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中考文言文複習

在日常的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很多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文言文複習,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文言文複習

中考文言文複習1

中考語文文言文詞語複習資料

一、詞語積累

(一)常規詞語 [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複習。

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

習,溫習、複習、實習

[朋]同門,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從。

[(不)知](不)瞭解。

[慍(yùn)]生氣,發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爲(wèi)]替,給。

[謀]謀劃,指辦事。

[忠]盡心竭力。

[交]結交,交往。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故]指學過的知識。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誨(huì)]教,教導。

[知(之)]知道(它)。

[是]此,這。

[賢]賢人,有才德的人。

[齊]看齊,一齊。

[內]指內心。

[善者]指長處。善,好。

[從]跟從,這裏指學習。

[士]士人,封建時代稱讀書人。

這裏指有抱負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剛強,勇毅。

[任]負擔,擔子。

引申爲責任、職責。

[重]重大。

[已]停止。

[歲寒]寒冷的冬天。

歲,指時間。

[凋(diāo)]凋謝。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1.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

2.古今字:[說]“悅”的古字,愉快。

(三)成語 [不亦樂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

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遙遠。

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見賢思齊]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三人行,必有我師]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形容謙虛好學。

二、文學常識1.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中考文言文複習2

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爲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增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託我寫一篇來記述這件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對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連接着遠方的山脈,吞吐着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寬廣無邊;早晴晚陰,氣象萬千。這就是岳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然而它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湘,被貶的政客和詩人,大多在這裏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不同吧?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霧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渾濁的浪衝向天空,太陽和星辰都隱藏起了光輝,山嶽也潛伏起形體;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槳斷折;傍晚的天色暗下來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產生被貶離京、懷念家鄉、擔心誹bang、害怕譏諷的情懷,(會覺得)滿眼蕭條景象,感慨到極點而悲傷了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萬里碧綠;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五彩的魚兒(在水中)暢遊;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蘭花,茂盛並且青綠。有時大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照在湖面上閃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潛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這樣的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爽快,光榮和屈辱都被遺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風,那是喜洋洋的歡樂啊。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心思,或許不同於(以上)這兩種表現的,爲什麼呢?(是由於)不因爲外界環境的好壞或喜或憂,也不因爲自己心情的好壞或樂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則爲平民百姓憂慮;處在荒遠的江湖中(在野),則替君主擔憂。這樣(他們)進朝爲官也憂慮,退居江湖爲民也憂慮。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憂慮,在天下人享樂之後享樂”吧。啊!(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志同道合呢?

課文下面註釋:

選自《范文正公集》。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職到嶽州做太守。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守,指做州郡的長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

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

勝狀:勝景,好景色。

浩浩湯湯( ):水波浩蕩的樣子。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際涯,邊。

10、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裏)陰晴多變化。暉,日光。

11、大觀:雄偉景象。

12、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

13、然則:雖然如此,那麼。

14、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極,盡。

15、遷客:謫遷的人,指降職遠調的人。

16、騷人: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後人也稱詩人爲騷人。

17、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18、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於”。

19、淫( )雨:連綿的雨。

20、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21、開:放晴。

22、排空:衝向天空。

23、日星隱耀: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

24、山嶽潛形:山嶽隱沒了形體。

25、檣( )傾楫( )摧:桅杆倒下,船槳斷折。

26、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27、去國懷鄉,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

28、景:日光。

29、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驚,這裏有“起”“動”的意思。

30、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萬頃,極言其廣。

31、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鳥停息在樹上。

32、錦鱗:美麗的魚。

33、岸芷( )汀蘭: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芷:香草的一種。

34、鬱郁:形容草木茂盛。

35、長煙一空: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一,全。

36、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着金色。這是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7、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這是寫無風時水中的月影。璧:圓形的玉。

38、何極:哪有窮盡。

39、寵辱偕忘:光榮和屈辱一併忘了。寵,榮耀。偕,一起。

40、把酒臨風:端酒當着風,就是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

41、求:探求。

42、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43、或異二者之爲: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或,近於“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爲,這裏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45、居廟堂之高:處在高高的廟堂之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下文的“進”,即指“居廟堂之高”。

