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範文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範文

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範文

狠抓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是學校崛起和發展的支點。小學部在教學管理中,力爭透過實現有效的課堂督評和自覺的學科教研,促進教師向“教育自覺”的美好境界邁進。

一、課堂督評,由檢查向指導轉變

進堂聽課是教學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教師管理的重要途徑。小學部從學校創辦就一直執行這一制度。在每月的常規檢查,我們發現95%的教師上課態度端正,教案書寫規範,教師們迫切需要提高的是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教學方式的藝術性。因此,我們將進堂聽課的目的、方式作了一些調整與改變。

1、摸底聽課。以往在開學一個月之內,會安排所有新教師上彙報課。但新教師到校後有個適應過程,而應屆畢業生,對課堂教學大多紙上談兵,談何彙報!本學期開學一週後,我們就安排了行政、組長、骨幹對10名新教師一對一的摸底聽課,具體時間與新教師商量而定,旨在張揚優點,發現問題,提出良策。此輪聽課,我們發現大部分新老師在教學態度上都非常端正,但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實踐操作。

2、跟蹤聽課。在完成第一次的摸底聽課後,有針對性地對新教師進行不定期的跟蹤聽課。有一對一的跟蹤,如陳衛華老師每週聽一節林沖的體育課;有幾對一的跟蹤,如羅耀平、姚月清、賀學文輪流多次聽鍾澤峯老師的課。聽課者對上課者課前有指導、課中有記錄、課後有反饋,全程跟蹤、全面關注,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年輕老師成長較快,他們從骨幹教師身上不僅感受到教學的精深與樂趣,更感受到做人的真誠與情義。

3、推門聽課。學部推門聽課的對象是全體教師,一般都事先通知。“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啓發性原則同樣適用於對教師的培養。在教師深入理解、鑽研的基礎上,再輔以有經驗的老師的指點,效果事半功倍。

聽課者不是過客,我們對聽課教師同樣有要求:聽——認真聽課,邊記邊想,設身處地地理解課堂操作方式、教學流程的合理性;看——檢視教案,瞭解備課,判斷課前充分預設與課堂生成處置的相關性;評——平等協商,交換意見,幫助教師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王小元老師來校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在一次事先打招呼的情況下,課堂教學效果依然不理想。課後,推心置腹的交談,語重心長的批評,讓王小元老師心悅誠服,感動不已,至今她一直保持着飽滿的熱情、積極的狀態。

課堂督評,重在指導,這是小學部對此項工作的解讀定位。

二、學科教研,由被動向主動提升

透過課堂督評發現的個性問題,可個別交流,而共性問題則成了教研的課題。小學部教研活動體現了“以校爲本,立足課堂,骨幹支撐,羣體參與”的特點。本學期的教研課分爲示範課、同課異構的研究課和彙報課。這三種課型分別安排在期初、期中和期末。

1、骨幹示範,讓優秀成爲一種力量。

骨幹教師上示範課一直是小學部多年來的優良傳統。以往上示範課的老師,很有心理壓力,說是示範,更是挑戰。爲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我們建立了集體鑽研的磨課機制:上課教師以及他所在備課組的老師、學部業務骨幹、同專業的學部領導等必須一同參與研究、設計,集衆人之力,成一人之功;借一人上課,使衆人得益。因爲參與的廣泛性,評課既表現出對客體的質疑,也表現出對主體的自省,膚淺客套式的品頭評足變爲冷靜思考後的分析建議。形式的改變緩解了老師的緊張,讓老師們嚐到甜頭,有些老師主動請纓承擔示範課的教學。本學期語文組王文桂、熊立新老師執教的《狼牙山五壯士》和《地震中的父與子》,均是一課三上三改。今年上半年易寧寧老師執教《全神貫注》,備課組成員深入理解教材,反覆探討研究,大到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流程的設計,小到一個動作的`呈現,一句話語的表述,都反覆斟酌,整個身心沉浸其中,甚至有次外出辦事時把車開錯了方向。這樣一種投入、執着,激起了所有語文老師的教研熱情,教研越來越成爲自身的需要。

2、同課異構,讓優化成爲一種習慣。

一個教學內容,經多個老師上課,展示不同的教學思路和設計,供其他老師探討、甄別,追求教學的最優化。由z三位老師同時執教的語文課《老人與海鷗》,在教研組內引起了老師們對高年級篇幅較長課文教學的思考。z老師變序教學,由“果”溯“因”;z老師大膽取捨,抓“果”略“因”;z老師分解要點,以“點”帶“面”;語文課到底透過教材教什麼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三位老師根據教材設計了不同內容的小練筆,但到底寫什麼才能讓學生達到對教材領悟的昇華,才能最有效的提高學生語言能力,也再次引起了老師的深思。

同課異構的教研形式努力創設了民主開放的研討氛圍,給教師提供了充分發表個人見解的時空與平臺,提高了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更讓老師們擁有一種教研的心態。

3、新人彙報,讓成長成爲一種心態。

年輕老師的成長必須經歷一個破繭化蝶的過程,多助其成功,少讓其受挫,更利於他們的成長。所以在年輕老師的彙報課上,我們選擇性地安排聽課人員,爲他們營造寬鬆的成長環境。課堂上,重在觀察年輕教師的進步,考察他們的發展潛力。從小學部走出去的部分年輕老師,差強人意,卻受到新的學校的歡迎,有的還十分搶手。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的成效。

三、課堂教學,由經驗向科研邁進

學科教研是一所學校永遠的話題,怎樣讓教師一研一得,“得”“得”相連?怎樣更加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怎樣精心設計作業,克服以多取勝的傾向?都需要我們以科學的態度,奉獻的精神認真研究解決。此外我們打算以課題研究統領教研工作,形成理性水平提升和實踐能力增強的良性互動,促進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問題、遺憾、階梯、追求

立足揚優幫差,課堂督評、學科教研就會相得益彰。讓學校成爲年輕人成長的搖籃,優秀者成名的熔爐,骨幹們成功的殿堂,將是小學部教學管理工作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