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美術說課稿錦集9篇

說課稿3.34W

作爲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美術說課稿錦集9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螞蟻和西瓜》繪本講述的是一羣螞蟻如何將一塊西瓜分割、搬運,最後用西瓜皮做滑滑梯的小故事。書中有大幅的繪圖,每一隻螞蟻的神態、動作都不同,很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與創作興趣,活動是透過粘貼、添畫的形式進行,從活動內容到活動形式來看,都非常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2、幼兒現狀分析:

中班的幼兒在美術方面進入了“形象期”,他們對自己表現的經驗、情感和想象有明確的目的,能用簡單形狀逐漸深入的表現越來越多的事物。他們具備了簡單的構圖能力、粘貼技巧。對添畫也有所嘗試。基於孩子們的經驗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爲:

1、在粘貼、添畫小螞蟻的活動中,感受創作的樂趣,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2、能夠大膽想象螞蟻搬西瓜、吃西瓜的有趣場面,並進行創造表現。

3、嘗試大膽粘貼與添畫螞蟻的不同動態。

重點:能粘貼和添畫螞蟻。

難點:能添畫出不同姿態的螞蟻。

二、說教法

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以下教法:

1、講解演示法:《指南》中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所以,對幼兒來說,首先是感受美,只有在真實情景中感知真實事物,並由此積累起豐富的感知經驗,纔有助於幼兒進行藝術創作,從而提高藝術表現的能力。活動中我給幼兒提供大量的、展現螞蟻工作場景的有趣畫面和單隻螞蟻的不同之態的圖片,引導幼兒充分欣賞,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不斷使用啓發式語言進行引導與講解,在傳授如何粘貼螞蟻造型時,我採用神祕的魔術手段進行形象的演示,使教的過程變得輕鬆自然和無痕.

2、情景激勵法:對於中班年齡段的孩子,爲他們創設一個擬人化的、充滿童趣的情境可以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成一隻螞蟻,用ppt和操作輔助材料相結合的方法創設了一個螞蟻搬西瓜的情境。引導幼兒置身其中大膽表現。

3、遊戲練習法:我透過遊戲化的方式演示螞蟻的粘貼步驟,也引導幼兒透過遊戲的方式來表現,如:請孩子們用肢體模仿螞蟻的動作,用畫筆給只有身體的螞蟻添畫腿、眼睛等,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創作,是整個活動過程充滿輕鬆與快樂的氛圍.

爲了使孩子能創作出更加豐富的螞蟻動態,我在前期進行了相關的經驗鋪墊如:給孩子講述了繪本《螞蟻和西瓜》的故事,欣賞了繪本中經典的畫面,在科學活動中把孩子們引向戶外觀察螞蟻勞作的場面等。

三、說學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調動多感官參與,既有自主觀察又有對教師示範教學的模仿;既有對螞蟻的形態充分的瞭解,又有對各種動態的螞蟻撕貼及添畫製作等。活動中幼兒主要透過以下方式學習的:

1、觀察法:幼兒透過觀察投放的圖片和觀察老師的示範演示,瞭解並掌握單個螞蟻、多個螞蟻合作等情形的動態。

2、模仿法:幼兒在觀察、操作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對螞蟻動態進行模仿的過程。本次活動的模仿學習有三個維度:1、幼兒在觀察教師演示的基礎上進行了肢體上的模仿;2、在操作的過程中進行了螞蟻勞作場面的模仿;3、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進行了螞蟻之間合作的模仿。

3、操作法:提供適宜的豐富的操作材料,幼兒在和材料的互動中、和同伴的互動中,動手操作,嘗試創作螞蟻工作的場景,把自己對螞蟻的理解與想象呈現出來。

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我設計的學習方法是先觀察、模仿、操作。循序漸進。學習內容是由單隻螞蟻過度到幾隻螞蟻合作也是由易到難滿足了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們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肢體模仿並想象創造不同的場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勝心。

四、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預設四個大的環節。

(1)聽一聽——欣賞故事,激發興趣。

我讓幼兒邊欣賞繪本豐富優美的畫面邊傾聽老師講述故事。激發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看一看——觀看ppt引導幼兒瞭解螞蟻的各種形態。

《指南》中指出“透過活動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爲。”教師出示螞蟻的圖片,幼兒充分的欣賞感知螞蟻的各種動態如:單個的螞蟻搬西瓜、吃西瓜、抱西瓜、鏟西瓜等;兩兩合作、多個合作的螞蟻的不同姿態。讓幼兒在充欣賞的基礎上爲後面的操作做好經驗鋪墊。

(3)動一動——肢體的模仿。是爲了突破目標3讓幼兒瞭解螞蟻的不同動態。

用遊戲化的方法引導幼兒在欣賞圖片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模仿,如模仿螞蟻的搬、推、吃、啃等動作。在模仿的基礎上讓孩子進行個性化的創造,如:創造螞蟻捧、抱、指西瓜等姿態。

(4)貼一貼、畫一畫——幼兒動手操作。是爲了突破目標2,大膽想象螞蟻搬西瓜、吃西瓜的不同場面並進行創造表現。

在欣賞感知模仿的基礎上孩子們進入自主操作過程。《指南》中提到:“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援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在這個環節我創設了新情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創作。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的過程中,不做過多幹預,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幼兒,老師只在幼兒需要的時候給予具體的幫助。爲了讓孩子能創作出各種姿態的螞蟻我採取了零範畫的策略,同時加入朗朗上口又有一定指導作用的語令“小手小腳彎一彎,怎麼彎?眼睛嘴巴動一動,怎麼動?觸角觸角翹一翹,怎麼翹?可愛的螞蟻動起來”來指導,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