46、處江湖之遠:處在僻遠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處江湖之遠”。

47、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先,在……之前;後,在……之後。

48、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微,沒有。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文後練習:

聯繫上下文,解釋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

乃重修岳陽樓

屬予作文以記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

微斯人,吾誰與歸

1.乃重修岳陽樓(乃:表示兩事相承,可譯爲“於是”“就”“便”。)

2.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託。)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觀:景象。)

4.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去:離開。讒:說別人壞話。)

5.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偕:一起,一同。)

6.微斯人,吾誰與歸(歸:歸依。)

附加練習

1. 閱讀理解。

(1)作者在本文中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達胸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負。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文中描寫岳陽樓大觀的句子是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概括遷客騷人覽物而“悲”的句子是: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概括遷客騷人覽物而“喜”的句子是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闡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本文第一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第五段闡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遙相呼應;第二段描述了岳陽樓之大觀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覽物而悲和喜的描述;接着議論抒情,在與古仁人之心的類比中卒章顯志。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2. 第二段中的“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第五段中的“或異二者之爲”中的“異”字各指什麼內容?

前者指“遷客騷人因不同景物引發的“悲”和“喜”兩種不同的心情,後者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

3、結尾作者發出“微斯人,吾與誰歸?”的慨嘆,周敦頤《愛蓮說》中也有“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感慨,試比較二者的感慨有何區別。

范仲淹透過此句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願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周敦頤只是表達了對知音甚少的感慨,范仲淹則是慨嘆憂國憂民的人太少

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現出作者怎麼樣的思想境界?

憂國憂民,以天下爲已任的政治抱負,積極向上、奮發有爲的思想,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德。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反映了古仁人曠達胸襟,這種胸襟在今天瞬息萬變的社會尤爲重要。請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打算怎麼樣做,才能擁有這種胸襟。

可圍繞“戰勝自我”、“摒棄私心”、“胸懷天下”、“志向高遠而豁達進取”來談。

中考文言文複習3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課文下面註釋:

1、選自《東坡志林》,此文寫於作者貶官黃州期間。

2、念無與爲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3、相與:共同、一起。

4、中庭:院裏。

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6、但少閒人:只是缺少清閒的人。但,只是。閒人,清閒的人。

文後練習: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附加練習

1.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我國民間有“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說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__、其父_____________

2.閱讀理解。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寫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因景抒懷,表達複雜微妙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文中加橫線的句子,說說其中蘊涵着作者哪些複雜微妙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句中的“閒人”兩字,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你對這句話有怎樣的理解?

6.此文爲作者遭貶之後所作,作者此時心情應抑鬱纔對,可作者卻“欣然起行”,不但措繪了月景,還自詡“閒人”。對於作者這種做法,你怎樣看待?結合實際談談。

7.在我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對月有獨特的感受,借月抒發自己的感情,請舉出兩個這樣的例子,註明出處和作者。

8.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有“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慨,請在文中找出與此意義相近的一句。(念無與爲樂者。)

答案

1.東坡志林蘇軾蘇轍蘇洵

2.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3.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一方面,作者慨嘆知音難覓。另一方面,作者當時雖貶,心情抑鬱,但仍不失進取心,藉以美景來排遣抑鬱之情。)

4.從“閒人”二字可看出作者用惋惜無人賞月來暗諷那些汲汲於富貴功名的世俗中人,同時也把自己政治失意後的孤高情懷寄託其中,表現一種隨緣自適,瀟灑自如的人生態度。

5.明月是經常有的,美景也是經常在的,但人們的心情不同,欣賞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與張懷民當時都被貶官,有職無事,是個閒人,作者雖被貶,卻能從隨處可見的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並描繪如此充滿詩情畫意好文,表現出作者豁達寬廣的胸襟。

6.作者此時心情雖抑鬱,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賞月”和自詡閒人,都是苦中作樂,用娛情於景來排遣抑鬱。這種做法是值得稱讚的,因爲人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多麼抑鬱,都應學會苦中作樂,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樂趣,儘可能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因爲即使痛苦也是於事無補的。

