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

說課稿3.3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早上好!

《一路花香》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隻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他說,從他的裂縫中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兒。從而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只要我們學會關愛,正確的看待自己和別人就能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進而迎來“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這一深刻的寓意。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如何利用這個例子,引導學生在40分鐘內既能對課文形成整體的感悟,又能使教學過程更爲紮實、有效呢?

起初,我想在初讀上下足功夫,確保人人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之後再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教學。可這樣一來,初讀雖然紮實了,但學生很難對故事中的三個角色形成完整地認識——這對於只能上一課時的我和學生來說,都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經過反覆思考,我根據《課標》對中年段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課文的特點,把“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人物內心感受,理解寓意”作爲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把“落實字詞教學,聯繫生活實際深入感悟,進行遷移練筆”作爲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讓整個學習過程更爲紮實、有效,也更符合人的一般閱讀心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生字詞反覆見面,到字詞教學時,那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爲了紮實、有效地引導學生透過自主閱讀,去感悟課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去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根據課文人物形象鮮明的特點,主要採用了“感知內容——瞭解形象——領會寓意”三個步驟進行教學。

首先,我讓孩子們自主品讀課題,想象課題所蘊含的意境,激發起學生探究課文的心理需求。再透過初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直覺和快速鋪捉資訊的能力。

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真真實實地還給學生,在“精讀感悟,領會寓意”的教學環節,我採用了開放式研讀文字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先走進文字,潛心閱讀描寫三個人物的句段,透過重點詞句用心體會,再帶着對文字個性化的理解走出文字和大家探討、交流,形成多元的理解,然後帶着個性的體會,再次走進文字,用充滿個性的朗讀去表達自己對文字的理解,體會語言文字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最後,我利用“童心留言板”讓孩子把自己對課文學習的感受和大家一同分享,形成了對課文內涵的多元理解和遷移,使工具性與人文性得到有機的統一。

整節課,我力求從聽、說、讀、寫幾方面來鍛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語文學習的一般方法,在自讀、自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對課文多元的、個性化的理解。但在實際的教學中,肯定存在着很多不足,我懇請專家和老師們給予批評、指正!

我願意和我的孩子們一同用心靈去聆聽語言文字的美麗,去品味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路花香!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xx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幼兒園大班《5的組成和分解》。(板書題目)本次活動是幼兒在學習了2、3、4的分解和組合以及5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次活動主要講述了5的分解和組成,讓幼兒在反覆操作、觀察中形成數的概念意識。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的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數學的教育應該生活化、遊戲化。基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3、與同伴友好的交流和探討

在以上3個活動目標中,由於受到幼兒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的限制,5的分解和組成是幼兒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我把它列爲活動重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友好的與同伴進行交流、探討所學知識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爲了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2、3、4的組成和分解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每人一套貼有米老鼠、唐老鴨頭像的盤子,5只小企鵝,筆,記錄卡片,鼓,彩色貼紙組成的兩個圓圈,數字卡片

爲了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採取了情境創設法、遊戲法、探究法。之所以採用情境創設法是因爲幼兒認知較淺,知識的感知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援,創設情境更利於幼兒的理解,激發幼兒的興趣。遊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同時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所以遊戲法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知識。因爲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愛探索事物,利用幼兒這一特點,採用探究法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和習慣。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探索活動,選擇方法很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上得到提高。主要運用方法有:

1、操作嘗試法:讓幼兒動手操作,在做中教、在教中學,讓每個孩子都去嘗試。

2、分組討論法:透過幼兒的交流、討論,使幼兒知道5的不同分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爲了達成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程序:

一、 創設情境,進行匯入

出示多媒體課件“米老鼠、唐老鴨同時請5只小企鵝到家裏去做客,讓小朋友猜小企鵝會到誰的家裏去做客呢?透過這個懸念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是幼兒就會說到誰家去做客,教師順勢引匯出小企鵝去兩家做客,到底會有多少種去法呢?讓幼兒拿出準備好的5只小企鵝、兩個帶有米老鼠、唐老鴨頭像的盤子、筆、記錄卡片,讓幼兒開始進行動手操作。幼兒把企鵝分成兩份分別放在兩個盤子內,然後讓幼兒數每個盤子內且的數量,把結果記在記錄卡片上,每分出一種就記一種。接着小組內交流,向同伴講述自己的分法。