(5)曬一曬 ——展示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分享共同創作的成就感。

老師將幼兒和同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引導幼兒欣賞作品、討論感受、交流心得。在這一過程中我充分了解、傾聽孩子們對作品的想法和感受,領會並尊重孩子們的創作意圖,沒有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的標準來評價。而是用商量的口吻來提問:你覺得哪隻螞蟻的動作最特別?等問題使幼兒的欣賞更有針對性。在欣賞後老師進行簡單的小結。提升幼兒的經驗。

(6)活動結束——進入情境,離開活動室。

孩子們還沉浸在小螞蟻的世界裏,老師順應孩子的心境讓他們把自己假想成螞蟻快樂的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五、說課件製作:

1、將《螞蟻和西瓜》繪本中故事發展的過程進行提煉,選擇關鍵節點作爲課件的主體。

2、將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已完成的、表現單個螞蟻和多隻螞蟻的動態的圖片加入課件中,起到引導幼兒創造性表現螞蟻的動態的作用。

透過色彩簡單的動畫來增強畫面的動態和美感。

六、活動後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他們想說、敢說、會說並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現,活動的重難點都突破了,孩子們都創作出了不同動態的螞蟻,甚至有部分幼兒粘貼出了兩兩合作的螞蟻,還把螞蟻的形象進行了美化,如添畫了睫毛、肚臍眼、長髮等。在粘貼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樂在其中不願意停下來。

活動的不足:

在操作中孩子沒有像常規的美術課一樣坐着進行操作,主要是考慮到幼兒取材的不便和創作螞蟻時位置有侷限,所以選擇了讓孩子們站着粘貼,下次可以把操作材料提供得更多一些,讓孩子們更方便取材。

在活動最後的點評中,我沒有將幼兒合作的螞蟻特別點評,也算是一個遺憾,以後在活動中點評應更具有指向性。

美術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1、內容、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造型表現課,主要是對構成單元內容的一個開始,使學生初步認識以線造型,並能進行簡單的描繪。手繪線條圖像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造型方法,它要求以簡介明瞭的圖形,告訴每位觀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本課以大量的手繪線條圖像爲主線,輔以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從手繪線條圖像應用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審美創造的願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功能、用途及簡單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過程: 活動——— 欣賞——— 學習 ——— 動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手繪線條圖像藝術活動的樂趣;體會表現對象的美;形成手繪線條圖像表達學習;瞭解手繪線條圖像表達藝術的實用價值或社會價值。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因爲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實用性,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對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意義、功能的理解體會,用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樂趣。培養和發展觀察力、想想力和創造力。

由於學生繪畫和觀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難點就定爲,能夠迅速把握事物的特徵,大膽、果斷、有個性的表達。能夠在複雜的情境中綜合處理資訊,抓住關鍵,創造性的表達。

透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下列教學方法。

二、 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欣賞-----啓發-----引導法”,以實例爲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採用欣賞、啓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運用投影、繪圖現場表演,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並提問不同層次學生,這樣多法並用,既培養裏他們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啓發裏學生的思維。

三、學法指導

手繪線條圖像表達是功能用途很強的線條表達,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畫出出色的圖像是很難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實例和手繪過程的演示,使學生沿着形象簡潔,手法概括,表達象徵爲主要的思路前提下,啓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在課堂中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穿插學生都熟悉的手繪圖像,增加直觀性。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是全方位地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教學由匯入、新授、巡迴指導、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1、匯入

從情景匯入,設定一個外國遊客到想上廁所卻找不到,而且語言不通,別人也聽不懂他的意思,這個時候如果你聽懂了而且知道廁所在那裏你會怎麼解決?

學生回答,老師出示課題-----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

2、講授新課

①猜畫比賽

在每組中選兩名學生,輪流上前表演。(在規定的時間內)一名學生看提示進行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另一名學生猜畫內容,以正確數爲多者勝利。

猜畫內容:a文具盒 b電視c錄音機d手機

②手繪線條圖像除了在剛纔的場合運用之外,它還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的約束,具有極爲廣泛的實用性。

如:有用來描述特徵的示意圖(出示圖例讓學生欣賞);有用來說明地理位置的路線圖(欣賞圖例);有用來補充語文溝通障礙的交流圖(欣賞圖例);有用來做教學示範之用的教學板畫圖(欣賞各類教學課所用的圖例);有用來蒐集和記錄各類資料的地質地貌圖、軍事偵察圖(欣賞圖例);有用來指示命令的消防滅火戰鬥力量佈置圖(欣賞圖例);有用來描述事件或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的敘事圖(欣賞圖例);有用來介紹產品的安裝或使用方法的說明圖(欣賞圖例)等。還有漫畫、卡通畫、插圖、廣告等美術專業方面的創作,更離不開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

