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方法

1.教學設計要從“爲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透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者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歌曲《大雁湖》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調優美抒情、悠揚動聽,富於歌唱性,曲中透過對大雁湖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的真切情感,歌曲爲2/4拍、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曲調中切分節奏運用,使音樂富有動感。特別是第二樂句襯詞“啊哈嗬”的運用更增添了歌曲濃郁的地方風格,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發自內心的讚美之情。第三樂句採用第一樂句換頭合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獷豪放的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蒙古風土人情及民歌音調風格,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讚美與熱愛。

2、學會簡單的蒙古動作,並有感情地演唱《大雁湖》。

3、將歌曲中的切分音,八度準確的掌握。

教學重點

1、並啓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1、對“啊哈嗬”節奏的準確把握。

2、切分音、八度大跳的準確把握。

教學用具:

課件、鋼琴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你們看!他是一位少數民族的小朋友,我們可以從他的服飾中知道他是一位蒙古小朋友,她呀,要邀請我們到她的家鄉去做客,一起去感受蒙古的美!現在我們就和這位小朋友一起到她的家鄉蒙古去感受那裏的山山水水吧!(播放伴奏音樂和圖片)

二、教節奏和旋律ⅰ26ⅰ55.︱56ⅰ

大家覺得這些景色美不美?美!剛纔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景色是蒙古的一個景區:大雁湖,它呀!就座落在唐古拉山附近,那裏的草肥水美,棲息着很多很多的珍禽異鳥,大雁湖也在那裏安家落戶,那裏山美、水美、那裏的人民熱情好客,看到了這麼美的景色,老師呀,也想來讚美讚美那裏的風光,你聽!念“大雁湖好風光啊哈嗬”!同學們請你們也來試試看吧,先有節奏的念準歌詞,再唱出旋律!(注意重拍的掌握)老師覺得我們用語言讚美還不夠,能不能用我們的歌聲來表達表達呢!

三、新課教學

1.初聽音樂

提問:你們真棒,能懂得讚美之情!現在我們就跟隨音樂到《大雁湖》去看看那裏的美景,請你來聽聽這首歌曲帶給你的感受是怎麼樣的?它的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抒情)

2.教師範唱

提問:這麼優美、抒情的歌曲,老師也想把它唱唱,你們歡迎嗎?(歡迎),那你們在聽的過程中想想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歌中又講述了哪些景物呢?(中速、景:大雁湖、烏蘭泉物:珍禽異鳥、天鵝)

3.朗讀歌詞

這麼美的景色,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感受感受,那現在我們有感情的來念一遍歌詞,去感受感受大雁湖的那份美吧!(有節奏的朗讀、要抑揚頓挫)

4.哼唱旋律:

朗讀了一遍歌詞,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大雁湖真的好美啊!我們就把這種美的聲音帶入到旋律中來唱唱,我們用“LU”來哼唱,重點指導切分音和難點處,再完整哼唱一遍,用自豪的語氣唱

5.聆聽音樂

你們的表現真不錯!讓我們再次聆聽音樂,在聽的時候我們可以跟着音樂來對口型,也可以隨音樂搖動身體!

6.師生合作唱歌詞

同學們,老師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聽聽你們的歌聲了,現在請你們跟着老師的琴一起來唱唱歌曲!(同學們完整唱一遍,指導1、3句要注意強拍的掌握,2、4句注意難點句和四拍唱到底)師唱13句,生唱24句,再指導,再反過來

7.師生齊唱

下面我們一起來把歌曲唱的更加動聽點,那就要注意一句和一句之間要換好氣,你聽聽老師是怎麼換的,你們來試試!唱好八度的地方、換氣

8.教師再範唱一次

現在你們再來聽老師唱一遍歌曲,可以隨着音樂感受歌曲的優美、抒情。

9.完整演唱要求舒展、連貫

10.學習蒙古動作

蒙古族人民不僅會唱歌而且還擅長於跳舞,那現在你們跟老師一起來學學蒙古動作吧!

