎?它們有什麼本領?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嗎?

2.觀看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視頻,進一步瞭解螳螂和蟋蟀的生活習性。

2.小結: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裏或磚塊下面,喜歡在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是害蟲。螳螂生活在田地裏、草叢裏的植物上,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許多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延伸:

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蟲,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相關的繪本,進一步瞭解相關知識。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5

一、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蟋蟀、螞蟻等小昆蟲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祕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二、活動準備

1.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如螞蟻、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頭帶兩根雄雞毛,身穿一件綠衣袍,手握兩把鋸尺刀,小蟲見了拼命逃 (打一動物)謎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圖片,提問: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總結: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讓幼兒觀察各種昆蟲圖片,引導說出昆蟲的外形特徵。透過結合圖片描述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裏嗎?他們有什麼本領?是人類的好朋友嗎?

總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裏的植物上、草叢裏,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時候大螳螂會吃掉小螳螂,螳螂媽媽還會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裏、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裏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欣賞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

5.欣賞歌曲 《蟲兒飛》。

四、活動延伸:

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觀察他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形成昆蟲的概念。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昆蟲特徵的瞭解

活動準備

昆蟲圖片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 幼兒說了許多自己知道的昆蟲,也觀察了圖片上各種各樣的昆蟲。

2、 我和幼兒總結昆蟲的主要特徵是:三對足、一對觸角、一對翅膀、還有頭、胸、腹。

3、 兩位小朋友提出了疑問:“蠶寶寶沒有翅膀、沒有觸角爲什麼也是昆蟲呢?”

4、 平時幼兒常見的只是蠶寶寶的幼蟲,對蠶寶寶的成蟲很少了解,於是我便簡單地告訴他們蠶寶寶長大了便有翅膀了。

5、 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課後想到上午的回答是否太簡單了,孩子們能理解嗎,而且,我還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將非昆蟲類的蜘蛛當作昆蟲介紹給了幼兒,使他們形成了錯覺。於是我立刻生成了新的活動《昆蟲保安大隊》,爲幼兒提供了蠶寶寶生長過程的標本、圖片,同時還詳細的向幼兒介紹了關於昆蟲和非昆蟲的知識。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7

活動設計背景

這次活動是在主題“有趣的昆蟲”背景下的一堂製作課。我發現我班幼兒對蜻蜓特別感興趣,他們在區角活動時,也會在美工區畫蜻蜓,舞蹈區學做蜻蜓飛等等,趁者孩子對蜻蜓的喜歡,於是我就想設計了一些關於蜻蜓有關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孩子透過親手操作,對蜻蜓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功滿足感和快樂。

3.能夠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蜻蜓的相關知識,有利於他們主動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好的昆蟲知識,豐富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形成系統,有序的昆蟲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認識蜻蜓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徵。

2、透過說說、做做、玩玩,體驗製作蜻蜓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色吸管、彩色卡紙、剪刀、膠水、記號筆、背景音樂、蜻蜓圖片、製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

1.最近,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在舉辦一場昆蟲玩具比賽,老師呢準備了一件作品去參加。

2.讓幼兒猜猜準備了什麼昆蟲玩具?

3.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爲什麼?

4.組織幼兒重新觀察,說出蜻蜓的身體組成部分。我們來找找蜻蜓的身體有些什麼部分組成(出示蜻蜓圖片)

5.小結: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細細長長的,身體也是細長的。

二、製作蜻蜓

1.啓發幼兒也做個蜻蜓參加比賽。

2.製作蜻蜓需要些什麼?

3.我們要先做哪一個部分?

4.剪翅膀和眼睛:卡紙對摺,用記號筆在上面畫上一個細細長長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採用同樣的方法。(出示製作圖)

5.動作示範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兒用剪刀剪

6.尾巴可以做什麼動作呢?(幼兒自由探索)

7.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

8.個別指導

三、成功體驗

帶領幼兒到室外操場上,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玩具蜻蜓。

標籤:昆蟲 教案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