③師小結:從上可以看出手繪線條圖像具有敘事、說明、交流、抒情、記錄等多種功

3、練習

瞭解了手繪線條圖像的多種功能以及各種場合運用的圖例欣賞,你是否也想試一試呢?看看你手中的手繪線條圖像是如何表達的。

a、請在5分鐘內從圓形開始,連續畫出與前一個形象有關聯的多個形象。展示學生作業,講評(可先自評,再互評)。

b、請男同學在5分鐘內用畫告訴大家你喜歡的5種以上的汽車(或兵器、建築等)。請女同學在5分鐘內用畫告訴大家你喜歡的5種以上的服裝或髮式。

c、請在5分鐘內用畫告訴大家你常用的幾種學習、生活用品。師生共同觀摩、講評學生的作業。

4、總結:這一節課,我們瞭解了手繪線條圖像的多種功能和在各種場合的運用。透過運用手繪線條圖像可以使我們把難以用語言表達或用語言表達不清楚的內容,較清楚地表達給對方。

本課時間安排:

匯入3分鐘,講課20分鐘,學生練習20分鐘,小結2分鐘,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美術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美術中的比例知識》,下面我將從……

一、教材分析:

《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是人美版教材(第九冊)第四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溪山行旅圖》、《維魯維斯的人》、建築巴黎聖母院等藝術作品中分析、認識比例這一概念,從過去的感性瞭解,昇華爲理性的認知,明確比例是造型藝術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則之一,並能應用到設計中。

二、學情分析:

進入五年級的學生大多十二、三歲,對簡單的美術知識已有一定的積累,多數學生能透過觀察美術作品直觀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適時地補充一些比例知識,會使他們感受到美術作品中的奧妙,必然能夠迸發出創造的火花,使創造性思維得到發揮,同時享受創作過程中的快樂。

三、教學目標

根據五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及教材的特點,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學生初步認識、瞭解比例知識,知道黃金比例,能夠發現生活中的比例;並運用比例知識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運用比例美化生活。

2、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認識比例在生活中及美術中的應用,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繫,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四、教學方法與過程

(一)教法與學法

1、說教法

爲了創設輕鬆、幽默、充滿智慧的課堂,使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情感世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情境教學法、引導發現法,並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

2、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創作者。學生主要運用了感受體驗法、對比觀察法進行了學習,激發興趣的同時培養能力。

(二)教學過程:

本課的設計意圖就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設計的進入情境,明確任務;觀察發現 探究新知;自主設計,創新應用;欣賞交流,評價建議。

1、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視頻]

首先出示大連的風光視頻,教師有意識地將畫面定格在建築上,由建築談到祖國名勝古蹟——樂山大佛,教師展示圖片,引導提問“你能猜出它有多高嗎?你的依據是什麼?”學生很難猜出來準確的答案,此時出示一張利用PHOTOSHOP處理過的帶有人的圖片,學生透過直觀對比後就一目瞭然,自然而然地就找到了依據。這環節的設計除了引出課題外,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比例的存在,比例就是透過物體間的比較而產生的。

2、欣賞名作 探究新知[視頻]

(1)展示國畫作品《溪山行旅圖》,引導學生從局部到整體進行欣賞,尋找畫中的比例知識。引出問題:“畫家爲什麼把人畫得那麼小呢?”透過對比學生明確:畫家成功的運用了人、樹、山之間的比例關係表現我國陝西一帶的風光。山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偉壯觀,商人趕着驢,顯得很小突出了大山的高聳氣勢。總結出畫山水畫的比例法則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2)欣賞達芬奇的《維魯維斯的人》,引出問題:“你發現了什麼?”瞭解人體比例關係。全圖學生很難發現人體的比例關係。爲了突破難點,教師藉助軟件將其分解爲兩幅圖,結合動畫效果的演示,學生明確:

比例關係1:身高等於兩手尖之間的長度。

比例關係2:當人把手腳張開,作仰臥姿勢,以他的肚臍爲中心用圓規畫出一個圓,那麼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在這個圓上。

(3)學習黃金分割比,賞析建築《巴黎聖母院》的美

透過舉例生活中的書、國旗,雕塑作品中維納斯等都是運用近似2:3的比例關係,使學生明確:黃金分割比是在人們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的,看起來是最美、最合理的。這個比被廣泛地運用在生活中和藝術當中。法國的《巴黎聖母院》聞名於世,在於其建築中用了很多的黃金分割比。

本環節透過對對國內外美術作品的欣賞,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比例知識在美術作品中的應用,突破本課的難點。

3、自主設計 創新應用

透過欣賞國內外優秀的建築師的作品,學生定會有創作的慾望,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高寬比例,用各種表現手法來設計一座自己喜歡的建築。學生將本課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於實踐中,在實踐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欣賞交流 評價建議[視頻]

不同比例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師生沉浸在用不同比例關係、不同表現形式設計出的漂亮建築作品中,大家欣賞着自己的設計作品倍感驕傲和自豪,欣賞後大家互相提改進意見,相互評價,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比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享受。

五、教育技術的應用

美術又稱視覺藝術,美術課堂教學離不開視覺的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透過對直觀藝術形象的感知來認識世界的,學生能在美的薰陶下產生創作衝動,激發創造力。適時地運用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就等於是把大師請進了課堂,使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一)直觀圖片展示: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儘量發揮資訊技術的優勢,以大量的圖像資訊來豐富學生視野,調動學生的感官。在有限的時間裏,加大了教學密度,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動畫課件演示:

美術教學藉助資訊技術的優勢,結合動畫課件的演示使教學內容化複雜、抽象爲直觀、形象,給予學生更多的啓發與引導,爲他們提供更寬、更廣的思維空間,從而使教學重點突出,難點變易。

(三)動態作品展示:

爲學生創設直觀的作品欣賞情境,利用電子相冊軟件將他們設計的作品在大屏幕上進行直觀地展示,有助於多種評價方式的展開,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樹立學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教學評價與反思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新型課堂模式的建立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越來越深入地走入課堂,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思維和學習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形式,轉變爲資訊學習的多元化;由被動接受到自由選擇、自主探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美術課堂教學注人了新活力。

(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增強學生探究與創新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是我始終的追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將大量的作品欣賞、教學示範等都濃縮在多媒體課件上,透過課件直觀、形象且動態的演示突破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感性認識,使學生在愉快的、輕鬆的氛圍中獲取新知,啓迪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美術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愛書、藏書》是標準教材浙美版第八冊第五課的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藏書票與書籤的設計製作。我以藏書票的設計、製作作爲重點教學展開說課,因爲這個內容可以單獨作爲一個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我認爲我們的教育思想不僅要對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開發的關注,還要引導學生對美術文化的關注。對此,我們學校以藏書票教學作爲學校的美術特色進行開發,我也上了這一節課,所以選擇這個內容來進行說課。

2、教材分析:

藏書票起源於德國,是貼在書籍扉頁上的小小裝飾畫。有“紙上寶石”、“版畫珍珠”等美稱。翻開書,首先看到一幅與精美的裝幀設計相襯的美麗的藏書票,這是藏書票獨有的形式美感,對於所愛的藏書能起到裝飾的效果,體現了藏書票的裝飾價值。然而,除了它的裝飾功能,它還有很多其它的功能,比如:它的欣賞功能、收藏功能、交流功能等,內容上突出表達藏書者的思想、感情、修養和興趣爲主的創作題材,教材中的教學設計也是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設計,突出形式美的裝飾功能。

但是,它還有一個價值,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就是它的“讀書價值”,或者可以說它有“促進讀書的價值”,這一點也就成爲我設計這節課的教材背景。於是我把藏書書票教學的設計重點重組,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表現爲:藉助版畫藏書票的表現形式,提升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使學生在創作藏書票的過程中,理解讀書的意義;激發讀書的興趣;學習透過文字閱讀獲取創作藏書票的靈感的方法。帶動版畫技藝提高的同時,加強對美術創作方式的體驗。

3、學情分析:

雖然四年級的學生已接觸過版畫基礎知識,並在課堂學習中嘗試過製作簡單的版畫,但如果要學生在沒有任何經驗與方法的情況下設計製作一枚藏書票,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四年級的學生會手足無措,不知從何開始,設計出來的.作品肯定是不具有內在含義的,近似於想像畫一樣。所以,要體現藏書票特有的內含,體現藏書票的“讀書價值”必然要將藏書票與讀書的關係作爲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使學生認識到藏書票的價值並能夠掌握透過文字閱讀獲取藏書票創作的方法。

4、設計意圖:

(1)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將美術技法上升到美術文化的一種嘗試,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

透過欣賞、製作藏書票活動,瞭解藏書票的價值,併發掘藏書票的“讀書功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愛讀書、愛惜書的思想感情。

(2)加強對美術創作方式的另一種體驗。

透過對文字的閱讀,獲取創作藏書票元素的方法不僅適用於藏書票創作,這種對文字的情感提煉,適用於多方面,比如現在流行的美術測試,就是給出一斷文字,然後進行創作;再比如王老師提出的兒童原生態教學的策略其中一點也是從文出來。所以掌握這種方法,獲取從文中得出創作元素的經驗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意圖。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透過欣賞、交流,瞭解有關藏書票的來歷、作用、價值及相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透過閱讀短文,引導學生從短文中發掘創作藏書票的創作元素(可以是對作者的印象、對故事的情景、從中受到的啓發與感受等)並製作書票。並最終掌握這種方法,在別處適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掌握從文字中獲取創作藏書票元素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愛讀書的良好品性。

三、說重點:

引導學生從文字中獲取創作藏書票的創作元素。

四、說難點:

設計出新穎、獨特富有特殊含義的藏書票。

五、說教法:

1、巧設疑問,自主探究:

在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解剖多以猜謎的形式呈現,意圖是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學生在猜測過程中與滿足好奇心後,神不知鬼不覺的掌握本是陌生的藏書票知識。

2、綜合欣賞,對比創作:

(一)運用多媒體欣賞引導:

1、圖片欣賞:

在教學中,圖片欣賞包括兩個方面:

(1)欣賞藏書票作品,嘗試理解創作者的思想意圖及內隱的含義。

(2)欣賞名家爲特定文字創作的藏書票。以學生原有對文字的認識去現解藏書票的含義。

2、文字欣賞:

重讀《童年》片斷,增強情感體驗,從現有的對文字的認識中去尋找創作元素。

(二)與名家作品比較創作:

1、欣賞同一文字的不同作品,學習創作者的不同視角。

2、在同一文字中生成自我的內心感受,嘗試進行創作。

3、意圖:

使學生透過這種程序性的練習掌握從文字中獲取創作元素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創設問題情景:

平時用什麼方法標記屬明自己的書?