(1)一組唱一組做動作,反之再來一遍

(2)集體演唱歌曲

四.欣賞視頻《大雁湖》

下面老師要給你們欣賞一首不同音樂風格的大雁湖,請你認真的體驗歌曲中那份大草原的寬廣,優美,跌宕起伏的感覺(從速度、力度、情緒上去感受)

五、

今天我們要謝謝這位小朋友帶我們去參觀了那麼美麗的蒙古,也一起學習了蒙古族民歌《大雁湖》,感受到了它的音樂優美、抒情、跌宕起伏的特點,知道了大雁湖那裏的景色非常的優美,特別吸引我們,如果大家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以去那裏走走看看,領略那裏的風景,去欣賞那裏的文化,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裏,同學們再見!

《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瞭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瞭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3、有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進行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1、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據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唱準切分節奏︱55.︱56i︱的演唱。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磁帶、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組織教學

隨《大雁湖》伴奏音樂進教室。

2.學做簡單的蒙古基本動作

1)談話匯入:我們祖國有幾個少數民族組成的(56個),說說你知道幾個少數民族,我們是屬於哪個族?

2)教師隨《大雁湖》伴奏音樂跳一段舞蹈讓學生說說老師跳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後說說你們喜歡哪幾個動作。跟隨老師做做動作。

總結:同學們舞姿跳得很美,那你們的歌聲會是怎樣呢?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讓同學們在蒙古的大草原上盡情歌唱同時我們領略一下那裏的風景。

二、寓教於樂

1.聽錄音範唱感受音樂的風格和情緒。(蒙古族民歌,曲調優美抒情。)

2.再聽音樂說說歌曲內容。總結: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裏草肥水美,棲息着很多珍禽異鳥,大雁也在那裏安家落戶了

3.聽教師範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讓學生自己隨琴唱唱。

5.學唱難句:大雁湖好風光啊哈嗬。(先聽教師範唱,教師在啊哈嗬下面劃出節拍,學生跟老師一起邊唱邊劃拍。)

6.大雁湖那麼我們用心的讚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這一樂句。(襯次“啊哈嗬”表達了蒙古人民的粗獷豪放對家鄉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7.指出切分節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幾個這樣的節奏並唱唱切分音。

8.隨琴慢速輕唱歌曲。(數次)

9.師生接唱。(分組接唱)

10.隨音樂伴奏唱唱歌曲。

11.請個別同學唱唱。

12.隨琴慢速唱唱曲譜。(教師幫助學生碰到有困難的樂句一起糾正唱唱。)

13.師生曲譜接唱。

14.再次完整有感情的唱唱歌曲。

三、創造表現

1.在演唱過程中學生多情不自禁的動起來了。你想用怎樣的動作來表達這首歌曲呢?(開始學過的蒙古動作加進去)

2.放音樂全班學生隨音樂做自己喜歡的蒙古動作。

3.跟隨老師的琴邊唱邊做動作。

4.請幾位學生上臺表演舞蹈,其他同學伴唱。

總結:同學們唱得那麼好,舞得也那麼精彩,你們還會創編歌詞嗎?

5.以《大雁湖》的旋律創編歌詞。(提醒學生旅遊過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或者我們自己家鄉等好地方值得你讚美的。)

6.請創編好的學生念念歌詞,再隨琴唱唱自己創編的歌曲。

7.假如讓你們隨音樂畫畫你會畫出怎樣的一副畫呢?學生自由說說。

四.完美結果

同學們不但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蒙古族的熱愛,還用了美妙動聽的歌聲抒發了對大草原讚美之情,老師希望你們以後能編出更多更好的歌詞來讚美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家鄉。隨《大雁湖》音樂邊唱邊出教室。

課後反思

1、優點:

在這節課中,我採取了很多的形式方法來完成,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很集中。

2、缺點:

有些地方沒有讓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還不夠明顯。學生在自我評價方面也做的不夠。

3、改進意見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段的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虛心請教,不段的提高教學水平。成爲創新教育中的新型老師。

《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蒙古族風土人情及民歌音調風格,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讚美與熱愛。

2、學習簡單的蒙古族舞蹈並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

3、將歌曲進行改編和創作,並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演唱。

二、教學重點:

1、透過反覆聆聽和自學的方法學會歌曲,並啓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2、掌握蒙古舞最具特色的動作,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進行表演。

三、教學難點:

1、對“啊哈嗬”節奏的準確掌握

2、改編歌詞演唱

四、教學過程:

【激興匯入】

1、師問:“誰會跳舞?”“那麼誰會跳蒙古舞呢?”

