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地圖》說課稿

說課稿1.38W

導語:本節既是地球和地球儀內容的延伸,同時也是下面學習“地形圖的判讀”的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本節是教材的重點。關於《地圖》說課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地圖》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地圖的基本要素。

我說課的流程是:1、教學理念;2、教材分析;3、學情分析;4、教法學法;5、教學過程;6、板書設計;7、達標反饋。

根據地理新課標倡導的新理念,要求教育應由知識本位的應試教育向知識、能力並重的素質教育轉化;教學主陣地由課內到課內外結合的轉化;由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到師生雙主體的轉化,由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到科學性、多樣性、開放性、探究性轉化。我設計的教學理念爲:

一、教學理念

教學中,以生活爲引領,以活動爲載體,在師生、生生的交流、碰撞中生成動態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並滲透情感思想的教育。建構了“誘導興趣——引起關注——合作探究——內化知識——指導實踐”的基本模式。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符合學生由生活到知識,由淺入深的認知過程。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和靈魂,要設計本堂課的教學,首先應對本節的教材瞭如指掌。下面我就本堂課的教材進行分析:

二、 教材分析

(一)地位與作用

《地圖》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它既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習的最經常、最重要的工具。掌握地圖知識,學會使用地圖,是以後學習地理所必需的預備知識和技能,也是學生以後參加社會工作所應具備的文化節素質之一。

從教材結構上看,本節既是地球和地球儀內容的延伸,同時也是下面學習“地形圖的判讀”的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本節是教材的重點。

(二)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着重闡述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對於方向和比例尺,小學數學教材有相應的章節講解,學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判斷與計算;對於地圖的語言—圖例和註記,一般來說,學生在平時與地圖都有接觸。所以本節教學不應做過多的重複講解,而是回顧、練習、歸納與提高,幫助學生較爲系統地瞭解地圖三要素。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本堂課的內容,我確定的三維電教學目標爲: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領會並掌握學習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是今後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2、能力目標:

①在地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並根據比例尺換算成實地距離。

②能夠在地圖上依據經緯線或指向標等確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圖例和註記。

3、知識目標:

①初步瞭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等基礎知識。

②學會運用比例尺計算圖上兩地間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根據初一學生年齡小、空間概念不強計算能力不高的特點和本堂課的內容,我認爲本課的重、難點是:

(四)教材的重點、難點

1、重點:

①比例尺的計算和表示方法;

②在經緯網地圖和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

2、難點:

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別及其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係。

②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麼我們面對的學生情況如何呢?

三、 學情分析:

我認爲,現在初一學生年齡小,空間概念不強,有些學生在地圖符號的認知和空間關係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難度,教師需要創設多種情境,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加速他們的社會化進程。

四、教法、學法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爲,學習過程並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透過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構形成的。它認爲有效的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習者參與目標或子目標的提出或確立;有效的教學應爲學生的主動建構提供學習材料、時間以及空間上保障;有效的教學必須關注學習者對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反思;有效的教學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體驗與情感。所以本堂課的教法主要有情景體驗法、討論教學法、啓發引導法;具體教學手段爲:多媒體輔助教學。 透過師生互動、生生合作的方式,最終達到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目標。具體教學手段爲: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分析

分成兩大部分:課前準備和授課環節

課前準備: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地圖;2.每位學生髮給一張練習題,附永川城區平面圖。設計意圖:透過課前準備,讓學生先一步感知地圖,在收集的過程中既獲得了知識,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其學習地理的興趣。

授課環節: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展示:某日,你和同學正在學校(文理附中)門口玩耍,一位司機(外地人)路過問到永川火車站怎麼走,你支吾了半天也沒說明白,此時你最需要一張……(地圖)

隨後展示一張永川城區平面圖設計意圖:這是學生身邊的地圖,既體現了新課標中的“教學主陣地由課內向課內外結合的轉化”,也能很好的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能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激趣的目的。

(二)巧設問題、突出重點

有了地圖,這個外地人又遇到問題了------可是我看不懂!

①火車站的位置在哪兒?②我該向哪個方向走?③還有多遠啊?

意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繼續探究下去!而且外地人提出的三個問題正是本堂課要解

決的“地圖的三要素”,隨後就以這三個問題爲線索,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地講解,既條理清晰又引人入勝。

(三)分析問題、突破難點

問題一:火車站的位置在哪兒?------圖例 . 由於這部分的內容比較簡單,因此主要以學生記憶爲主,於是我設計了一個“比一比,記一記”的小組之間比賽記圖例的活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學生記憶時,教師引導同學們要注意到圖例間的細微差別,如洲界與國界,使同學們在短時間裏能迅速學會看圖例及註記等。

