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花鐘》的教學總結與反思

《花鐘》的教學總結與反思

《花鐘》的教學總結與反思

篇一:

《花鐘》一課是透過牽牛花、午時花和夜來香分別提醒小白兔起牀、吃午飯和睡覺這個童話故事,傳遞出一個科學知識:不同的花,開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課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段寫小山羊給小白兔送來了三盆花,幫助它掌握時間。第二段具體寫牽牛花呼喚小白兔起牀,午時花叫小白兔吃午飯,夜來香提醒小白兔睡覺。第三段寫下白兔有了這三盆花就會掌握時間了。

一、識字爲主導,培養識字好習慣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識字教學上。主要

採用的是隨文識字,並注重每個生字的音形義,如拼讀生字的拼音,說說如何記住字形。這也充分體現了新教材提倡的學生自主識字的精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生字習慣。在識字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在識記漢字這方面已熟練的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藉助拼音、編順口溜、加一加、換一換、說結構,找形近字、按形聲字的規律以及每個生字自身在字音、字形上難易的差別,所以在教學時各有側重地進行識字、鞏固,並適時的總結,幫助學生積累漢字,提高識字效率。

此外,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認識各式各樣的鐘,使得孩子們對生字“鍾”加深印象,再出示課題——花鐘,讓學生進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初步瞭解“花鐘”不同於一般的時鐘。而且,我還設計了鐘面,讓學生根據牽牛花、午時花和夜來香開放的不同時間,把這三種花貼到鐘面上,並根據學生的閱讀,從最有趣的鮮花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朗讀爲主線,培養學習好方法

在閱讀方面,學生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已表現出極大地興趣與熱情。在指

導閱讀時,首先我抽學生分小節讀通全文,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解決疑問。其次,讓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劃劃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最後則以全文重點小節爲主,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根據不同的提示語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並透過指名讀、男女賽讀、加動作讀、合作朗讀等各種形式,不僅讓生字不斷地在學生的腦海裏鞏固在現,並讓學生在讀讀、議議、說說中瞭解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的開花時間,由此來激發學生對花的興趣,更解決了課文爲什麼要稱三種花爲“花鐘”的難點。

不足之處:

 一、本課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第五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讀課文查字典識字。由於學生剛學會了查字典,還不是很熟悉,而且本課我是採用隨文識字,所以課堂上只訓練學生查了一個“盆”字。但是在查找前我應該出示部首查字法的兒歌,讓學生鞏固之後在查找,這樣效果會更好。

 由於急着趕進度,所以在演一演的環節,對學生的說話訓練指導還不夠到位。我應該出示一些提示語,這樣學生在說話時才能抓住重點說清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具有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三、由於本課容量較大以及自己對課堂時間的把控不夠,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完成,最後的複習鞏固(摘花遊戲)沒有來得及完成。

四、由於是借班上課,之前對一(5)班的小朋友語文課上的朗讀、識字等習慣瞭解得不夠詳細,課前也沒有跟小朋友進行言語上的溝通,以致學生課上表現有

些拘謹。此外我本想讓學生動動筆頭,在書上寫一個“升”字,但我發現小朋友在預習的過程中早已把描一描,寫一寫中的生字都寫完,因此這個環節也只好作罷。

篇二: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三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同的說法描寫了一天之內不同時間不同種類的鮮花開放的美好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有趣。它和後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課文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突出本單元“細心觀察”這個專題,激發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說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可以透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如施教過程中,曾有學生說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他把薔薇說得很美,美在把薔薇比作了笑臉。在學生的理解水平,說把薔薇比作了笑臉未嘗不可,但是從老師的經驗來說這就是錯誤的,因爲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擬人句,那這就要想是不是需要把這個修辭手法告訴學生呢?如果不告訴那萬一考試時碰到又怎麼

應對呢?告訴吧,以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能接受嗎?我猶豫不決。

不足之二:每次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啓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 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而且是非常要不得的,以後即使冷場也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