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草醒來了》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草醒來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草醒來了》

設計意圖:

季節交替時,孩子們發現了周圍環境的變化,宛叢驚喜地說:“鬱金香開了,可漂亮了!”;一楊興奮地說:“新濱公園的柳樹長出葉子了,小草也變綠了”;雨彤神祕地說:“我發現桃樹上有粉色的小花苞,桃花快要開了”;家旭也急切地說:“小路兩旁都變成綠色的了,綠油油的一片”……聽着孩子們的討論,我驚喜於他們對大自然的關注和對周圍環境的留意。

《小草醒來了》是一篇充滿童趣、擬人化的循環式結構的敘事散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重複的.對話比較多,非常適合幼兒學習和理解。散文中透過對春風、春雨、小草的描繪,給孩子們呈現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能夠進一步激發幼兒親近花草、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的溫馨、美好,體驗表演的快樂。

2、模仿小草睡醒的樣子,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理解散文內容,嘗試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和不同的語氣來表演散文。

活動準備:

打雷的聲音和畫面PPT背景音樂《夜的鋼琴曲》雷公公、小草、春雨、春風、太陽的頭飾活動重點:理解散文的內容,嘗試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和不同的語氣來表演散文。

活動難點:

表演散文時注意語氣、語調的不同變化。

活動過程:

一、利用“聲音渲染”情境匯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這一聲雷會把誰驚醒呢?

二、教師運用“肢體語言”,模仿小草被驚醒的樣子,發散幼兒思維師:我們睡覺醒來的時候會做些什麼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草的樣子。小草醒來後會看到誰呢?爲什麼?

三、快樂聆聽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溫馨和美好師:誰和小草打招呼了?它們是怎樣說的?小草是怎樣回答的?

四、完整欣賞散文,進一步理解散文

師:1、爲什麼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

2、爲什麼春風“輕輕撫摸”着小草?

3、爲什麼太陽“笑眯眯”的看着小草?誰穿上了嫩綠的衣服?

五、利用道具表演,鞏固對散文的理解,體驗遊戲的快樂

師:今天我們要評選“小小表演家”,請小朋友自選小草、雷公公、春雨和春風的頭飾,一起來表演散文。注意表演的時候要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還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比如雷公公的聲音比較低沉;小草的聲音比較溫柔;春雨的聲音比較清脆;春風的聲音比較舒緩;太陽的聲音比較響亮,看一看誰能得到“小小表演家”這個好聽的稱號。

活動延伸:

根據散文的句式結構嘗試仿編散文。

附:小草醒來了轟隆隆,轟隆隆,一聲聲響雷驚醒了小草甜甜的夢。

小草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來了。春雨輕輕打在小草身上,“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春雨。”

春風輕輕撫摸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春風!”

太陽笑眯眯看着小草,“你好,小草!”小草說:“你好,太陽!”

小草睜大好奇地眼睛,東看看,西瞅瞅,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穿上了嫩綠的衣服,多美啊!

活動反思:對於幼兒來說,特別的聲音、形象的畫面,這種視聽覺的刺激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打雷的聲音”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入了散文的意境中,在傾聽中幼兒對雨聲、雷聲和風聲有了進一步的辨別和區分,同時孩子們還用上了“呼呼”、“嘩嘩”、“轟隆隆”等擬聲詞,豐富了詞彙。同時在傾聽雷聲中也進一步體驗到了小草被驚醒的心理感受:害怕、着急、心煩、驚喜等等,爲後面進一步表演散文積累了經驗。

中班的幼兒對於睡醒起牀的經驗已經比較豐富,對於生活經驗的講述也比較有針對性,所以在運用“肢體語言”環節,孩子們積極模仿小草睡醒的樣子,不僅說出了小草“伸伸懶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醒來了,而且還做出了相應的動作。這說明孩子們已能將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篩選、提煉並清楚的表達出來。有了模仿的經驗、有了動作的提示,爲後面表演散文做了準備。

遊戲表演也是孩子們學習文學作品的一種形式。在“快樂表演”中,小朋友自選頭飾合作遊戲,表演中不僅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還注意了自己的語氣,比如雷公公的聲音比較深沉;小草的聲音比較溫柔;春雨的聲音比較清脆;春風的聲音比較舒緩;太陽的聲音比較響亮等,在散文表演中,孩子們體會到了合作遊戲的快樂。

學習後,幼兒的興趣濃厚,在早讀活動和戶外活動時自發地仿編起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