課件展示:逐張出示“一些常用的圖例”圖片,讓學生在初步熟悉的前提下進行認識圖例的競賽活動。(師生互動) 問題二:我該向哪個方向走?-----方向

地圖上方向的辨別,特別是在經緯地圖和指向標地圖辨別方向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爲了更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部分的教學仍然以學生讀圖活動爲主,配上練習,練習→講解→掌握→再練習鞏固,以求學生能在“練”中理解,能在“練”中學會辯方向。 在學習的過程中,遵循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由易→難,由淺→深,由普通→特別,因此地圖上方向的辨別也從一般開始:

1、出示一幅《文理附中校內平面圖》

一般情況下,地圖上方向的辨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練習。

2、出示同一幅地圖,加上指向標,引導同學們注意觀察它們間的.差別,指出指向標所指的方向爲北方,還是同樣的問題請同學們再做一遍。

教師可適時引導解題方法:利用指向標平移法

你掌握了嗎?再來練一練:

問:你現在能爲這個外地人指明方向了嗎?

3、 展示經緯網

提問:

(1)經線指示什麼方向,緯線指示什麼方向?AB指示 方向,AC指示 方向;

(2)再下一步下一步深入到:同一條經線或同一條緯線上的兩點方向應該怎麼辨別? 圖上B在A的 方向,C在A的 方向。

(3)最後提出:假如這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又不在同一條緯線上,如A和D,那又該如何確定這兩點之間的相對位置呢?D在B___方向

引導學生根據a、b,分解經緯線即B在D的北方、西方,綜合得出B在D西北方向來解題。

練習運用:

完成練習後,啓發、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在不同類型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一般地圖: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問題三:還有多遠——幫助這個外地人量算文理附中到火車站的距離。(比例尺) 知識回顧:回顧小學階段學習與“比例尺”相關的知識。

學生讀圖:老師課前發的永川城區平面圖。

小組討論:①如何量算地圖上兩點之間的實地距離?

②在永川城區地圖上,從文理附中到火車站的圖上直線距離是多長?實地距離又是多長?如何利用圖上給出的條件計算出來?

③根據你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地圖上的比例尺有什麼表示方式?試在你準備的地圖上找出這幾種表示方式。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做一些適當補充,師生共同小結出比例尺的概念、計算公式,並用表格列出比例尺的幾種表示方法:

1、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由此推理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及互相轉換;(先讓學生回憶,再試着在地圖冊上找出這幾種表示方式。)教師在學生回答時做一些適當的補充,師生共同小結出比例尺的概念、計算公式,並用表格列出比例尺的幾種表示方法:

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直覺思維和觀察能力。體現了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再及時透過練習來鞏固這部分的知識:

1、在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爲3釐米,而兩地的實地距離爲60千米,則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A 1:2000 B 1:200000 C 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 1/2000000 B 圖上1釐米代表實地距離200千米 C 公里

3、算出外地人由文理附中到火車站的實地距離?

然後,同學們讀圖教材32頁,圖1.37中國地圖和1.38北京地圖,根據表格列出的項目比較這兩幅地圖:

(1) 比例尺的大小;(2)表示範圍的大小;(3)表示內容的詳略。

從而得出A。比例尺大小的判別與地圖內容詳略、範圍大小的關係:

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

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

B.圖幅相同:比例尺大—範圍小—內容詳細; 比例尺小—範圍大—內容簡略。

以上教學透過用直觀、形象的地圖來比較,不僅僅易於年齡小、空間觀念不強的初一學生接受,他們還能體驗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功的喜悅,大大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爲了歸納整合知識,理清學生思路,宏觀把握本課知識的結構,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地圖三要素

1、比例尺

概念: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表達方式 線段式:如

數字式:如1:4000000

文字式: 如圖上1釐米代表實地距離40千米

大小 比較: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小

圖幅相同:比例尺大→範圍小→內容詳細;

比例尺小→範圍大→內容簡略

2、方向

一般地圖: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圖例 符號 文字 數字

透過學生自己歸納理清思路,這非常重要,因爲多媒體教學存在一個弊端,知識顯得散亂,如不及時地歸納總結,學生根本不知道這堂課的重點。

七、小試牛刀、達標反饋

在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聽過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它充分說明了動手、動腦的價值。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膽放開手腳,組織學生課堂活動討論、小結,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堂小測驗,及時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發現問題並馬上解決問題,師生共同反思,爲更好地學好下一堂課做好準備。

你會讀圖了嗎?運用你學會的知識和技能,解答下列各題

1.在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爲6釐米,而兩地的實地距離爲120千米,則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

A.1:20 B. 1:200000 C.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1/5000000

B.圖上1釐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

3.如圖, 點a(0°,20°W),點b(20°N,20°E),a在b的方向是 ( )

A.東南 B.西南

C.西北 D.東北

4.讀某區平面圖,回答問題。

A.耕地位於橋樑的 ______方向

B.村莊位於耕地的____ 方向

C.公路的方向是怎樣變化的?________________

5.說出下圖A至L圖例代表的地理事物

標籤:地圖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