2、介紹藏書票知識:

有一個聰明的德國人,他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標記屬於自己的書。(出示貼有《刺蝟》藏書票的書)並介紹世界上第一枚藏書票《刺蝟》是怎樣產生並代表什麼含義等。

(二) 新授:

1、欣賞藏書票:

一邊欣賞藏書票一邊以問題形式介紹藏書票的知識。

(1)知識點1:

藏書票和平常的兒童畫有什麼區別?引導學生講出藏書票的表現形式是帶有設計意圖的,構圖上講求簡潔明瞭,內容上講求主題突出並具有一定的含義等。

(2)知識點2:

人們爲什麼用藏書票來作爲自己藏書的標記?有什麼意義?引導學生講出藏書票的欣賞價值、裝飾價值、與促進讀書的價值等。

(3)知識點3:

每一枚藏書票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什麼?引導學生說出拉丁文的含義。

2、舉例兩枚藏書票,引導學生講講藏書票的內在含義:

你覺得這枚藏書票代表什麼含義?僅僅是一幅裝飾性的小圖嗎?

(三) 創作:

1、創作前:

欣賞名家作品,解讀作品含義:欣賞名家爲《童年》所創作的藏書票,請學生講講自己對藏書票內容的理解。

2、創作中:

重獲名作認識,挖掘創作元素:出示文字片斷,引導學生在文字中挖掘創作元素。這一環節可以引導學生講講自己的感受,想從哪一個點進行創作。及時給出小結:

(1)方法1:表現對文字的理解。

(2)方法2:表現對讀後的感受。

(3)方法3:表現跟讀書意義有關的感受等。

3、創作後:

交流創作作品,掌握創作方法:交流創作的藏書票作品、及在創作中是從哪一方面進行創作元素的發掘

(四) 評價:

1、對藏書票作品的評價。

2、對“讀書”、“愛書”的重新認識。

3、對書中獲取創作藏書票方法的總結。

美術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綠洲》這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課。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爲主並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主要是利用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結合體現環保意識的招貼畫藝術構思對應展開教學活動,把教學與環保主題有機結合起來。

透過向中外不同類型的優秀藝術作品的學習與借鑑,學生應當學習掌握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認識並體驗新奇視覺形象產生的特殊藝術效果,積極拓展個體的異構思維及其藝術視野。教學中有意圖地結合環保主題,可以引發學生對人類生存環境與發展的積極關注及思考。

(2)教材理解:本課預計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現在我主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欣賞、評述、比較,透過此活動首先讓學生找出超現實主義繪畫與現實主義繪畫的共異性,然後得出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的基本藝術特徵,最後初步嘗試用超現實主義繪畫(時空重組)的表現手法來重新拼貼一幅環保主題作品。

(3)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1、透過欣賞作品,初步感受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給人們帶來的新奇視覺效果。 2、透過對比作品(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與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總結出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的基本藝術特徵,並初步嘗試運用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時空重組)來拼貼一幅作品。

②過程和方法目標:1、透過欣賞作品,共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我總結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2、學生在參與賞析作品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並在此過程中掌握表現的方法與技能。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透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加強學生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思考,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慾望。

(4)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我認爲初中美術的教學應該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及審美觀念。我中學的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較膚淺,對超現實主義繪畫缺乏瞭解,理解起來有一點難度。所以爲了更好地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點定爲:欣賞和討論超現實主義繪畫與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及藝術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力和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目的。

2、教學難點:因爲七年級學生對於現實主義作品認識較多,而對新奇視覺形象的繪畫方式較難掌握,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爲:學習掌握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基本會用這種方法。

二、說學情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鄉鎮中學,任教七年級的美術。七年級班上的男女生分佈不均勻,學生美術知識方面差異較大,對美術的認識比較膚淺,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較缺乏,但對美術課很感興趣。我認爲七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些“造型·表現”的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這堂課主要是對作品的原型進行藝術的再現,學生會有濃厚的興趣。學生知識、能力的增長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都是在學習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實現的。

三、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我以提問題爲主,展示作品,學生欣賞,不斷的設問,透過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用學生的回答來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如這幅畫有什麼特點?表達了畫傢什麼樣的情感?誰能幫老師回答這個問題呢?主要運用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藉助師生對話,共同思考,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具體方法涉及到觀察法、討論法、發現法,這樣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到知識。

在作業呈現方式、技巧方面,學生在理解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基本的方法後,動手對繪畫作品的原型進行再創造,繪畫形式可以多樣化,甚至可以直接運用圖形剪貼、組拼等方法。

四、說教學設計

(一)新課匯入:

第一個環節是新課的匯入部分,作爲匯入部分,我以提問爲主,提了三個問題:1、每年的三月十二號是我國的植樹節,那植樹的目的是什麼呢?2、綠色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心情呢?3、那麼綠色又有什麼寓意?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引導學生關注到了綠色,因爲看到綠色我們似乎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命。由此可見,綠色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學生回答:環保!)這樣課堂的開頭不僅引出了“綠色”這一主題,更重要的是爲了將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注環保,關注生活環境引入。

(二)觀賞圖片:

接下來第二個環節是觀賞圖片資料,我將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九寨溝優美的綠色生態圖片,另一組是被破壞被污染的圖片。(目的:使學生在對比後產生強烈的心理反差,並讓學生談觀後的感受,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接着老師可以再舉例引導)最後向學生提問:你心目中的綠洲是什麼樣的?你會畫成什麼樣?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創作思路。(這樣的問題設計是爲了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慾望,引導學生帶着這個情懷進入下一個環節—思考與討論。