7.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中考文言文複習4

一、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於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後置句)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後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鑑賞品味

本文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入手寫起,三問三答之後緊扣下文“思”字,由妻之私我,妾之畏我,客之有求於我悟出了受蔽的原因。因小見大。由家事想到國事,透過三比使齊威王連連稱“善”,欣然接受了鄒忌的勸諫。而齊威王納諫的三賞又帶來了羣臣吏民進諫的三變,終於使齊國戰勝於朝廷,從此威名大振。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採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納諫後齊國的三變,前後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

二、周亞夫軍細柳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東漢末年改爲今名。《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敘述帝王的政跡;“表”是各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世家”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魯迅先生曾高度讚揚《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一詞多義

1.軍駐軍周亞夫軍細柳

軍隊上自勞軍

2.以任用乃以宗正劉禮爲將軍

用來以備胡

3.及和至霸上及棘門軍

趕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4.之到已而之細柳

的不聞天子之詔

助詞,無實意,補充音節稱善者久之

5.使派遣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使人稱謝

使臣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中考文言文複習5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於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爲慢慢、逐漸。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並加以解釋。

1、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雲、響、景:像雲彩、回聲、影子一樣

2、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像對待奴隸一樣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常出現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後,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並解釋之。

1、沛公欲王關中 王:統治

2、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敵:攻擊

3、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4、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5、范增數目項王。目:示眼色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後,表示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2、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3、齊威王欲將孫臏 將:任命……爲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後,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麼。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爲老師"的意思。

1、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作賓客。

2、魚肉百姓 魚肉:以……爲魚肉

3、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

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僅僅把親人當作親人,不僅僅把孩子當作孩子。"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爲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品、收入

2、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出者是後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連橫而鬥諸侯 鬥:讓……爭鬥

2、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3、生死而肉骨 生:使……復生

4、驚天動地 驚:使……驚奇;動:使……感動

5、可燒而走也 走:使……逃走

七、動詞爲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爲了(因爲)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麼樣。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爲國事而死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兒懼,啼告母 啼:哭着

九、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當形容詞擔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特徵,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徵的人或事物。如:"將軍身披堅執銳"中的"堅""銳",指的是"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兵器"。

1、曉看紅溼處 紅:紅花

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紅:綠葉、紅花。

3、常在於險遠。 險遠:危險而又道遠的地方

中考文言文複習6

文言文閱讀是對文言文知識的綜合考查,這種試題由於從橫向(字、詞、句、篇)和縱向(文章內容及批判繼承等)兩方面設計考題,所以試題關涉的內容比較豐富,題型變化也較多,相對於單項考查文言基礎知識的試題而言,難度更大一些。

文言文閱讀能力包括:①斷句停頓;②分析常見虛詞、關鍵實詞、重點語句的意思;③把握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④對不同類型的文言文能從文體特點上進行分析。考查的重難點是"整體感知文章(段)中心及內容。"

文言文複習備考的根本原則是:緊緊抓住課本,緊緊抓住閱讀,力求形成語感。文言文中考不同於語文其他知識點的考試,比如現代文閱讀與課文的聯繫是質上的而不是形上的,教學上以課本爲例子形成能力,中考試題卻不是課本上的。而文言課文既是形成文言能力的例子,同時中考題的絕大部分又直接出自課本。比如,若考通假,必然出自課本;各種文化常識也必然出自課本;實詞的考查,絕大部分出自課本。所以,對文言文課文的學習總結非常重要。

常用實詞、虛詞,是中考考查的傳統考點之一。文言文閱讀能力提高的關鍵,是要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常用實詞、虛詞的常用詞義和基本用法,因爲詞彙是構築語言大廈最主要的建築材料。近些年中考文言文試題,普遍注意了對文言詞語的考查。在文言語段的閱讀考查中,對文言詞語的解釋往往是一個必考的重要內容。命題宗旨是既要考查對文言實詞用法、釋義的理解、掌握、識記,又不故意刁難,考一些生僻的詞語,或在選擇題中故意設定"干擾"項。從內容上看,對實詞的釋義考查較多,對用法的考查相對較少或難度較低。例如,近年來對詞的名動、意動、使動等用法已很少或基本不考,至少在答題過程中不要求指明是哪一種用法,而只需知道該詞在這一具體語境中是何含義即可。在複習備考中應立足於認真理解課文對文言常用實詞在具體語句中的用法釋義認真理解、掌握、識記,特別要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的現象,並做專項整理歸類。