在分解過程中,可能有的小朋友會分的不全面,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最後,教師歸納總結幾種分法。(板書5的分成)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的原則,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幼兒嘗試操作,讓幼兒在操作中初步感知5分成兩份的4種分法,並且讓幼兒講述操作過程、結果,這既是活動的反饋,又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操作中發現知識,鍛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完成了第2個活動目標。

二、遊戲鞏固

利用“聽鼓聲跑圈”的遊戲鞏固5的分解和組成。教師將彩色貼紙組成的兩個圓圈放在活動區中間,讓5個小朋友任意站在2個圓圈外,聽老師敲鼓的聲音一響就繞圓圈走,鼓聲一停,幼兒分別跳進兩個圓圈內,站立不動。老師問其他小朋友每個圈裏有幾個人啊,也就是5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兩個圓圈內分別有幾個人,也就是5分成幾和幾。遊戲反覆進行幾次,直到幾種分法說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活動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本環節主要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動口、動腦,既訓練幼兒的判斷能力,也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鞏固了5分成兩部分的幾種分法,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延伸

1、老師扮演米老鼠和幼兒相互問好,爲每個小朋友帶來一張數字卡片,讓小朋友自由組合,只要組合起來是5就獎勵一顆小星星,對分錯的小朋友進行及時糾正,使幼兒加深對5的分解和組成的印象,提高思維能力。

2、將記錄單介紹給家裏人,讓家長參與互動,填寫對的畫上笑臉並且第二天帶回幼兒園,讓孩子傳遞資訊,促進家園互動。

整個活動中力求做到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培養了孩子探究能力,讓孩子學的快樂,玩得開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達到了活動目標,解決了重難點,是幼兒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熱鬧的菜地》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除本文外,在課文的編排上,本單元還有《種水珠》、《三個夥伴》、《岳飛練字》、《達爾文澆花》和古詩《所見》,這六篇課文,內容生動,反映了兒童的生活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易於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生活的樂趣。

《熱鬧的菜地》一文以兒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豆角、茄子、絲瓜、蘿蔔、番茄、蓮藕、辣椒、南瓜等蔬菜的顏色、形狀,以及生長地,讀起來琅琅上口,易於理解,彷彿把我們帶回了美好的童年,是訓練孩子背誦的好材料。

介於此,在本文的教學,便應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感受生活樂趣方面入手。

二、 說學情。

教育教學的受體是學生,教育教學效果的達成情況也應以學生的所得爲標準。在《課程標準》中,將教學定位於教師、學生和文字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與文字的對話是最重要的內容,故此,在教育教學中,考慮作爲受體學生的應有水平,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重要出發點之一。本次授課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具體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由於年齡較小,又地處山區,以下兩方面的特點值得注意:

1.低年級兒童注意力持久性較弱,在教學設計時應用孩子最歡迎的學習活動形式來轉移注意力,激發興趣。

2.語言表達不完整,語言表達方式單一、口語多是低年級兒童的常見現象,在教學設計時多種語言表達引導,督促說話的準確、完整,方式的多樣性。

三、說目標。

根據本課的文字特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時,我定下了以下幾個目標:

1、 會認本課11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生活的樂趣,背誦課文。

3、 訓練孩子們的語言,做到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在《課程標準》中,結合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這一學科特點,將語文教學目標分爲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以此爲出發點,設計出旨在體現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已經成爲教學設計的首要問題。但這三個維度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可割裂開來獨立地去理解。在本課中,透過對師生與文字的對話,“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訓練孩子語言,做到說一句完整通順的話”這一知識能力維度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導,讓孩子明確學習方法同樣是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產生閱讀的興趣,方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達到“感受生活樂趣”這情感目標。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實施以來,一直倡導着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法學法。在教師教法設計中,根據本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媒體展示法、遊戲激趣法和情境演示法。在學生的學法中,根據課文形式優美,形象生動的特點,將本課的學法定爲自主識字法、遊戲鞏固法和朗讀法。這些教法學法的設計,能在很大程度上啓迪學生的思維,使其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有序地走進文字,讓課堂成爲師生與文字對話的過程。

五、說流程。

爲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各個環節均打破教師一統課堂的局面,設計出孩子們的小夥伴“小辣椒”作爲學習嚮導,讓孩子們在小辣椒的帶領下,逐步深入蔬菜王國,在進入蔬菜王國的過程中,自主識字記文,在參觀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下面我仔細說說各個教學環節:

(一) 談話引入,揭示新課。

談話的內容是讓孩子們先說說自己交朋友的情況,然後再由教師轉向今天的教學內容,是讓他們去認識更多的蔬菜朋友。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是迎合孩子愛交朋友的特點,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二是爲孩子們提供口語訓練的材料,訓練孩子們口語能力。

揭示課題後,告訴孩子們,咱們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嚮導,他會成爲咱們今天所認識的第一位朋友,但跟他交朋友還不那麼容易,要先請大家猜猜他是誰?然後他才能好好地爲我們服務呢?在孩子們猜出這位小嚮導就是“小辣椒”時,乘機學習新詞“辣椒”,將生字新詞教學在此處分開,適當降低了生字新詞的難度。這一環節利用謎語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同時選用小辣椒作爲本文的嚮導,一是因爲辣椒一詞是新詞,二是因爲辣椒紅紅的身子,挺可愛,用此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二) 認讀生字,讀通讀順。

隨着小嚮導的介紹,讓孩子們閉上眼睛坐上“童話列車”駛向第一站,在這一站中,小嚮導爲咱們提出了學習要求“讀兒歌,看誰讀得又正確又通順”。在完成這個任務時,教師提出要求,要讀正確通順就得先會認生字,於是叫孩子們用筆勾畫出本課生字,多讀幾遍,然後認讀生字卡,正音後同桌互玩說字找字遊戲,認準每個字的字音。然後將生字娃娃送回家,讀通順讀正確兒歌。《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爲一年級,又是山區的孩子,語感訓練尚處起步階段,故我將訓練點作了適當下調,讓孩子們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即要求孩子們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重複、不讀錯、不讀破”這“五不“的要求。

(三) 認識朋友,品讀兒歌。

在孩子們會讀後,在小辣椒的提醒下,咱們又坐上“童話列車”,駛向第二站,認識蔬菜娃娃。在這一環節中,設計出兩個問題:一是兒歌中爲我們介紹了哪幾位蔬菜朋友?透過讀兒歌,你都知道了你朋友的哪些特點?第一問題在於把握文章的主要角色,第二問在於抓出主要特點。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融合說話訓練,讓孩子們說完整、說通順。

在認識朋友後,緊接着設計出讓孩子們自讀課文,教師引讀,學生間引讀等形式,讓孩子們讀熟讀出味兒。

(四) 和韻唱讀,背誦兒歌。

在孩子們讀熟兒歌的基礎上,讓小辣椒帶領大家來到了第三站,遊樂園。

在這裏,孩子們將放鬆,在愉悅的配樂聲中唱讀兒歌,背誦兒歌。孩子們經過緊張的學習,此時已經夠累了。在此時如果讓孩子們強背,效果不好,也容易激發學生的厭學情緒,爲此,特融音樂、兒歌於一體,讓孩子們輕鬆背誦。

(五) 拓展延伸,傲遊“蔬菜王國”。

在各項學習均完成的情況下,由小辣椒帶着大家進入蔬菜王國,去結識更多的的蔬菜朋友。讓咱們的課程由課內走向課外,走向生活。

六、說板書。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學內容

《可能性》是西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教材書第八單元的3個例題及課堂活動的練習題

二、說教材

本單元是學生接觸不確定現象。結合拋硬幣遊戲過程,體會落地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是不能事先確定的。進而透過摸球試驗,體會有的試驗結果是一定發生的,有的是不可能發生的,有的是可能發生的。

教學目標:

1、 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不是確定的。

2、 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三、說教學方法

本單元的教學方法主要透過觀察法和動手實驗法。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體會動手實驗法探索新知識的有效途徑。

四、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主題

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引入本節內容的學習。(教師)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結果無法確定,所以人們常用可能這個詞來描述。

(二)探究新知

例1、例2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活動中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有些則是確定的。因此,可以讓學生親自做一做

教學例1時可以讓學生先猜拋一枚硬幣,落地後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朝上?親自拋一拋,驗證猜想,最後用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來描述這一現象。

教學例2時,可讓學生依次摸球得出結論再進行分類。

例3應先讓學生進行猜測,然後進行分析和推理,最後列舉出這場足球賽的3種可能結果。

教學中注意有序地列出隨機現象的所有可能的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猜想、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課堂練習