(三)思考與討論:

首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綠洲》,讓學生自讀教材中的“前言”,並思考畫家馬格里特是怎樣表現這一主題的,學生分組討論思考:畫家他怎樣不同尋常?畫家表達了什麼樣的真實的豐富情感?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欣賞《綠洲》這一幅油畫作品,感受超現實主義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新奇的視覺效果,將知識與技能目標體現出來。

(四)作品欣賞:

在與學生互動欣賞評述完《綠洲》後,同時展示作品《綠洲》與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這也是我的第四個環節—作品欣賞,對比這兩幅作品,師生共同欣賞分析超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共異性,在此過程中能達到過程和方法目標中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自我總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最關鍵的一點是透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必須透過發現然後得到結論或找到問題的答案,教師不用直接呈現知識要點就能體現了本堂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即重點、難點)。這樣操作的優越性在於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增強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我們可以作一個課堂小結,總結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基本特徵。

(五)活動開展:

第五個環節是活動開展:重新拼貼作品。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先展示教材中的廣告海報作品讓學生欣賞並閱讀相關內容,想想這些畫家是怎樣表達他們的豐富的情感的?他們的繪畫思維又是如何形成的?以上內容結束後再出示一幅環保主題作品,讓學生運用超現實主義繪畫表現技法(時空重組)進行再創作,這個環節可以瞭解學生是否已學習掌握了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在繪畫過程中注意用學生中好的想法去啓發其他學生。

(六)課堂小結:

第六個環節是課堂小結—學生作品評價。我採用師生互評,我選了幾幅比較有創意的學生作品,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欣賞的地方或不足之處,我再補充評價,對學生的創作作品用欣賞的眼光對待,肯定學生的創造性勞動。

五、教學評價

在這課中我緊緊抓住與社會生活環境相關的資料,講解有關新奇視覺形象的知識,讓學生在驚奇與愉快的學習生活中不僅學到知識、培養能力,而且還受到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環保教育。對學生作品予以肯定評價,採用開放評價,目的是讓學生不斷嚐到美術學習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讓學生多一點成就感,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

美術說課稿 篇6

桐木鎮中心學校 趙芳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九冊第2課《畫人像》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內容。美術課程標準對小學高段這一領域的教學目標規定是: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課是在小學美術教材第七冊《猜猜我是誰》之後的又一課以人物寫生爲主的教學內容,《猜猜我是誰》重點引導學生從背面觀察人物特徵,用線表現人物背面。《畫人像》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抓住人物面部特徵,用線條描繪。雖然小學低中段沒有專門教學人物繪畫,可學生在課堂課外經常表現以人物爲主的題材,這使得他們對人物繪畫既陌生又熟悉,對人物的畫法處於一種感性的認識,通常以抽象、卡通的形式出現。本課將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況進行客觀的引導、教學。根據課程標準的規定,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用線表現人物的髮型、臉型、五官、表情和,能抓住特點用線表現自己的一位同學。

方法過程目標:在觀察表現人物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學習中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瞭解,培養美術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基礎,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學習

用線表現人物正面的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抓住人物不同特徵進行描繪。

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本課我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和“演示法”。一節時間有限的課堂,讓學生既能掌握理論知識,又能實踐操作,講授和演示是一種直接有效地途徑。三庭五眼是什麼意思?他在繪畫中有什麼作用?如何按照“三庭五眼”的比例畫人的五官?這些需要老師的講解與示範,才能使學生理解運用。

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是觀察、交流、練習。無論那類型的寫生都離不開仔細的觀察,畫人像需要學生對模特的五官細緻觀察,分析交流繪畫過程中該如何表現,再用所學習的繪畫技法進行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談話引入新課

課前我要求學生暗地觀察一位同學相貌特點,並準備用幾句簡短的話描述他的相貌。上課後選兩位同學不準說姓名,只描述課前所觀察的同學的相貌,讓其他人猜所說的人是誰?然後我相機出示課前準備的某位學生肖像,學生觀察後說說是誰?經過這樣的比較,學生感知到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人物樣貌比語言文字更直觀,也很有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能積極參與學習。

二、探究新知

要想把一個人畫得像,得抓住人物的面部的哪些特徵呢?學生可能會說要把頭髮畫像,把眼睛畫準等等。根據學生的理解與已有的認識,我先引導學生分析身邊同學的髮型,再對照圖片認識常見的幾種臉型,並觀察自己的同桌是什麼臉型。“三庭五眼”是中國古代畫家對成年人的臉部長寬比例的概括,它在肖像繪畫中主要用來確定五

官的位置。本節課主要讓學生了解“三庭五眼”的含義,實際繪畫中能大概以此爲標準進行構圖、造型。表情是人物心理的表現,也是“以形寫神”的要點,在瞭解“三庭五眼”的知識後,引導觀察人面部的不同表情所引起的五官變化,爲最後的畫人像打下基礎。

爲了降低學生繪畫的難度,我課前拍攝了班上五官較有特點的兩位同學的照片,出示在大屏幕上,這樣教室裏無論哪個角度的同學看到的都是人物的正面。我任選屏幕上一位同學進行畫法的示範,具體步驟是確定要寫生的人物,並仔細觀察;然後是構圖的示範,構圖要求飽滿,畫出面部與髮型的輪廓後,按照“三庭五眼”的要求把臉型按“橫三豎五”劃分等分,再對照他的五官繪畫。每個人的五官特點不一樣,具體先畫什麼、從哪裏起筆,邊示範邊解說。最後修改。