虛詞在文言文中的使用次數多、頻率高,如果不能較好地掌握虛詞的使用規律和意義,則必將影響到對文言短語、句子的正確理解,進而影響整篇文言文的閱讀。從命題宗旨和內容上看,重在考查虛詞的釋義,對用法考查較少且難度降低,也不強求說出該詞的詞性。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大致可分四類:①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②起組合作用的,如"以""於""爲";③起連接作用的,如"而""則""乃";④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常用文言虛詞數量不多,要熟練掌握它們的意義和用法,特別是"之""其""者""而""則""乃""且""然""以""於""爲""也""乎""夫""焉"這15個文言虛詞。

由20xx年各省市中考題可以看出,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這一考點,主要有直接理解翻譯、辨析選擇、判斷正誤幾種題型。考查的重難點是課文中核心句、文眼句、精彩句以及理解有難度或含有某種語法現象的.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譯是在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正確理解詞義及文言句式,須掌握文言朗讀中的斷句停頓,能分析文言句式的特殊現象,領會句子的含義及所表達的感情。

理解、翻譯文言句子常見的知識點有:①恰當地朗讀停頓;②讀文譯句;③對譯句正誤的辨析。句子翻譯的總原則是: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翻譯的步驟是由"解詞"→"串意"→"順意"三步完成的。翻譯的具體方法有四種:①增,即對省略部分要增補出來;②刪,即對無實在意義(表語氣、停頓等)的文言虛詞刪去不譯;③留,即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人名、時間、專用名詞等)保留不譯;④變,即對與現代漢語習慣不同的句子採用意譯的方法。

加強對文言語句的理解和翻譯,還需要掌握常見的文言句式:判斷句、省略句(省略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主謂倒置)、被動句。總之,文言語句的翻譯,需要理解語句間的邏輯關係、語氣關係,弄清實詞含義、虛詞作用,發現詞類活用和通假,正確處理凝固結構和文言句式。但是,所有這些解題的技巧,都是建立在掌握文言知識、形成文言語感的基礎上的。

誦讀、理解、感悟文章內容方面的題型,會更側重於讓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填空題可能出現的題型有:對文段內容進行理解後,用原文填空;概括文章情節。選擇題可能會要求選出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或不正確的項。問答題可能會要求理解某句在文中的作用;歸納作者基本觀點;概括段意,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作者思想感情以及給予我們的啓示;比較閱讀等。今年還可能出現對文言文中某一人物形象進行評價的題型。近年來,中考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有些試題出現了開放性評述題,可作肯定性評價,也可作否定性評價,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文言文閱讀關於文章寫法的分析,包括了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有對文章結構的分析,如具體結構層次的安排,開頭與結尾,文章的過渡、照應等;還有對文章所採用的創作手法的分析,如託物言志、象徵、對比、襯托等手法;還有對修辭方法的分析等--主要會以選擇題或問答題的形式出現。

中考文言文複習7

趙將括母

趙將馬服君趙奢①之妻,趙括之母也。秦攻趙,孝成王使括代廉頗爲將。將行,括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時爲將,身所奉飯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主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爲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爲何如其父乎?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計已決矣。”括母曰:“王終遣之,即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括既行,代廉頗。三卜餘日,趙兵果敗,括死軍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誅。

【註釋】①馬服君趙奢:趙奢,戰國時趙國的大將。馬服君是趙奢的封號。

【閱讀訓練】

一、解釋下列句加點的詞。

1.父時爲將2.願王勿遣

3.始妾事其父4.身所奉飯者以十數

5.故卒不加誅6.吏無敢仰視之者

二、下列加點的“將”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趙將馬服君趙奢之妻B.父時爲將

C.括不可使將D.將行,括母上書言於王

三、下列對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父時爲將(經常)B.受命之日(那些日子裏)