課堂活動及練習題1、2、3.。

(四)佈置作業、

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的第一課時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15課,這個單元是圍繞“珍愛我們的家園”這個主題,訓練重點是注意把握主要內容,聯繫實際,深入思考。讓學生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環境,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爲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這是一篇被譽爲是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絃的演說稿。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係,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無比的眷顧和真摯的情感。文章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情感充沛。一方面,課文大量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當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裏行間處處充滿着對這片土地的珍惜和熱愛,表達出對他們無比眷戀的感情,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體現課文主旨的語句“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反覆出現,產生一詠三嘆的表達效果,不僅深化主題,而且強化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須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自己的家園,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2、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六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已經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透過找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積累了一些語言,初步有了朗讀、想象能力,但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個別差異,讓孩子在本節課中在原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各有所獲,透過朗讀,想象理解課文,感悟道理。

3、說教學目標

學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聖潔、駿馬、雄鷹、潺潺、迴盪、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是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情感。

是引導學生體會語言優美,感悟語言蘊含的意義,並進行仿寫。

4、說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過誦讀課文,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5、說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說教法、學法

採用“問題引導、當堂訓練”的方法,抓住課題的“神聖”。以此爲主線,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如: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句子、聯繫上下文、聯繫實際,深入思考)培養學生閱讀後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說教學步驟

爲了達到以上目的,我採取了四個步驟:

1、設計一個填空:“這片土地是()的”而後,圍繞課題質疑:這片土地指哪片土地?爲什麼用神聖來形容這片土地?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並解決生字、詞。

2、引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透過讀書、討論和交流,學生明確了全文可分三大部分──先告訴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部分都是神聖的,接着告訴人們要善待土地,保護好河水、空氣、動植物。最後強調,大地是人類的母親,要保護好她。

3、品讀課文前三自然段。爲了幫助孩子們理解課文內容,向他們介紹寫作背景,然後,讓大家再自由朗讀課文前三自然段。感悟哪些內容讓你感到神聖?課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提到,所有的一切在他們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神聖的。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幫助大家再顯那耕地縱橫交錯,植物綠如海洋;山脈連綿起伏,羣山環繞,河水清澈見底的畫面。讓大家透過優美的語言想象美麗的畫卷,然後透過誦讀,把自己感受到的溫馨、美麗、富饒、和諧的情懷錶達出來。

4、根據第二自然段進行仿寫。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文章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讓同學們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寫作特點進行仿寫。

小結

1、我們尊重這片土地上的任何東西,它們是那樣聖潔。

2、體會人與自然的休慼相關,從我做起關愛大自然。

四、說板書設計

土地神聖

河流

15、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善待土地空氣

動植物

我們屬於大地

說課稿 篇6

一、指導思想:

文中主要講了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唱歌,孩子們用彈弓打中了小鳥,兩隻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文章以愛爲主旋律,歌頌了親情的偉大;批評了不成熟的兒童愛因愛的方式不對,給鳥兒帶來了傷害;告訴我們生命是平等的,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和諧的,我們人類應當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應該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二、教材簡析:

文章是按照“一隻小鳥在歌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孩子們用彈子打傷了小鳥——從此小鳥的歌聲消失了”這一條主線來寫的。本文以行雲流水似的文字,傾訴自己的真情,蘊涵着溫柔、微帶着感傷。所謂自己的真情即是愛的哲學——自然愛與母愛。語句給讀者展現了一幕溫馨的生活畫卷,快樂和諧的自然畫卷。使讀者強烈的感受到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小鳥的幸福與快樂。

基礎性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9個,學寫生字5個。

2.能聯繫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本課詞語和句子。

3.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發展性目標:

1、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體會課文的情感。

2、激發學生保護鳥類的情感,並理解親情的偉大。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能聯繫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本課詞語和句子。

2、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體會課文的情感。

3、激發學生保護鳥類的情感,並理解親情的偉大。

三、說教法: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因而課堂上可以透過檢查生字詞認讀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識字情況,對於個別易錯的生字做重點指導。教學本課注重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涵的方法.同時培養良好的觀察想象、資訊蒐集、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學法:

初步具備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透過讀課文劃下有關描寫小鳥快樂或可憐的重點詞句,透過交流、想象、感情朗讀來加深對本篇課文的理解,情感昇華。透過資料的蒐集增加課堂的容量,促進三維目標的實現。

五、說教學過程:

課堂的匯入以放錄象講故事聽聲音的形式出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因而課堂上可以透過檢查生字詞認讀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識字情況,對於個別易錯的生字做重點指導,如“啁啾”等,恰當滲透預習的學習方法,如“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根據詞語表義理解”等。初讀課文時讓學生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隻怎樣的小鳥,讓學生對課文所描寫的小鳥的“快樂”和“可憐”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課文開頭的第一、二自然段,設計默讀並畫下描寫小鳥快樂的語句,讀一讀,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體會小鳥的快樂,如在這一段中“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緻”加上小鳥“清脆和柔美”的歌聲,構成一幅和諧的“自然”的圖畫。體會出作者用濃郁的筆墨描繪了這隻小鳥的快樂與幸福,突顯了生命的平等,自然界的和諧,請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延伸一家三口說着什麼話?它可以還會看到什麼?如果是你會說些什麼?這些想象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進一步體會到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的自然美,反覆朗讀深入。

學生體會出小鳥生活的非常快樂,設計提問“這麼快樂的小鳥怎麼會變成可憐的小鳥呢?”默讀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這樣設計因爲文中第五、六自然段用細膩並且淒涼的筆觸描寫了小鳥被彈子打中的慘狀以及兩隻老鳥“箭也似的”接住小鳥把它帶回巢中的急切情狀。作者用了一系列動詞生動地刻畫了當時的場景,例如“一翻身”、“箭也似地飛來”、“銜上巢去”、“一滴一滴落”等,讀來彷彿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了這一幕慘劇的發生一般,尤其是從兩隻老鳥的舉動想到它們痛失愛子的悲傷,令人扼腕嘆息。同時對幾個孩子的無知行爲也要不由地生出憤慨之情。透過學生細讀體會、抓重點的詞句分析、再反覆朗讀,讓學生成爲小主人駕馭理解課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接着教學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這兩個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小鳥清脆柔美的歌聲必然會打動天真無邪的孩子,而年幼無知的孩子們的腦子裏卻還缺乏愛護自然,保護動物的認識,他們也還難以想象與體會老鳥們失去孩子的痛苦,這就爲後面小鳥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設計提問“是誰讓這隻小鳥變得這麼可憐?這羣孩子怎麼樣?如果時光能倒流,你想對孩子們說些什麼?”想象小鳥後來的狀況,使學生更一步體會到愛不是佔有。

最後老師引讀第七、八自然段以“歌聲”的消失以及孩子們茫然的找尋作爲全文的結尾,力求透過這種透着傷感、無奈與失望的情緒,告誡我們要學會愛,要懂得愛,否則後悔的必然是我們自己。從而以此揭示了課文的主題。課外繼續延伸“生活中你還看到哪些傷害鳥的事件”,師生一起交流資料,樹立保護鳥類的意識。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

我要說課的題目是《誠實與信任》,下面我說說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思路。

一、說教材。

《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編排及單元練習設計凸顯的主題就是——誠信.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了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後來雙方透過電話使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描寫手法也極爲樸實,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特別是課文的對話部分,平淡中蘊含着震撼着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讀者去品讀,經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裏年齡特點,我計劃本課需要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練讀“打電話”部分。我要上的是第二課時,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分角色朗讀“我”與車主的對話,倡導個性化朗讀。

3、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誠實與信任。

4、以讀爲本,以情促讀,從平凡的語言中讀出不平凡的思想。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誠信與信任。

 教學難點:以讀爲本,以情促讀,從平凡的讀中讀出不平凡的思想。

三、說教學方法。

1、教法點拔: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達到教學目標,適應中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體現出“先學後教”這一教學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讀、劃、練、演、議、品等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讀爲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本課時主要教給學生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

2、學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懂得讀與思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並存關係,讀思並舉,讀寫結合,本課時着重教給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2)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

(3)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3、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

生:蒐集關於誠信的故事和名言。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因爲學生都讀過練習6裏面那個兄弟賣酒的故事,我抓住哥哥說的那句話“你把我們最值錢的東西賣掉了”,向學生提問:哥哥說的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從而引出課題:誠實與信任。接着讓學生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那句“誠實與信任”的話(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樣,直奔中心,既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的興趣,同時也爲下面的研讀做好準備。

