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小熊拔牙》大班語言教案

《小熊拔牙》大班語言教案

《小熊拔牙》大班語言教案

教學目的:

能運用語氣、動作、表情表現小熊嘴饞、可愛的性格特徵。

能關注同伴的表演,當好文明觀衆。

初步瞭解拔牙的小常識。

使幼兒掌握一些牙齒生活基本常識,愛護牙齒。

遊戲準備

1、頭飾、服飾:熊媽媽、小熊、小兔、小貓、小狗、小雞頭飾、服飾各若干;

2、道具:藥箱、小樹、糖罐、餅乾、勺子、盤子、碗等若干,百寶箱1個。

3、漢字:小熊拔牙。

遊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引入:幼兒隨《三隻熊》的音樂自由律動。

2、透過提問、示範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把握小熊的性格特徵:

提問:(1)你喜歡故事裏的小熊嗎?爲什麼?

(2)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小熊很可愛?(請個別幼兒示範表演並引導幼兒評價。)

3、提出遊戲要求:

1)比比看誰把小熊演得最可愛。

2)當好文明觀衆,專心欣賞同伴的表演。

4、幼兒按意願協商分配角色,佈置場景。

(二)遊戲部分:

幼兒遊戲,教師全面觀察,重點指導幼兒大膽運用語氣、動作、表情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徵。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收拾玩具。

2、講評:

(1)你覺得你們組誰表演的小熊最可愛?爲什麼?

(2)表揚認真觀看同伴表演的幼兒。

教學反思

教師指導:在這一階段,教師在爲幼兒提供了與教學內容相應的多種類材料後,就以觀察者的身份給予幼兒極大的自由度,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協商磨合而不是催促,鼓勵與支援幼兒按自己的興趣與意願決定遊戲的內容。

評析:在遊戲的最初階段,教師除了提供時間,空間和基本材料外,應儘可能地少干預。豐富適宜的材料能使幼兒自覺、主動地選擇遊戲內容,在活動教師似乎只是觀察者,其實她爲幼兒所提供的材料、心理上的支援已經是一種隱性的指導,促進着活動的發展。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鬥起來非常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