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關於美術說課稿四篇

說課稿1.04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說課稿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美術說課稿四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要“儘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校園裏的花草樹木,天上的太陽月亮等等,都是我們身邊的美術課程資源。本活動就來源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我班一天上午活動結束,幼兒上完廁所後,小朋友告訴我齊志趴在廁所的窗戶上不出來,我喊了他幾聲他纔不情願的走出來。我問他在廁所裏幹什麼的,他告訴我在看風,我很奇怪地就問他看到了嗎?他說看到了,看到樹在動。我想告訴他是空氣在流動,可是他能明白嗎?如何讓幼兒覺得認識空氣既有趣味性又便於理解和掌握,還能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空氣的理解和認識。於是我設計了《奇妙的空氣》這節美術活動。

二、活動目標、重難點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和美術學科的特點以及幼兒的認知特點等方面,從幼兒知識技能、情感和創造性三個方面確立了目標:

1、透過找、聞、看、畫等活動,豐富幼兒對空氣的感知,瞭解空氣的奇妙。

2、在輕鬆的氛圍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豐富情感體驗。

3、培養幼兒探索自然,關注、創造、表現身邊事物的能力。

本課題的重點是:使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輕鬆體驗過程的愉悅。難點是: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聞到空氣味道後的感受。

三、活動準備

爲了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做了以下準備,教學具方面:畫面優美、富有動感的多媒體課件、錄音機、優美的音樂、佈置成“多味館”的展版、彩筆、紙張和塑料袋、茶杯等各種可以裝空氣的器皿、包裝袋等。幼兒知識經驗方面:有過欣賞畫面的經驗。

四、教法、學法

新課程倡導幼兒學習要: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根據本活動的特點教法定爲:啓發、引導、參與。幼兒的學習方法定爲:探索、體驗、表現。

五、活動程序

新課程要求我們,課程內容要生活化,活動形式要多樣化,課程資源要綜合化的美術課程的開發。該活動力求展現流暢的師幼互動,讓幼兒透過體驗、遊戲、感受、欣賞等環節展示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的感受。活動中我設計了找空氣、聞空氣、欣賞作品中的空氣、表現空氣和體驗評價等五個環節。

1、找空氣

首先,引導幼兒找空氣,找一找教室裏有哪些東西,再從幼兒在教室裏找到實實在在的物體的交流中,引導到“還有一樣東西,請我們動動腦筋找一找,這樣東西看不到,但它卻在我們教室裏,是什麼呢?”幼兒馬上想到是空氣。然後請幼兒用各種材料裝空氣,只見幼兒有的用塑料袋裝,有的用茶杯裝,有的用紙盒裝……那副忙碌尋找空氣,臉上洋溢着燦爛笑容的模樣,說明他們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活動當中來,在感受着活動帶來的快樂。教師把幼兒手中裝有空氣的塑料帶用力一擠,空氣撲到幼兒的臉上,並告訴他們“看,空氣又回到了我們的身邊。”接着引導他們說一說,空氣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能很快說出空氣的特徵。

2、聞空氣

然後請幼兒聞一聞空氣的'味道,只見一個個幼兒伸着頭,用鼻子用力得吸着空氣,隨着教師把清新劑一噴。幼兒聞空氣的動作、表情有了異樣的變化。從無到有,從無色無味的感覺過度到聞到香味後感覺的舒暢與愉悅,充滿每一個孩子的身心。他們情不自禁地用語言、形體、動作、聲音等表達自己聞到香味後愉快的感受。正當幼兒思維活躍時,教師把話題一轉“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我們的感受”,就很自然地把幼兒引入到欣賞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香味的環節中去。

3、欣賞作品中的空氣

教師開啟課件,向幼兒展示自己根據聞到香味後愉快的心情感受所作的畫:彎曲流暢的線條,清新淡雅的色調,給人帶來一種回味無窮的香味。當然要讓幼兒來討論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氣中的香味。接着展示另一幅鮮豔的點狀作品,引導幼兒說一說從作品中的線條、色彩感受到的快樂的體驗。教師的作品看完了,緊接着引導幼兒欣賞大師米羅的作品《太陽》,從線條、色彩等角度去感受名作,引領幼兒以自己生活經驗爲基礎,發表自己的見解,分析、欣賞作品,鼓勵幼兒在欣賞中主體參與、深入體驗,誘發創作靈感,許多幼兒說出了作品中有個暖暖的太陽,還有音符圍着太陽再跳舞的愉快的感覺。“作品不僅可以表現空氣的香味,還能容納很多的味道呢?”帶着疑問,幼兒欣賞了又波洛克的作品《模糊—編號1》,引導幼兒感受作品體現的味道,並說一說是怎樣感受到味道的。鼓勵幼兒發表不同的感受,幼兒不僅能理解深刻,而且也體現了幼兒的審美個性差異。普遍感受到了作品以點、線、面和色彩形式表現的那種臭味,有的還發表了臭味夾帶香味的不同見解。