C.今括一旦爲將(一時)D.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每天)

四、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身所奉飯者以十數(用自己的薪俸供養的人有幾十個)

B.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卻每天尋找可買的合適的土地房屋)

C.願王勿遣(希望孝成王不要派遣他)

D.妾得無隨坐乎(我能跟隨他一起去打仗嗎)

五、趙括的母親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參考譯文和答案】

譯文

趙國的大將、封爲馬服君的趙奢的妻子,是趙括的母親。這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趙括代替廉頗爲大將。將要出征,趙括的母親呈上書信向趙王訴說道:“趙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將。”趙王問道:“這是爲什麼呢?”趙括的母親說:“原先我侍奉趙括的父親時,孩子的父親當時身爲大將。他用自己的奉祿供養的食客要以'十'這個數目來計算;他所結交的朋友要以'百'這個數目來計算;國王和王室貴族賜贈的錢財絲綢,他統統都把它們分給軍吏、士大夫;從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過問家中私事。現在趙括一日作了大將,面向東接受軍吏的拜見,軍吏中沒有敢於擡頭親近地看他的人;趙王所賜贈的金錢絲綢,他回家後也統統收藏起來;況且每天尋找可買的合宜的田地房屋,總想擴充自己的私有。國王您認爲他像他的父親嗎?父親、兒子思想感情有着差異。我希望國王不要派遣趙括爲大將領兵出征了吧!”趙王說:“作爲趙括的母親,你還是放下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計劃已經決定了。”趙括的母親說:“國王您最終還是要派遣他爲將,那麼如果有了不稱大將職責的情況發生,我這個老婦人能夠不隨着受處罰嗎?”趙王說:“不會連累你的。”

趙括既已領兵出征,代替廉頗才三十多天,趙軍果然大敗,趙括戰死而趙軍傾覆。趙王因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所以最終沒有加罪於她。

答案

一、1.當時2.派遣3.侍奉4.自己按5.終於6.……的人

二、AB

三、A

四、D

五、不袒護兒子的缺點。

中考文言文複習8

1、南北朝樂府北方民歌《木蘭詩》:詩中寫木蘭從軍的原因是: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面對可汗大點兵,木蘭作出的決定是: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寫木蘭出征前緊張準備的句子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寫木蘭奔赴前線思念親人的句子是: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木蘭詩》中的“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這兩句詩,透過環境描寫,渲染出十年軍旅生活悲壯、嚴酷的氣氛,烘托出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

描寫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是: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從“歸來見天子”一段裏你揣摩一下木蘭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概括木蘭十年征戰生活的句子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出自《木蘭詩》的成語“撲朔迷離”比喻事情錯綜複雜,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話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林嗣環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時間同時發出許多聲音,描寫這些聲音的文字有: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 《口技》中從側面描寫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3、《愚公移山》: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

③愚公移山面對的困難是: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 愚公移山解決方法是: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樣開始工作: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現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處典型細節是: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或:“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⑧愚公移山的最終結果是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聰明勸愚公改變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⑨出自本文的成語: 愚公移山

4、《核舟記》中描寫佛印神情的句子是:袒胸露乳,矯首昂視。 核舟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表現王叔遠精湛技藝的語句是: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介紹蘇黃二人友好關係和相切磋、談論的神情的句子是: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5、 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本文與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表現了陳涉青年時代的遠大抱負。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導火線):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 起義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文中陳勝、吳廣起義的策略是:今誠以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爲天下唱,宜多應者。陳勝爲起義做了哪些輿論準備(宣傳工作)? 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取得了什麼效果?“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陳勝在分析當時的形勢和起義的前途時得出“宜多應者”的結論,他的根據主要有兩條,具體是:(1)天下苦秦久矣 (2)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用文中的詞語組成兩個4字短語,概括陳勝、吳廣利用鬼神來威衆的兩件事:(1)魚腹藏書(2)篝火狐鳴 《陳涉世家》中陳勝在動員起義時,最具有鼓舞性,氣魄雄偉、扣人心絃,能表現他卓越的宣傳能力和雄心壯志的一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在他身上具有超出當時一般農民的進步思想,請把文中表達這一思想的原句寫出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也是道出千古壯士之心聲、展現千古壯士之胸襟的名句。