學生可以邊學邊臨摹,也可以在我示範結束後另行選擇模特繪畫。我根據學生繪畫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三、作品展示與評價

學生完成畫像後,該是向大家展示的時候了,在展示的時候順便讓學生評價,學生的評價標準只是外觀的像不像,我還要引導學生從構圖是否合理,線條是否流暢、簡潔、有力,有沒有抓住表情特徵,只要具備以上其中一個優點,就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

四、課堂總結

學生可以談談這節課的收穫與疑惑之處,師相機解決。

以上是我對《畫人像》這一課的教學設計,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美術活動《美麗的蝴蝶》。

一、 說教材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透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激發興趣;賦予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

蝴蝶是幼兒常見的、喜愛的一種昆蟲,許多幼兒都有過抓蝴蝶的經歷。美麗的蝴蝶能讓幼兒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能激發幼兒產生表現美的慾望。此內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教學內容來教學。

透過欣賞範畫中美麗的蝴蝶,激發幼兒畫蝴蝶的慾望。

二、說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3個目標:

1、引導幼兒學畫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徵,並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

2、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塗色裝飾。

3、透過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學習畫正面蝴蝶和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上,活動的難點是:要求幼兒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給蝴蝶翅膀上的圖案塗色。

四、說活動準備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範畫一幅。畫蝴蝶的步驟圖2、油畫棒、勾線筆、素描紙幼兒每人一份3、《交遊》的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五、 說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比較法,直觀法,講解示範法。

1、觀察、比較法,直觀法:()因爲大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來看,以看掛圖,聽教師講解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講解示範法:講解演示是本次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的重要步驟六、說教學流程1、匯入。在匯入環節中,我利用"郊外的花叢引來了許多蝴蝶在飛舞,進行匯入,激發了幼兒想看蝴蝶的慾望。

2、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型特徵,對稱的花紋,比較花紋的顏色。第二個環節讓幼兒隨着音樂節奏去看蝴蝶,引出範畫,引導幼兒對蝴蝶進行觀察,比較。透過觀察,幼兒能夠對蝴蝶的翅膀產生直接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擁有感性認識,在老師的講解下,幼兒瞭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徵,知道蝴蝶有兩對翅膀,一般靠近頭部的這對長得更寬大,而靠尾部這對長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對稱長的,也就上說兩邊的花紋是一樣的。頭上有一對觸角,腹部有6條細細的腿。透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案的顏色,引出冷暖色。告訴幼兒紅色、黃色是暖色,藍色、綠色是冷色,像這樣一個暖色花紋,一個冷色花紋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鮮豔,對比很明顯,也很漂亮。像這種塗色方法叫冷暖色對比塗法。

3、出示畫蝴蝶的步驟圖,激發幼兒的繪畫慾望。

4、幼兒繪畫,老師巡迴指導,啓發幼兒設計出與衆不同的花紋。

5、評價並展示幼兒作品。

6、告訴幼兒有機會要跟父母一起去看蝴蝶展。

活動延伸:給畫面添畫。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指正。

美術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情緒是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心理狀態或不愉快的情感,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等,可以在生活中不經意之間就體驗到它的微妙。本課是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它強調的不是對形象的把握,是要求學生透過實際體驗,感受色彩以及點線內在的生命力和情感,並嘗試用不同的色彩、點線大膽表達抽象的主觀情緒。

二、設計理念 :

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心理反應。高興時開懷大笑,手舞足蹈,悲傷時傷心落淚。透過設計不同的情景體驗活動,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情緒,真正將學生的主動學習放在首位,然後讓學生把體驗到的情緒變化透過用色彩和點線等造型語言所表現出獨特的畫面,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去體會、去創造。

三、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透過有趣的美術體驗活動及欣賞活動,培養學生感受抽象美和用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2、 操作目標:能用靈活多樣的手法和不同的色彩、點線來表現特定的情緒。

3、 情感目標:透過交流討論,使學生互相啓發,激發創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音樂、繪畫作品,體驗色彩和點線變化的豐富,感受藝術元素所帶來的情緒表現的感染力。

教學難點:如何用不同的色彩、點線表達特定的情緒。

五、教學法分析:

1.觀察人的表情激發學習興趣。

2.欣賞圖片知道色彩與情緒的關係。

3.圖片與音樂結合感受色彩情緒。

4.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六、教學過程的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學生熟悉的體育明星,讓他們欣賞,感受他們的表情,並用自己的話給他們的表情配音,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激發出來了,學生透過欣賞,代說,體會他們的高興,憤怒,傷心,失落,並揭示本課主題:“畫情緒”。

2.聯繫生活、情緒探究。

在視覺中色彩最有力的影響人的情緒,在生活中就有許多利用色彩調節情緒的,接着出示生活中的兩個場景:一個是醫院的潔白一個是喜慶的火紅,讓學生初步感受色彩與生活、色彩與情緒的關係。然後用遊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能表現不同的情緒,學完這些之後再回到生活,讓學生思考這樣一道題:一個獨居老人想給自己的房間塗上色彩,用哪種色彩更好,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關心老人的優秀品質。

