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美術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1.3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說課稿三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小鳥的家》是人教版第5冊第6課。本課教材屬於"造型 表現"的學習領域,其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用粉畫顏料,吹塑紙等多種材料和拓印的手段,讓學生體驗造型的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

粉印版畫是用不透明的粉質顏料來套印版畫,顏色厚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因此在印刷時可以先印重色,後印淺色。在講到畫面色彩搭配時,提醒學生回憶第8課"風景色彩畫"中講到的"色彩的明度對比和冷暖對比"。粉印版畫學生從沒接觸過,而本課後面"快樂的小鳥","有趣的臉譜","美麗的瓶花"這幾節課又都是屬於版畫類(有脫膠版畫和吹塑紙版畫),那麼,要上好這一節課就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說這是一節"承前啓後"的課。而教參中本課只設1課時,我認爲這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根據學情的需要,我把它改爲2個課時。

根據《課標》提出的目標,本課教材的特點,聯繫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思維的特點,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 知識目標:讓學生關注小鳥和它的家,並能學會用粉印版畫的方法表現他們。

2, 能力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透過開放式的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3, 情感目標:透過欣賞小鳥的錄象,感受母愛的偉大,感受祖國大自然的美,從而喚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透過粉印版畫的製作,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美感及與生活美之間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粉印版畫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粉印版畫的方法把小鳥的結構形態及鳥窩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

二, 說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特點的需要,本課我採取了情境法,啓發式教學法,賞析教學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爲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透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訊技術,創設融形,聲,畫爲一體的優美的教學情境,擴大學生視野,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教師則只在關鍵之處作出精要的點撥或總結。這樣,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導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適合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因此,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形式美感,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3。賞析教學法:賞析,品味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三, 說學法

1。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 "等,啓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逐步解疑。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體驗到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 自學嘗試法: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一個人如果不具備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那麼他將再也無法生存和發展,更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時展的需要。因此說,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是美術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講到粉印版畫的製作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大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說說,談談,畫畫,動腦,動口,動手,自己學會思維,學會分析,學會表達,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 合作學習法: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及善於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協作關係,集衆人之智慧取長補短,是跨世紀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討論,交流的機會,讓他們集思廣益,相互切磋,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鑑。

四, 說教學程序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貫徹落實課程標準,我按照審美激趣,賞析探究,練習感悟,評價提高四個環節來設計這節課;還根據學情,將學生分爲8個組,每組6—7人,設有一個小組長。組長負責做好小組記錄和記分工作。下課前,將小組的分數統計,得分高的組會得到大家的表揚。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意 圖

(一) 審美激趣

1, 創設情境:在輕音樂聲中,我讓學生輕輕的閉上眼睛,接着把音樂換成森林裏鳥鳴的樂曲。"讓我們用心來感覺,用耳朵去"看",呆會兒,請大家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 "

2, 在音樂漸漸的由小變大時,我也讓學生漫漫的睜開眼睛。這時學生也七嘴八舌的說開了:看到了小鳥,森林,天空等。

板書課題:小鳥的家

3, 教師引導提問:播放有關小鳥生活記錄的課件,適時的放一些特寫鏡頭讓學生觀察,並不時的問學生:你看到了什麼 這小鳥的嘴是怎樣的 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組內討論並回答,小組長作好記錄。(引導學生從外形,羽毛,色彩,鳥窩等去觀察,討論)

4, 引導學生聯繫自然科知識,分析小鳥與森林的關係(食物鏈之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二) 賞析探究

1,欣賞幾幅有關小鳥的家的美術作品(課件演示),讓學生分辨作品的種類(國畫,油畫,剪紙,粉印版畫)及不同的構圖所帶來的形式美感,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對作品的感受。

2,指出粉印版畫這幅作品(每個小組中都有一幅,便於學生觀察)問學生: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 引導學生在紙上試一試,找出正確的製作步驟。

3,小組內試着合作一張粉印版畫,注意表現出小鳥的神態特徵,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色彩的冷暖對比,鳥窩的多種表現形式。

(三) 練習感悟:每人制作一張粉印版畫的作品,引導學生注意用各種線條來表現鳥窩的機理效果。不斷的運用一些鼓勵性及強的語言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此時,教師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

(四) 評價提高

將學生作業全部在黑板上展貼,學生之間互評,引導學生從色彩,構圖,小鳥形態,等方面去評價。

(五) 評選出本課優秀小組及先進個人

(1)在音樂聲中,學生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引起學生們情感上的反響和共鳴。學生愉快的心情馬上高漲起來。

(2)電腦多媒體的優勢在於視聽結合,聲圖並茂。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持續長久。

(3)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習慣的培養,鼓勵獨到性和多樣性,教師不是把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問題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啓發學生自己思考去得出結論。

(4)綜合自然科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增強其環保意識。

(5)初步感知作品藝術美與生活美,激起學生藝術表現的慾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6)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深入感知階段,強調感悟和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在感悟中愛美,審美的情趣。

(8)使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品,審,發現自己與他人作品中的閃光點,提高他們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9)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競爭意識。

五, 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要突出 "美"的原則,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潔,形象,並充分體現課文重點。

小 鳥的 家

粉印版畫的製作步驟:

1, 制模版

2,將模版與印紙重 疊,固定

3,上色,印

美術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石頭魚》是一節自編課,同時也是去年設計的沙河文化系列的延續。我準備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闡述:一、學情分析;二、教材分析;三、目標預設;四、材料準備;五、教學流程;六、教法學法;七,教學反思