6、《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第一段是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第二段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描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鞏固國防、威懾天下三個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險"和"以兵革之利"。然後提示爭取"人和"的實質在於"得道"。 文中指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係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以美國爲首的北約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野蠻行徑,遭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譴責和反對,這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選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回答) 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衆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那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在《行路難》中最能表現李白麪對挫折積極向上,對理想執着追求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但是與之相反的是,《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卻又表現出他面對困難消極避世的思想。 詩中最具憂愁、苦悶之意的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中考文言文複習9

一、易誤讀的字

1、七年級

七上:

鶴唳(lì) 怡然(yí) 土礫(lì) 人不知而不慍(yùn) 三省吾身(xǐng)

思而不學則殆(dài) 論語(Lún) 碧瓦飛甍(méng) 倏忽(shū)

高垣(yuán)睥睨(pìnì) 連亙(gèn) 黯(àn)然縹緲

七下:

環謁(yè) 稱前時之聞(chèn) 機杼(zhù) 赴戎(róng)機 可汗(kèhán)大點兵 轡頭(pèi) 黃河流水鳴濺濺(jiān) 朔氣傳金柝(tuò) 燕(yān)山胡騎(jì)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jiàn) 曳(yè)屋許許聲(hǔ) 綴(zhuì)行甚遠 狼亦黠矣(xiá)

意將遂(suì)入以攻其後也 假寐(mèi)

2、八年級

八上:

芳草鮮(xiān)美 黃髮垂髫(tiáo) 阡陌(mò) 後遂(suì)無問津者

唯吾德馨(xīn) 出淤(yū)泥而不染 濯(zhuó)清漣而不妖

褻(xiè)玩 陶後鮮(xiǎn)有聞 嘗貽(yí)餘核舟一 八分有奇(yòujī)

如聞泣幽咽(yè) 乘(chéng)奔御風 素湍(tuān)綠潭 飛漱(shù)其間

屬(zhǔ)引悽異 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夕日欲頹(tuí)

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京尹(yǐn) 艨艟(méngchōng) 一舸(gě)無跡

僦賃(jiùlìn)看幕 晨興(xīng)理荒穢(huì) 帶月荷(hè)鋤歸

八下:

縹碧(piǎo) 鳶飛戾天(yuān) 環堵蕭然(dǔ) 短褐穿結(hè) 簞瓢屢空(lǚ)晏如(yàn)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chóu) 銜觴賦詩(shāng)

駢死於槽櫪之間(pián) 俟其欣悅(sì) 負篋(qiè)曳屣(xǐ) 媵人(yìng)以衾擁覆(qīn) 右備容臭(xiù) 燁然若神人(yè) 縕袍敝衣(yùn)低綺戶(qǐ) 貽然不動(yǐ) 俶然不動(chù) 往來翕忽(xī)

悄愴幽邃(qiǎo chuàng) 浩浩湯湯(shāng) 謫守巴陵郡(zhé) 陰風怒號(háo)

岸芷汀蘭(tīng) 寵辱偕忘(xié) 林壑尤美(hè) 傴僂提攜(yǔlǚ)

觥籌交錯(gōng) 廿二日(niàn) 鮮妍明媚(yán) 汗出浹背(jiā)

惡能無紀(wū) 曝沙之鳥(pù) 呷浪之鱗(xiā) 停杯投箸(zhù)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bì)

3、九年級

九上:

輟耕之壟上(chuò) 皆次當行(háng) 度已失期(duó) 扶蘇以數諫故(shuò)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wàng) 忿恚(huì) 慰尉果笞廣(chī) 爲壇而盟(wéi)

免冠徒跣(guān) 以頭搶地耳(qiāng) 休祲降於天(jìn) 秦王色撓(náo)寡人諭亦(yù) 因屏人曰(bǐng) 挾天子以令諸侯(xié)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dài)則命一上將(jiàng) 將荊州之軍(jiàng) 中道崩殂(cú) 以遺陛下(wèi)