2、師說:“同學們,今天林老師也爲你們獻上一支蒙古舞,請大家仔細的欣賞,看完後告訴我你最喜歡哪個動作?”老師跳一段蒙古舞,其中有硬肩、擠奶、騎馬等動作,播放《大雁湖》音樂。

3、師:“舞蹈看完了,誰能說說你喜歡什麼動作”生自由發言

師:“這個動作你覺得表現了什麼呢?”生答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揚起馬鞭,自由馳騁吧!”全班模仿騎馬的動作。

師:“還有什麼動作吸引你呢?”生答

師:“讓我們來模仿大雁在天空展翅飛翔”“伸展我們的雙臂,動作舒展而大氣”學生一起練習。

師:“現在我給你們兩段音樂,分別把這兩個動作給表現出來。”學生舞蹈

師:“這兩段音樂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呢”啓發學生說出旋律相同而速度不同。

師:“旋律、節奏、速度是音樂的要素,改變其中一個,效果就會發生很大改變,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

師:“剛纔大家跳了蒙古舞,那你們對蒙古有些什麼瞭解呢?”生答:(蒙古)

師:“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那茫茫的大草原和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一起歡歌起舞吧!”欣賞課件幻燈片播放《大雁湖》音樂

【寓教於樂】

1、師:“看完了,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答

2、師:“那裏山美、水美、人更美,那裏的人民非常熱情好客,爲了迎接我們的到來,他們爲我們獻上一曲悠揚動聽的歌曲《大雁湖》,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裏草肥水美,棲息着很多珍禽異鳥,大雁也在那裏安家落戶,讓我們靜靜聆聽歌中都唱到些什麼”播放歌曲。學生說出歌詞,師出示在黑板上。

3、師:這首歌曲非常短小,我想請大家來自學,如果給一首新歌你,你選擇什麼方法自學。“生答

4、請學生演唱,師:“大家聽我來唱,看和你們唱的有什麼不一樣?

5、啓發學生說出“啊哈嗬“,貼字塊板書“啊哈嗬”,在“啊”的下面劃出拍號,表明唱兩拍。師教讀“啊哈嗬”

師:“還有什麼地方比較難呢”學生提出切分音,請學生上臺劃拍,一起練習,在歌中找出有切分音的地方,按節奏朗讀歌詞

6、完整的演唱歌曲。

【鞏固延伸】

1、師:“請大家看歌詞,爲什麼會有高低起伏呢”生答師:“按照音的高低連接起來就形成一條旋律線,我們來看看與旋律線相對應的樂譜,一起來唱一唱。”

2、出示課件中的歌譜

3、師:“草原的寬廣和博大賦予了蒙古人民粗獷豪放的性格,他們的歌曲都是跌宕起伏,跨度非常大,大家找找看什麼地方跨度比較大”學生找出來進行演唱。

4、師:“當你看到這一望無際的草原和勤勞善良的蒙古人民在愉快而忙碌的生活時,你心中會涌動一種什麼樣的情愫,當耳邊響起這悅耳的音樂時,你又會用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呢?”生答,

播放課件中的畫面,學生演唱歌曲。

5、師:“如果這就是你的故鄉,這就是你的家園,你又會怎樣來演唱呢”生答,播放課件中的伴奏音響,學生再次演唱歌曲。

6、師:“蒙古人民擅長摔跤、騎馬和射箭,能不能把這些體育運動都唱進我們的歌裏呢?來!讓我們將原歌中的一句進行改編,請大家分組討論討論。播放課件中的原唱開展討論

7、改編後師提示:“騎馬的速度怎麼樣?”師快速彈奏《大雁湖》的音樂,學生演唱改編後的歌詞

【完美結課】

師:“今天你們都有哪些收穫?”生答。“非常感謝大家讓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有機會我們去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去領略那大好的河山,去了解各個民族的特色,去欣賞那些獨特的文化,去品味中華民族淵源的文明。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騎上你們的小馬出教室吧。