一、學情分析:我校位於沙河邊,沙河現在很美麗,學生大多數都喜歡在沙河邊玩耍,對沙河有很深的感情,孩子們是沙河的一員,那麼孩子們能不能在讓我們的沙河更美麗更熱鬧呢?爲我們沙河的娃娃創造自己的理想中美麗的和諧的沙河呢?在這一特殊的前提下,也爲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髮展爲本,使學生在積極的自我設計石頭魚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創造力,發揚團結和睦友好的精神,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沙河的關注和熱愛,以體現新課程標準,我順應去年自編的沙河文化系列編了了這節課作爲沙河文化系列之二。

二、教材分析:在本節內容中透過用隨處可見的卵石製作石頭魚,激發孩子們作爲沙河的一員,隨時爲沙河的美麗動腦筋,並能用豐富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對孩子進行個性和創造性思維及團結合作的培訓,讓他們在研究中學習在合作實踐中發現問題,並在充分利用卵石製作石頭魚中加強環保意識。同時鼓勵孩子們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有助於學生成爲積極的評價主體,提高評價能力。透過學習使孩子們瞭解沙河關注沙河。基於我設計這節課的目的,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三、目標預設:1.透過探索用卵石自由創作出各種各樣的石頭魚,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創造精神和想象力。2。培養學生生活情感,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悅,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3.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實際創造潛能。

四、材料準備:1、教具學具準備:卵石.水粉

五、教學流程圖:主要透過5個環節進行:(一)、激趣導課。透過提問激發孩子們對沙河產生關注(二)、質疑探究。觀察分析卵石,小結出要關注身邊事物學會巧妙利用材料創作或再創造,培養小組共同探究能力。(三)、學生分組在實踐中體驗自己做主並透過設計石頭魚,一起努力把沙河變得更加熱鬧的樂趣,調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增強小組團結合作能力,激發創作潛力和學習激情。(四)、欣賞評析別人和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美的感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五)、擴展思維激發繼續探索精神及自主學習能力。

六、學法、教法,依據本課的性質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啓發----引導法”,圍繞小組合作展開學習,透過了對原材料的分析,工藝設計的構思,改變傳統的師生的教學方式,瞭解本校 學生情況,聯繫實際生活,立足於新課程標準,把“感知”“欣賞”“創造或再創造”爲前提,做到以學生髮展爲本,並把合作和探索想結合,培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精神。無論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七.教 學 反 思: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識和掌握知識的規律,運用激趣導課---質疑探究---嘗試創造---體驗成功----小結拓展,積極創設一種寬鬆的自由的情景,使學生對卵石工藝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併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製作慾望,緊接着展示製作技法與過程,然後引發其展開聯想的翅膀,激情澎拜地動手製作石頭魚,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多維評價。既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發展了其個性,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改革提供創造性教學精神,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美的韻律,讓學生在一個和諧的民主的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並自覺的探究製作技能技巧,對卵石工藝有一個比較明確的 感性認識,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眼,腦,手,使其得到全面的鍛鍊與培養,而且背景色彩營造的意境給學生提供很好的視覺效果,既培養了學生審美和創新意識,又增強了學生對工藝設計學習的興趣。總體來說,學生對於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學習過程中始終表現很積極很投入,對於在石頭上創作掌握的比較好,只是由於是第一次嘗試的原因,學生的經驗不足,底稿畫的不錯,在填色時有學生沒有把握好水分,導致魚的形象模糊了些,但再多做幾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學生得到了體驗,得到了收穫,得到了快樂。

美術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號參賽選手,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屬於欣賞評述領域。包括三組學習活動,可用3-5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講解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2, 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對這一領域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知識目標:初步瞭解美術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美術的發展及其藝術特色之間的關係。能力目標:讓學生自己收集中國美術作品圖片和文獻資料摘錄,並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選擇一些作品進行深入欣賞和評價。情感目標:能從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認識美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特徵。

3, 透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爲:結合歷史課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回顧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狀況。

針對初三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爲:引導學生能夠利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歷史文化資料和美術史料,和美術作品相互印證與對照,進行探究學習。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性質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啓發引導”及討論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開發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並且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師範的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從而能夠主動地掌握知識,已解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鑑於以上分析以及學生特點,在這節課,我運用了講授法,談話法, 演示法和師生互動相結合的方法。 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達成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簡短評述的目標。

四教學過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的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以下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我透過展示所選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美術作品圖片和其他歷史資料圖片圖表,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提出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的問題。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這種匯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收到“一石衝開水底天”的效果。

第二環節 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這一環節我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獨立思考 互相討論 組織學生對一些重點作品進行欣賞並對作品中的視覺形象,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進行初步的描述。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並對一些作品進行一一介紹

第二層次 選擇方法 小組合作 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如"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這些作品的藝術形式與深層意蘊和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有什麼時候樣的關係?"等等。歸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圍繞本課的中心議題-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時代審美特徵及其社會文化價值,進行深入的欣賞和分析討論。

第三層次 互相交流 進行小結 根據學生或小組準備的材料,分別對其他一些優秀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讓學生更深層的瞭解中國繪畫的發生發展過程。

這樣的設計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爲落腳點,讓學生從事主動地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得能力。

第三環節 總結提煉 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要點,鼓勵學生多關注美術的發展動態。

透過總結,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並把學習的觸角向外擴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整堂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體現美術與社會,生活,人文。自然,科學的聯繫,培養學生的表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2注重美術思想方法的滲(shen)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3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美術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美術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審美情趣。

4始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注重評價。

各位評委,以上所說是我對這一單元第二課時的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着學生和老師的靈性而隨機生成。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教!