裨補缺漏(bì)長史(zhǎng) 諮陬善道(zōu) 夙夜憂嘆(sù) 猥自枉屈(wěi)陟(zhì)罰臧否(pǐ) 以彰其咎(jiù) 千騎卷平岡(jì) 五十弦翻塞外聲(xián)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九下:

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Yíng) 胡不見我於王(xiàn) 蹴而而與之(cù) 乞人不屑(xiè)

非醴泉不飲(lǐ) 又何間焉(jiàn) 夫戰,勇氣也(fú) 望其旗靡(mǐ)

期年之後(jī)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hè) 始齔(chèn)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kuì)亡以應(wú) 窈窕淑女(yǎotiǎo)

中考文言文複習10

七(上)之《趙普》

一、解釋加點的字詞

普少習吏事( )寡學術( )及爲相()每歸私第( )闔戶啓篋()讀之竟日( )臨政()既薨()家人發篋視之()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爲己任()()齷齪循默()明日()普顏色不變()復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跪而拾之以歸()()

二、翻譯重點句子

①太祖常勸以讀書

②晚年手不釋卷

③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④既薨,家人發篋視之

⑤普性深沉有岸谷

⑥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⑦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

⑧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

⑨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

⑩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三、課文內容理解及分析

1、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趙普言行的根本原因。

2、文章主要寫了趙普的哪兩件事?(分別用四個字概括)

3、宋太祖爲什麼要勸趙普讀書?

4、讀書給趙普帶來了什麼好處?(用原文回答)

5、從第二段中找出一細節描寫,並由此談談趙普其人。

6、你知道趙普爲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而策劃的歷史事件的名稱嗎?

7、趙普,雖讀書不多,但官至宰相,相傳有" "說法。

8、讀了《趙普》後你受到哪些啓發?

四、中考連結

1、解釋加點的字詞

少習吏事( ) 家人發篋視之( ) 深沉有岸谷( )

雖多忌克( ) 卒用其人( ) 普顏色不變( )

2、下面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太祖/常勸/以讀書 B、家人/發篋/視之

C、能/以天下事/爲己任 D、普/明日/復奏其人

3、翻譯句子

(1)每歸私第,闔戶啓篋取書,讀之竟日。

(2)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3)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

4、從本文中,你能學到趙普的什麼精神?

5、"手不釋卷"證明趙普讀書非常勤奮,請舉出兩個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

6、文中有個詞語已成爲成語,你能找出來並解釋嗎?

7、"闔"字有何作用?

五、本課學習要點

1、認識一下趙普

趙普(922-992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後周時當節度使趙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爲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兵變。史稱"陳橋兵變"。從此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史稱宋太祖。接着,趙普又輔佐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了全國。後來,宋太祖任命他爲宰相。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普仍然擔任宰相。

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宋太宗隨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書。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後來趙普因爲年老體衰病逝,家人開啟他的書箱,裏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所以又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2、找出文中的細節描寫,

示例:"闔戶啓篋取書"

"闔"這個動作上的細節描寫,表明趙普主動閉門謝客,暫停一切社交活動,排除一切干擾,由此可見他是個對刻苦讀書決心很大的人。

趙普其人:刻苦讀書:

"晚年手不釋卷"--勤奮好學

"闔戶啓篋取書,讀之竟日"--刻苦鑽研

奏薦人才:

"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 跪而拾之以歸" --冷靜沉着

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復奏如初"--意志堅定

這些生動感人的細節描寫,分別寫出了趙普的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寫出了趙普超人的毅力、耐心和堅定的意志;寫出了趙普的沉着鎮定,爲國薦才的精神

《趙普》答案:三、課文內容解析。1、能以天下事爲己任。2、刻苦讀書,奏薦人才。3、普少習吏事,寡學術。4、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5、細節:"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

沉着、鎮定、有耐心、有決心。

6、陳橋兵變7、半部《論語》治天下8、略

四、中考在線

2、A 5、鑿壁借光,蠹螢夜讀,懸樑刺股、孫康映雪等6、手不釋卷 7、從細節看出趙普讀書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