【教後反思】

因爲本課所學的歌曲是蒙古族民歌,這節課我以遊覽內蒙古風景“大雁湖”爲主線,引導學生逐步瞭解蒙古族風俗人情、音樂及舞蹈,在短短四十分鐘的課堂裏,讓學生感受到本節課的情感主題----愛家鄉。一開始我就播放以《大雁湖》歌曲伴奏爲背景音樂、表現蒙古族人民風俗習慣和大雁湖美麗的自然風光圖片的幻燈片,讓學生在溫馨氛圍中瞭解蒙古族及感受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音樂。同時以“大雁湖”爲原型,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湖泊,要求學生能透過自己在課堂上的認真學習,用自己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所學到的知道來灌溉土壤,讓它開出繁花朵朵,使這個了無生機的湖泊變得和歌曲中的《大雁湖》一樣,引來美麗的鳥兒。把單調的課堂評價變成了一幅實實在在的風景畫,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來,並能在評價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大雁湖》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蒙古族風土人情及民歌音調風格,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讚美與熱愛。

2.學習簡單的蒙古族舞蹈並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

3.將歌曲進行改編和創作,並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演唱。

教學重點

掌握蒙古舞最具特色的動作,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進行表演

教學難點

1. 對“啊哈嗬”節奏的準確掌握

2. 改編歌詞演唱

教學過程

一、 導課

師:放一段馬頭琴的音樂或者吉祥三寶歌曲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烘托出課堂氣氛。

介紹蒙古族的地理位置及風土人情。

導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蒙古族的歌曲,名字叫xx。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裏草肥水美,棲息着很多珍禽異鳥,大雁也在那裏安家落戶,讓我們靜靜聆聽歌中都唱到些什麼”

二、播放《大雁湖》音樂,提問問題

彈琴跟唱。

3遍後重點講解難點部分:板書“啊哈嗬”,在“啊”的下面劃出拍號,表明唱兩拍。

切分音——請學生上臺劃拍,一起練習,在歌中找出有切分音的地方,按節奏朗讀歌詞。

(注意教學策略,化難爲簡,師生互動)

抽查學生唱。

跟唱曲譜,練習豎笛

引導

師:“草原的寬廣和博大賦予了蒙古人民粗獷豪放的性格,他們的歌曲都是跌宕起伏,跨度非常大,大家找找看什麼地方跨度比較大?

學生找出來進行演唱。

“當你看到這一望無際的草原和勤勞善良的蒙古人民在愉快而忙碌的生活時,你心中會涌動一種什麼樣的情愫,當耳邊響起這悅耳的音樂時,你又會用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呢?“

生答

播放課件中的畫面,學生演唱歌曲。

“如果這就是你的故鄉,這就是你的家園,你又會怎樣來演唱呢“

生答

播放課件中的伴奏音響,學生再次演唱歌曲。

過渡:蒙古人民不僅歌唱得好,舞蹈也美呢!他們的舞蹈都是來源於日常的生產勞動中。你們知道蒙古族舞蹈最具有代表性的動作有哪些?

學生回答(摔跤,騎馬,擠奶……)

師生互動(硬肩,擠奶,雁飛,騎馬等)

提問每個動作代表什麼?

學生邊模仿邊回答

師引導

如:那就讓我們一起揚起馬鞭,自由馳騁吧!——全班模仿騎馬的動作

那讓我們來模仿大雁在天空展翅飛翔,伸展我們的雙臂,動作舒展而大氣——學生一起練習。

學生聽音樂站立手伸開隨音樂一起做律動。(原地搖晃)

三、創編部分

加入動作表演歌曲:小組交流,(時間不宜過長)。

上臺展示,師生及時評價。

師:“蒙古人民擅長摔跤、騎馬和射箭,能不能把這些體育運動都唱進我們的歌裏呢?來!讓我們將原歌中的一句進行改編,請大家分組討論討論。

改編後教師提示:騎馬的速度怎麼樣呢?

(快速彈奏)

生演唱改編後的歌詞。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那些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各有什麼代表性的歌曲?其典型的舞蹈動作是怎樣的?

五、結束語

今天大家有什麼收穫?

……有機會希望同學們走走祖國的大好河山,去了解各個民族的特色,去欣賞那些獨特的文化,去品味中華民族淵源的文明。

大家分組齊唱齊奏一遍歌曲,結束本課。

標籤:音樂 雁湖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