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美術說課稿四篇

說課稿2.22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美術說課稿四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是人教版-年級下/上冊第-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爲主題展開。

《》是(文章體裁),主要寫了(主要內容),表達了(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般是: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瞭解本課寫作背景和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整體理解文意,概括()提煉(),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整體感知要達到的』

3.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研讀賞析要掌握的』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因爲(學生的一些實際),我。。。。。。難。。。。: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 匯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 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

這爲學生閱讀文字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或者是聽範讀),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 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師以多媒體出示Q1,Q2,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

Q1,Q2的設定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 拓展延伸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等等之類

環節5 課後作業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美術說課稿 篇2

《我的書包》,選自人美版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第十二冊第三課。我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流程、板書設計等幾方面來談談自己對這一課的認識與設計。

一、說教材內容:

《我的書包》是一節“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內容。高年級學生對設計的概念並不陌生,本課的教學正是以設計書包爲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與創造能力,使學生能夠了解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意識,學會簡單的設計方法,並將設計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創造出更有創意的作品,同時培養創新精神,養成善於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說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思維獨特、個性鮮明。在此之前的幾冊中,學生對於設計課已經有了初步瞭解,本課旨在使學生透過學習進一步瞭解藝術設計與生活應用的密切聯繫,認識到設計要遵循以人爲本的原則。

三、說教學目標:

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給本課定位的三維教學目標是:知識目標:瞭解書包的設計理念,設計的書包要美觀與實用相結合。能力目標:學會觀察和分析書包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學習簡單的設計圖畫法,能夠設計一款既美觀又實用的書包。

情感目標:

養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瞭解設計要以人爲本的原則。

四、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觀察、分析書包各部分的設計意圖,瞭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係,運用簡單設計圖的畫法設計一款自己的書包。

本課教學難點:運用設計理念,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書包。

五、說教法學法

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了情景匯入法,談話法,擬人法,直觀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展評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爲學生營造一個充滿學習興趣、學習願望的氛圍,透過大量圖片展示和視頻演示並配以教師直觀講解演示,輔助學生感受、品味、操作、實踐、體驗、學會基本的設計製作。這節課我本着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的

原則,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這節課我本着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的原則,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①激趣匯入 引出課題(用時1分鐘)

孩子們是最喜歡看動畫片的,我就以直觀有趣的動畫匯入,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對書包的興趣,引出課題《我的書包》。並板書課題。

②講引觀察 巧畫書包(用時13分鐘)

書包對學生們來說並不陌生,首先讓他們瞭解書包的外形特徵。我就設定遊戲問題找不同,讓學生主動探究。用遊戲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遊戲中主動對書包進行細緻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層層深入。提出問題

(1)你都見過什麼樣的書包?

(2)說說你用的書包是什麼樣子的?

(3)讓學生拿出自己喜歡的書包互相展示,讓學生了解書包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並透過對課件中圖片的觀察,瞭解書包書包箱體、書包帶、外部裝飾,此環節是讓學生了解書包的基本結構,爲下一個環節作鋪墊。

爲了突破本課的難點,還要進一步拓展設計思路。

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想一想,年齡不同的人使用的書包一樣嗎?會有哪些不同?

(2)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想給什麼樣的人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書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在認知書包的基礎上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看書並欣賞課件中的圖片,各小組有針對性地研究回答書中的問題,更深入地對書包的設計細節進行研究。瞭解到書包的主要功能是爲了方便人們攜帶學習用具的,瞭解體會出設計要以人爲本的理念,爲自己的設計打下基礎。在教師提出的問題引導下,學會觀察和分析研究。

讓學生再次觀察,自己提出想了解的問題。提高自學與互學的能力,同時培養合作精神

③大膽創作 藝術實踐。(用時20分鐘)

學的目的是爲了用,美術課堂中最重要的就是作品的創作過程,這一環節中,我的作業提示是:爲需要的人設計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書包。在學生創作的同時,我還選擇了悠揚的《雪山情》作爲背景音樂。

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輕鬆的情境,讓學生在創作中獲得一定的創作靈感和快樂。

④作業展評,感受成功(用時5分鐘)

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快樂,我從作業的完成、作品的構圖效果、語言的表達等方面,讓學生自評、互評,同時給予指導。力求讓每個學生在這節課中都有收穫,獲得成功的喜悅。

⑤課堂拓展,情感延伸(用時1分鐘)

先出示兩張太陽能旅行包的圖片,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包?它們在材料和功能上有什麼特點?給大家講一講。

七、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直觀明瞭既符合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又體現本課的教學內容,對本課教學也起到了很好的鋪助作用。

我的書包

書包的結構

書包箱體

書包帶

外部裝飾

美術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課文內容分析:

面具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美術工藝品,幾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在祭祀、祈福時就使用面具。現在,人們常在節日或舞會上使用面具。

本課屬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以有趣的面具爲題材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欣賞各式各樣的面具,瞭解面具的起源,發展,認識面具所具有的形式美,進而啓發學生運用多種表現形式設計製作獨特的面具。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瞭解我國民間藝術的精華,激發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體驗設計製作和應用的樂趣。

二、說學情

《面具》是小學三年級的一堂製作課。在上一個課時的學習中他們學習了畫動物和人物的頭部特徵,爲學習本課打下了基礎,體現了由淺入深的訓練過程。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實際能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的及重點、難點。

三、說目標

1.知識目的:透過欣賞各式各樣的面具,瞭解面具的來源,發展及其形式美。

2.能力目的:創作並製作獨特的面具作品,培養學生利用材料進行設計製作的能力。

3.情感目的:激發學生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和製作獨特的面具作品。

難點:透過面具的設計和製作,使學生了解民間面具藝術,培養想象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繪製面具的技能。