(二)、質疑研讀,探究誠實。

1、默讀課文,找出表現我誠實的句子,並做上批註。

2、生自學。(這是先學後教的一種體現)

3、交流。我主要抓住以下幾個句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誠實:

(1)、天很黑,又有點霧,儘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但畢竟是停着的,責任在我。

(3)、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繫。

當學生談到“這輛車的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這句時,我先讓他們說出自己認爲作者誠實的理由,再來提問:如果你是一位交警,你會怎樣判定這起交通事故的責任?讓學生入情入境,而且讀讀議議本身就是一個語言、思維能力訓練的過程。接着我再拋出一個問題: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爲什麼作者當時沒有看見呢?從而引出了“天很黑,又有點霧”這句話,讓學生明白這是一個環境描寫,是爲下文故事的發展做鋪墊的。

當學生談到“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這一句話,我讓學生透過動作,理解“環顧”一詞,並說出作者環顧的原因,從而進一步理解作者的誠實。

(三)、設計練筆。

1、假如你是課文中的我,請你用上自己的姓名,家裏的電話號碼給車主留下字條,把你誠實的行爲體現於課堂。(透過讀寫結合,既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再創造,又鞏固了留言條的寫法,更重要的是,學生再一次汲取課文中豐富的精神食糧,逐步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2、說話:當我來到車前,看到自己愛車的反光鏡被撞碎了,我 ,當我看見雨刷下的字條時,我又 。我先讓學生說,體會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

師:同學們,一張小小的字條,讓小紅車的主人的心情發生瞭如此之大的變化,讓可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吵,融化爲真誠的對話。

(四)品讀對話。

1、齊讀“想從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同桌練習讀。

3、指名讀。

4、男女分組讀。

葉聖陶先生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於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齊讀對話,想一想,從這段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在學生理解了對話中所表現的情感後再讓學生同桌練習讀,指名讀,男女分組讀,讓每位學生都得到訓練,先學後教,以學促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文字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與信任的可貴。

(五)重錘定音,迴歸課題。

出示關鍵句,讓學生帶着自己的閱讀理解再次反覆朗讀,既是課堂的呼應,更凸現了文章的主題——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重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一步將誠信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

(六)拓展延伸,由化導行。

1、出示,11月19日海口晚報上的一則新聞,讓學生讀後談感受。

2、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關誠信的故事。

3、此時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呢?

讓學生將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用寫作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文及己,滿足讀後傾吐的需要。

4、總結:結合當前的文明大行動來做一次動員,做到與時俱進。

(七)作業(任選一題)

1、摘抄有關誠信的名言,做成書籤送給好朋友。

2、把讀過或生活中的有關誠信的故事,與家人或好友分享。

3、讀一讀有關誠信的書籍,如《真正的財富》、《新人文讀本》、《誠竟無價》。

說課稿 篇8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的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語文教科書、第四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核舟記》。這是一篇介紹一件精美工藝品的小品文,全文僅400餘字。課文先概括介紹王叔遠的微雕技藝,交代核舟的來歷和它選取的歷史題材。然後,依次具體描繪核舟的船艙、船頭、船尾和船背,其中以船頭和船尾雕刻的五個人物爲重點。文章的最後,將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數字總計一下,以具體詳實的數字,說明微雕工藝的精巧絕倫。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課。

一、新課標與教材的整合(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一)新課標與文言文教學

新課程積極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教學過程 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時時鼓勵學生敢於說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合作伙伴,或者暫時選擇不合作。先思考,再討論,給學生留一個思考的空間。

新課程下的文言文教學,要求學生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背誦優秀詩文篇章。關於教學,我認爲應體現“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應多誦讀,培養語感。

(二)課文分析

第四冊繼續要求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係,重在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文的能力。第五單元的文言文學習,不僅要學習課文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分析和表達,而且要求學生練習誦讀,培養文言語感。《核舟記》是一篇教讀課文,具有一定的說明性,層次清晰、條理清楚,細緻描述了核舟的藝術形象,說明雕刻者構思的巧妙、技藝的高超,也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語言精煉、簡潔、周密、生動。

二、學情分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一)知識積累

學生經過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學習,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二)學生現狀