接下來讓學生欣賞老師創作的兩幅情緒作品,讓學生猜猜這些作品表現什麼樣的情緒,學生猜完之後,我告訴他們這兩幅作品來自兩段音樂,這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又被吸引了,都想了解是什麼音樂,我讓學生先聽音樂,再介紹音樂的知識,來驗證他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再欣賞一些表示情緒的圖片,讓他們猜猜哪些是表示愉快的情緒,哪些是不愉快的,學生經過思考,交流,總結歸納出畫情緒的一些方法。

3.情緒體驗,自主創作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生活,尋找創作的素材,表現的內容,在優美的鋼琴曲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意自己的情緒,我想在這自由的氣氛中,學生定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4.多維評價、個性表達

請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大膽地在黑板上展出,說說自己畫得精彩或得意之處,再請看的同學談談對畫的感覺。這一互動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大膽展現了自我,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沒有輪到上臺展示機會的同學,我鼓勵下課可以互相評價,互相猜猜別人的作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情緒,讓他們學會要大膽地表現自己。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只要有一點進步我都給予鼓舞和評價:“你的畫別有特色”、“你的畫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這些激勵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

五、拓展欣賞,情緒延伸

最後部分我安排欣賞大師作品,讓學生透過欣賞,體驗藝術的感染力,每個人對色彩線條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讓他們放鬆心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用自己獨特的理解來感受作品,老師也穿插介紹一下作品知識,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品所傳達的情緒資訊,感受藝術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藝術不僅是給別人看的,更是一種絕好的自我表現的手段,真正的藝術於生活,更高於生活。

最後我想對學生說,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歡笑,更有淚水,有成功,更有挫折,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微笑着去面對,因爲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美術說課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第一課。這是一堂欣賞評述課。讓學生對享譽世界的國畫泰斗齊白石先生及其爐火純青的藝術成就 和 醇厚無瑕的高尚人格,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對中國畫產生濃厚興趣,爲進一步對山水畫、花鳥畫的學習奠定基礎。

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興趣廣泛,喜歡合作與交流。透過四年級的國畫課學習,學生對齊白石先生的中國畫有粗略的瞭解。能夠掌握計算機的簡單操作,初步具有瀏覽網頁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這堂課主要有三大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初步瞭解齊白石先生 登峯造極的藝術成就、坎坷輝煌的藝術生涯、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和 深刻獨特的審美感受。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透過教師在局域網設計創建的“齊白石站”,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網上交流、互動點評的方法,提高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 興趣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齊白石先生藝術人生的瞭解 和 代表作品的賞析,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激發學生 對國畫等藝術形式的興趣 和 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瞭解並學習欣賞齊白石作品的獨特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以文字表達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觀後感。

這堂課的教學過程是以學生探究活動爲主線,幫助學生透過個體與小組的探究,自己獲取知識。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我設計了六步 教學環節:

一、藝術成就匯入,營造課堂氛圍; 二、初步瀏覽網站,調動學習熱情;

三、分組深入探究,彙報探究所得; 四、名畫賞析感悟,學生交流心得;

五、網上發表感受,師生互動點評; 六、教師全課總結,昇華品德情操。

在第一、四、六環節中,我採用多媒體配合自己創建的“齊白石站”的形式,以齊白石作畫視頻、名畫賞析、名人評蝦與中西畫對比等方式層層滲透。

第二、三、五環節是這堂課應用網絡提升教學效果的重點環節,我將整合點診斷及利用資訊技術手段解決整合點的方法結合這三個環節,爲大家介紹一下: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常規欣賞課,我們僅僅是針對教材上原有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被動學習,興趣從何而來?把備受學生喜愛的資訊技術課與美術欣賞課有機結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在“初步瀏覽網站,調動學習熱情”環節,給學生五分鐘時間,通覽網站內容,對網站有一個大體的瞭解,學生能夠選擇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在“分組深入探究,彙報探究所得”環節中,考慮到整個班級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個體差異,我利用“小組合作”,分4到6人爲一組,在每組中選出一名電腦操作較好的學生負責該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組紀律,便於學生有問題時可以得到及時解決,保證課堂秩序。

教師自己設計創建的學習型網站緊扣教材,圖文並貌,直觀清晰、操作方便,網站像一棵知識樹,“生平簡介”、“繪畫題材”、“藝術作品”等網頁都將齊白石一生在藝術方面的階段變化向學生詳細地伸展開來,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深入探究主題內容,主動獲取知識,共同提煉知識點向全班講解,教師及時補充、歸納、總結。讓學生把 對電腦和網絡的興趣 延伸和擴展到 對民族藝術的興趣,讓 教師的主導作用 和 學生的主體地位 得到 充分發揮 和 有機融合。

在“網上發表感受,師生互動點評”環節,爲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我設計了BBS留言板,讓學生在網站中複製一些精彩的句子,粘貼到自己要發表的觀後感中,使學生擺脫了過去回答問題時語言單一、內容枯燥的難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把自己的留言與別人的回覆進行比較後,再做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和互評。

教學效果:

整合課教學,使課本知識立體化、豐富化,讓學生們在 濃厚的興趣 和 愉快的心境 中真切而全面地感受 齊白石先生 德藝雙馨的大家風範,可以說,資訊技術與美術學科的整合,不但把美術欣賞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必將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以上是我對《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一課的說課內容,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