4、表現空氣

幼兒對空氣有了深切的體驗以後,就會自然而然的要表達、要表現,從而把幼兒領入“表現空氣”的環節,教師故意設定懸念,讓幼兒從小桌子小椅子下尋找教師帶來送小朋友的禮物,幼兒新奇的把找到的瓶子拿在手中莫明其妙地左看看、右看看,教師及時提醒幼兒開啟瓶蓋讓大家聞一聞,(瓶子裏裝有香、酸、辣、臭等味道)逐步引導幼兒深入、豐富感受。你聞到了什麼味道?聞到這種味有什麼感覺?你能用動作或表情表現出來嗎?想不想用繪畫的形式嘗試表現呢?這個時候每一個幼兒都急不可待的想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在音樂的背景下創作,自然是水到渠成了。幼兒十分投入的進行自我表現,每一個幼兒的創造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突破了難點。

5、體驗評價

評價是美術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本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貼在“多味館”裏。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你認爲哪一幅最能表現香(臭)味的感覺,你能用動作更好的表現聞到這種味道的感覺嗎?這件作品還可以表現其他的味道嗎?讓幼兒成爲活動評價的主體,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同時,也學會欣賞他人,關注同伴的作品。活動在幼兒的討論交流中自然而然地結束。活動的重點也就迎刃而解。

美術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美術第一冊,第十七課《畫汽車》

一、說教材: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觀察分析學習汽車,學習概括,表現不同種類的汽車的外觀特徵。

2能力目標:在對汽車的觀察分析表現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綜合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情感,達到師生互動。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不同種類的汽車的外形特點,表現不同汽車。

教學準備:

汽車的圖片掛圖、彩紙、彩筆、

二、說教案設計依據:

1、根據愉快教學原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思維會在快樂、輕鬆、的氛圍中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2、根據課程理念設計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於教材中怎樣呈現,是否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更喜愛這節課,爲學生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打好基礎。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作爲學習的主人,具有很強的學習潛力,學習的途徑多樣,所以我在達成設計、應用這一塊時,可採用多種方法,1、將教學內容設計爲案例學習,使學生知道是什麼?瞭解教材、資料、和怎麼樣創造出來。透過案例教學使學生學習得主導知識技能以及美術學習的思維方法。併成爲舉一反三的典型2、將教學內容設計爲問題學習,將知識設計成學習情境中問題,啓發學生思維,使學生主動探究與交流。在探討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知識、內化知識建構知識。3、將教學內容設計成項目學習,使學生再富情趣的學習情況中學習的過程。

四、說教學程序設計: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師生共同觀看教師畫的汽車。(簡筆畫小型貨車)問什麼車?想學習畫面?引入學習,板書課題。

2、在講授新課中

(1)在圖中找不同:

出示掛圖讓學生找出相同和不同在哪?從汽車的外觀看,他們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點。(學生找出相同和不同)師小結相同在都有車頭、車身、車輪。不同在消防車和油車有梯子,油車是拉油的,而消防車是拉水的

(2)分析車的組成部分:

學生總結有車輪、車斗、車把

教師小結有車頭、車身、車輪三大部分組成,但從構造上有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個基本部分組成,有關汽車的知識我們先了解這些,以後我們再繼續學習瞭解,共同學習。

(3)欣賞書中作品:

我們一起來欣賞書中圖案,都是什麼車?(生回答)欣賞學生作品用了什麼顏色,他們都用了什麼材料?(生回答)仔細觀察哪個是你見過的車,說說他的本領是什麼?(學生記憶回答)

你準備畫什麼車,他的本領是什麼?誰來說一說(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學生作畫,教師輔導教師鼓勵學生創新實在不會可以臨摹書中的作品,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展評作品學生自己介紹,教師評價作品教師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佈置作業。

課下延伸:

(1)回家查找資料汽車的標誌?可以查一種標誌。

(2)汽車是由誰發明的?