我任教的兩個班的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學習文言文篇目時有畏難情緒,思維不夠活躍。

三、 教學目標 和重難點(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根據以上情況,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確定爲:

1、知識目標

①學習本文按空間部位對工藝品進行描寫的寫法;

②熟讀、背誦、翻譯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標:瞭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成就,加深對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國的熱愛。

4、教學重難點確定爲:

重點:掌握重點字詞,理解內容;

難點:體會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特徵的方法。

四、教學步驟 (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我將教學過程 具體確定爲課堂匯入 、整體感知、細節探究、遷移拓展四個環節,目的在於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一)說學法、教法:( Powerpoint演示文稿)

1、學法:探究合作

2、教法:誦讀 點撥

五、教學過程

(一)課文匯入 :(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在背景音樂想起之後,先借助Powerpoint演示文稿播放令人歎爲觀止的微雕藝術品,創設情境,一是激發學生興趣;二是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微雕藝術的難度,從而對王叔遠的精湛技藝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Powerpoint演示文稿)

1、學生散讀之後,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呈現出正音練習;

2、結合“閱讀提示”討論指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3、範讀課文環節,設計爲配樂朗讀並加入簡單動畫,課文朗讀規範標準,背景音樂淡遠閒適,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深化理解;

4、請學生結合文下注釋速讀課文。用鉛筆標出疑難字、詞、句。就句讀、難解詞句質疑問難。(也可要求按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數量詞用法四類情況進行歸類整理。)試概括文章段意。

在學生疏通文意之後,課堂訓練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現。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觀,易於糾錯,其使用不僅幫助學生鞏固、活用所學的知識,更好地積累詞語;而且便於學生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決學習的重點。同時也爲下面的難點突破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

5、本文名爲記,是不是記敘文,爲什麼? (歸納)

(三)細節探究:( 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課件)

1、匯入 :如果讓大家來背誦這篇文章,大家認爲該如何做才能快速有效的做到呢?(由淺入深,先解決簡單段落,再着手複雜段落)

2、較少內容段落爲1、6段,請大家默讀,說說課文所介紹的核舟有什麼特徵?

3、列出探究問題:

課文是怎樣表現核舟的特徵的?結合內容具體說說。

4、組織學生展開探究:

涉及問題設計:

⑴核舟大小如何?

⑵在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物和人?

①雕刻家在覈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別有什麼特徵?

②作爲船的一部分,船艙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卻在船艙的說明中強調窗戶之多,文字之衆,你以爲有什麼用意?

③雕刻者在覈舟上刻了多少人?

④雕刻者是如何精當巧妙地安置這些人物的? (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對這些人物的介紹。)有關核舟背景的補充材料運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現。

⑤描述船頭三人的神情態度。 分別由學生朗讀描述蘇拭、魯直(黃庭堅)和佛印神態的句子,說說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的什麼樣的心態?

⑥ 作者在說明船頭三人時,着墨較多的是誰?爲什麼?

⑦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麼氛圍?爲什麼要這樣寫?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表演。把課文分成兩個表演場景,一個是蘇、黃、佛印神態。一個是兩個舟子的神態。

⑧在熟讀課文後,讓學生依次說說船艙、船頭、船尾的情形。不看書,用原文說(也可用自己的話)。在敘述過程中要強調雕刻家構思的精巧、技巧的嫺熟和作者觀察的細緻。

(flash課件說明:學生自主探究成果展示平臺)

說明順序的把握,若按傳統教學,會很枯燥,而由學生進行個體學習探索之後,結合課件進行說明,有利於學生形象而又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教學難點 。

⑨對上述內容的說明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

⑩(歸納小結,情景再現)

教學難點 的突破都運用flash課件來輔助完成。flash課件的情景再現,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核舟雕刻技藝的精妙,在船頭可領略文人的雅緻與瀟灑,在船尾能玩味童僕的悠閒與隨意。說明文的枯燥與呆板的感覺一掃而盡,蕩然無存,而對藝人的高超技藝的驚歎與欽佩充溢心間。

(四)遷移訓練(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請你選擇一件給你留下較深印象的工藝品,依照本文的說明順序(總一分一總,中一前一後)寫一篇說明性短文。語言儘量做到生動、簡潔。