五、說教具與學具

教具:課件、範作、演示用品。

學具:剪刀、膠水、彩色紙、彩色筆、油畫棒等。

六、說教法

直觀教學法、欣賞分析法

七、說學法

自主探究法

八、說教學流程

1.用遊戲入境的方式匯入新課。

3個頭戴面具的學生相繼出場,此時,教師問:“誰知道他們臉上戴的是什麼?”學生討論後,使學生對面具具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引發對這種古老藝術的濃厚興趣,並在心裏產生疑問:這麼漂亮的面具是怎樣做成的?從而爲新課埋下伏筆,變被動接受知識爲主動求知。

2.展示不同的面具,開闊視野。

(1).引導學生欣賞書上的面具,瞭解所學內容。

(2).播放幻燈,介紹溫巴面具儺戲面具和非洲面具。並透過講故事的形式說明面具的起源和在當時的作用。

(3).啓發提問:面具在現在還有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後幻燈展示京劇面具、舞會面具和小朋友做的節日面具。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寬創作思路。認識製作面具就是透過對人或動物面目的誇張變形,促使學生對面具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教師示範

要使學生在製作時快速高效,首先要讓他們對整個繪製過程在腦海中形成連貫的畫面。因此我出示一些面具的範本,啓發提問:你喜歡哪件作品?如果讓你做你打算做什麼樣子的?討論後把面具的製作過程在學生面前演示出來,學生歸納製作步驟,教師板書:1.畫頭 2.剪 3.挖眼裝飾 4.貼皮筋

4.學生動手製作面具

當學生領會了面具質樸、古拙的原始美之後,要給學生提供創造美的舞臺,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有趣的面具,在作業實踐中感受自身的智慧,這時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製作。

5.展示作品

展示學生作業時,師生互動評價作品的設計構思、着色特點。

6.課外拓展

首先對學生這節課的學習進行肯定,然後課外拓展:利用廢棄材料做面具,變廢爲寶,節約資源。

九、說板書

面具

1.畫頭 2.剪

3.挖眼 裝飾 4.貼皮筋

美術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下面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術鑑賞)外國美術鑑賞的第四課。在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屬於五大系列中的鑑賞模組,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藝術家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人的藝術鑑賞。即透過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等方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

二、學情分析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學情分析。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些文化基礎和美術鑑賞常識,也具備了一定的鑑賞能力,但是對於深入理解還相當有限,所以我會引導學生透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交流探究、評價感悟等環節,歸納出西方古典藝術希臘、羅馬的藝術特點,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受古典雕塑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的種類、題材、造型技法、藝術風格,體悟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欣賞與相互探討,加深對文藝復興三傑對西方藝術所作出的貢獻,掌握對於西方美術作品的鑑賞方法,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藝術巨匠勤奮的.創作精神,從文藝復興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理解和感悟人本主義理念的意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透過對達芬奇、拉斐爾等繪畫作品的欣賞,瞭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風格特點和造型特點。

難點:文藝復興時期的性質和歷史意義。

五、教學方法

新的美術課程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

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情景法、討論法、欣賞法、聯想法、交流合作討論法。

六、教學準備

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爲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材料的蒐集。

七、教學過程

下面是本次說課最重要的部分——教學過程。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將從五個環節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採用電影片段的方式,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爲此我將播放電影片段《達芬奇密碼》中對《最後的晚餐》分析視頻,並提出問題:這是誰的作品?出賣耶穌的門徒是哪一個?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導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引出我今天的課題《“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本環節的設定是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能積極參與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去。

環節二:拓寬思維,直觀感知

緊接着爲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我會繼續展示《最後的晚餐》提問:這是什麼時期的作品?你們是如何看出來的?學生各抒己見,簡單介紹文藝復興美術的特色。而後,針對這節課的重點,我將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找答案。並且再次提出問題:除了達芬奇,這一時期代表人物還有誰,有什麼藝術主張?前後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言,透過這樣的安排,本節課的重點在合作探究中得到解決,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接着作出總結:,文藝復興時期,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環節三:循循善誘,具體分析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展示作品《蒙娜麗莎》,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描繪了什麼?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個神祕的微笑又代表了什麼?給你什麼樣的感受?你覺得背景和人物色調和諧麼?爲什麼?你喜歡這幅作品麼?發揮學生的想象,整體的感知,暢所欲言。提示學生從構圖、明暗及畫中人物的外貌特徵、精神氣質以及色調等方面去分析。鼓勵學生交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並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會巡視檢查討論的結果,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體驗鑑賞的樂趣。

在交流討論結束後,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彙報,並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觀點,當然在學生的彙報過程中我會集中的去發現學生的亮點,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並給與鼓勵與肯定,對於思路受阻的學生我會進行引導,從建議性的評價出發,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節四:鞏固新知,實踐展評

我會展示兩組作品,分別是拉斐爾的《椅中聖母》與中世紀的聖母像作品,與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和早期雕塑家多納泰羅的《大衛》進行對比。並提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任選一組,談談它們藝術特色的不同之處。學生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造型、構圖、色調等方面分析。以小組演講賽的形式,各組選一個代表,進行演講,同學之間自評、互評,教師從賞析角度、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評述,以鼓勵爲主,並引導學生找到發展方向。

環節五:回憶重點,小結作業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對本節課的知識文藝復興三傑各自的成就以及藝術特色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

最後,爲了使學生能有更高層次的提高,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提問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材料和我們現在的一樣麼?那麼是誰被稱爲“色彩的發明者”?引導學生蒐集資料並作出總結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