美術說課稿 篇3

《送你一個書籤》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節設計應用課程,在新課標中對於一年級的設計應用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要求:“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基於這些要求,我對於本課教學設計如下:

一、本課的教材分析

1、本課的教學目標

l 認知目標

透過對書籤的觀察,瞭解它們的作用和形狀,以及特點。

l 能力目標

嘗試利用剪、貼、繪畫等手段和紙張、筆、各種廢舊材料等媒材自由製作、裝飾和表現,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製作出有個性的書籤,挖掘創造潛能。

l 情感目標

透過同學之間展示、交換、收藏和應用書籤等形式相互交流,培養學生感知美、接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2、本課的教學重點

透過瞭解和欣賞、嘗試用各種媒材大膽、自由的製作書籤。

3、本課的教學難點

巧妙地構思並安排構圖,作品的表現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和個性化品質。

二、本課的教學方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知識面,形象思維能力與接受能力的特點,本課主要採取啓發觀察法與自由討論等教學方法。

三、本課的教學手段

l 實物展示品(各種形狀、各種製作方法的書籤)

l 多媒體課件

l 示範工具

四、本課的教學過程

1、匯入: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看書嗎?書可以帶給我們知識,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書籍卻不願意和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做朋友,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呢?

(提出疑問,讓學生產生疑惑,引發學生好奇。)

(出示一本書,破破舊舊,上面佈滿了摺痕)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本書可好看了,許多人都想看它,可這麼厚一本書,一兩天看不完,有些人就把書折成了這個樣子。難怪書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了。小朋友們,想一想,你有什麼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可以在書本當中夾入筆、橡皮、紙片等等東西。教師出示一枚書籤)這就是書籤,也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

2、新授:

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驚喜,開啟你們的課本,找一找,看看裏面藏着什麼?

(讓學生翻出裏面的書籤觀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

(激發學生興趣,帶動課堂氣氛。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了解書籤的組成形式和特點。)

欣賞過這麼多漂亮的書籤,請同學們將書籤夾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一課中,應該怎麼夾呢?

(讓學生了解書籤的使用方法並掌握。)

仔細回憶一下,你剛纔看到的書籤由哪幾部分組成,都有哪些形狀,上面都畫了些什麼?

除了我們看到這些紙質的書籤,製作書籤的材料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不信我們來看看?(出示課件,欣賞不同材質的書籤)

除了製作書籤的材料非常豐富,上面的題材也是各式各樣。(欣賞不同題材的書籤)

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書籤?(小組討論交流)

同學們的想法真是太好了,老師對你們的作品真是非常期待,不過,我這裏有一個小朋友,他做了一個很漂亮的書籤,可是在穿繩子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意外,就讓自己的作品前功盡棄,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你知道應該怎樣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在自己的作品上嗎?

(出示一個孔洞破了的書籤,提醒學生穿孔時的注意點)

3、佈置作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和題材,設計製作一枚書籤。

(這是學生的練習階段,教師從旁指導,對於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即時解決。)

4、學生展示作品,引導欣賞評價。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別人,用正面評價去鼓勵別人。)

美術說課稿 篇4

一、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布條、毛線、廢紙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廢舊材料,本活動以故事情境匯入,利用這些廢舊材料與頭髮之間的物態相似性發散幼兒思維,採用教師講解示範與幼兒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導幼兒嘗試製作各種美麗的假髮,從而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創意元素,體驗廢物利用的成就感。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布條、舊磁帶、毛線等各種廢舊材料,在浴帽上造型。

2.體驗利用廢物進行手工製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三、重難點

重點:能均勻、密集地將磁帶,毛線、紙條等貼在浴帽上做成假髮。

難點:發散思維,設計出不同的假髮髮型。

四、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製作興趣

在這個過程中,我運用故事情節匯入,充分調動幼兒的製作興趣。

2.欣賞自制假髮,瞭解製作材料和基本方法

我出示了兩個假髮,分別是用綵帶和磁帶另種材料做的。其中彩帶是幼兒平時接觸過的材料,磁帶是他們平時沒接觸過的材料。我試圖激發幼兒運用多種材料製作的慾望。同時,兩個假髮在髮型上也有所區別,一個是長卷發,一個是短捲髮,引導幼兒創造出不同的髮型。

3.欣賞髮型圖片,探索討論各款假髮的製作方法

我提供的圖片是具有鮮明特點的幾種髮型,重點在於幫助幼兒分析各種髮型不同的方向性,以及引導幼兒討論不同的髮型可以用什麼材料去表現。

4.幼兒製作假髮,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操作的過程比較漫長。但是整個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期間也有一些幼兒遇到了困難。比如,浴帽是軟的,所以不好掌握方向性;還有有些幼兒選擇了磁帶,用雙面膠不太好粘,需要老師和同伴的幫助等等。

5.假髮秀

最後我選擇了一段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集體跳舞秀假髮,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也充分讓幼兒體驗製作帶來的成就感。

五、不足

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1.材料的交代方面不夠細緻,以至於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替代品;

2.浴帽太軟了,幼兒不能準確把握方向性,如果能找東西支撐一下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