能力遷移的重點有二:一是說明順序,二是語言特點。

(五)板書設計

說明:清晰反映課文的說明順序,可由學生探究完成。

六、資訊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現代資訊技術爲語文教學構建了一個多媒體、網絡和智能有機結合的個別化、交互式、開放性的動態教學環境。資訊技術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個人感受有三:

⑴當用則用,能用就用;

⑵強化個人資訊技術學習, Powerpoint演示文稿/authware/flash都應該會一些,最好是精通;

⑶無論是多媒體還是網絡,都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恰當的運用。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本課貫徹執行新課程改革基本思想與理念的原則,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目的,以"學生髮展"爲指導中心,以樹立"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思想爲最終目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及實踐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教材《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是高中《體育與健康》籃球選修課程的內容,根據《體育與健康》標準,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結合高一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有效教學。由於學生的運球技術比較熟練,所以我採用學生的自主練習和教師引導"雙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感性認識,並能初步掌握其方法,爲今後更高一層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爲高一的學生,學生來自不同學校,體育運動技能有差異,但是經過初中的籃球教學學習,學生有一定的籃球運動基礎,並且身體素質都較好,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本課採用講解、示範、啓發、模仿、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多種形式的練習方法,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對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有正確的認識,初步形成對技術的評價。

2、技能目標:透過教學,大部分學生能初步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技術。

3、情感目標:透過教學,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拼搏的精神品質,並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鑑賞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手控制球的能力,腳步動作的質量。

(2)、難點:手腳的協調配合。

五、說教法

本課所運用的教法有:趣味匯入法、講解示範法、對比練習法和遊戲法。

運用趣味匯入法的目的在於透過趣味遊戲,爲學生創建有趣的學習氛圍奠定基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透過講解示範法,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動作表現,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領,學會練習方法。

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由於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動作各不相同,透過不同學生的展示,其他學生經過評價、對比的對比練習法,獲得多種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和創新的慾望。

透過遊戲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達到教學目的,活躍課堂氛圍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技術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六、說學法

1、參與小遊戲"搶運球",激發本身對籃球的興趣,匯入本課的內容。

2、運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體會、練習中尋找答案。

3、聽教師講解看教師示範,初步建立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動作概念,提高學生注意力和思維能力。

4、分組練習,透過相互模仿、探討,初步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技術。

5、運用遊戲運球過障礙接力賽,鞏固和提高學生動作質量,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體育委員整隊,隊形是四列橫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宣佈課的內容和提出相關的要求,在學生活動中要求學生做好上課準備,精神飽滿地進入課堂。

(二)準備部分

此階段的內容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沿籃球場做各種運球練習。緊接着設計一個小遊戲——"搶運球",目的是爲了營造歡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舒展身心,達到熱身效果。營造快樂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展現自我,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三)基本部分

此階段是本課的主體部分,重在解決教師的"有效指導"與學生的"體驗探究"、根據自發性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注重課的重難點,合理組織引導。本階段的教學過程如下:

提出問題:

1、運球遇到障礙時,如何改變方向?

2、變向後,如何快速推進?

教師透過有效提問,啓發學生在思考、練習、體會中尋找答案,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辨析能力,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

在學生的思考和揣摩後教師進行講解示範:教師講解示範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動作要領,先完整示範再分解示範,使學生初步建立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動作概念,促進"教學相長"、

教師講解示範完畢後學生進入分組練習階段,分組練習階段教師設計了多種練習手段,設計意圖在於使練習模式多樣化,強化學生的方向感。全班學生分爲八個小組進行練習,每個小組設若干個障礙物,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模仿練習,根據本身的能力繞過障礙物。在練習時將障礙物當作防守隊員,控制好球,在實戰演習中感受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容易失去。

透過對比練習法,學生自主模仿練習,相互交流,在分組練習中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的體育精神,並初步掌握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的動作技術。與此同時教師巡迴指導學生技術動作,注重調動課堂氣氛。

進行運球過障礙接力比賽。以組爲單位,分爲四組進行,透過遊戲增加競爭性、趣味性,鞏固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技術。

最後,一個小拓展練習,拼圖練習,在於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相互配合團結協作的能力。

第四階段:身心放鬆階段

師生以輕柔的舞蹈進行放鬆,然後在《秋日私語》的音樂下,跟隨教師語言提示做意念放鬆,使學生身心疲勞得到恢復。最後教師進行小結評價,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安排學生收拾器材,下課。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內容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